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一座几乎不用养护的公园?
导 读
曼谷都市森林项目旨在反映曼谷昔日的景观、应对各种城市问题,并增加城市森林面积。该项目在优先选择传统乡土树种的同时,采用宫胁生态造林法,以创造多样性的森林生态环境并促进植物生长。此外,设计团队对各种树种的布局以及栽植密度也进行了精心安排。空中步道和观景台的设计不仅可以在森林演替的初期最大程度地减少游人对迅速生长的树林的干扰,也使人们有机会近距离欣赏成熟的林冠之美。通过对曼谷本地设计语言的巧妙运用,这里成为了一处真正能够唤醒公众环境保护及城市森林意识的公共空间。
应对城市问题的本土设计
——曼谷都市森林公园
曼谷景观设计事务所
Landscape Architects of Bangkok
LAF
注:本文原文中英文全文刊发于《景观设计学》2018年第1期“全球视野与地方行动”专刊。获取全文下载链接请点击“阅读原文”;参考引用格式见文末。
曼谷都市森林公园鸟瞰图
© Rungkit Charoenwat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急剧推进,全球城市活动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加。此外,垃圾处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问题也使我们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恶化。地球上的每个成员都应为此负责,而作为环境设计者的景观设计师,通过运用包括低影响开发(LID)在内的生态友好型设计策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作为缓解城市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工具,“都市森林”概念自提出以来已有数十年,但其在曼谷的实践却相当有限。因此,曼谷都市森林公园项目意在通过对一处面积约为2hm2的重要地块加以改造,结合在当地有着悠久种植历史的低地热带树种的种植,将这里重塑为一个可应对城市扩张、城市热岛效应以及洪水频发等问题的都市森林景观典范。
项目背景
为响应泰国石油管理局(PTT)增加全国森林面积的倡议,同时纪念泰国王室,特别是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公主为保护森林所付出的努力,一个旨在反映曼谷昔日景观的都市森林公园项目获准规划建设。该项目位于曼谷东部边缘一处缺乏规划的郊区——巴威区,距离素万那普国际机场约6km。地块周边分布着中等密度的住宅区及少量商业区,由于管理不善,其外围已布满生活垃圾。此外,由于整个区域地处低洼地带,属于易涝区,因此承担着为曼谷东部地区滞蓄洪水的职能。
2012年初,PTT造林部门委托设计团队在场地中建造一座都市森林公园,以实现该区域的生态重建,并为培养公众环保意识、促进游客了解当地森林生态提供一个户外展示空间。在包括现场勘察和分析在内的初期阶段,设计团队对区域内的土壤和水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当地黏性土含盐量普遍较低,而地下水则大多属于高水位咸水,这极不利于植物生长和重新造林。因此,设计在种植区内采用了坡地形式,以避免整个场地范围内的土方工程。除了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外,这些人工土坡如同可以吸收湿气和水分的海绵,既有利于场地通风,又使得场地免受周边环境的侵扰。由于耐盐植物和龙脑香科低地植物一度在拉玛三世和拉玛四世时期(19世纪中期)遍布曼谷周边,甚至很多地区都以它们来命名,因此这些树种的幼苗被优先选种在场地内,以再现曼谷昔日的环境氛围。
第1个月,改造前的场地情况
第2个月:场地初始阶段的土方工程
第4个月:塑造出的坡地之上覆盖有一米高的混合土
第6个月:土方工程完工
第7个月:种植阶段启动仪式
第19个月:一年后森林的生长情况
第32个月:石阶铺设
第33个月:河岸左侧完全成形的林区和右侧新种植区的对比
第38个月:三年之后,一片植被丰富的展示林已经形成。
项目施工过程
© Landscape Architects of Bangkok and Rungkit Charoenwat
都市森林公园于2013年5月开始建造,大约37000m3的土壤被引入以塑造起伏的坡地,从而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创造出多样的微生态环境;其上覆盖6000m3适于作为种植介质的优质种植土,可用于进一步塑造地形。
总平面图
© Landscape Architects of Bangkok
树种演替:方法与技术
为了创造多样性的森林生态环境并促进植物生长,该项目采用了宫胁昭博士研发的造林技术,即宫胁生态造林法①,以为多种植物创造理想的生长环境。通过景观设计师、森林生态学家和承包商的合作设计及建造,项目塑造了多个土质松软的坡地。同时,由三份表层土、一份生稻壳、一份椰糠、一份鸡粪混合均匀制成的高肥力有机土壤被用作适宜低地树种幼苗生长的土壤培养基。此外,根据植被的演替速率和灌溉水源条件,设计团队对各种植物细加布局。例如,沿堤种植榄李(Lumnitzera racemosa)等耐盐耐湿的树种,在河滩两侧种植能够经受短时间雨水浸泡的树种,而落叶树和龙脑香科低地植物,如具翼龙脑香(Dipterocarpus alatus)和香坡垒(Hopea odorata),则被栽种在坡地之上。
植被分布图
© Landscape Architects of Bangkok
全园75%的土地种植了共计6万余株树木,其中特有树种超过279种。基于不同植被群落所创造的空间覆盖类型,设计团队对树木的栽种密度也进行了精心安排。例如,将初植幼苗按照每平方米4株(即间距为50cm)的密度进行种植,以鼓励达尔文“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过程。此外,通过在一个群落内选择不同高度的树种,可以创造出如同天然森林一般多层次的林冠层。
向右滑动查看:龙脑香科低地植物的生长演替过程
© Landscape Architects of Bangkok
过去5年中,已有相关数据证实,宫胁生态造林法在PTT的许多石油库和天然气库保护带项目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研究发现,种植的幼苗通常在第一年增高三倍,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再增高一倍,三年之后,树木已经高大到无法测量其高度;虽然速率放缓,但仍可以观察到树木在不断生长,林冠密度亦明显增大,森林气候逐渐形成。研究还发现,宫胁生态造林法的成本是其他造林法的十分之一;运用该方法培育的森林生长10年所形成的状态,普通森林需生长30年才能达到。通过预测树木的增长速率,曼谷都市森林公园项目推算出空中步道和观景台的高度。在不久的将来,部分空中步道将被林冠遮盖,为游人提供漫步于林冠层之下的体验。
2016年3月和2017年10月的塘边植物生长情况对比
© Rungkit Charoenwat
与2016年相比,一年之后的空中步道已部分被林冠所遮盖。
© Rungkit Charoenwat
秉持“无为而治”的理念,都市森林公园寻求实现森林的自管理。通过定期收集公园内植物的生长数据,研究发现树木的生长速度符合预期。随着森林逐渐成熟,许多小动物会被吸引到此地,从而丰富当地物种的多样性,并为该项目建立起全新的生态系统。随着未来植物群落的不断演替,人们将会在这里看到更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户外剧场草坪
© Rungkit Charoenwat
林冠视角下的城市森林
众所周知,天然森林有着浓密的林冠层,包含树枝、树叶、花朵和果实等。适宜的林冠郁闭度对于控制森林环境、营造森林气候、展现其对于城市环境的有益功能至关重要。通过密切关注光线、湿度等各项指标,以及对林冠层的保护,景观设计师希望为植物生长创造适宜的微气候,使其不仅适于森林中植被的共生,且有益于周边区域环境的改善。从林冠层的角度看,以最适密度种植并维持这一密度既有利于幼苗的健康生长,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林冠截留量,以促进雨水下渗并补给地下水,最终达到零流失标准。当游客在炎炎夏日行走于高悬的空中步道时,蔓延开来的树冠在带给人们丝丝清凉的同时,也营造出了一种伸手即可触及树冠的、仿佛空中漫步般的浪漫氛围。
俯瞰空中步道及观景台
© Rungkit Charoenwat
土方设计是构建场地全新生态系统的核心,其同时满足该项目众多设计要求,例如通过土方塑造而成的坡地可以利用其间形成的通道对人工瀑布中的渗流进行导流。该方法借鉴了普密蓬国王在其王室造林工程中所采用的灌溉技术,效仿了最简单的自然排水方式,即让水流沿着不同的地形蜿蜒流动,即可为新建林地提供水分。除浇灌功能外,坡地的选址也经过了精心选择,以改善场地通风、防止外来污染、控制视野范围,并利用坡地横断面的高差,栽植不同种类的植被,提升树林及其林冠的美感。景观设计师的空间布景和设计旨在为想要逃离曼谷都市生活,并在树林中度过几小时的游人创造一个“退隐”的森林,为达此目的,控制林冠郁闭度和种植密度至关重要。林冠成熟后,景观设计师还将在地面上辟出小径,以便让游人体验下层植被。公园也会成为动植物新的栖息地,它们在此安家,同时也成为了游人的观赏对象。然而,在森林演替初期,游人的大部分时间可能要在空中步道和观景台上度过,这一设计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游人对迅速生长的树林的干扰,同时也使人们有机会近距离欣赏成熟的林冠之美。
通向室内展览馆的主入口道路
© Rungkit Charoenwat
重现空间活力,激发游人兴趣
凭借由起伏的坡地塑造而成的瀑布和溪流景观,空中步道、观景台、树林,以及室内展览馆,都市森林项目获得了LEED-NC铂金级认证。正如当初PTT造林部门所许下的承诺一样,这里成为了一处真正意义上的能够唤醒公众环境保护及城市森林意识的公共空间。由夯实生土打造而成的室内展览空间可向游人普及树木、森林及其生长环境等相关基础知识,展示多种泰国本土森林类型、植物栖息地和地名的关联、PTT造林部门在过去几十年的造林技术汇总,以及对皇家林业项目的说明。
沿夯土走廊陈列的的种子展览
© Courtesy of PTT Reforestation Institute
整个森林公园如同室内展览空间的延伸,同样具备展示与教育的功能。随着树木不断地生长演替,区域内的植被越发密集,越来越多的生物聚集于此,游人每次到访似乎都可以获得全新的体验。结合不同的树冠类型、植物群落组成、生态系统和栖息地种类,空中步道沿线的引导标识会对各种植物种类加以说明。通过在地面、空中步道和观景台体验不同层次的树冠,游人将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曼谷。为了响应不同年龄段游人的需求,PTT造林部门每年定期举办各项活动,如采集种子、制作种植培养基、种子萌发、了解如何植树造林等。此外,活动参与者还会收到树苗作为答谢,并将树苗带回自己家中种植。在这个充满自然野趣的公园中,人们不仅能够获取知识,更能够感受快乐,同时也可以鼓励更多市民在自家后院栽种树苗,创造属于自己的“都市森林”。正如普密蓬国王所述,“只要在人们心中种下一棵树,他们就会种下更多的树、关爱更多的树”——这或许就是该项目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如今,都市森林公园已对公众开放,游客可邀请PTT造林部门园内工作处的工作人员进行导览解说,或体验在线服务。室内展览馆需要进行日常维护,而依靠大自然的力量进行植被演替的森林区几乎不需要任何人工养护。
公园内的青少年学习活动
© Courtesy of PTT Reforestation Institute
① 宫胁生态造林法基于潜在植被理论和演替理论而提出,强调并提倡使用乡土树种建造乡土森林,以在较短时间内建立适应当地气候、带有浓密冠层的群落结构。
项目地址:泰国曼谷市巴威区
项目面积:2hm2
项目委托:泰国石油管理局
项目合作:
生态林顾问——Sirin Kaewlaierd博士
景观设计顾问——Angsana Boonyobhas博士
建筑设计/室内设计——Spacetime建筑事务所
小剧场内部设计——designLAB NLSS工作室
灯光顾问——LD49灯光设计咨询公司
结构工程——H. Engineer工程咨询公司
机电工程——MITR技术咨询公司
首席设计师:Tawatchai Kobkaikit
项目团队:
Nantawan Sirisup、Akachai Werasakulchai、Punyada Klinpaka、Hatacha Sukprakob、Tiprada Tingkluab、Thannaphat Tonnuea
设计时间:2012年10月~2013年9月
建成时间:2015年5月
所获奖项:
2016ASLA综合设计类荣誉奖
2016TALA景观艺术/展览类卓越奖
2017IFLA亚太区公园与开放空间设计类卓越奖
— THE END —
参考引用 / Source:
Landscape Architects of Bangkok. (2018). Local Design Responding to Urban Problems — The Metro-Forest Project, Bangkok.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6(1), 76-87.
整理 | 田晓劼 王颖
翻译 | 黄延峰
制作 | 田晓劼
最新一期“多中心治理下的韧性景观”
请扫码购买
▽ 点击下图查精品原创内容
冬天种下一排集装箱,第二年春天会长出什么?
这个广场没有“广场舞”
最权威的景观评价体系,你知道吗?
▽ 点击下图查看投稿方式
▽ 点击关键词浏览订购《景观设计学》过往期刊
*灰色为售罄期刊
▽ 推荐关注
▽ 景观之路游学
▽ 土人学社工作坊
▽ LA先锋奖
▽ 景观中国网
▽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论坛
▽ 望山生活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简称LAF)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支持,俞孔坚教授担任主编。LAF为双月刊,刊号为CN10-1467/TU,ISSN号2096-336X,邮发代号80-985。全彩页印刷,每期主题集中阐述,中英双语呈现。
2014年,LAF成为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2015年,成为CSCD核心库期刊来源刊;同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交流类荣誉奖。2016年,入选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中国“最美期刊”;2016年和2018年,连续两届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如果你喜欢本期推送,
请点击“在看”分享给更多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