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嘉宾新著先睹(22)|倪培民: 树一个路标,让英文读者在与《论语》互动中开拓自我

2018-02-12 倪培民 李念 文汇讲堂

栏口词

文汇讲堂至今已举办了119期,汇聚了230余名各界精英和学界各科领军人物。栏目“嘉宾新著先睹”,选取部分学者、嘉宾,刊发他们今年年内新著的序和精彩摘要,展示学者们在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视域,凸显丰富多彩的学术成果和文化自信。栏目从2017年10月16日起至2018年春节。


今天分享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倪培民(文汇讲堂第113-1期嘉宾)的英文新著understanding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A New Translation of Lunyu with Annotations 《孔子论语理解—— 论语的新英文译注》。该书是写给英语读者的最新最全面的对《论语》的译注和介绍,其特点是在总结前人基础上保留了原文的歧义性,鼓励读者参与文本互动,她的功能则是提供一个路标,或者指向《论语》这一千年经典之“月”的“手指”。


Understanding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A New Translation of Lunyu with Annotations 《孔子论语理解—— 论语的新英文译注》,作者:倪培民,PEIMIN NI ,出版社: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2017年2月,价格:99美元(精装本),36.95美元(简装本) 



前言编选

 

邀你和我一起,在与《论语》互动中拓宽自我


与苏格拉底、耶稣、佛祖和穆罕默德一样,孔子是历史上仅有的几位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刻而持久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哲学对塑造中华文化传统及包括韩国、越南和日本在内的周边地区和国家的文化传统起了关键的作用。曾经一度在近代西方启蒙思想的光芒下显得黯淡无光的孔子思想,而今又开始复兴,并日益广泛地被认作为是具有重要价值的跨文化对话的资源,激发启示的资源,和展望世界未来的资源。


儿童默记帝皇恪守 当代儒学热下《论语》热


正如《新约》之于基督教,《可兰经》之于伊斯兰教,《论语》被看作是儒家传统的一部核心经典。尽管其中部分章节的可靠性存有争议,它仍然是孔子思想的唯一最可靠的记录。在传统中国,它是学龄儿童未能理解就必先熟读默记的书。帝王的言行如果有悖于《论语》的教导,他们也会得到规谏。近年来,随着经济上的全面改革,中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应地,精神上的追求也日益增长。儒学复兴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论语》重新成为了热门书籍。在中国大陆,曾有一本从《论语》里挖掘实践道德智慧的书在一年里就售出了四百万册!

   

清晰性遮蔽了原文,保留歧义塑造丰富解读

 

然而,《论语》也是一本很难读懂的书。初次接触它的读者会感觉像是在阅读随机的签语饼(流行于美国中餐馆的元宝状小脆饼,内藏印有格言吉语的小纸条),里面的话语通常是没有语境的格言(或许其作者认为其语境是不言自明的)。


签语饼


对现代读者而言,它们经常显得如此模糊,以至于要么不知所云,要么可以有多个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解读。此外,围绕某些段落的真实性,即其是否原本所有的还是后人所添加的,也存在着争议。对不懂中文的人,则更有需要依赖翻译这一层额外的困难。翻译不仅给人一种误导,以为一种语言中的所有单词在另一种语言中都有准确的匹配,而且为了使译文显得通畅,译者经常会插入一些原文中并不存在的词语,从而消除了可能的不同解释。换句话说,可读性和可理解性往往是通过遮蔽原文获得的!


事实上,这个新的《论语》英译和注释本的起源,就是我自己为了理解《论语》和在美国哲学课堂上用英语教授《论语》而作的笔记,尤其是有关那些现有英文译本处理得不够理想之处的笔记。我发现,为了对《论语》有更好的理解,我不得不相反地抵制那迅速找到清晰性的诱惑。换句话说,我必须在译文中先尽量地保持原文的含糊性和歧义性,唯有如此我才能保持历史上对它们作出的各种不同诠解的可能性,并且理解中国哲学传统是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通过对《论语》之类的经典不断重新解读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对《论语》的各种诠释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诠释者自己的思想的表达。


本书特点:通过文末注解加强与文本的对话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必须保留原文的模糊性。为适应这个有点悖论式的要求,我选择在文本的翻译中尽少加入诠释,而把各种主要的不同诠释放到每段原文底下的注释当中。那些注释因而既是原文的注解,同时也是继承了把它作为一个活的文本的传统,提供作者的反思并邀请读者一起进行反思。换句话说,那些注解既帮助读者发现文本自身的丰富性,也通过这个方式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使文本继续延展其生命并和今天的现实相关联。


通过这种方式,当前这个版本希望能够对《论语》的文本更加忠实,并提供更多的有关《论语》诠释的历史和最新学术信息。更具体地说,这种愿望是通过以下三种选择来实现的。


首先,正如我们将在《导言》中更详细地看到的那样,《论语》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我们这里采用的,是包括有二十“篇”的通行本,它经过了许多编辑人之手。虽然探索《论语》的神秘原貌是个重要课题,有时在遇到文本当中有些段落相互矛盾或其它难解的地方,我们也不得不对其原貌如何有所猜测,但是通行本自从在大约二千年前的汉代形成以来,已被看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论语》二十篇通行本


这个版本所代表的孔子对两千年来中国文化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这一孔子在历史上有着如此强大的影响力,相比之下,那个也许此书当中某些话并不出自其口的“真正的孔子”反而不那么重要了(尽管这并不意味着那“真正的孔子”对历史学家来说没有意义)。如果对《论语》原貌的追溯会导致对通行本《论语》和它所代表的孔子的完全解构和弃置,我们不妨说,那不是目前的版本所要呈现的《论语》和孔子。


第二,在翻译文本时,我力求在原文的可读性和忠实性之间取得平衡。当两者不能兼得时,我会优先考虑忠实性。我希望通过我的英译里的“中文口音”以及我故意保留的原文中的含糊性,读者可以更切近地感觉到大多数现代或古代中国人眼里的《论语》是怎么一个样子。虽然在翻译时无法不结合诠释,我还是尽量抵挡添加原文中不存在的词语的诱惑。由于英语语言本身的特点,有时我不得不在翻译中偏向于某种诠释,否则就没法构成有意义的英语句子。碰到这种情况,我就以注释为我的偏向提供必要的解释和理由。


第三,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二千年当中,即便是中国人也几乎都必须借助注释和评注来阅读《论语》。如果一个英文译本不提供充足的辅助材料,就等于仅仅给英语读者提供了一个骨架。当前这个英语版本在传统的《论语》评注和当代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在注释部分为读者提供了原文的语境背景,列举了可供选择的不同解读,提供了《论语》本身当中其他相关段落和《论语》之外的相关文字的链接,并提供了本人的一些反思和评论。这种安排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余地来自主选择和评价对文本的不同解释。


即便是中国人也几乎都必须借助注释和评注来阅读《论语》


为了帮助当代读者理解文本的思想,而不是为文本提供一个传统诠释的资料集,本人的注释只包含了过去二千年里出现的三千多种《论语》注释当中的少量内容。我选录的原则是突出那些与众不同而又特别发人深省的解读,以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并激发进一步的哲学思考,特别是当它们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有关时。为此,我遗憾地略去了许多在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看来可能会是有趣的材料。

   

通过慢阅读,释放被千年压缩的含义

   

说实话,附加注释的另一个功能是放慢阅读速度。生活在一个被各种媒体的信息爆炸和瞬息万变的事件所包围的时代,一个人希望得到直接的,而且是即刻的答案。西方读者往往希望在诡异神秘的“东方智慧”里猎奇,期待那谜底一样的启示在他们的眼前蹦跳而出。带着这样的心态去阅读《论语》肯定是会让人失望的。《论语》中的思想更像是电脑的压缩文件:需要经过解压缩才能欣赏其中的丰富内容和含义。本书对《论语》文本的注解并不打算替读者完成所有的解释和反思。它们提供的是暂时驻足的时刻和路标,邀请读者自己去思考和与文本进行对话。当然,那些想不间断地阅读原文的读者仍然可以轻松地跳过注释,因为它们是用较小的字体打印的。


除了注释之外,本书的《论语》英译也配备了中文原文,并嵌入在了以一个长长的“导言”和一组关键词的解释为引导,以两个索引为殿后,以及通贯全书的交叉引用之中。


中文原文的加入提供了与译文与原文的联系,读者可以方便地从中文文本那里获得纠正性的影响。即使对那些不懂中文的人来说,中文原文的在场也提醒了读者,正如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所说,一个人的语言的限度是其世界的限度,所以在读译文的时候总是要带有一点点的保留。

   

27个关键词语编织出核心观念的形成

    

本书的“导言”介绍了《论语》这本记录孔子及其门徒言行的书成为一部经典的历史背景,以及此后研究其思想及应用的漫长的诠释史。这个诠释史是如此的丰富,以致我们可以说围绕这部经典,形成了一个可以称之为“论语学” 的学术领域。它也包括了对前此的诸多《论语》英译本的简要回顾,说明此书是如何找到其印欧语言的表达的,而这个回顾同时也提供了翻译此文本的复杂性的一个窥探。


自十六世纪以来,众多国内外学者都相继推出《论语》的英译本。迄今为止,中外学者翻译的《论语》已达数十个版本


接下来是一组解释二十七个关键词语的短文。那些关键词语突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这一部分提供多种功能:它是把握《论语》核心概念的方便的参考工具;它解释了这些概念的常见英文翻译并澄清它们的基本含义,并对一些流行的英译和中文原文之间的细微差别提出了警告;更重要的是,作为孔子的哲学思想的一个概括,它将《论语》中的基本观念编织在了一起,阐明了它们的相互连接,并介绍了那些观念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然而,这二十七个关键词语解读的汇集也只能被看作是个词汇表。它并不能被看作是对这些概念的充分阐述和讨论,更不可能取代阅读《论语》文本本身。尽管《论语》的内容缺乏任何明显的逻辑顺序,这对现代读者来说是令人不安的和费解的,但把一个逻辑顺序强加于文本,未免是对文本过于沉重的人为干涉。它不仅剥夺了读者看到《论语》在历史上传流下来的面貌的权利,而且有把译者自己的概念安排强加给文本的危险。事实上,孔子的思想并不服从那种我们在西方哲学文本中通常发现的线性逻辑顺序。它更像一块水晶,每一面都可以反射出其他所有的侧面,从哪一面开始并不重要。有时,《论语》中的一句话既体现了孔子对精神性的看法,也同样体现了他对政治或教育的看法。他的教育思想既反映了他的哲学,同时也反映了他的个性。对孔子的深刻理解依赖于看到这些多维度之间的联系。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把它留给读者去做所有的连接工作。除了“关键词语”和贯穿全书的交叉引用,读者还可以利用本书结尾处的索引来浏览和了解各种观点、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我还提到一些有关的补充阅读材料,以便有兴趣的读者作进一步的探索。由于本书的主要对象是英语读者,参考文献也主要选自英文资料。

  

不同心态收获迥异:零售商、侦探、导演……

 

然而,读者需要的最重要的帮助可能是一个提醒:你从《论语》中得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你自己。不同的读者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原因和抱着不同心态拿起这本书来。这些因素对你从书里能看到哪些东西起着关键的作用。进入一个仓库,一个零售商也许会因为那里没有他所需要的货物而感到失望,但一个侦探可以在那里发现他所寻找的犯罪证据,一个电影导演可以在那里找到一个理想的拍摄空间。同样地,虽然你从西方主流哲学的概念框架来读《论语》也许会感到失望,汉学家却在这里发现重要的中国文化和中国现代命运的基因。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为解决当下的生活和社会问题而把目光投向了《论语》,希望通过它来扩大自己的哲学视野,他们在这里发现了几乎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其哲学性并不逊色于它的实用性。


 我本人阅读《论语》的旅程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便是当我终于明白了孔子思想的独特价值在于他的功夫取向,而不是他在多大程度上类似于理智和道德至上的西方哲学理念。当我看到了这个功夫的取向,一个注重人的修养和转化而非仅仅是概念化把握的取向,并且以此作为理解孔子的教导的一般方法,它像是一束强光穿透一个闪闪发光的水晶体,其中的一切都突然变得更明朗透彻。更令人兴奋的是,从这个晶体投射出来的光线使周围的物体也看起来更清晰了。


2017年9月22日,倪培民(左)与杜维明(右)做客文汇讲堂“优秀传统文化接着讲”首讲《世界伦理构建与儒家天下关怀》

   

请将本书当作指向千年月亮的“手指”


如果有什么可以称作为是我对《论语》诠释这一连续不断的传统的贡献,那便是这种功夫的取向。读者可以在“导言”的最后一节找到这个功夫取向的概括描述。用一个禅宗佛教的表述,它是指向“月亮”的那个“手指”。在我看来,如果仅仅从知识和道德的角度来诠释《论语》,就像误把池塘里的月影当作月亮本身。虽然这里所提供的“手指”是我的,但它指向的是其它许多诠释中错过的真实的月亮。当然,无论你是否追随我的手指,你所看到的月亮都是你所看到的。中国伟大的诗人李白(701–762)曾经写道,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如果将此看作是一个浩叹,叹息我们永远不能企及《论语》的本原面貌,把李白的诗句稍作变动就会使它发生一个180度的翻转: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虽然《论语》一书已经存在了两千年,我们可以看到的它所展现的现代意义,是古人无法预期的。


如果我说我的翻译比以前的翻译都更好,甚至说它是最终的“正确”翻译,那就太自诩了。然而,如果我不希望如此,那将是很讽刺的。鉴于我有可以借鉴前人提供的《论语》英译的优势,我可以汲取它们的优点,并避免它们的缺点。我尽可能地提供我认为是最合适的阅读和分析。正如孔子所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5.29)。建议读者把我对《论语》的译注当作那不断解读和重新解读此书的悠久传统的延续,作为一种在变化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展的古老艺术的实践,使今天的“月亮”继续展现其新的意义,和作为一个邀请你,读者,和我一起实践与文本互动,拓宽自己的方式。


(倪培民翻译自其英文原著的《前言》,李念标题)



关键词语选

 

仁的十种翻法,哪种最合理?


仁 Human-heartedness

 

仁是孔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它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论语》一书的499节中,有58节是专门讨论仁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仁的翻译也最有争议。译者们对它有各种不同的译法,如nobility 贵族气(葛瑞汉A.C. Graham),benevolence仁慈(刘殿爵和理雅各), virtue德(理雅各),goodness善(亚瑟·韦利Arthur Waley和森舸澜 Edward Slingerland),humanity或humaneness人性,人道(陈荣捷、黄继忠和雷蒙·道森Raymond Dawson),co-humanity 和同的人性(Peter A. Boodberg),authoritative person/conduct有权威的人或者行为(安乐哲和罗思文的英译《论语》),consummatory conduct 完善的行为(安乐哲和罗思文的英译《孝经》),等等。虽然这种多样性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有点令人不知所措,但它所引起的讨论对我们理解和翻译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我们可以从仁这个字的具体用法开始解释这个术语。在儒家文本中,“仁”有时与它的同音字“人”可以交互替换使用(见《孟子》1B15,《中庸》20,以及《论语》4.7和6.26)。对此的一个直观的解释是,仁意味着人之为人的那些品质。无论是“人”字还是“仁”字,最初都是贵族用来区别于普通人的(在中国古代经典中指称一般人的词是“民”),而其区别在于他们认为自己是文明和良善的。孔子继承了这个概念,并把它改造成一种适用于所有人的品质,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


这样说来,把仁译为humanity或humaneness是比较合理的。但是,正如许多学者(比如冯友兰, 1895–1990)所指出的,仁在儒家经典当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广义上,它是人的各种德性的总称,包括智、勇、忠、孝、信、义等等(如17.6)。在狭义上,它指的是与其他德性不同的一种特殊德性:慈悲心、同情心或关怀的心理倾向(如14.28, 17.8)。《说文》在定义仁的时候,用的就是狭义的概念:“仁,亲也”。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指出,仁在儒家经典当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


程颢也指出,中国古代医学典籍当中把肢体的瘫痪麻痹称作为“不仁”。可以说humanity或者humaneness是广义之仁的合理翻译,而benevolence则显然更接近于狭义的仁。如果译者的责任应当是为读者提供词句本身的含义,而不是替他进行诠释,那么对仁的理想翻译应该保留原来词语中的模糊性,而让读者去判断它在特定语境当中的意思。在没有更好的替代的情况下,human-heartedness似乎是最为接近原词含义的英文表达了,因为它一方面把握住了仁这个概念在其根源上与“human”,即“人”的关联(因而与“善”相区别),同时,那个heartedness(心)的部分又比人性之类的词更好地保留了它与狭义的仁的关联。


除了考察《论语》和其他早期儒家典籍对仁的用法,仁这个字的构成也包含有价值的线索。最常用的仁字包括两个部分:“人”字偏旁和数字“二”。这似乎表明一个人是没法和他与他人的关系相分离的(见杜维明1985年,84页)。事实上,《论语》中对仁的许多描述都是从人际关系来说的。孔子说,仁者“爱人”(12.22)。为仁之方是将心比心的“恕”(6.30)。最近发现的早期汉简显示了仁的另外一个写法:忎。这个不太常见的仁字的下半部分是心,上半部分是草书的“身”字。在古汉语中,身字也用来表达“自己”。身心的结合暗示了仁不只是主观的感觉;它必须体之于身,成为身体的倾向性,从而允许富于同情心的自我通过爱和关怀人的行为在外部世界中得到展现,同时也使外部世界变成自我的一部分。


这是一个隐含的但重要的形而上学基础,从这里后儒如张载、程颐和王阳明开发出了万物一体之仁的观念。仁所包含的主体性、自我和心理倾向不是与客观性、他者和人的行为二元对立的。用当代欧洲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的话来说,是延异différance,即既不同,又推延的关系。在儒家看来,一个人既是与他人不同的个体,又是依赖于与他人的关联方式而成就自己的。在把自己的主体心理素质通过物质世界的身体行为展现在客观世界中的同时,一个人也是在把主客两个方面统一起来,或者如后来的儒家所说的,是将天人合一。


当代欧洲哲学家雅克·德里达


这便是《论语》的具体教导背后的形而上学基础。超越个人利益而达到人际的关怀,爱是仁的特征,或仁的功能。这就是为什么孔子所绝者四,毋我是其中之一(9.4)。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公务中,仁者总是体贴和关心他人的利益。在执政时,一个仁君“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在日常生活中,君子“泛爱众”(1.6),“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礼记》,曲礼上第一),“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礼记》,表记第三十二)。然而,这种儒家的爱不应该等同于利他主义,因为这种爱正是儒家关心和完善自己的方式(参见14.24)。最终,利己与利人没有分离。



论语章节选



无友不如己者:为何会被误读?


学而第一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The Master said, “An exemplary person (junzi君子) who does not have gravity (zhong重) will not command respect, and what is learned will not be solid (gu固). Hold firm to wholehearted devotion (zhong忠) and trustworthiness (xin信). Do not seek friends from those who are not as good as you. When you have faults, do not be afraid of correcting yourself.”


这里“君子”一词除了读作“表率人物”以外也可以被理解为是指君主。“重”是有分量,寓意为有高度的自尊自重。从上下文看,在行为上自重是得到别人敬重的必要条件,而缺乏自重,一个人就会倾向于认为学的目标太高远,而容易满足于平庸或肤浅的认识。基于对“固”字的不同解读,第一句话的第二个部分也可以理解为是“学,则不会固执己见”,或者 “学,则不会闭塞”(而非“所学则不牢固”)。这两种解读虽然也可以,但它们都要求把“学则不固”断开成“学,则不固”两部分。


 “无友不如己者”(此语在 9.25重见)通常被译作“Do not have as a friend anyone who is not as good as you are”(不要与不如己者为友)或者“Do not accept as friend anyone who is not as good as you” (不要接纳不如己者为友)。这类的解读会导致一个悖论:如果人人都不与不如己者为友,那么也就没有人能够找到比自己强的人为友了。朱熹认为,此语的恰当解读,不是拒绝与不如己者为友,而是不去寻求不如己者为友。一个人会受到周围的人的影响,对此的认识也反映在4.1那段有关择邻而居的话语当中。朱熹还进一步指出,由于人们取友,经常是见到胜过自己的就远之,而不及自己的则亲之,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所以孔子此言是有针对地纠正人的通病。将此语与7.22, 5.15, 及19.22结合起来读,可以发现更多的意思: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有其长处可以教我,或许孔子的“不如己者”不是指整体的人,而是指一个人的某个方面:友其长处而非短处。


还有一点可以考虑的是,孔子此处是在教导其门徒的成长。年轻人容易受坏的影响,而当一个人自己修炼既深,便不仅可以不必太担心受坏的影响,反而可以对不如己者施加正面的影响(15.39, 19.3)。参见15.10及其诠释,又参见9.30, 12.24, 及16.5。


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圣人也可能有过失。不承认自己可错,过而不改,那是大错大过(15.30)。实际上孔子的一个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愿意向别人学习(7.22) 并愿意改过 (17.4)。参见 4.7, 5.27, 6.3, 7.17, 7.31, 9.25, 14.25, 19.8, 19.21。



 君臣父子关系的交互性关系



颜渊第十二 12.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Duke Jing of Qi asked Confucius about governing. Confucius replied, “Let a ruler be a ruler, a minister be a minister, a father be a father, and a son be a son.”“Good!” said the Duke, “If, indeed, the ruler be not ruler, the minister not minister, the father not father, and the son not son, even if there were grain, how would I get to eat it?”  


孔子的回答远非同义反复。君君臣臣的字句重叠表达的是交互的关系。一方面,一个君主必须担当起君主的责任,一个臣子必须担当起臣子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尽好自己的本分,做好其角色所规定的事情。另一方面,一个君主应该被当作君主,一个臣子应当被当作臣子。父亲的角色要求关爱子女,抚养并教育好子女,相应地,子女应当敬重和孝顺父亲。大多数的译者在翻译此句时只把握住了这双重含义里的一层,从而丢失了其中的交互性关系。


陈汉生Chad Hansen 把这双重的关系看作是名词-动词关系(君必须君)和动词-名词关系(将君主看作君主)的区别。他认为后者才是正解,并认为“要求我们担当起我们的称谓所规定的责任”是对儒家正名说的“典型误解”(Hansen 1992, 382, n. 35)。相比于这种“非此即彼”的逻辑,读者或许应该考虑 “既此亦彼” 的典型中国式逻辑。


此中亦蕴含了对语言运用的哲学观点:语言不只是用来描述现实的,它也用来规定现实应当是如何。参见6.25, 13.3。


这种观念的另一个蕴含是因果判断:如果统治者不象统治者,臣民便不像臣民;如果父亲不象父亲,儿子就不会像儿子(参见《孟子》4B3)。虽然这一观点是在提醒人们端正自己的行为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是在为他人的不恰当行为提供辩护。它不意味着如果君不君,父不父,臣子和儿女就可以免除各自的义务。一个人不应该以不当行为回报不当行为,而应该以正直回报错误。参见2.19, 12.22, 13.18, 14.34。


这里也有一个相关的历史背景:当孔子访问齐国时,齐景公偏爱他的小儿子,并逐走了他的大儿子阳生。与此同时,一个名叫陈成子的大臣比齐景公吸引了更多人民的支持。若干年后,陈成子杀了齐景公的小儿子简公,迎立其大儿子阳生为新的国君(参见14.21)。在这个事例中,齐景公作为统治者和作为父亲都是失败的。也许孔子预见到了危机。



名家评论摘选


倪培民论语英译的诸多优点,使之超群卓立,成为这部最重要的中国典籍的一个模范版本。倪选择了把这部经典作为一个活的文本,借助于两千年的注释传统来展现它的意义,并且将今天的读者在很大程度上当作了这个继续之中的对话的参与者。         

   ——安靖如


美国著名汉学家安靖如教授



栏目嘉宾阵容(刊发不分先后、继续扩容中,颜色标注者已刊发):


文化社科:赵启正、江晓原、谢宇、彭凯平、季卫东、杨燕迪、文军…

国际:苏格、俞新天、刘鸿武、杨剑、潘光、王义桅、冯绍雷…

历史:熊月之、苏智良、郭小凌、姚大力…

哲学:冯俊、杨国荣、倪培民、吴新文、童世骏、顾红亮…

经济:权衡、陈宪、高帆  …

文学:孙甘露、汪涌豪、戴从容、蔡天新、罗岗 …


(感谢新著责编及所在各大出版社支持!)





相关链接:

嘉宾新著先睹①|江晓原:在数字城堡遇见戈尔和斯诺登

嘉宾新著先睹②|冯俊:让外国人知道怎样的人是“中国共产党员”?

嘉宾新著先睹③|吴新文:中国吸纳马克思主义100年后,中国和世界怎样了?

嘉宾新著先睹④|孙甘露:思南馆中,和唐朝杜甫一起吟诗过腊八节、冬至小长假

嘉宾新著先睹⑤|王义桅:中国梦如何再造中国的同时再造世界

嘉宾新著先睹⑥|苏智良:饶家驹是谁?30万上海难民80年前因他而幸存

嘉宾新著先睹⑦|童世骏: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五条理由

嘉宾新著先睹⑧|权衡:如何迎接和促动世界经济周期第六长波到来?

嘉宾新著先睹⑨|潘光:纳粹曾要求日本人消灭全部在沪犹太人

嘉宾新著先睹⑩|戴从容:诺奖会垂青爱尔兰作家班维尔,“人类想主宰世界,世界却转过脸去”

嘉宾新著先睹⑪|顾红亮:“平庸的恶”源于当代人责任漂移和责任替代

嘉宾新著先睹⑫|汪涌豪:为何传统文论求直觉神妙,弃理性逻辑?

嘉宾新著先睹⑬|刘鸿武:中非合力,非洲从全球发展“负担”到全球发展“机遇”

嘉宾新著先睹⑭|文军:西方“身体社会学”繁花20余年,从理性人开始转向

嘉宾新著先睹⑮|季卫东:寻找能保障自由的非自由条件,向英语世界介绍中国法治秩序30年努力

嘉宾新著先睹⑯|陈宪:培育企业家精神,“双创”的本质是“试错”

嘉宾新著先睹⑰|杨国荣:从既成性与生成性的统一看中国哲学在当代的延续

嘉宾新著先睹⑱|谢宇:美国科学在衰退吗?数据和统计内外的证明

嘉宾新著先睹⑲|蔡天新:总被远方吸引,数学教授旅欧作诗百余首

嘉宾新著先睹⑳|冯绍雷:大欧亚伙伴关系下的“一带一路”的空间构建,具有多大理论挑战?

嘉宾新著先睹(21)|杨剑:具有“五项全能”的科学家群体,在全球治理中如何“亮剑”?


栏目策划、编审|李念

微信编辑|袁琭璐





wenhuijiangtang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