查看原文
其他

从“十大影响力”上榜企业,看中国水业17年变迁

王馨​ E20水网固废网 2021-04-27

“精彩片花”双手奉上,

让我们一起走进环境产业去倾听那些背后的故事!

点击上图二维码 或 直接扫描文中直链 限时免费观看正片!


业内普遍把2003年作为城市水业改革的市场化元年,也是自2003年起,中国水网开始主办“水业年度影响力企业评选”,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七届。


近期播出的第一期《易周刊》中,E20环境平台合伙人、中国水网主编谷林在“易见·Online”直播平台上聚焦历届十大影响力企业评选,回顾榜单风云(点击“阅读原文”,可回看当期直播视频),中国水网特别梳理总结17年来水业十大影响力上榜企业具体的变化情况,共同回顾产业发展,探寻产业独特的逻辑和规律。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王馨


业内普遍把2003年作为城市水业改革的市场化元年,也是自2003年起,中国水网开始主办“水业年度影响力企业评选”,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七届。

 

因为疫情原因,“2019年(第十七届)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评选首次采取了云颁奖的方式,在“易见·Online”直播平台隆重揭晓。北控水务、首创股份、中环水务、苏伊士新创建,粤海水务、碧水源、光大水务、天津创业环保等资深领先继续上榜,同时,国祯环保和中持水务新晋上榜,凸显了水务行业的时代变化与发展升级。

 

2019年度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榜单

 

纵览水业评选17年的榜单变化与产业同步,凸显了水业17年的发展变迁。这里,中国水网特别梳理17年来水业十大影响力上榜企业具体的变化情况,共同回顾产业发展,探寻产业独特的逻辑和规律。

 

17届“水业年度十大影响力企业评选”榜单

 

外资巨头的市场引领


说起水务市场的变迁,就不得不提到早些年,活跃在中国市场的几大世界水务巨头。如威立雅、苏伊士、泰晤士水务集团等,都曾是中国污水处理市场的领先者和引路人。在2003年举办的首届水业评选中,外资企业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在当时,水业市场处于启蒙阶段,很多事情都在摸索,外资企业凭借经验、资本、技术优势占据了市场的核心,对本土企业起到了很大程度的引领作用。随着国内市场日益成熟,其中有些在辉煌一时后黯然离开,有些则不断调整,如今依然高度活跃在中国市场。


威立雅与苏伊士

 

威立雅:共上榜14次;榜首:2005年、2007年


苏伊士:共上榜17次;榜首:2006年

 

威立雅自 1853 年在法国成立,是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Veolia Enviroment)旗下专业从事城市水业的跨国公司。苏伊士于1858年成立。两家都是世界500强企业,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最早的环保企业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进入了中国市场。

 

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威立雅和苏伊士的业务遍地开花,在许多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并创造了许多“首座”和“第一”。如威立雅,参与合作运营的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是中国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天津危废项目是国内首座集焚烧、物化处理、安全填埋、资源化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在上海浦东的供水项目是国内第一个外资参与的全面水服务项目;成都第六水厂B厂作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国际标准BOT项目在2017年正式结束工作,顺利移交给当地政府,等等。2007年,威立雅已经成为中国水业市场项目最多、服务总规模最大、新增项目最多的水务投资企业,项目涵盖废弃物、水务和能源管理等三大业务。

 

早在1975年,苏伊士旗下的专业水处理工程公司(原“得利满”)就在中国环保市场获得了首笔业务——辽阳石化污水厂项目。1985年,苏伊士和香港新创建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澳门自来水,与澳门政府签署了为期25年的专营合约。1992年苏伊士与新创建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中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苏伊士新创建”),实现了水务投资的“本土化”。1992年,苏伊士新创建与中山坦洲当地政府成立了中国内地首家中外合资供水企业,被定义为外资真正打开中国水务市场大门的标志性事件。2002后,苏伊士新创建与重庆水务先后合资诸多公司。并深度参与国企混改,2014年,苏伊士参与投资成立重庆德润环境有限公司,先后经历了几次股权调整,最终打造了重庆国企混改的典型案例。

 

在国内市场,最让大众对威立雅耳熟能详的是2007年,对兰州自来水公司的溢价收购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在处于改革大潮的城市水业市场中掀起了巨大波澜,不仅促使了投资模式的转型,也引发了行业对改革方向的反思。当时,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撰写了一篇名为《水业资产溢价背后的“十式腾挪”》长文,对收购事件的手法进行了解析,同时对威立雅的运营模式以及政府的合作模式提出了警示,在行业引起强烈反响。

 

随着2008年以后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内环保企业的快速崛起,威立雅和苏伊士的在华业务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收缩与调整。然而据不完全统计,威立雅仍然在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近 40 个城市运营,管理着超过 80个项目。苏伊士则不断调整在华策略,在 2017与新创建集团联合成立苏伊士新创建),整合了得利满、中法水务、以及升达等苏伊士在华的全部公司,业务扩展到包括水务、固废以及智慧与环境解决方案三大领域,并且已经在中国30多座城市管理着70多个水务和固废项目。两家企业从实际出发,继续深度发掘中国的需求,保持着在中国市场的活跃度,用最适合的方式为中国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关链接
疫情下的一季度:苏伊士威立雅两巨头营收一增一降威立雅、苏伊士发展研究(上)
威立雅、苏伊士发展研究(下

 

雄霸榜单的产业基石


随着市场化不断深入和完善,由于市场环境发生的种种深刻变化,外资企业的光芒逐步被快速成长的中国企业取代。一些连续上榜的企业,作为产业中的中流砥柱和市场引领者,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基石和指向。

 

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上榜次数

 

北控水务

 

上榜12次,2010年至2019年十连冠

 

北控水务于2008年正式上榜,并从2010年开始占据榜首至今。

 

2008年,北控水务收购中科成环保集团(以下简称中科成),成就了水务市场一场为人津津乐道的联姻,在如今混改并购的产业大势中,也似乎能给与行业一些思考与启示。

 

2001年,从商多年的胡晓勇跨界进入环保领域,在四川创办中科成。成立以来公司迅速发展,从最初的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发展到资产总额逾15亿元人民币的国内著名的环保集团企业。2006-2007年连续两年,中科成在水业年度评选中榜上有名,2007年的成绩是榜单第八名。

 

2008年,北京控股收购香港上市公司上华控股,将后者更名为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随后北控水务作价13.71亿港元收购中科成88.43%股权,,顺利完成混改,正式迈进水务行业。合并后,北控水务并不参与新公司的经营管理,而是全权交与原中科成的管理层负责,实行市场化机制。中科成董事长胡晓勇担任北控水务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周敏担任北控水务执行董事兼执行总裁。

 

北控水务与中科成的联姻,是国营资本与民营资本混改的经典案例,北控水务既可以充分发挥中科成管理层丰富的水务行业经验和领先的技术优势,又可以依靠大股东北京控股的国有背景,从而为公司未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和组织基础。混改后北控水务,通过BOT、TOT模式和股权并购方式迅速扩大其规模并提升了行业影响力。混改后第二年即2009年就进入行业前三,2010年占据头名,此后连续10年保持龙头地位。

 

2020年3月30日,北控水务发布2019年度业绩。2019年,北控水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1.9亿元港币,同比增长15%,实现净利润58.4亿元港币,同比增长12%;全年新增水务项目签约规模413.2万吨/日,水环境项目签约合同额102.65亿元。

 

同时也与三峡集团在推进长江大保护上有了更加深入和实质性的合作。经过5月4日的增资,长江三峡集团持有北控水务10.06%的股份,之前双方也在南京注册合资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

相关链接
北控水务蓄力新十年:坚定轻资产转型,支撑二次增长
10亿!北控水务楚雄亚行PPP项目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
3728万港元!北控水务获三峡集团增持1015.6万股
北控水务旗下城市资源拟赴港IPO,危废25万吨环卫106个项目


首创股份

 

上榜17次;其中2003年、2004年、2008年、2009年四次位列榜首

 

2001年,首创股份正式进入水务市场,作为北京市一家主要从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管理的上市公司,自参与市场伊始便是高举高打,包括以10亿元募股资金收购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出资9000万元与马鞍山自来水公司合资成立马鞍山首创水务、出资19.7亿元与北京城市排水集团共同投资设立的北京京城水务、出资1530万美元与威望迪合资设立首创威水投资公司等等,一系列动作使得首创股份伴随中国水业市场化改革之路迅速发展壮大,并在2003、2004年 “中国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评选”中连续夺魁,也自此开启了其对中国水业的领跑之路。

 

2007年,首创股份转让盈利势头不错的北汽股份,收购整合国中爱华、京城水务,参股深圳市水务集团等,将“区域化治理”目标对准了湖南,成立湖南首创。这个决定不仅让首创股份在2008、2009年重回十大影响力企业榜首,在此后成功开创了首创股份发展的新纪元。

 

目前,湖南首创污水处理能力已超过100万吨,并相继在湖南市场开拓了包括污泥处置、分布式污水设备、膜处理技术、土壤修复、管网监测、数字化业务等新领域,以湖南首创为起点,目前首创股份已经逐步形成了滨海、沿江、环湖的重点区域战略布局。

 

湖南首创创建之初总经理杨斌,如今已经是首创股份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在2019十大影响力企业评选的云颁奖典礼上,杨斌表示,首创股份持续发挥城镇水务的规模优势,大量在手项目也在同步建设实施,这都将持续释放稳定可观的收入和现金流。(相关阅读:【云直播实录】2019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榜单揭晓

 

首创股份继2018年营收破百亿后,2019年继续保持了逆市高增长。2019年,首创股份签约水环境项目投资额8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城镇水务总规模达2804万吨/日,日均产能供水为522万吨,污水652万吨,区域分布上达到23个省份,850万吨/日的在手订单量以及签约项目。未来,首创股份将坚定在“生态+”战略的指导下,以创新跨越产业周期,开启提升产业效率,进入创新型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相关链接
战略升级,首创股份“弱冠之年”的逆境突围首创股份战疫正酣中,污水处理厂将怎么做?
首创股份启动新旧动能转换,定义下一里程发展之道
杨斌:首创股份20年与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20年
营收首破百亿 2018年为什么首创股份的业绩能创新高?

中环水务

 

上榜17次,每年都在;2013年、2018年、2019年位列三甲

 

中环水务是伴随中国水业市场化改革而出现的最早的投资运营类企业,成立于2003年,由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和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和首创股份一样,中环水务连续十七年登上水业企业评选榜单,其中2013年、2018年、2019年位列三甲。

 

在“2013(第十一届)水业战略论坛”上,时任中环水务总经理王堤在接受中国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实环境以资本运作和整体业务并购为主,中环水务是以项目并购或者项目建设为主,二者发展模式不尽相同,而中节能的战略布局和结构调整仍在进行中,并在探索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中环水务做好自身模式定位实现转型发展,促进环保事业发展变得尤为关键。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环水务依托中节能和上实环境的整体策略,不断开拓以城市供排水为主营业务的水务市场,同时搭建起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等业务增长平台,持续拓展在大工业废水等领域的战略性价值增长能力,从而奠定了其在市政水务行业的雄厚基础和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长期以来,中环水务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在市场波澜中实现成功的风险把控。在近两年波动的市场环境中,中环水务业务规模稳中有升,运行质量显著也提升。

 

2019年,随着中国节能被明确为长江大保护污染治理主体平台企业。中环水务积极服务于重大国家战略,以长江经济带、珠三角、大湾区、海南自贸区、京津冀地区、黄河流域以及现有项目地区为主要目标市场区域,积极创新商业模式,拓展水环境治理和再生水、农村供排水等细分领域。2019年中环水务新增市场规模约100万吨/日,目前在全国14个省市拥有子公司32家,供排水日处理规模1500万吨,公司资产规模近140亿元人民币。

相关链接
中环水务:坚定目标 笃定前行 加速企业二次腾飞
中环水务:智慧水务最终是要体现在人性和创新上
中环水务:共抓长江大保护,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环水务:央企“区域化深耕”实现专业化投资运营

天津创业环保

 

上榜15次,2005年首次上榜后连榜至2019年

 

在连续上榜的水业企业中,天津创业环保是其中非常“低调”的一家。实际上,早在1984年,创业环保就建成投产全国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自此专注于污水处理领域,在污水处理的投资与运营积累了诸多经验。在1994年和1995年,创业环保成功谋求香港和国内主板双上市,是水务行业最早的一波上市企业之一。

 

多年来,创业环保立足天津,布局全国,以天津污水业务为核心,稳步开拓国内市政污水市场,在全国范围内中标不断,业务区域拓展到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在历届水业十大影响力入围企业中,创业环保的水务总规模及新增规模的排名中都占据靠前的位置。2019年创业环保进一步扩大主营业务地域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公司在水务市场的影响,在河北、云南、安徽、甘肃等地拿下多个水务项目。

 

2019年,创业环保新研发基地和研发中心初步建成,实验室资质认证工作同步启动。2020 年,创业环保计划投入不低于约 1,400 万元的技术研发、技改技革费用,继续围绕着污水处理、污泥处理等领域的新工艺与应用型技术进行研发。如今创业环保集团总资产156.87亿元,净资产66.15亿元,年度营业收入24.48亿元,年度净利润5.27亿元。水处理业务规模565万立方米/日。业务范围也从污水处理、自来水等拓展到再生水、污泥处理、危废处理、新能源供冷供热、环保技术产品和服务等领域,正稳步迈向“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环境服务商”的企业定位。

相关链接
创业环保的独家“生意经”:做宽、做全、做大、做实、做强唐福生:天津创业环保在“十三五”期间的转型探索之路创业环保的2018:水务项目中标不断,探索多模式的战略合作


粤海水务

 

上榜6次,2014年首次上榜后连榜至2019年

 

粤海水务是我国最早投身水务事业的国有企业之一,粤海水务负责运营的东深供水工程承担着香港70%至80%、深圳50%以上、东莞沿线8个镇80%左右的原水供应,供水规模达864万吨/日。对港50多年不间断的安全优质供水,使粤海水务逐步形成了“水安全专家”的强大品牌基因,同时也让企业自身不断成熟壮大,逐渐从立足广东的领头企业逐渐发展成全国领先的水务企业。

 

2014年,粤海水务首次登上水业评选榜单,当时粤海水务已涉足水务产业链条的上下游业务,包括原水供应、自来水生产及污水处理项目的投资和运营,拥有860万立方米/日的原水供应能力和262万吨/日的自来水及污水处理能力,世界同类型最大的生物硝化处理工程可日处理400万吨原水,在当时位居国内同行业首位。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带建设给身处湾区的粤海水务带来了新的机遇,2019年,粤海水务在湾区及国内其它地区高质量落实多项政治任务、民生工程,已基本完成“立足广东、面向全国”的战略目标,并以3056万吨/日的水处理规模,位居全国水务企业第二,同时,粤海水务原水供应业务规模达1987万吨/日,高居全国水务行业榜首。

相关链接
粤海水务2019年的三个关键词粤海水务李文锋:抗击疫情,维护安全稳定 是水务企业的使命和情怀
粤海水务谭奇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水企使命与担当粤海水务:“变而通,变而兴”,老牌国企的深耕与开拓

光大水务

 

上榜3次,2017年首次上榜连榜至今

 

光大水务是中国光大集团旗下水务公司,依托母公司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资本市场的优势资源,多年来,光大水务在水务行业显现了强大的实力。

 

自2016年开始,在巩固传统水务业务的同时,还将业务延伸至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截至目前,公司的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已遍及江苏、湖北、广西和山东多个省份。2017年,光大水务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在新的业务领域和地理区域都实现了新的收获。2017年收入港币35.92亿元,较2016年跃升44%,这年,光大水务首登水业十大影响力榜单,并实现座次连年攀升。

 

2019年光大水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是公司继2014年新加坡上市后,在资本市场的又一次突破。此举令光大水务成为光大集团旗下第一家在新港两地上市的企业、第三家在香港上市的环保企业。光大水务坚持“资本推动整合”的发展思路,在资本以及技术方面不断布局,巩固在中国水务行业的领先地位。截至2019年,光大水务投资并持有129个水务项目,设计日水处理能力约620万立方米,累计项目投资金额达到人民币235亿元。

相关链接
光大水务:新港两地上市,稳步前行的破茧者
光大水务今日赴港上市
光大水务通过港交所IPO聆讯 去年盈利7.36亿港元
光大水务取得江苏南京浦口5万吨/日工业废水处理项目二期

 

“黄金十年”起飞的民营企业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环保领域需求突飞猛进的增长,业内普遍认为,2007年到2017年,是我国城市水业发展的黄金十年,环保企业也一度被资本市场热捧。在这个阶段成就了许多优秀民营环保企业,桑德集团、碧水源和博天环境是其杰出代表。

 

桑德集团

 

2005年首次上榜,至2018年连续上榜15次

 

提到水务行业,必然绕不过桑德集团和其创始人文一波。在水业企业评选的榜单中,桑德集团是民营企业中上榜次数最多的一家,自2005年至2018年共上榜15次。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这样评价桑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桑德环境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民营环保企业的发展历程。”(相关阅读:《听涛》更新啦!本周聊聊“强人文一波书写的桑德传奇”

 

北京桑德环境技术发展公司(桑德集团前身)成立于1993年,1996年,桑德集团就首先提出EPC模式,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从事水处理EPC项目的企业。1999年,文一波又推出著名的“中华碧水计划”——提出用BOT模式,在中国建100个污水处理厂。在当时,市政污水处理还没有向民营企业开放,这个计划也没几个人相信。2001年,桑德集团以BOT模式投资了北京市肖家河污水处理厂这是第一个由民营企业投资运营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并在2002年成功建成投产。桑德的率先尝试激活了国内的水务市场,也为公司后续带来了南昌象湖、包头南郊等BOT项目。

 

“总能保持战斗力,总能看到市场的未来,总能果断布局”,是业内对文一波的普遍评价,在他的引领下,桑德集团在短时间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4年,桑德入主上市公司国投资源,并通过资产置换,成功上市,并因此跻身“水业年度十大影响力企业”榜单,位列第八。至2005年,桑德集团已在全国及亚洲部分地区成功地实施了400余项大中型环境工程建设。企业规模也不断发展壮大,由最初的40万元投资及16位员工发展到拥有近2000名员工、资产规模30多亿元、年产值10多亿元。

 

2009年,桑德中标沙特阿拉伯第九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迈出国际市场的第一步,同年中标海南省八市县污水处理委托运营项目,开启城市污水处理专业化运营新篇章;2010年,桑德集团将桑德国际作为水处理业务主体打包,在香港主板上市;2011年桑德开创村镇污水治理新模式,提出SMART小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解决方案……

 

桑德集团始终敢为人先,在环境领域实现各种突破,从桑德到“启迪桑德”再到“启迪环境”,桑德和文一波筚路蓝缕,始终用前瞻的眼光和坚韧的意志,为行业掀开了充盈着梦想与活力的新发展之窗。

相关链接
桑德集团:蓝海掌舵手,品质元年迎风起航文一波:始于环保不止于环保,向往更大的蓝海文一波:下一片蓝海 是为城市生态赋能

碧水源

 

2010年首次上榜;共7次上榜,2015、2017排名第三

 

2010年,碧水源首次登上水业评选榜单。同年4月21日,碧水源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证券代码为“300070”。随后的4月26日,在市场资金的一路追捧之下,股价最高摸至175.6元/股的高点,成为当时创业板上最高价的股票。最高点时,文剑平的个人财产一度高达65.66亿元,位列当时创业板的首富。

 

2015年牛市,碧水源市值一度冲刺800亿,市值甚至超越了当时的北控水务、首创股份,成为了市值最高的环境企业。

 

2009年兴起的创业板,确实对当时的中国小企业来说意义非凡,也成为了助力中国第一批环保企业起飞的绝对优势。然而从今天看,最早进入资本领域的那批环保企业,多多少少被资本市场“高看了一眼”,而碧水源恰恰踩上了时机。

 

1997年,担任国家科委中国国际科学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同时兼任中国废水资源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的文剑平毅然辞职,远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攻读市政水资源管理专业博士。2001年学成回国的文剑平拉着几位政界的老朋友,成立了碧水源公司,一开始,就瞄准了高精尖的膜技术污水处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MBR)。

 

然而,在当时的“大干快上”的市场环境中,碧水源的膜技术并没有迅速成为主流技术。文剑平开始做大量研究,给各地市委书记写信,提议按照碧水源的技术方案来做。与此同时,碧水源还在各种场合不遗余力的倡导中国污水排放标准的提升,它的工程技术人员经常在中国水网发表专业论文,并在论坛上和同行交流。文剑平接受中国水网的采访时曾经提到,“经济发展了,标准提高了,环保技术和创新要跟得上,这才是良性、可持续的产业。”

 

如碧水源期望和呼吁的那样,中国的污水处理标准一直在提升,碧水源的膜技术也陆续的应用到各大水处理项目中。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指出,碧水源让我们看到的是:技术型民营企业不能简单的应对已经固化的服务标准,一个优秀的企业企业应该主动参与到政策的对价方面去。

 

在资本的加持下,碧水源独特的商业模式也受到了行业和市场的认可。2011年,碧水源与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旗下的云南水务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云南水务,碧水源持股33.23%。2015年云南水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是碧水源首家PPP模式上市公司。多年来,云南水务发展态势良好,净利润以年均75%比例增长,其目前参控股公司包括大理水务、国清环保、云南城投碧水源等13家企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云水模式”。

 

受到启发的碧水源,在此后与许多地方水务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合作模式都是由碧水源作为小股东,通过技术、应用的方式加入。此后,碧水源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自2013年,碧水源始终以稳定的表现蝉联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榜单至今。

 

2019年6月,碧水源获得中交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城乡的资本入股,正式纳入中交集团环境产业集群。2020年3月,通过表决权委托方式以及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中交集团成为碧水源的控股股东。双方将在今后进一步增加发展协同效应。4月,碧水源发布2019年营业收入公告,2019年营收127.1亿,比2018年同期增长10.38%,营业利润17.66亿,比2018年同期增长9.22%。

 

5月,中国城乡、碧水源与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计划联合成立深圳膜技术应用创新研究院。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三方强强联合,在膜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方面走向世界第一梯队。

相关链接
碧水源:战略蛰伏期实现2019年营收增长10.38%
碧水源拟再融资37亿补血 中国城乡包揽定增并入主
中交集团入股碧水源,蝴蝶效应有点大中国城乡将拥有23.50%表决权  碧水源实控权或变更

博天环境

 

2016年首次上榜,随后2017、2018年连续入榜

 

博天环境成立于1995年,定位于污水、废水领域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2000年,著名跨国企业美华集团(MWH )选择了北京博大环境工程公司作为其在华的合作伙伴,收购了博大60%的股份,成立了北京美华博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简称“美华博大”)。

 

2004 年,公司大股东美华集团战略性撤退,赵笠钧和管理团队以1 美元价格买下公司60%的股权,同时承担了两千万元的银行债务。此后,赵笠钧就作为集团的灵魂人物,带领博天环境高速前进。

 

在往届的水业战略论坛上,赵笠钧是最会演讲的企业领袖之一,他富有梦想和情怀,以及超越现实、洞察未来的观点,总是能博得满堂喝彩。2015年,赵笠钧当选环境商会会长,2016年,赵笠钧向世界断言:“中国一定会诞生世界上最伟大的环境企业”,在当时,这个愿景不仅鼓舞了行业的大小企业,也像磁盘一样,聚拢了行业内外不少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赵笠钧在2018水业战略论坛上

 

十年前的2010年,博天环境创始人、董事长赵笠钧第一次提出:博天环境要赶超威立雅、苏伊士,成为世界一流的环境企业,并设下了到2020年要实现百亿营收的十年目标。这在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当时的博天环境刚刚扭亏为盈,只有两个亿左右的营业收入。

 

实际上,赵笠钧对目标做了详细的规划:分两步走,第一步从2010年到2015年,收入翻十倍,实现20亿营收;第二步从2015年到2020年,收入翻五倍,实现100亿的目标。赵笠钧不止一次的在水业战略论坛上对此蓝图进行阐述,一次比一次真实,到2015年,博天实现了20亿的目标,营业收入由3.55亿元增长至19.9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3.89%。同年,赵笠钧当选环境商会会长。

 

2016年,博天环境接连在海绵城市项目,流域治理PPP项目,环境监测检测,土壤修复等多个环境服务领域取得瞩目成绩,并有5个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PPP示范项目,遍及山西、江西、山东、湖南四省,在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中,实现全产业链的多元业务布局。自2016年开始,博天环境连续3登十大影响力榜单,是那几年水务领域发展最迅猛也最受瞩目的企业之一。

 

2017年是梦想全部成为现实的一年,2017年2月,博天环境上市。开盘后,经过连续15个涨停板,股价最高达到40.55元,总市值达到162.2亿。也是在那一年,博天环境在一周内的时间囊获近117亿PPP订单,年度累计中标金额近两百亿元。

 

2018年以后,资本市场受到重挫,“去杠杆”的力度和领域进一步加大,不少环境企业遭遇了相似的危机,博天环境也未能避免。然而,回顾博天环境发展历程,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个优秀企业的诞生,始终有种正能量一直支持其发展,正如傅涛在《听涛》栏目中所述:“博天环境始终与正能量同行,与信心同行,赢得了行业的尊重,未来仍值得期待。”

相关链接
博天环境为什么坚定地投资未来
5分钟内涨幅超过2%!博天环境引入国资战投
《听涛》更新啦!博天环境与信心同行

后PPP时代的迭代与创新


2017年后,随着PPP的深化,环境产业似乎还在开足马力向前狂奔,企业、项目、战略,都显著呈现大开大合之势。在2019年水业十大影响力榜单上,国祯环保和中持水务凭借强劲的市场表现和绝对亮眼的业绩上榜。


国祯环保

 

上榜5次:2003年、2004年、2005年连续上榜,2010年上榜,2019年重回榜单

 

2019年,中节能的入主让国祯环保备受行业关注,中节能及其实际控制的公司持有的国祯环保股份加上委托表决权股份数,占到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9.95%。由此,国祯环保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中节能,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这一年,国祯环保重回十大影响力榜单,名列第9位。

 

回看榜单可以发现,国祯环保并不是第一次进入影响力企业评选的视野。早在2003年首届十大影响力企业评选中,国祯环保名列第9位。当时,多家国内主流媒体以“民营环保企业入选十大影响力企业”为标题报道了此事。

 

国祯环保成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从污水处理设备制造起步,逐步向城市污水处理设备集成、工程建设、BOT/TOT、委托运营等上游产业链拓展。凭借在设计、技术研发等方便积累了一定的业绩和经验,2003年,国祯环保签约安徽省首批获世界银行贷款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涡阳县污水处理厂设备供货与安装合同。该项目总投资1.26亿元,是整个淮河流域目前建设的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项目。在2003年的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名单中,国祯环保是唯一一家民营企业。

 

2010年,国祯环保引入战略投资者日本丸红。在丸红株式会社的引荐下,国祯环保和日本的久保田合作成立久保田国祯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引进当时日本先进的膜技术、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等方,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以及国际市场网络支持国祯环保拓展海外市场。

 

2014年,国祯环保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此后,国祯环保通过收购和兼并,不断扩充其业务版图,在2015年-2018年间,同比增长率均在40%以上。

 

2019年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评选中,国祯环保重回榜单。国祯环保董事长李松珊用“二次创业”形容了国祯环保的2019年(相关阅读:【云直播实录】2019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榜单揭晓。2019年7月,国祯环保定增获得中节能、长江生态环保集团、三峡集团等产业资本力挺,中国节能及其全资子公司中节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合计持有国祯环保股份总数的23.69%,成为第一大股东。

 

始终将核心优势定位为“技术+运营”,国祯环保从重资产传统运营型向轻资产平台服务型企业转型,用技术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开创了“厂网河湖系统治理、全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新模式。凭借其资深的水务处理及技术探索经验,与中国节能实现“平台+技术”的共振可能。

相关链接
中国节能+国祯环保,会产生什么样的合作契机+碰撞升级?
【818】被三峡集团选中的国祯环保:民企何以参加长江大保护?
三峡集团拟12.77亿受让国祯环保15%股份,或成第一大股东
国祯环保获定增,中节能、三峡资本、长江生态力挺

中持股份

 

2019年首次上榜

 

中持股份创设于2009年,在创立之初中持股份就有明确的定位,早早地将自己的主战场放在了中国广大的中小城市。2017年,中持股份上市。2018年、2019年,中持水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逆势而上。2019年,获得启迪系入股的中持股份,应收、净利润实现双增长,现金流增长超过惊人的600%。(相关阅读:从2019年报看水务环保上市公司发展状况)

 

自成立以来,中持股份一直持续思考、贴身服务于中小城市客户。在技术创新方面,中持股份骨子里有着浓厚的技术情节,这虽然与当初创业的一批人才本身就是技术出身有关,更是因为中持股份相信技术的力量,相信技术迭代不可逆转。

 

同时,中持股份坚持“在服务中成长,和客户共创价值”,增强客户粘性,使得双方之间保持着长期的连接。在2019水业战略论坛上,,中持股份总经理邵凯感慨“我们团队是环保行业的一帮老战士,2008年第二次创业,走过的这十年,是中持股份贴近客户、为客户创造极致体验的实践历程。”(相关阅读:中持股份邵凯:三维度解析中持的创新发展之道)中持股份核心打造客户的终端组织,包括客户端的一些优秀人才,核心为了构建京津冀、河南、安徽,以及西北这样的区域终端组织,构建高效的、有粘性的区域终端。中持股份的核心业务在这样的终端组织、贴近客户的体系中不断有所推动和布局,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和有所收获。

 

近年来,中持股份持续完善水处理技术产品迭代升级,建成首座污水处理概念厂,在稳固成熟商业模式同时,积极探索新模式。最近,公司中文名称由“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明了自己在环境产业价值链上的位置,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水务。

 

实际上,这两年,依靠技术驱动的企业普遍表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在寒冬中成为产业里的一股暖流。未来,以技术立足,靠价值驱动或将成为主流。面对新一轮的发展契机,中持提出了成为环境技术领军企业的发展目标,从中持股份的发展路径或许能让产业看到更多希望之光。

相关链接
中持股份变更公司全称为“中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摆脱碳源依赖!中科院·中持股份深度脱氮技术通过鉴定
中持股份邵凯论道环保企业的“健身之术”
中持股份邵凯:三维度解析中持的创新发展之道

见证和推动历史的上榜企业


水业影响力企业一直是行业的丰碑,引领着潮头。在前述企业之外,17年榜单里还有一些企业,曾经上榜,但最终因故未能长期留下的企业,它们同样见证着产业发展,更是产业的亲历者和创造者,影响着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水务投资

 

上榜9次,2007至2015

 

中国水务投资对水务行业来说是一块耀眼的“国字头”企业,是由中国水务公司是由水利部综合事业局、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总公司等核心股东联合战略投资者发起成立的国家级专业水务投资和运营管理公司。

 

自2005年成立之初,中国水务投资就规划了明确的战略重点,包括通过收并购控股水务上市公司,不断开发水源工程项目等。中国水务公司业务模式最大特色就是以水原为核心,建立供排水一体化的水务产业链。以水源、输水干线两个环节为主,然后以收购净水厂、供水管网两个环节为主,再逐步进入污水处理。并提出3年内,资产总额达到100亿人民币,5年内实现境外整体上市,3-5年内在中国水务行业具备核心竞争力,使公司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水务集团。

 

至2008年,在短短的三年内,中国水务投资就达到了日水处理能力330万吨,公司规模也从注册资金8亿元人民币,迅速扩张成为拥有十家子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60亿元的水务公司。通过多年的积极拓展,至2016年,公司已经在上海、山东、江苏、浙江、新疆、四川、湖南、内蒙、安徽、东北等地投资控股成立了21家水务公司,并控股参股多家上市公司,总资产已经达到272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原水开发和供应、区域间调水、城市供排水、污水处理、污泥处理、苦咸水淡化等领域。凭借其雄厚的综合服务能力,中国水务投资在2007-2015年连续9年被评为“中国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

 

近年来,中国水务投资坚持“依托原水资源优势、立足水供应与污水处理领域,建立区域性水务一体化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在业务拓展方面选择差异化战略,依托股东资源优势,开拓原水市场,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做强主业,力求提高整体收益。

相关链接
总估值超120亿,中国水务投资少量股权正挂牌转让中国水务投资:总资产272亿 总处理规模达950万吨/日

深圳水务

 

上榜7次,2003至2009年

 

深圳水务集团是深圳市属大型国有企业,作为国内首家实现供排水一体化运营的水务企业,深圳水务一直是地方国企改革先行者。

 

2003年底,深圳水务通过国际招标、招募的方式,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通过改革,威立雅和首创股份共持有其45%的股份,深圳市国资委持有55%股份。此次股权交易额折合人民币33.1亿元,为当年度国内最大的外资并购项目,也是当时为止国内水务行业最大的产权交易。2003年,深圳水务登上首届水业评选舞台,在此后连续登榜6次。

 

近些年与中国电信、华为等企业合作,共同探索智慧水务建设、物联网产业应用。未来计划积极实施“水务+”战略,利用30多年发展打下的良好基础,为政府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做好政府的水务管家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水务环境综合服务商。

金州集团

 

上榜6次,2003年至2008年

 

与后起之秀相比,金州环境是我国环境民企先行者,曾占尽首发优势,一度成为市场的“风向标”,同时创造了一个属于金州的时代

 

金州环境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一波环境企业之一,在创始人美籍华人蒋超的带领下,金州环境于1988成立,在发展的十几年中,几乎参与了当时水务行业所有大名鼎鼎的项目。

 

1988年,金州集团与南通自来水公司合作,参与中国第一例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建成的南通狼山现代化水厂,金州集团开始了政府贷款咨询代理业务,成为最早进入中国开展政府贷款业务的公司。

 

1992年,金州环境控股太平洋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个水处理合资公司,注册地在南通,因此在日后,南通也成为了水处理自动化系统的高地;同年,金州控股北京建工金源环保发展有限公司,于2001年投资的亦庄污水处理厂, 是北京第一个合资的污水处理项目。伴随着水务改革市场化,金州环境圆满完成四次升级跳跃,由政府贷款咨询到设备集成转到设计工程总包再到投资运营BOT项目。

 

2003年,金州环境成功将水务BOT模式复制到固废领域,投资建设北京首个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紧随其后,2003年金州环境一举拿下国家体育场“鸟巢”项目、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奥运垃圾处理配套设施,轰动业界。以PPP模式投资建设"鸟巢",以政府代建制建设奥林匹克水上公园项目,并在两大奥运场馆中以创新技术完成水处理工程服务同时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环境保障服务商负责赛事期间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的收集与处置。

 

近十年来,因内外部环境影响,金州环境几经沉浮,或许已经走到了最后的环节然而,作为环境领域功勋式的企业,金州环境参与的中国环境产业的变革历历在目,金州环境是推动环境产业发展的重要见证者之一。

相关链接
金州环境集团所属基金顺利完成与北控集团交接,水务资产全部回归
金州环境集团旗下金源环保集团迎来国有产业基金入股
金州环境集团与北控签约,回购金州水务100%股权【附绿媒榜】

 

北排集团

 

上榜3次,2003年至2005年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排水集团”)是首都公共服务类企业,承担北京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特许经营企业。在四十余年发展历程中,北京排水集团的成长见证了我国城镇雨污水处理事业的诸多节点。


北京排水的最初发源点是1973年成立的污水场站管理所。2002年,北京排水集团正式挂牌成立,集团主营业务从以污水处理为主拓展为管网运营、污水处理、再生水生产利用、污泥处置四大业务板块,服务贯穿了雨污水收集、处理、回用全过程。至2006年,北京排水集团提前实现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90%,再生水利用率50%的奥运水环境目标,2008年,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排水和再生水保障任务。目前,拥有总资产807亿元、净资产402亿元、员工4800余人。


此外还有清华同方水务(上榜5次,2003年至2007年)、兴蓉投资(上榜1次,2011年、2012年)、上实基建(上榜2次,2012年、2013年),也都在榜单中留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现在依然在各自的领域和市场励精图治,深耕发展,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

相关链接
强强联合 北排与中信环境合资成立膜技术公司
北排集团融资238亿元  三年行动方案建设任务已进入收官阶段
北排集团董事长换任,由林雪梅变更为郑江


水业纵横20年,谁将再领风骚?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水业从非常小的规模达到了世界最高的水平。据E20研究院数据中心统计,2019年水务投资运营项目数量为426个,总规模达2734亿元(相关阅读:3000亿水务市场规模背后的横纵市场格局)。与水务民企作出股权转让的决定相对应,多地地方政府、地方国资控股的环境企业正相继成立。(相关阅读:政府联动国有资本,这八大地方性环保集团“信步走来”)同时,长江大保护也将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式方法带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相关阅读:从初露端倪到高位引领 818长江大保护的三峡模式)。面对这样一个新时代,伟大的环境企业是否将在这个时代下产生?水务企业又如何寻求共振共生?


2020年(第十八届)水业战略论坛即将于6月12日、13日举办举行,本届论坛以“迭代创新、共生未来”为主题,针对行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解读当前经济、政策、产业发展等宏观形势,同时邀请十大影响力企业领军人,探讨变革下的企业应对之策、技术创新、服务时代回归等业内最具关注度的行业话题。


在论坛上还将揭晓“2019年度(第十七届)水业细分领域企业评选”结果,并进行颁奖典礼。还是熟悉的友谊宾馆,期待与大家相聚。

 





近期热文    






垃圾分类,有机垃圾的风口?

有机垃圾处理:先行者的探索与最好的时代

江苏40亿农村污水PPP项目引多名企争夺,谁将胜出?

中信环境捆绑转让山东4家公司 转让底价总额超2亿元

污水厂兜底背锅如何解?人大代表建议出台详细考核细则

7变14,超30亿宿迁水环境PPP项目二次资审名单发布

五月热文,欢迎点击阅读




定了!江苏环保集团正式成立 长江生态占股20%(18848)

143家涉环保上市公司2019年业绩大数据(18354)

尴尬的PPP,到底路在何方(9699)

三大标段近60亿!东莞市水污染治理工程中标结果发布(7798)

3000亿水务市场规模背后的横纵市场格局(7755)

三峡集团又双叒叕增持北控水务股权,持股占10.06%(7730)

城镇污水市场的风口与机遇:以首创、北控与碧水源为例(7716)

危废战场(一):巨头登陆,龙头诞生(6851)

【云直播实录】2019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榜单揭晓(6642)

84亿宝安环卫PPP项目结果出炉,盈峰中联环境排名第一(6522)

污泥焚烧或成大势所趋,独立焚烧or掺烧,谁能C位出道?(6265)

鹏鹞的创业故事与文一波的碧水蓝天计划(6185)

长江环保集团+南京环境集团+10亿=?(5917)

引24家企业争夺!84亿宝安环卫PPP项目资审结果发布(5630)

江苏40亿农村污水PPP项目引多名企争夺,谁将胜出?(5534)

城镇污水处理20年:做大的诱惑(5363)

一张图看万亿级环保投资都要投在哪?(5277)

盘点 | 22个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大全 (5262)

中信环境捆绑转让山东4家公司 转让底价总额超2亿元(5259)

备注:括号内为点击量,统计时间截至6月1日早9点


“E20水网固废网”公号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郭女士微信:adnews2。


编辑 |郭香莲、刘影

统筹 | 谷林





2020年,E20研究院重磅发布系列报告,近日推出:《中国市政污水提标改造-商机密报》。本报告为系列报告对各省(市)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受纳水体、处理工艺等维度进行系统分析,以此预测各省(市)未来提标改造的空间,以期为圈层企业提供商业机会参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