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在陪你走“向来没有走过”的路?

2017-07-01 陈丰盛 丰盛“书”房


谁在陪你走“向来没有走过”的路?

 

当摩西死在约旦河东岸之后,留下了为数大约300万的以色列民,他们如没有牧人的羊,在旷野徘徊着。那时,神要兴起约书亚作为新一代的领袖,带领以色列人过约旦河,进入迦南美地。曾经跟随摩西40年多久的约书亚,勉力接棒,神也用祂的大能证明不变的引导。

 

在过约旦河的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中,神似乎做足了思想工作,为约书亚打气,向百姓承诺,再用实践来证明。

首先,祂让以色列人知道这条将要走的路是“向来没有走过”的,却是他们所当走的路。约书亚说:“你们看见耶和华你们 神的约柜,又见祭司利未人抬着,就要离开所住的地方,跟着约柜去。只是你们和约柜相离要量二千肘,不可与约柜相近,使你们知道所当走的路,因为这条路你们向来没有走过。”(书3:3-4)

其次,祂要求以色列人自洁,给予他们与神同行的机会。约书亚说:“你们要自洁,因为明天耶和华必在你们中间行奇事。” (书3:5)

再次,祂用大能来兑现与他们同在、带领他们前行的应许。经文记载:“百姓离开帐棚要过约旦河的时候,抬约柜的祭司乃在百姓的前头。他们到了约旦河,脚一入水(原来约旦河水在收割的日子涨过两岸),那从上往下流的水便在极远之地、撒拉但旁的亚当城那里停住,立起成垒;那往亚拉巴的海,就是盐海,下流的水全然断绝。于是百姓在耶利哥的对面过去了。抬耶和华约柜的祭司在约旦河中的干地上站定,以色列众人都从干地上过去,直到国民尽都过了约旦河。”(书3:14-17)

 


苏颖智牧师在《每日与主同行》一书中有相关的默想:“以色列人过红海时,神先将河水分开,百姓才踏足进去。但过约旦河时,抬约柜之祭司必要先凭信心踏足于水,站在水中,水才分开。有没有想过,一个人得永生(脱离为奴之家及罪的审判)是很容易,一切神已做妥当了,我们只须信靠祂,踏脚到河中干地去,我们便可得救。但得救之后要享丰盛人生,享流奶与蜜的境界(迦南所预表的),我们必须要有行动,凭信踏脚于水,水才会分开,要享丰盛人生是有条件的。”[1]

 

在这里,使我们思考在人生道路的每个阶段,我们都需要清楚谁是陪我们走这条“向来没有走过”的路的。我们不能否认,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些陪伴的人,如:在刚出生到结婚前,父亲都会尽量陪伴左右,但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同学与朋友。在建立家室、进入工作岗位,配偶会成为一生的伴侣,同事会陪伴我们一起打拼,经历喜乐与悲伤。但是,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神的陪伴,祂是我们“世世代代的居所”(参诗90:1-2)。没有一个人会陪伴我们终生,只有神才是。也只有神才会成为我们祖辈的神、父辈的神,还要成为我们的神,甚至成为后辈的神。

 


苏颖智牧师在书中还问道:“你对择偶、对夫妇及家庭祭坛的建立,对事奉等有否感到不容易按神心意而行?可曾想过,用信心先踏上一步,道路便会向你显明?”这明显要解决许多基督徒的困惑:“如何知道神在我最具体的事情上的旨意?”其实,经文中给予我们一个非常标准的答案,与神同行的人,不一定是先得到神的供应,或解决后顾之忧,然而才踏上旅程,反而是要求我们先凭信心踏上,继而去观察神的作为。

 

在面对具体的选择时,我们总以为神的旨意就是告诉我们:A、B间,如果A是神的旨意,你若选择了B,那就是不符合神的旨意。不管是婚姻、工作以及所有选择,大概通用的公式就是如此。但是在这段经文里却给予我们一个标准的答案:重点不再是A与B的选择,乃是“自洁”、相信、跟随。这其实是一个很通用的原则:凡是要与神同行的人,必须要学习的功课就是“自洁”、相信、跟随。这才是神不变的旨意!

 



[1]苏颖智著,《每日与主同行(新修版)》,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122月,第108页。

注:图片取自网络


更多文章:

蔡文浩的神学教育理念及早期实践

你只结“嘴唇的果子”吗?

初入工场的传道人必须认清20个事实

致新一届神学毕业生的9句话

你家有救恩的记号吗?

“把你的家长叫来……”

致新一届神学毕业生的9句话

不要小看你的影响力!

谁可以成为信徒的遮盖?

【布道文】神必成就美好事

网络时代,请留意你的属灵肥胖症!

一念之差,你将落入成功神学的陷阱!

我什么都不缺,为什么还要信耶稣?

其实,耶稣可以不上十字架!(附音频)

我们追求成功,但不接受成功神学

功利主义带给教会三个方面的危机

耶稣的一生如何诠释“成功神学”?

“有时候,上帝真的不管用!”

得祝福或咒诅在乎你自己

苦,是人生必要的功课

听从,是蒙福的第一条件

“基督徒是不会失败的!”

面对“粉丝”,耶稣怎么做?

【基督徒必读】成功神学已经过时了!——基督徒当有的真信心是什么?

基督徒特有的金钱观,落伍了?


欢迎关注:丰盛“书”房,为个人原创作品平台,您可以阅读到感兴趣的文章,包括讲章、灵修默想、婚姻家庭、亲子教育、教会历史、口述史采访、基督教教育、信仰随笔等。可以直接点击下图,识别二维码。 

elishachen2013

丰盛“书”房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你是否愿意跟我一起去完成或者帮我完成这一趟蒙福的旅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