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蔡文浩的神学教育理念及早期实践

2017-06-29 陈丰盛 丰盛“书”房


发表这篇小文的目的是要引起认识蔡文浩牧师的牧者注意,特别是希望蔡牧师昔日的学生,能够对蔡牧师的神学教育 理念如何在浙江神学院创办之初实践,以及在担任第二任院长期间的实践。期待各位就此能够留言,以助笔者更加深入了解。


请直接联系我的微信:elishachen1979,或者在文章后面留言 。谢谢!


蔡文浩的神学教育理念及早期实践

 

19488月,刚回到苏州的蔡文浩担任苏州江浙教会人才训练院干事,不久后被按立为牧师。后于19498月至19506月,担任苏州江浙圣经学院院长。19507月,蔡文浩被调至中华基督教会浙江大会任执行干事,兼任杭州之江大学校牧。同时,兼任中华基督教会所办的杭州圣经学院的常务董事。[1]195111月,杭州中国神学院在控诉运动中被整顿之后,蔡文浩兼任教员,帮助任课。[2]

 

对于曾在国内著名教会大学和神学院——之江大学、沪江大学、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金陵神学院——就读过,又在美国顶级的神学院、大学留过学的蔡文浩来说,其本身的学术素养是可想而知的。以他所受的训练来创办神学院,以自身的学术造诣来要求学生,应该说是无可厚非之事。然而,蔡文浩首先没有选择到一所国内知名的大学或神学院里任教,这对他本身来说是合适的。但他先是回到中华基督教会江南大会,还曾担任一间农村小教会的牧师。调任中华基督教会浙江大会的执事干事之后,他也同时兼任着之江大学的校牧。很明显,蔡文浩没有走学术路线,也似乎没有将学术的要求强加给他的学生,反而采取处境化的方式,因地制宜,培养适合农村教会需要的人才。这一切,从蔡文浩在江浙教会人才训练院、江浙圣经学院的实践中体现出来。


一、江浙教会人才训练院的缘起

蔡文浩虽没有一开始就任江浙教会人才训练院的主要负责人,但他却是该院的发起人之一。吴志雄牧师曾在《天风》登载〈记江浙教会人才训练院〉一文,提到该院的创设可追溯到抗战初期,在中华基督教会江南区会所属各教堂受打击、学校医院受敌机轰炸、教会牧师干事相继逃难、教会附属事业完全停顿的状态下,四位牧者或同工——即蔡文浩、吴志雄、明约翰、林保罗,在探访教友返回途中探讨教会人才培训的理念。他们在谈话中提及“如何将教会中一般同道的教育水准提到,使他们至少能达到战前的程度。”这种非正式的谈话奠定了一项“培植义务工作人员”的方案,很快就付诸行动,于1940年开办第一届义工训练班,为时6周,参加人员有30余人。但此事因太平洋战争而未能继续,而四位发起人因各奔东西而无法合力开展。那时,蔡文浩赴北京燕京大学宗教学院深造。[3]

 

1947年,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将华东大会分为三大大会,即浙江大会、江安大会、江南大会。[4]浙江大会与江南大会开办教会人才的训练学校,地址选定在苏州齐门外福音医院旧址,由林保罗牧师为校长,内分圣经学校与义工训练班两部。圣经学校为有志传道而高中未曾毕业者而设,义工训练班则为教会之义务工作人员受短期训练而开班。[5]

 

蔡文浩在1949年介绍浙江教会人才训练院的时候,描述发起该院的动机:“中国教会的缺乏人才,这是一件公认的事,特别受了十年战事影响,问题更趋严重。教会因为自治自传乏人,对战后的种种理想,便成泡影,无法实行,所以要复员教会,先当复‘员’,把教会内的人,复兴起来,使他们的‘智慧和身量,并上帝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江浙教会人才训练院就在这个动机下产生了。”[6]


二、蔡文浩在解放初期的人才训练理念

最先表达蔡文浩个人神学教育理念的,就是他在194912月在《乡村教会》所刊发的〈中国乡村教会人才问题的意见〉,充分表述他对新时代教会路线的判断以及其神学教育理念。文中,蔡文浩对新时代下的教会状况有清晰且正确的判断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教会人才的培训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蔡文浩对新时代有正确的判断。他说:“在这个解放运动的热潮中,全国上下,都兴奋地盼望人民的痛苦得以解除,生活能够改善,我你教会中的人,也该在这个时候,用极乐观而积极的态度,来期望教会的前途;把教会中年积月累的困难问题,设法铲除,来一个解放运动。决不能以他人之乐为自己之忧,失丧着脸等待自身的萎缩。教会许多的疮疤,如不设法医治;那么,带了病痛,如何能追得上这个前进的时代?”[7]在这个基础上,蔡文浩进一步分析乡村教会传道人才“质”与“量”的问题。

 

第一、蔡文浩指出解决乡村教会人才问题的第一个意见就是改造现任人员的生活。他敏感于传道人被误认为是“寄生虫”的事实,建议教会作出具体的改变:(一)给予在任传道人员生产及服务技能的训练,或农事,或工艺,或医药常识,或特殊技能,使传道人的服务是实际的;对经济生活是有出路的。(二)由教会联合起来订阅生产互助办法——例如生产贷金,代办工具,原料代销代运或指导组织合作社。[8]

 

第二、为满足实际的需要,当适当改进神学训练的方法,多添设生产劳动科目。他指出在神学教育中设立生产训练课程的重要性。他以自己所在的江浙圣经学院为例,学院规定上午上课,下午劳动。女的学习缝纫及国艺;男的分成木工、理发、农艺、毛巾、摇襪、蓄牧等组。学院又附设传道人进修科和平信徒训练科,利用院内各种生产劳动设备及技师,让传道人和平信徒有学习的机会。

 

第三、改变教会责任的重心,由传道人转向平信徒。他指出:“在理论或实际上讲,真正肩责教会责任的,该是平信徒。他们是主,传道人是仆,主仆通力合作,教会事工渐渐才能发展得开。”他指出平信徒及平信徒领袖的重要性:“新时代中的乡村教会,将为平信徒的教会,就有连传道人本人,可能在经济上不得不变为平信徒,在新时代中是格外的明显了。为了传道人才的缺乏,教会的贫困,教会需要平信徒领袖,出任工作。”最后,他提出教会事工的重心也要从教堂移至家庭。他说:“今后的教会事工,其重心可能将自教堂移至家庭。当然,若没有许多平信徒的协助,这种在家庭中的教会工作,收不到什么大效。” [9]

 

蔡文浩对于神学教育的理念于当时的处境以及众教会普遍的导向是一致的。浙沪浸礼会著名领袖鲍哲庆博士在《乡村教会》中登载〈我对今后基督教的期望〉一文中提出六个期望,其中有四项与蔡文浩所提的相似,分别是:“经济独立自力更生。教会应积极提倡教牧师之劳动生产,直接参与社会生产事业。”“为广大人民服务。教会应该是人民大众的,不应是少数人的教会,在今日的环境要适应机会,服务民众;应以我们所有一切尽量贡献,谋求全民的幸福。”“福音事业化信仰行为化。教会的事工上应:(一)虚心学习,(二)实事求是,(三)去渣生新,(四)加强服务,(五)培灵和布道等运动应继续进行。”“造就教会需用人才。过去教会教育事工,对造就人才令人多不满意,今后的方向:(一)规定决策,造就真正能为神忠心作工的人。(二)各种小范围的圣经学校应联合起来,共同培养基层的干部。(三)重订课程,免除教会与社会脱节的毛病。(四)注重生产训练。(五)对新进的人才,要随时注意,予以正确的指示和提携。” [10]

 

三、蔡文浩人才训练理念的初步实践

不过,我们一定要说,蔡文浩的理念与鲍哲庆之间的差别,就是鲍哲庆仅在“期望”之中的理念,蔡氏和他的同工已经在江浙教会人才训练院实践出来。

 

19487月,蔡文浩从美国完成博士学位的课程要求,但未完成博士论文,因中国解放而提早回国。回国之后,他担任成立不久的中华基督教会江南大会干事,同时在江浙教会人才训练院里教书。当时的训练院是由江南、浙江两大会及伦敦会和长老会南北差会联合开办。训练院的院长由林保罗担任,下设二部,分别是平信徒训练部和圣经学校,蔡文浩担任平信徒训练部主任,圣经学校由传教士明德担任校长。另外,该院添设专事训练改良农村生活的人才的农村服务部、圣乐训练部(由蔡杨旅复主持)、影音教育(由林保罗、蔡文浩兼理)。[11]很明显,担任训练院主要职任的,应该说都是经过高等神学训练的,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蔡文浩以及早一年回国的妻子杨旅复,对于该训练院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助益。

 

蔡文浩介绍自194711月开始,平信徒训练工作在16个月内共举行了12次形式多样的培训,包括江浙二大会属下200余堂所的培训,也有两大会各自举办的培训,以及附近几个区会举办的培训。同时,训练院同工分赴江浙各地,包括上海、浦东、嘉兴、杭州、余姚、义乌、东阳等处,主持或协助长执研究班、培灵会等。[12]就圣经学校方面,蔡文浩介绍该训练院的特色:“每周的实习工作时间很多。周末,全本分赴附近各堂实习,担任工作。平时在院内还略作农事。” [13]



[1]蔡文浩与汪仲康任编辑,《普福钟·通讯合刊》第1卷第3期,195112月,第3页。

[2]蔡文浩与汪仲康任编辑,《普福钟·通讯合刊》第1卷第3期,195112月,第2页。

[3]吴志雄著,〈记江浙教会人才训练院〉,载于《天风》第6卷第4期(总131号),1948724日,第13页。

[4]〈华东大会余音〉,载于《天风》第86期,194796日,第15页。

[5]〈教会人才的训练学校〉,载于《天风》第95期,1947118日,第15页。

[6]蔡文浩著,〈一个训练人才的新机构——江浙教会人才训练院〉,载于《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公报》第21卷第4期,1949年,第7页。

[7]蔡文浩著,〈中国乡村教会人才问题的意见〉,载于《乡村教会》第2卷第34期,194912月,第9页。

[8]蔡文浩著,〈中国乡村教会人才问题的意见〉,载于《乡村教会》第2卷第34期,194912月,第9页。

[9]蔡文浩著,〈中国乡村教会人才问题的意见〉,载于《乡村教会》第2卷第34期,194912月,第10页。

[10]鲍哲庆著,〈我对今后基督教的期望〉,载于《乡村教会》第2卷第34期,194912月,第23页。

[11]蔡文浩著,〈一个训练人才的新机构——江浙教会人才训练院〉,载于《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公报》第21卷第4期,1949年,第7页。

[12]蔡文浩著,〈一个训练人才的新机构——江浙教会人才训练院〉,载于《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公报》第21卷第4期,1949年,第7-8页。

[13]蔡文浩著,〈一个训练人才的新机构——江浙教会人才训练院〉,载于《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公报》第21卷第4期,1949年,第8页。


蔡文浩专题文章:

极富幽默感的青年蔡文浩(附:能让你捧腹一笑的美文)

“我愿献身心”(二) ——蔡文浩与萃英中学

“我愿献身心”(一) ——蔡文浩家庭背景与早年生活

“学做好牧人”——蔡文浩牧师生平简历(初稿)附音频


更多文章:

初入工场的传道人必须认清20个事实

致新一届神学毕业生的9句话

不要小看你的影响力!

谁可以成为信徒的遮盖?

【布道文】神必成就美好事

网络时代,请留意你的属灵肥胖症!

一念之差,你将落入成功神学的陷阱!

我什么都不缺,为什么还要信耶稣?

其实,耶稣可以不上十字架!(附音频)

我们追求成功,但不接受成功神学

功利主义带给教会三个方面的危机

耶稣的一生如何诠释“成功神学”?

“有时候,上帝真的不管用!”

得祝福或咒诅在乎你自己

苦,是人生必要的功课

听从,是蒙福的第一条件

“基督徒是不会失败的!”

面对“粉丝”,耶稣怎么做?

【基督徒必读】成功神学已经过时了!——基督徒当有的真信心是什么?

基督徒特有的金钱观,落伍了?


欢迎关注:丰盛“书”房,为个人原创作品平台,您可以阅读到感兴趣的文章,包括讲章、灵修默想、婚姻家庭、亲子教育、教会历史、口述史采访、基督教教育、信仰随笔等。可以直接点击下图,识别二维码。 

elishachen2013

丰盛“书”房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你是否愿意跟我一起去完成或者帮我完成这一趟蒙福的旅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