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玲:从另一个视角看一节好课
【罗玲专栏】
从另一个视角看一节好课
原创作者|罗玲
一节好课的标准有很多,教育界大师们的观点也有很多,有人还总结出了一节好课的七个标准,要看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还要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等等。今天我想从另一个视角看一节好课。
我一直认为,教育要让孩子们保有好奇、探索的欲望,给孩子们提供自由生长的空间。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更应如此。
首先,课堂教学不要去设计各种条条框框,不能按部就班,我看一节课,尤其不喜看到老师们挖好一个个“坑”引孩子去跳。
以一节四年级“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数学课为例。
传统教育下的这节课,会引导学生将印有黑色粗体字的平行四边形概念画上线,然后背诵、理解,然后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去跟三角形、梯形、不规则图形比较练习,再加上作业巩固即可。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仅仅掌握知识也是可行的。
我们学校的数学老师提供了这样一节课。上课前,她给学生下发了三角形、梯形的小纸卡,提醒学生拿出直尺、三角板等数学工具,然后给学生分成小组,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用以前学过的数学方法不断去尝试、探索。孩子们此前已经学过了平行线、三角形、梯形等相关知识,他们拿着这些数学工具,不断移动、摆放、讨论、探索,最后孩子们不仅推论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思维活跃的孩子还探究出了初中的几何问题。
不禁为这节课喝彩,更为这节课上孩子们表现出的探索、求知的热情点赞。
求学的道路上,孩子们不可能永远遇到见过或做过的题目,而要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断寻求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正如他们今后还会遇到更难的几何题目,他们会尝试添加各种辅助线,帮助他们解决那些几何问题。而不是成为像传统教育中所谓“做过了或见多了就会了”的题海战术训练下的小战士。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要引导孩子们用学过的知识去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解决遇到的新问题。
曾听说一个学校管理者听语文老师的课,听完后问老师“这篇课文你为什么没有安排朗诵的环节啊?”因为管理者认为,一节语文课一定要有听写、朗读、分析、背诵这样的完整环节,才算是一节完整的课。
其实课堂教学不能按部就班,不一定要按照设计的条框去实施教学。一节好课不是一定要老师们按照备好的课、挖好一个个的坑,逼着孩子们都跳进这个坑里,甚至一旦有学生跳出坑外,还一定要再次把他拉进坑里,直到拿到教师想要的答案。
语文教学尤其不能如此。“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1000个人的眼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环境,都有不同的知识储备,每个人的思想都不同,阅读所理解的程度不同,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的感受也会不同。一节好的语文课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多思善问;要引导求异,发散思维。同一个任务,要鼓励学生寻求不同方法完成;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表达。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应当从“质疑、解疑、求异、表扬或迁移”等方面入手,努力营造适合孩子创新发展的和谐育人环境。鼓励孩子成为一个个的思想者,而非一个个的听众、传声筒或复印机。当学生有了创新、发散后,原本老师设计的一堂课自然就不能再按照固定的环节实施了。
其次,一堂好课还要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探索欲望,引领他们由课内走向课外,由课本走进生活。
我们曾经给四年级孩子们上了垃圾分类的活动课。孩子们学到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后,有孩子提出疑问“垃圾分类后是怎么处理的?我们分类的垃圾到哪里去了?”。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带孩子们追随着垃圾车,走进市里的垃圾中转站和垃圾终点站。
孩子们看到垃圾车开进校园,没有按照分类装运,而是将所有的垃圾一股脑儿混装进了车里。在垃圾中转站里,孩子们看到了仅有少部分垃圾堆是分类打包的。在垃圾终点站里,孩子看到了工人在焚烧垃圾、废水处理,还看到了有工人因长期在垃圾站里工作失去了嗅觉辨别能力等等。于是他们得出了“垃圾车要设计有可以分类的区间,这样垃圾分类工作才能更彻底”、“垃圾分类关键要从垃圾的源头抓起,即控制垃圾产量”和“要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等等结论,并将这些结论形成文字报告提交相关部门。至此,孩子们不仅对垃圾分类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探求欲望、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关于这个活动调查结果,其实作为老师和学校早就知道。可是我们不应该将结果直接告诉给孩子们,最好的方式是要在孩子们原有认知和对相关深度的知识产生好奇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问题,激发孩子们去寻求答案的热情,并提供支持和帮助,引领孩子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让学习由校园到社会、由课本延伸至到生活。
2008年,新教育提炼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知识教学的框架;
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碰撞”。因此,一节好课绝不仅仅是预先设计好的“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生成的课。一堂有变化、应对、调整的,有学生生成、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创新思维,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探索欲望,由课本走进生活的课,才是一节好课。
愿我们都去追求一堂好课的第三重境界!
(本文为罗玲老师原创投稿)
延伸阅读:
【“德育,原来可以这样做”系列二】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周董成长记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查看历史消息”轻松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