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荐 | 沈昌文:《读书》杂志的五朵金花

沈昌文 黄灿然小站 2021-07-02




按:大出版家沈昌文先生今晨在睡梦中去世,享年九十岁。九十年代我在香港出版了评论集《必要的角度》繁体字版后,有位好心的女士看了很喜欢,便向我买了几十本,然后给我一份名单,寄赠给她的朋友们。其中一个就是沈昌文先生。沈先生收到书后立即联系我,把《必要的角度》列入他主编的“书趣文丛”里。虽然我们通信也没说多少话,但我总能感到他很热心。2015年初,在新京报年度好书颁奖礼后的宴会上,我恰好坐在沈昌文先生和李文俊先生及夫人张佩芬女士身边,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们。李先生对我说了一句话,大意是我翻译目标明确(诗和诗论),这样做是可取的。沈先生喜欢闲聊,说了些什么我忘记了,但感觉是他特别热情和随和,而且精力充沛,完全不像个八十多岁的人。他还送我一本他的新书《也无风雨也无晴》。现从书中选一篇文章刊登于此,以作纪念。(黄灿然)




五朵金花


《读书》初创,即已声名鹊起。主持人都是名流,前面已一一表过。然而,奇怪的是,主持人以下,却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后来很多也都文名昭著,但当年毕竟是小人物。


说这些小人物文化程度不高,不确。准确地说,应是学历不高。这是那个年头的特色。在“伟大领袖”指示的光辉照耀下,众多青年无法上学,初中毕业即已上山下乡。所以在改革开放刚起步的那些年头要招员工,想招有高学历的青年实在很难。


三联书店特别是《读书》杂志的这些优秀青年,后来名声大噪,人称“五朵金花”。她们都是女性,因谓。


“五朵金花”中的第一朵自然是董秀玉。她不是“知青”,情况与上述有所不同。她是一九五三年人民出版社从上海找来的校对员。她初中毕业后,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任那时苏联展览会的解说员,展览结束后,其中不少解说员来北京工作,董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但是此人从小出手不凡,在当年的出版部门中,她最能干,而且大有当今所说的“女强人”的风范。所谓“女强人”也者,即不甘低男士一头,凡事必须胜过那些屁男人。我写过小文表彰过她在某年一起劳动时,男士挑担一百斤,已称英雄(我这男士只能挑六七十斤),她忿然而起,挑一百二十斤健步而行,于是众人拜服,其中自然少不了鄙人这一“小男人”。


董秀玉调《读书》,我曾出过力,但也只是向范公夸赞其人而已。以后在《读书》,我想她文化水平不够,不料她十分胜任。尤其是联络作者。比如钱锺书、杨绛夫妇,对“三联”始终只信她一人。个中奥妙,我亦不知,在旁盛赞而已。


另一朵“金花”吴彬,是吴祖光老先生外甥女(外传“侄女”,误。吴彬从母姓,所以姓吴)。吴祖光先生是范用好友,介绍来此。她是典型的“知青”,初中毕业即去云南插队,以后在北京当油漆工人。她从小在文人圈子中长大,出去组稿,凡属北京文化圈子中的老人,她往往称叔叔、阿姨,因为都是旧识。仅止如此,还以为她只是靠人际关系才在《读书》生根发芽的。非也!我曾为一事惊叹她读书之多。我多年在北京闲逛,往往见到一些著名的旧宅,上面写着“某某公府”,知是清代名人的府第。以后见面问吴彬,这某公是谁,她必定立即滔滔不绝地告诉我这位清代大官姓名为何,官居何职,有何功过大事,根本不用回去查书,即可倒背如流,如数家珍,令我叹服!


至于另一位“金花”赵丽雅,更是奇人。她开过卡车,做过小贩,后来考入《读书》杂志。其人身材矮小,讷于言谈,初识之时,必定漠然对之。时间越长,发现其人深度越甚。我至今奇怪,一个如此小女子,自学出身,竟然学得如此深入。究竟如何深入,以我浅学,表达也难,大家只要翻读她以笔名“扬之水”发表的众多学术论著即知。一个人靠自学而得如此成就,大概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奇迹。由此不能不说,毛泽东的“上山下乡”政策,其实一点没有扼杀中国文化,反而大大有助于如扬之水之类文坛明珠的迅速成长。


奇怪的是,赵丽雅在《读书》编辑部不显声色。能为人所不及的,只是她善于与某些学有素养的学人打交道。因为她在学术上易为人了解,善于相处。最了解她的是张中行先生。他为此写了专文,推介赵女士,我看后大惊失色,因为从来没想到,旁边这一开卡车出身的自学青年,竟有如此功力。


还有两朵“金花”是杨丽华、贾宝兰。这两位有高学历,杨女士可能还是硕土。她们来得较晚,而且因学有专长,关注面较狭,了解她们的人不多。但她们也都为《读书》做了不少贡献,称之为“金花”而无愧。


说起《读书》,大家都太注意女性的成就,其实除了“金花”外,还可注意一下“钢球”。我指的是王焱。王君也是自学出身,当过巴士的售票员。他自己报名投考而来。进入《读书》未久,即以学术见长。所以,没过多少年,我即申报他为《读书》编辑部主任。他凡事均可从学理上申说,实在高我一等。他与赵丽雅,后来都因学术成就显赫,由自学青年而成学术教授了。


除了上述各位,来过《读书》的“知青”尚多,恕不一一细说。


选自《也无风雨也无晴》,沈昌文著,海豚出版社,2014


──────
黄灿然小站六周年|也叫八卦
黄灿然小站六周年 | 分类总目录
黄灿然小站六周年 | 精选261篇最受欢迎诗文
黄灿然小站六周年 | 这50篇文章又好又长又难读
黄灿然小站六周年 | 85首好听的乐曲

书讯|黄灿然译《死亡赋格:保罗·策兰诗精选》出版
书讯 | 黄灿然译《当你起航前往伊萨卡——卡瓦菲斯诗集》出版
昨天下午,洞背村山里(3个视频)

好诗重刊|吉尔伯特:辩护状(黄灿然 译)
黄灿然:看山又不是山

我荐 | 米兰·昆德拉:无把握的智慧(孟湄 译)
我荐 | 米拉日巴之歌(刘立千译)
我荐|诗人三面观(斯卡采尔、郑愁予、孟浪)
我荐 | 孙文波:汪国真的读者,可能成为艾略特的读者吗?
我荐 | 干处儿卧,湿处母眠(鸠摩罗什 原译,徐庄 节译)
我荐 | 弥尔顿:论出版自由(吴之椿 译)
我荐 | 哈耶克:学术界的圈外人(黄华侨 译)
我荐 | 卡夫卡:精神集中到极限时感觉不到苦思之劳(祝彦 译)
───────

||关注重要,阅读更重要;收藏重要,转发更重要;点赞重要,点“在看”更重要||

关注我,点击最上端蓝字“黄灿然小站”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所有手机赞赏适用,请在“添加留言”处留下您的昵称或名字

您的打赏可帮助黄老师交房租、打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