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荐|罗伯特·克里利:我们能够感情相通?还不是像个锤子(赵毅衡译)
仿洛尔伽
教会是个商号,富人们
就是商人。
当他们打钟,
穷人就挤拥而入,一个穷人死去
他能得到一个木头的
十字架,和草草了结的仪式。
但是当一个富人死了,他们
慢慢地举行圣礼,
黄金的十字架,队伍缓缓地,缓缓地
走向公墓。
穷人喜欢看,
说这实在有趣。
选自《一种行动》(1953)
日暮
哦,那些
对失望
和其他一切
感到挺舒服的人
不会
童心复萌
来看这一天的
最后景色。瞧!
太阳正在
下沉,现在
已经
消失。夜,
美好,可爱,
夜,多好的
夜,多好,多好的
夜,已经来到
选自《人身上一切可爱之处》(1955)
免得
免得我想
重新让自己
落到往日旧情的
控制之下
低声下气
和痛苦,弯曲
成为一根
拔不出的钉子。
亲爱的,难道
心迹没法表露
就如此
关系重大?
我们彼此之间
能够感情相通?
还不是像个锤子
重新敲击
把弯曲的钉子
打进旧伤痕里。
选自《为了爱情》(1962)
颜色
星星的颜色
你们大家。汽车,
灯光,潮湿的街。
选自《三十件东西》(1974)
当你过来
当你沿着大路
驶过来,它慢慢向左
晃开,大海
在你底下向西
铺展。声音越来越响。
选自《诗选集》(1976)
拉尔夫旅馆,上午十点半
温暖。
看太阳朗照。
看山谷对面的房子。
鸡在啼。
屋顶微微发光。
水面也在发光,
在湖湾里,在远处。
群山。
选自《哈罗》(1978)
罗伯特·克里利
克里利是黑山派最重要的青年诗人。二次大战时他在印缅战场作战,战后回哈佛大学求学,但未毕业即离校,到新罕布什尔一个农场住了三年。一九五四年应奥尔森之邀到黑山学院任教,并编辑著名的《黑山评论》杂志。
从一九六九年出版的克里利早期未发表过的诗作集,我们就可看出他早在一九五一年起步写诗时就朝着“开放诗”的方向前进。在黑山诗派中似乎应当说他的成绩最为突出,他坚持像威廉斯那样以口语入诗,从松散的短句中寻求诗的内在结合力。他的诗与奥尔森或邓肯不同,大部分是短小的抒情诗,诗风比较明朗清新,一些佳作意蕴较深。
在奥尔森影响下,克里利对玛雅文化产生极大兴趣,一九五六年赴墨西哥,然后到危地马拉一个咖啡种植园教书,此后他长期任教于西班牙、加拿大等国,一九七八年后回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任教。
克里利是个多产诗人。他那种将诗的内涵隐藏在貌似散乱,甚至漫不经意的形式中的诗风,那种简洁而精练的短行诗体,那种小浮雕式的只呈现经验片断的作品,使他成为当代美国诗坛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
选自《美国现代诗选》,赵毅衡编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
预读/校对:陈涛、zzj、李宏飞
执编:郑春娇
───────
───────
───────
关注我,点击最上端蓝字“黄灿然小站”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