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艾滋已经成为慢性病,无需恐慌?

徐超轶 南都观察家 2020-08-20

作者:徐超轶

全文1500余字,读完约需3分钟


“世纪绝症”的别称反映了人类对这种未知病毒的恐慌。但在今天,艾滋病的防治手段已经有了质的改善。艾滋病作为一种疾病,人类应当以各种手段合理有效应对,而不是在社会群体内部树敌,以边缘化特定群体的恐慌式宣传使“人人自危”,以此遏制传播。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每年的这个时间,各种机构和媒体大力宣传艾滋病相关资讯,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公众对于艾滋病的基本了解,有助于疾病防控。但这些信息中也存在一些错误的知识和落后的观念,有时隐藏着对特定群体的歧视。实际上,艾滋病今天已经成为了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病,其防控宣传也应随之转变。


某区疾控中心最近宣传艾滋病防控的一首打油诗写道:“艾滋病……得了就能要你的命,没有疫苗没有药,死神很快就来到”,而在其后给出的预防措施中,包括“不吸毒,不性乱,坚决不搞同性恋。不出轨,不嫖娼……正确使用安全套”等。这首宣传诗一发表便引起争议,该疾控中心也很快删除了文章。可见即使是官方专业背景的疾控中心,在防艾宣传上也会犯下低级的错误。


其中一些错误是知识性的,例如“不吸毒、不性乱、不搞同性恋”,完全没有体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及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艾滋病已知的的传播途径仅有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吸毒者中存在艾滋病的传播,是因为许多吸毒者会共用注射器针头,导致血液传播。而所谓同性恋者多艾滋病的印象,一方面源于歧视性的思维,另一方面则与处于社会边缘的同性恋者不注重性行为的安全防护有关,而疾病又反过来强化了这一群体的边缘地位,从而加深了刻板印象。



其实任何人群和模式的性行为,只要存在体液交换,都有可能导致性传播疾病的相互传播。从数量上看,因男女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人数远多于同性性行为的人数,这也符合社会生活中男女性行为占比较多的实际情况。

也许疾控中心在宣传时更多考虑通俗性、可接受性,而专业性较高的部分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但这已经影响到了宣传的科学与准确,并且隐藏着道德评价。以防艾传播对“不道德行为”加以“恐吓”,给艾滋病套上“行为不检点的人才会得”这一不符合事实的“帽子”,加深了社会对于艾滋病毒携带者和特定人群的歧视,不是普及科学、防控疾病的应有态度。

疾控中心最终删除文章,很大程度上与科学性错误有关,这也是争议的焦点所在。不过,前半段关于艾滋病的可怖描述似乎被忽略了。而将艾滋病的严重性夸张到令人恐慌的程度,是艾滋病宣传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实际上,艾滋病如今已不再是令人绝望的不治之症。上世纪中后期,人类刚刚发现这种疾病,完全不知其病因和治疗办法,感染者一旦发病,往往在诸多并发症的折磨中痛苦死去。“世纪绝症”的别称反映了人类对这种未知病毒的恐慌。

但在今天,艾滋病的防治手段已经有了质的改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面世和鸡尾酒疗法的发明,使得艾滋病毒携带者能够在规律服药的前提下终生不发病,当血液中的病毒含量被有效控制时不具有传染性。艾滋病的预防手段也已经发生变化,从预防所有性传播疾病的安全套使用进展到了更具针对性的PrEP(暴露前预防)和PEP(暴露后预防)艾滋病在当前已经成为了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的疾病,可以理解为一种慢性病,适用慢性病的管理模式。

▲ 致力于防艾教育的非盈利组织Avert在其官网指出,正确使用PrEP可以有效降低HIV感染,感染几率接近于零。© avert.org

因此,恐慌式宣传艾滋病的“可怕”已经与医学发展脱节,不符合当前的实际防治措施。

如果我们承认艾滋病已经从无药可救的绝症转变为一种可有效防治的慢性病,那么宣传思路也应随之转变。渲染其“可怕”也许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人们的了解和防控意识,但这种防控意识是建立在过时的信息基础上,效果恐怕也要大打折扣。这种与现实脱节的恐慌式宣教也容易加剧社会对艾滋病毒携带者的偏见和歧视。


多年的恐吓式防控已经出现了一些反效果。由于公众的恐慌,艾滋病毒携带者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或明或暗的歧视,这使一部分携带者选择隐藏疾病,而不是积极检测和治疗。这导致艾滋病相关统计中存在“黑数”,这些“黑数”不为疾控部门所掌握,也增加了疾病在社会中传播的风险,最终影响艾滋病防控效能。

艾滋病作为一种疾病,人类应当以各种手段,如同抵抗其他疾病一般合理有效应对,而不是在社会群体内部树敌,以边缘化特定群体的恐慌式宣传使“人人自危”,以此遏制传播。这在其病因不明的时代有社会心理的背景,但如今已不适用。

艾滋病的防控宣传应当使包括感染者在内的社会大众正确认识疾病的特性和防治途径,只有“摊在阳光下”坦诚以待,才能使大众正确认知,使感染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最大化艾滋病防控的效能。


*本文已加入“留言赠书计划”,优秀留言将有机会获得《如何假装懂音乐》(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图书一本



点击关键词,阅读推荐文章

 现代生活 防疫体系 | 消费自由 | 消费文化 | 反思消费文化 | “无用的年轻人” | 人脸识别 | 区块链 | 校园欺凌 | 社会拟剧 | 照顾劳动 | 工作与生活 | 对话金观涛 | 偶像文化 | “流量圣战” | 城市化 | 无差别杀人 | 公益文化
 社区参与 义仓 | 社工的起源 | 《反家暴法》 | 流动人口社区  北京“四环游戏小组”  广州“蓝欣公益” | 北川“妈妈农场” | 灾后重建 | 河南辉县“社区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