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鲍勃·迪伦配得诺奖?

2016-10-14 柏琳 新京报书评周刊
微信ID:ibookreview“阅读需要主张”


2016年诺奖,奖给了灵魂,没有奖给修辞或观念。


撰文 | 柏琳


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姗姗来迟,除了公布时间比往常的“十月份的第一个周四”晚了整整一周,今年的诺奖更是以一个出人意料的方式开了奖——在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3日晚上七点(瑞典时间13日下午一点),瑞典学院常务秘书长莎拉·丹纽尔(Sara Danius)宣布,美国民谣诗人鲍勃·迪伦摘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现场宣读的授奖词这样评价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


反常的诺奖?音乐人折冠


这份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获奖公告,似乎有些让大众回不过神。事实上,甚至是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本身,都显得有些反常。除了“推迟”公布时间,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向来以保密严格、难以竞猜的诺贝尔文学奖,居然在开奖之前就“泄露”了得奖者为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网上流传着“阿多尼斯接到诺奖获奖电话“的个人社交网站留言截图,更有新闻网站在开奖之前几分钟就提前推送了阿多尼斯折冠的快讯。当媒体在为提前“知晓”结果而半信半疑时,官网直播传来了鲍勃•迪伦得奖的消息,而他们依然在半信半疑地猛刷网页。



然而,诺贝尔文学奖让一个75岁的音乐人拿奖,其实并不反常。请记住,鲍勃•迪伦不但是一位歌手,也是一位摇滚诗人。事实上,他分别于1996年和2006年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昨日的英国《卫报》官网这样评价他,“鲍勃•迪伦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音乐唱作人。由于在赔率名单上出现的频率高,曾被视作是诺贝尔奖的陪跑成员之一。2011年,已结束的赔率赌注使其获奖概率飙升至第四,正如英国立博公司形容的那样:‘这是消息灵通的文学爱好者们一场筹码颇多的赌博’。”


今年,鲍勃•迪伦终于成为了自1993年托尼•莫里森之后,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人。瑞典学院常务秘书长莎拉•丹纽尔说,尽管这个结果可能让人惊奇,“但要是你回望过去的5000年,你会发现荷马和莎孚。他们写下的充满诗意的篇章本身就是用来表演的,鲍勃•迪伦就是如此。我们如今仍在阅读荷马和莎孚,而且我们都乐在其中。”


文学魅力?他的音乐超越了音乐


鲍勃•迪伦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1941年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希宾,是著名的美国流行乐歌手,作曲家和诗人。20多年以后,成了60年代世界反主流文化的主将。他的音乐涉及很多严肃的社会问题,和美国当代史上的越战、民权解放运动、学生运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的《像一块滚石》、《答案在风中飘荡》、《手鼓先生》、《政治世界》、《重访61号公路》等作品,不仅确立了其在摇滚音乐史的教父级地位,也奠定了他20世纪伟大诗人的身份。



他的歌词包含了政治抗议、社会评论、哲学和诗歌。除了在音乐上形式的探索以外,他也继承了美国传统的民谣、摇滚乐、乡村和蓝调音乐,甚至包括爵士音乐和摇摆乐。在第92届美国普利策奖文艺奖的颁奖礼上,鲍勃•迪伦因其“歌词创作中特有的、非凡的诗歌力量对流行音乐和美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而被授予了特别奖。1988年鲍勃•迪伦入选了美国摇滚名人堂,1991年获得格莱美终身成就奖。


作为惟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获奖的音乐人,读者能够了解鲍勃•迪伦的书其实非常多,单看已被译成中文出版的就有不少——旧爱苏西•罗托洛的《放任自流的时光》、《滚石》杂志创刊人大卫•道尔顿的《他是谁?探究真实的鲍勃•迪伦》、英国传记作家霍华德•桑恩斯的《沿着公路直行》,还有迪伦自己在打字机上敲了三年写出来的《编年史》(旧版译作《像一块滚石》)。


《他是谁?探究真实的鲍勃·迪伦》[美] 戴维·道尔顿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15年6月《编年史》 [美] 鲍勃·迪伦 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上河卓远,2015年2月


诗人鲍勃•迪伦的文学魅力体现在何处?瑞典学院在公布获奖时,在鲍勃•迪伦的生平简介中这样说,“一些歌词不断翻新,出现新的版本,作为一位艺术家,他让人意想不到的全能多才;他也曾以画家、演员和编剧的身份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迪伦有着符号般的地位。他在当代音乐的影响是深远的,他在文学上,被源源不断地创造着。”


《他是谁?探究真实的鲍勃•迪伦》的译者余淼认为,简单将鲍勃•迪伦理解为一个摇滚歌手是很片面的,看过他的作品就会发现他所表现出来的文学才华,以及深藏其中对社会以及文化的敏锐观察。“鲍勃•迪伦的歌词创作,是对美国诗歌文学的继承与发扬,而他作为一名歌手,所吸纳的诗歌及音乐的类型也就更为多样和自由,这也就相应地拓展了诗歌创作天地。”


鲍勃•迪伦最广为人知的一首歌《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是“滚石”杂志评选的史上最经典500首单曲排名首位的作品。这首歌也超越了歌曲的意义,无论对于现代摇滚乐的发展,还是西方整整一个时代的流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上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中,迪伦高唱的“Like A Rolling Stone”和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自传小说《在路上》(On The Road)的书名一起,成为那个时代嬉皮士们的精神语录和生活指南。



余淼这样理解迪伦的歌词魅力,“鲍勃•迪伦经常会在他的作品中为读者和听众构筑一种语境,构建一个意象,而这种意象往往会带有寓言和语言性质,这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探究。比如’滚石’这个意象,可以说是一种随心所欲或者愤世嫉俗的生活态度,但他不是简单将某一种意象直白的陈述出来,而是间接地通过各种描写将意象搭建起来,从而使得读者和听众获得更多的欣赏体会和共鸣。”


迪伦是谁?答案在风中飘



中国诗人于坚认为诺奖颁给迪伦是名至实归,“奖给了灵魂,没有奖给修辞或观念。将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世界厌倦了,它只是要生活,要爱,要唱歌,要忧伤。于是,鲍勃迪伦来了。这是向垮掉的一代,向六十年代,向浪漫主义,向波西米亚,向嬉皮士,向口语一一致敬。世界醒了。”


作为曾经“垮掉的一代”的一份子,24岁时的迪伦曾被视为左翼的抗议歌手,《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使他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但是迪伦自己对于外界的标签从来都是拒绝的姿态。上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当有当记者问迪伦是否参加反越战游行时,他说,“我今晚很忙”。



70年代末,迪伦回归基督教,和“猫王”一样摇身变成半个福音歌手,歌词中充满圣经的语句,今人对他的印象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今年三月,鲍勃•迪伦的6000页私人档案被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两家机构以大约1500万美元到2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它会开启人们研究鲍勃•迪伦的新方式。”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鲍勃•迪伦在美国》作者肖恩•威伦茨(Sean Wilentz)说。


然而,关于迪伦的浩瀚档案足够学者们研究很久,除了歌词和文本工作以外,还包括大量的多媒体资料。事实上,作为一个始终“漂”在路上的人,从民权歌手到桂冠诗人,鲍勃•迪伦留给今人的形象定位,也许就像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阿多尼斯’被’得奖”之谜一样,“答案在风中飘了”。而对于全世界的读者和乐迷们,沉浸在这位新晋诺奖得主的诗歌音乐世界里,也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本文为独家原创文章,图片来自网络。作者:柏琳;编辑:一一。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扫一扫,赏给书评君一个可爱多?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追风筝的人 | 钱理群 | 竹久梦二 | 南锣鼓巷 | 校园性骚扰 | 电影审查 | 篡改历史 | 空巢青年 | 抑郁症 | 键盘侠 | 长江漂流 | 荒木经惟 | 希尼 | 沈石溪 | 傅雷之死 | 少年读经 | 《小别离》| 老舍之死 | 表情包 | 奥运 | 洗稿 | 郝景芳 | 严耕望 | 加缪 | 巴西 | 阿城 | 朋友圈 | 汤显祖 | 葛优躺 | 心灵鸡汤 | 帕慕克 | 龙榆生 |  一流大学 | 奥兹奥威尔 | 阿列克谢耶维奇国学 | 民国试卷 | 2015年度好书 |《斯通纳弟子规 | 小王子 | 《红楼梦》



点击图片

购买新京报书评周刊独家发售“大家小书”系列丛书~~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