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天之骄子到空巢青年,不过是毕业一瞬间的事

2017-07-08 李妍 新京报书评周刊

最近一些天,常常被各高校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和发言所“刷屏”。北大校长讲“宁可吃亏也不能丧失了对原则和底线的坚守”,李嘉诚在汕头大学说“良知是成就尊严和有存在意义的明灯”……我们很难在每一年的其他时间段看到,原则、道义、担当等等这些“大词”,如此密集地出现在公共话语中。这是仪式的力量,也是大学之于社会的意义。


李嘉诚在汕头大学毕业典礼上致辞。


但关于毕业的另一方面,是全国几百万年轻人,拾掇起自己宿舍里的行李与杂物,离开了寄居几年的校园。他们中的大多数,会在远离亲人的大城市,租下合租房里的一间,计算着微薄的试用期工资在交掉房租后还有多少可以支配。这样的生活状态,可能持续一年、几年,甚至更久。“应届毕业生”的名头有效期很短,很快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就会变成“空巢青年”。

 

这个年轻人们终于开始经济独立、生活自主的人生阶段,为什么难逃被“空巢”悲情化的命运?对于城市独居青年这一无法忽视的庞大群体,他们如何生活,社会如何看待他们的生活,很重要。



撰文  |  李妍


昨天的“天之骄子”,

明天的“空巢青年”   


毕业季,又有几百万大学生走进社会,开始了他们人生路上的征程。

 

尽管“就业难”已经是连续多年的现实,但读大学依然是绝大多数年轻人生活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们和父母一起居住在家乡,是家中那个享受庇护却没有自主权的“孩子”;而在这之后,他们远离家人,只身在大城市打拼,在压力之下凭藉自己寻找生活新的可能。

 

在中国社会,这是一个近些年才开始出现的新群体。也许有的人还记得,在大城市写字楼里打工、有能力自己居住的“白领”,曾是一代人想象和向往过的身份。但随着大城市房价的高企、生活压力的增大,这一身份所附着的光环和想象已经被彻底驱魅。现在,常被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是带有几分怜悯的“空巢青年”。


从“空巢青年”标签的命名上,就能看出社会对这一群体的感受离不开孤独、空虚、无助这些负面属性。有媒体文章表示:“某种意义上,‘空巢青年’就是新时代语境下的零余人。” 尽管年轻独居人群数目的庞大,已经成为眼下无法忽视的社会现象,但独居,仿佛有一种天然的不正当性。

 

“空巢青年”群体的特征是:基本生活在一二线城市,年龄二三十岁,大学及以上毕业,拥有一份收入够温饱、还算体面的白领工作,住十几平米的合租房单间,或月租三四千的一居室。在上班以外的时间,通常一个人度过。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会这样?这种不正当性来自哪里?当“天之骄子”们从校园毕业,不再依赖家庭的供养,离开了学校提供的廉价吃住环境,而开始用自己的学识与能力换取一份自给自足的生活,这难道不是一种如同升学一样,按部就班甚至值得庆贺的进步吗?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和“成功”“婚姻”“资产”“人生赢家”“儿女双全”等等属性相比,“独立”甚至算不上一种值得认可的选择与状态。



对家庭的依附正在重新强化?


但这种独立来之不易。确实,在世界范围来看,独居、单身是越来越多都市青年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可在当代中国,它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与变迁才得以发生。“个体化”能够成为令人瞩目的现象,离不开计划经济与严苛户籍制度的退场(尽管户口仍然是想扎根于一线城市的重要阻碍,但人的流动毕竟已能实现)、高考制度的恢复和大学的扩招、以及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成为可能。

 

《单身社会》

作者:  (美) 克里南伯格     

版本: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年2月


当工作需要被“分配”,户籍被严格限定,高考真的只是独木桥,没有人可能选择自己在何处居住、从事何种工作。“追求独立”,“享受自我”看起来是个人化的愿景,但从来离不开体制与经济的背景。

 

如果再往前追溯,“独立”“自主”是五四时期最响亮的启蒙口号。但当时,青年人尤其青年女性在觉醒之后的去路,仍然渺茫。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谈到,一个青年女子走出家庭之后,“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好在,时至今日,身为一个受过教育的青年人,无论性别,无论出身,找到一份凭借劳力可以自养的工作并不难。看似平凡无奇,却是在几十年、一百年前,几乎无人可以想象,可能实现的。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作者: 阎云翔

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年1月


顺着这样一条演进的线索,似乎可以期待:在中国,个人能更好地走向独立,追求与实现更大程度的自由。

 

但近几年的趋势却似乎是相反,年轻一代对家庭的依附重新增强了。现实的原因很好概括:房价高企,阶层固化。

 

“买房”被视为必需,而以目前中国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水平,年轻人只有依靠家里的经济支持,才有可能实现。曾经“不想啃老”的一批人,在不断上涨的房价中收获了个人与家庭资产的双输。于是倾全家之力成为了新形势下的普遍现象,家庭所能给予的支持成为年轻人生活的起点,“独立”反倒是经济上非理性的选择。学者阎云翔观察当代中国的家庭伦理、代际关系,得到的结论是,“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因生活的压力,对父母比上一代青年有更强的依赖性”,他将此概括为“中国新家庭主义”。

 

而“阶层固化”“上升渠道变窄”已经是高中生就已明白的道理,于是很多年轻一代在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之前,就已经把它作为幻梦抛弃。“独立”不再是一种价值和追求,而成为了“无老可依”的无奈。换句话说,穷,才是选择“独立”的原因。


2017年北京市高考状元熊轩昂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教育与家庭、阶层的关系,引发广泛关注。



我们需要重新发现独立的意义


当然,我们也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一个人也可以好好生活”,“空巢不是问题,我享受个人的空间和自由”……

 

它们像在与另一种声音——来自父母、亲戚等的要求与期待相互角力。在那种约定俗称的标准中,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的最理想生活路径应该是——工作稳定受尊重,收入中上,有所在城市户口,在最早的时间买了房子,和各方面匹配的异性结婚,生育小孩(最好一男一女),能给孩子好的教育,同时自己的事业稳步前进。偏离了这一路径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会被视为缺陷。

 

两种声音所争夺的,正是个体化的空间与正当性。80后、90后都一度被视为洒脱、任性、自我的一代,但“自我”在脱离了青春期之后,就不再是喜欢哪位明星、欣赏哪种风格那么简单。在现实的压力下,曾经在成长中张扬了最多“自我”的一代人,正有可能成为更保守的一代。

 

比如,近年来在婚恋生活中,曾经在上世纪80、90年代高扬过的“爱情至上”就有过时的迹象,“门当户对”在新的年轻一代中越来越重要。甚至在结婚之后,当发生家庭里的矛盾与争吵,“房子是谁家买的”都会成为调解与处置的前提。——即便是在家庭范围内,“小我”也很容易失去位置。



但是,一个人成年的意义难道不正在于在脱离了家庭和集体的支持与束缚,能够独立自主地处置自己的生活?我们甚至不去谈精神上的自由,只谈最基本的经济的自足和生活的自理,这难道不值得尊重与认可,不应该是每个人默认的人生状态?

 

现实是,或许只有新的毕业生暂时可以享受脱离大集体之后的自由。租房、独居状态能被认可的前提,就是这种“暂时”性。可以想见,这些刚刚毕业的学生,其中很多人在一两年之内就会在父母的经济支持与精神催促下,走上看房、买房、还贷的道路。——即便对于年轻人而言,独立地独居也通常被认为是通往“买房”“成家”的过渡阶段。它好像不值得被追求,而从开始就在被寻求摆脱。

 

一个世纪以前,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儿童”被发现了,这一充满童真的阶段得到了独立的尊重和肯定,而不再只是成人的预备役。在现代都市生活中,“独居青年”们的生活,是否也需要类似的一种“发现”和尊重?而不只是在“下车”与“上车”之间,焦虑的换乘?

 

希望“独立”成为更多年轻人自觉而非无奈的选择,希望社会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这样的选择。



本文为新京报独家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作者:李妍;编辑:小盐。欢迎转发分享至朋友圈。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女德 | 梅贻琦 | 林奕含 | 女性与饭局 | 钱理群 畅销书 高考恢复40年 周作人 | 衡水中学 | 读书日 | 不想工作 | 民的名义 | 平庸之恶 | 假课文 | 养猫 | 自闭症 |  法律与舆论 | 春日赏花 | 原生家庭 | 2084 | 婚外恋 | 性教育 | 古典诗词 | 刷热点 | 安·兰德 | “爱国主义” | 共享单车 | 胡适 | 国学低俗化 | 弟子规 | 2016年度好书 | 人生无意义 | 朋友圈 黄永玉 | 高房价 | 篡改历史 | 抑郁症 | 沈石溪 | 心灵鸡汤 


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