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减员增效”的困境:是削减成本还是削弱竞争力?

维舟 南都观察家 2021-01-17

维舟,专栏作者,南都观察特约作者

全文3000余字,读完约需6分钟


理论上的“效率”,在现实中却很难说,过分追求效率、削减成本,到头来可能反而削弱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我一位开瑜伽馆的朋友就道破了这一艰难抉择:“外包的遗憾就是,本来可以拿事练人,但如果外包就只是出了业绩,帮你产出不了人;而产出人,这是中小公司最大的使命和希望,和利润一样重要。你付出去的薪酬,也是财务资源,本来可以用来产出一些人,现在就产出不了人,只产出事情、绩效。

疫情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现在已逐渐显露出其冰山一角。它对经济的冲击甚至比我们想像的更为深远,绝大多数企业都不得不且战且退,转入“求生存”状态,以至于近一个多月来,朋友聚会时打招呼的话都变成了这样:“你被裁了没?”

虽然现在整个社会的情绪都很不乐观,但这究竟是“好日子一去不复返”,还是孕育新变革的阵痛,又或兼而有之,眼下还很难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变是不行了。


要效率,什么样的效率?

都说新冠带来了“加速主义”,原来的某些结构性问题也许一直在,但被疫情放大之后,就变得加倍迫切而不得不大刀阔斧应对了。虽然对不同行业的冲击并不一样,不过总体而言,市场都变得比以前更难预测了,这意味着企业和个人都不得不深挖潜力,提升抗风险能力,更灵活地应对随时出现的状况——“危机”在此既是“危”,也是“机”。

如何才能渡过这个难关?大部分企业的共识看来是“减员增效”(有时称之为“优化”或“结构调整”),其基本思路是:在提升效率之后,就不再需要那么多员工了,进而压缩成本开支。我有不少做IT和数字内容营销的朋友,就是养几个核心员工,其它的能外包就外包,减轻负担。

在这样的管理思路下,势必就要精打细算所谓“岗位贡献”,因为只有这样才清楚怎么分配利润,有效地激励更多产出的团队或员工。有一位开外贸公司的朋友说,他最近一个月几乎天天拉着人事跨洋算人效,算完发现,很多人根本赚不回自己工资,之所以配置着,只不过因为这一直以来被默许为是标配。这次他把行政岗全部取消,把行政并给出纳,统称资产管理,只留人事总监和招聘。

海底捞的老板有一次也曾说过:“没有什么必需的岗,算不出人效的都关了。”据说海底捞一个打扫卫生的都知道自己多扫一平米多少钱。人所共知,在这方面海底捞确实一向走在前列,十年前有次就听海底捞一个老板的司机说,他们内部改革,没有专职司机了,全部转岗。

这看起来是完全市场化的思路,可以将效率发挥到极致,但问题是人并不像机器零件那样可以随意更换。裁员所影响的并不只是被裁者,因为人们都清楚,某些员工被裁未必是因为他做得不好,只不过可能是他的岗位乃至整个部门都不需要了,又或是此人工资太高,甚至有可能就是不讨老板喜欢。留下的人虽然保住职位,但且不说工作量增加、还可能减薪,也难保下次不轮到自己;最怕的,则是嘴上喊为了集体,不得不要效率,但实际上却只是保了少数人。

无论是哪一种情形,这几乎难免会大大消减公司好不容易营造的温情脉脉、人才第一的氛围,打击了士气,也未必提升了效率。更重要的是:如果这样仍然不足以挽回业绩萎缩,那怎么办?继续裁员的话,总不可能把所有人都裁光。“减员增效”说到底只是“挤水分”式地改进,但在面临社会经济结构性转型的时刻,企业要生存下来,需要的却不是“改进”而是“改革”。

正因此,理论上的“效率”,在现实中却很难说,过分追求效率、削减成本,到头来可能反而削弱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我一位开瑜伽馆的朋友就道破了这一艰难抉择:“外包的遗憾就是,本来可以拿事练人,但如果外包就只是出了业绩,帮你产出不了人;而产出人,这是中小公司最大的使命和希望,和利润一样重要。你付出去的薪酬,也是财务资源,本来可以用来产出一些人,现在就产出不了人,只产出事情、绩效。”

不仅如此,如果最终为了企业壮大,想把“人才”挖过来,那从外包那边找人,“如果给他高攀、那还好;如果让她下嫁,那就要付出金钱和磨合的巨大代价。”当然,换个角度说,这也意味着内部培养就不需要高薪了,那么员工的能力如果已经得到锻炼、提高,为什么人家不高薪跳槽?这听起来倒像是“低薪+情怀”绑定来“骗取”员工的忠诚。

这样权衡下来,也有一种思路认为,管理者要有社会责任感,危难时刻给人发工资,其实就是最大的慈善,这自然会留下愿意吃苦耐劳和企业共命运的人。华为近期就让员工购买公司股份,这既回笼现金流,又使员工感到“都在一条船上”,通过让渡权利来保持团队凝聚力,更好地共克时艰。这也是以往日企在遭遇经济危机时经常采取的方式:承诺不丢下员工,承受损失,换取员工的主动性,优化提升集体的竞争力。

这表明,“效率”对不同的决策者可能有着迥然不同的意味:大公司业务可以、也便于外包,每个全职者的人事成本也很高;但对中小公司来说,需要创造更能让人认同的企业文化,对他们而言,前者的“效率”,很可能“短期是蜜糖,长期是毒药”。如果说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效率,那这个“效率”归根结底应该是指“如何充分发挥出人的潜力”,而不是单纯地砍人。


▌人为加剧的焦虑感

这样的局面,对决策者而言是困境,对普通的个体而言就更是了。很多年轻的“月光族”直到此时才意识到自己抵抗风险的能力之弱;做了半辈子的中年上班族,则赫然发现自己万一失业,除了本职之外,别无一技之长,因而有家有口的即便苦不堪言也不敢辞职,因为万一两人都失业,那房贷可怎么办?但最要命的,则是一种无法排遣的不安全感,即便暂且得安,却总担心有听说的种种坏情况随时可能降临到自己头上。

也有朋友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来自我宽慰,但孟子的本意其实是主动地居安思危,如果这是来自外部施加的“忧患”,那意味可就大为不同了。虽然现在整个的大环境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事实是:很多企业为了“激发”员工的效率,人为地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这无疑使人们更加焦虑。

确切地说,这样的管理思路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很多企业,甚至即便是体制内的在编人员,每月收入的组成中,基本工资都很低,低到几乎无法糊口,扣完五险一金后,便已所剩无几。这样,“混日子”是没法混的,因为只有多干活才有钱挣。现在只不过是疫情之下,企业处境更难,这套做法更发挥到了极致,迫使员工更多产出。要说这是焦虑感,那它其实是制度上人为造就并加剧的焦虑感——领导就是要你没安全感,就是要让你坐不住,逼迫人不断拼尽全力才能生存下去。

在改革年代,尤其是“打破铁饭碗”的舆论氛围下,这差不多带有革命性的意义,被认为是对以往低效率体制的重要变革。但近些年来逐渐明显的一点是:如果没有社会的基本保障托底,那么这种巨大的压力,在效果上就相当于英国工业革命时的圈地运动,失去生活依靠的农民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出卖劳动力。在这一意义上,这种不安全感正是社会的结构性需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可出售的廉价劳动力。

但这有利于逼出人的潜力吗?在某种意义上,或许是的,然而更确切地说,它是逼迫人为谋生而奔波,让他们穷于应对最基本的生活,其结果可能是反而损害了社会的创造力——这就像一个艺术家,本来如果生活有保障,可以安心创作出更多传世作品,但现在却被迫为了糊口而每天花几个小时去做搬运工。

这表明,外部施加的强大压力,并不像一些管理者所想当然以为的那样,必定会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个体的潜力——有时他是被迫发挥出来了,但其实却是对他真正价值的浪费。不仅如此,每个人面对这样的压力总需要宣泄和排遣,因而当压力太大时,在总体上难免会造成社会心理疾病的大爆发,最终也许在局部达成了企业的目标,却在整体上损害了社会福祉。这就像盛夏每家开空调,将热空气排出室外,获得自己房间里的清净,但无数空调齐开的结果,却是加剧了大气升温。

也难怪新冠疫情以来,保险业大繁荣,成了为数不多的受益行业之一——虽然在经济下行之际,保险业的投资收益也很难说。但不管怎样,焦虑感就是因不安全感、不确定性而来的,在不安全感的驱使下,人们很自然地想在不确定性中获得保障,保险业好歹将“不可测的未来”变成了一个概率问题,至少“以防万一”。

当社会的现代化深入到一定程度之后,难免会遇到不可测的风险,此时如果总是让个体承受所有这些代价,不仅违背社会公平,加剧心理问题,最终很可能也有损于社会效率和利益的最大化,不利于优化配置人才能力。企业要在这新的结构转型中生存下来,并不能只靠甩掉包袱,而应更多放在如何开辟新机会、灵活应对上,同时社会给就业者更多保障和选择。在此,我也有一个梦:梦想每个中国人都能过上有保障、有尊严的生活,充分发挥出十四亿人的创造力。

*本文已加入“留言赠书计划”,优秀留言将有机会获得《火器传奇》(科学出版社)图书一本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文章

劳动劳工:尘肺病III职业病体检现金补贴复工家务劳动“社畜”工作和生活口罩上海法国养老金改革伤医事件给外卖差评演艺行业平台经济医生男性做家务卡车司机照顾劳动共享经济劳动节马云“福报论”
疫情防控:美国疫情观察IIIIIIIVVVI回国物资捐赠救助网络“完美病毒”医生日记乡村防疫复工意大利防疫蜂农转场医护人员志愿者权利团菜疫情志愿者权力与权利的边界民间救助吹哨人环卫工人疫情管理寿光蔬菜民间互助红十字会公益基金会行动探寻真相政府信息公开防疫体系|社会捐赠归集政策危害公共安全罪紧急筹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