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是一种很玄的东西
“需求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形。” 赞美“双11”,让很多“很玄的”消费需求浮出水面。多么纯粹的节日,地球上绝无仅有!在未来一周不买东西的人,是可耻的。
工作、消费、保持沉默,然后去死
曾有一首歌这样唱道:“需求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形。”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吗?为什么有时多,有时少?当你研究用户需求时,它看起来如此确定,当你做出了产品,需求却像泡沫一样消失了。需求是真还是假?我们要发掘需求?还是致力于创建需求?
又是一年“双11”,当你在准备购物清单时,我们来聊一聊“需求”。探讨用户需求,不仅为了实现商业创新;理解需求,也是在试图理解我们自己。
需求是虚拟的幻想
张立宪有句话说得实在:如果买书的人把书都看完了再买,出版社就都破产了。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在健身房:如果办卡的人总来健身,健身房也是开不下去的。
买书不看,办卡不健身,买衣服不穿,这些就是消费社会的主力。因为我们通常在消费某种幻想,而不是内容和服务。
如今,家具公司销售的高级木质书架,附送空心儿的硬皮假书。真书还是假书,道理相似。真书又如何?90%的用途也在装点我的空间、我的梦。甚至根本不需要书,仅仅记住书名清单,也可以获得自我提升的幻觉。
我所从事过的广告业,主要任务是通过讲故事营造价值的幻象。人们通过消费来获取幻想,而产品呢?也许仅仅是幻想的载体。一瓶饮料,物质价值极低,但情感附加价值很高。比如,你不仅在喝一瓶饮料,同时在参与一种文化:来自高原的矿泉水让人感到心灵纯净,某种糖水让人觉得自己属于更年轻的一代。
我们生活建立在“我需要”的幻想之上。生活方式是一群人共有的幻想。幻想推动消费,消费拉动生产,这就是经济。
需求是焦虑与渴望
如果用户不焦虑了,经济肯定要完蛋。中国欣欣向荣,因为中国人内心戏很丰富,一方面焦虑,一方面渴望。欲望与焦虑,是幻想的加速器。渴望想跟别人不一样,或者,焦虑,怕跟别人太不一样。
建议各位观看阿达的动画代表作《超级肥皂》(1986),洞悉人性,也揭示了消费中焦虑与渴望的规律。在该片中,商人首先推出一款能够漂白一切的肥皂,瞧一瞧看一看啊!这白色,多么纯正,多么时髦!用了这肥皂,每件衣服都可以轻松变成白色。果然大卖。当每个人都穿上了白色,商人又推出染色肥皂,让之前变白的衣服变成五颜六色。哇,多么神奇!
当白色成为时尚,彩色又成了用户追逐目标
什么是需求?什么又是时尚呢?首先,一部分引领者(极端用户)总比其他用户更敏感,愿意尝试一些“特别的东西”(比如白色),为了与众不同,他们引领时尚;其次,当更多用户察觉到潮流发展,唯恐落伍,于是跟随。而最后购买“漂白肥皂”的用户,只是担心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毕竟跟别人不一样,也是一种极大的心理风险。
需求是情境
今年的“双11”即将来临,年末的各种洋节日,也会接二连三粉墨登场。无论是万圣节还是圣诞节,在中国孕育了很大的消费潜力。每个节日都是舞台,都创造了消费场景。对当今中国人来说,一切节日都是购物节。如果不买点东西,就好像没过节一样。
赞美“双11”!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节日可与之媲美——那么干净,如此纯粹。它是从无到有的人造节日,打着省钱的旗号的消费狂欢节。西班牙人过法雅节,他们创作精美的巨人,并在节日的最后烧掉他们。而我们的电子货币流,一开始就燃烧起来,汇成狂欢的火焰。
节日的特殊情境意味着,每个人的行为都会被带动。狂欢的日子,不买就意味着吃亏,缺乏需求的人,甚至显得自甘堕落。
制造情境,能够影响和控制行为。比如,发放优惠券、购物券,如果不用掉,就会觉得吃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泰勒在《错误的行为》中探讨了此事。“狂欢节账本”,不同于“日常账本”。即便简朴的人,出门旅行也会开辟另外的“心理账户”,额外多花些钱。
需求是咒语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这是咒语,念多了,就灵验了。还有个朋友告诉我:回家过年,他给爷爷买了很多东西。他爷爷却反问:为什么你不买某某牌子的洗脚盆?只有买了洗脚盆才孝顺!——这是广告里说的。
有人说,现在人民群众素质提高了,大众媒介的咒语不那么管用了。不,请结合最近的大新闻反思一下,重复的谎言如何变成了欢欣鼓舞的真理。另一部分咒语如今变成了鸡汤。比如:每天看干货公众号,在下一个拐角遇见更好的自己……“人生必去的十大景点”、必看的几部电影,提高格调的十本书……有梦想就能改变未来。
前些年,为什么很多人吃茄子?电视里播放咒语,吃茄子就成了刚需。
需求是话语
“我买故我在”意味着:“用购买行为来进行自我表达”。这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我买,证明我存在;第二个层次:我买的东西,表达了我存在的风格。几十年来,商场代替了神庙成为市民闲暇的主要活动场所。时代发展到现在,拜电子媒介所赐,消费者可以自行“在家修行”。
福柯所详细论述的“话语”,指的就是主宰语言及概念词汇的规则,安排着世界的秩序,也安排着世间事物之间的关系秩序,并涉及一些特定的制度场所和社会实践。
通俗来说,“话语”是高于个体的言说,规定了什么规范,什么不规范,什么正常,什么不正常。一旦缺乏消费需求,好比一个人胃口不好,是不健康的。这就是消费主义的话语。
消费是主动行为,是当代人活着的证据。消费行为本身就包含了各种内在暗示:我积极生活,主动选择,我拥有主动权,我心理健康,代谢正常。对话语的相信程度越高,幻觉系统也就越逼真。不仅要捍卫自己的阶层话语趣味,还要嫌弃和质疑其他的文化风俗。比如“精英人群”,要质疑“垃圾和渣滓”的数字文化。因此,需求是特定用户阶层的自我想象。
经济需要你持续消费
需求是一种文化
文化乃是人类社会最大的需求情境。因为文化规定了文化之中的人所相信的需求。一种文化中理所当然的需求,在另一文化,就是荒诞的。
比如前段时间我在西班牙,有个朋友向我吐槽:我最烦西班牙人夸我。他们一张嘴,我就知道要说什么。他们会夸说:你又黑了!紧接着他们还会夸你的孩子,这孩子真黑,真好看。有个人甚至要进一步请教,你们中国人你怀孕时有什么办法,孩子生出来这么黑!
这就是文化。东亚人的幻想是变白。西班牙人则幻想着变黑。他们有些高级防晒霜里包含了越晒越黑的配方。
跨国公司无法解决的问题是,让外国总经理理解所谓文化差异。比如:抢红包为什么那么重要?为什么会因为抢不到1块钱,就吐槽手机的速度?
文化是什么?一套自圆其说的系统。需求是文化内部的匹配,这就是所谓的“生活方式”(life style)。特定的标准用来衡量一种需求。第一次购买,就启动了新的一整套场景。西服,启动了衬衫领带。染色的头发,启动了杀马特。亚文化也意味着特殊的需求,比如你认为意义很重要,但对很多人来说,“意义没那么重要,而无聊也没那么糟糕”。我们谈论需求,也就是成套的文化匹配系统。
需求来自他人的目光
德波顿曾写过,“过多的关注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使我们把自己短暂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明白了这句也并不见得有什么用处。
几乎所有人都在花费大量时间努力成为一个别的什么人。一个标准的人。保持健康脸色和谈吐,出门的时候穿上别人喜欢的衣服,挂上别人喜欢的微笑,战战兢兢地保持警惕,不肯泄露自己,以免显得像个精神病。
需求,是他人目光的投射,也是我们对他人的想象。
好比男女老少都要经常表态:我需要学英语,有人说我要一个研究生文凭,一个家庭、孩子……这一切。中国人英语从小学到大,最大的功能只是建立一个健康上进的形象。这样的消费需求,为自己,更为别人。
在柏林恐怖地形图博物馆见到一张照片。1936年纳粹在汉堡游行,这位不知名的老兄在人群中抱着膀子,不伸手敬礼。这就是“晃膀子”,这简直是人类之光。但毕竟大多数人承受不了这样的特立独行,对政治领域如此,对消费行为亦如此。
1936年汉堡游行中不敬礼的人
结语:需求,药不能停
在成为大学老师之前,我在广告公司、媒体都工作过。几年后聚会,广告公司的同事们大部分改了行,围坐在一起,信佛的最多,做NGO的也不少。吃饭时都在自我批判,纷纷忏悔:广告说瞎话,造孽太多。
不仅广告,创新产品同样制造了需求的幻觉,但算得上造孽吗?消费幻象,只是当代生活的种种幻象中的一种。不信它也得信别的。焦虑是心病,满足需求的幻象,就是药。药不见得有效,但药不能停。人很脆弱,生活不易。除去宗教、艺术和理性,消费需求让生活有奔头,活着才有意义。
我总强调,同学们一定要了解当代消费与需求的逻辑。学会需求幻梦的营造术,才能从事传播和创造,并以此谋生;与此同时,当你理解了需求的幻梦,就不至于过度陷入消费的迷信,亦可拉开距离,审视你自己,同时适当地收敛你的物欲。
王可越、税琳琳、姜浩《设计思维创新导引》,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年7月出版。亚马逊、京东、当当、天猫、新华书店等均有销售。
图、文作者:
王可越,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博士,从事创新教学及艺术研究。
原创文章,转载及其他有关本微信服务内容的知识产权事宜,请联系d_thinker@sina.com
王可越撰写的相关文章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