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KT讲坛精华 | 中山大学王东风教授:西方翻译理论概览

iResearch 外语学术科研网 2022-06-09

2021年10月29日晚,“外研社•U讲堂社区”2021年度KT讲坛正式开始第22讲!(点击查看KT讲坛年度预告)中山大学王东风教授带来了“西方翻译理论概览”专题讲座,简要梳理了西方翻译理论从古罗马时期到当下的发展历程,详解了每一阶段的发展特点。


讲座伊始,王东风教授首先介绍了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走向,将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经验积累期(公元前3世纪—公元20世纪初);(2)语言探索期(20世纪50—70年代上半叶);(3)文化扩展期(20世纪70年代下半叶—90年代上半叶);(4)多元转向期(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


经验积累期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古罗马时期(公元前3世纪—公元5世纪)。这一时期古罗马征服希腊,希腊文明开始传入古罗马,于是古罗马开始了针对希腊的翻译活动。该时期的理论贡献是译词、译意、译风格,并且形成了意译的早期形态。主流翻译方法是拟作(imitation),逐渐发展成与原文竞争乃至超越原文(征服)的翻译理念,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修辞,以提高演讲、创作的能力。古罗马时期的代表性翻译人物有西塞罗、贺拉斯、小普利尼、昆体良和哲罗姆。二是中世纪晚期至19世纪。该时期的翻译研究以认识论为哲学基础,以经验主义为方法论,以规定式为理论取向。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约翰·德莱顿、泰特勒、歌德和施莱马赫等。马丁·路德的翻译观是以读者为中心(reader-oriented),这一翻译观挑战了古罗马时期的拟作式翻译观。他用德语翻译《圣经》,引发了各国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的热潮(胡适称此为欧洲的“白话文运动”),颠覆了拉丁语一统欧洲书面语言的地位。德莱顿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乃是17世纪英国翻译史上的最高峰,他将翻译分为三种类型:硬译、意译和拟作。泰特勒提出了翻译三定律,主张形式与内容并重,对早期的翻译思想进行了修正,该理论被视为西方翻译理论史上一座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歌德也提出了翻译三分法,即“散文化翻译”(prosaic translation),“模仿式翻译”(parodistic translation)和“近似于隔行对照本”(close to interlinear version)的翻译。此外,他还提出了翻译的两个选择:一个要求把外国的作者带到我们面前来,以便我们对其作品视如己出;另一个要求我们跨越到异域中去,适应异域的条件、异域的语言运用及异域的特性。施莱马赫的主要贡献在于定义了口译与笔译、释译与拟作,也提出了翻译方法的两大取向,要么把读者带到作者那里去,要么把读者带到作者那里去。


接下来,王老师概述了语言探索期的主要翻译理论和代表人物。语言探索期始于20世纪60年代,思想萌芽于雅各布森(Jackobson),后有韦内与达波内特、穆南、卡特福德,繁荣于奈达,纽马克的贡献也不小。雅各布森的语言观和翻译观推动了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的发生,他的研究对当代的语言学、诗学和翻译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提出了翻译三分法——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雅各布森关注意义与等值,将索绪尔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引入诗学研究和翻译研究,注重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以讯息为翻译单位。此外,他对诗学的定义和对文学性的界定对文学翻译有重大启示。奈达的主要贡献是提出动态/功能等值与形式对应,认为好的译文应该是译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的反应一致。


随后,王老师详细梳理了文化扩展期的主要翻译理论研究,介绍了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翻译思想。1972年在丹麦哥本哈根的一次会议上,霍姆斯宣读了《翻译学的名与实》一文,首提建立翻译学科的问题,并提出将翻译学的学科名称定为Translation Studies,这是翻译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成果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翻译学已经在西方发展成了一个独立学科。除霍姆斯外,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还包括列维、米科、波波维奇、布鲁克、霍姆斯、勒弗维尔、巴斯奈特、斯奈尔-霍恩比、佐哈尔、图里和韦努蒂等。勒弗维尔最重要的翻译理论为改写论,他认为制约翻译的有两大因素——意识形态和诗学,意识形态的决定因素要大于诗学的决定因素。此外,他还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七种翻译方法及其利弊得失,并指出翻译中完全的等同是不可能的,译者必须做出抉择。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指出翻译文学是民族文学的一个部分,民族文学是个多元系统,翻译文学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翻译文学在这个多元系统中的地位决定了翻译策略的取向。图里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规范论(初始规范、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亦称描写翻译理论。


之后,王老师又简单介绍了文化扩展期的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目的论等流派的主要翻译观点。其中,持解构主义翻译观的代表人物有本雅明、德里达、福柯、巴尔特和韦努蒂等。本雅明认为翻译不用理会读者,指出对于诗歌翻译而言,仅仅译出原文的内容,那是劣质翻译的标志。德里达认为上帝对巴别塔的破坏或对统一语言的破坏粉碎了殖民暴力或语言帝国主义的企图,使人类注定离不开翻译,同时也使人类遵守翻译必不可少却又不可能的法则。韦努蒂提倡抵抗式翻译,即异化论。异化/归化的参照点是本土当下的主流文化语言价值观。异化意味着抵抗,归化意味着顺从。后殖民翻译理论强调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对话过程中翻译所起的作用,代表人物有斯皮瓦克、尼南贾娜、铁木志科、韦努蒂、切菲兹和拉斐尔等。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张考察父权话语下的女性声音,追问译文的女性地位的合法性,号召女性翻译家在翻译中张扬女性的声音,代表人物有弗罗托、西蒙和格达德等。目的论主张回归语言,根据文本类型确定交际目的,根据交际目的的需要确定翻译策略。此外,目的论还提出了三大文本信息分类及其对应翻译方法:信息类——内容取向;表情类——形式取向;呼唤类——效果取向。


最后,王教授介绍了多元转向期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指出多元转向系文化转向的逻辑延伸,文化转向所激活的研究实际上是一个更加广泛的跨学科研究范式。他对上述四个时期的研究特点进行了归纳:经验积累期对应转换研究、内部研究、语文研究、技巧研究和译法研究;语言探索期对应转换研究、内部研究和语言学研究;文化扩展期对应影响研究、外部研究、系统研究和诗学研究;多元转向期所发生的翻译研究的范式转向有:解构主义转向、后殖民转向、女性主义转向、历史主义转向、译者转向、权力转向、社会学转向、心理/认知转向、伦理转向、政治转向、目的论转向、身份转向、小说转向、语料库转向、本地化转向、人类学转向和口译转向,等等。在讲座的最后,王老师提出了目前翻译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即翻译学界注意力分散,重点迷失,经典缺席。其原因在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导致翻译的本体研究被边缘化了,翻译研究的目标呈现了多样化的倾向,经典缺失,翻译的本体研究逐渐被边缘化,也就是翻译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发展不平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翻译人才培养的质量。


以上是王东风教授的讲座精华,如想了解更多关于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内容,可以加入钉钉群获取精彩直播回放,或者参考王东风教授编著的《国外翻译理论发展研究》一书。该书属于“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翻译学核心话题系列丛书·理论翻译研究”中的一册,已于2021年4月出版。

(点击图片查看图书详情)


相关阅读

KT讲坛精华 | 北京外国语大学陈亚平教授:二语习得的有效机制: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探析

KT讲坛精华 |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颖冲副教授:多模态视阈下的中文小说英译

KT讲坛精华 | 中国人民大学刁克利教授:重构作者研究

KT讲坛精华 | 上海财经大学杨国静教授:当我们谈论伦理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KT讲坛精华 | 浙江大学隋红升教授:真正的男性气质文化内涵与新时代男性气质建构导向

KT讲坛精华 | 东南大学韦清琦教授:生态女性主义的整体性批评实践——以蕾切尔•卡逊为例

KT讲坛精华 | 浙江大学董燕萍教授:译员的注意力控制机制

KT讲坛精华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范祥涛教授:中国经典翻译研究热点问题与研究方法

KT讲坛精华 |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语言研究中缘何对比语言学具有重要性

KT讲坛精华 | 北京大学郑萱老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廖鸿婧老师:跨文化外语教学模式与测评

KT讲坛精华 | 宁波大学许希明教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重音盲点

KT讲坛精华 | 浙江工商大学张金凤教授:身体研究动态与思考

KT讲坛精华 | 上海师范大学陈红教授:生态批评的环境史维度

KT讲坛精华 | 浙江大学邵斌副教授:英汉浮现词缀对比研究

KT讲坛精华 | 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二语学习中的同伴互动促学机制探析

KT讲坛精华 | 曲阜师范大学秦洪武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黄立波教授:语料库翻译学——理念、方法、工具

KT讲坛精华 | 南京大学孙红卫副教授:重构文学研究的民族视域

KT讲坛精华 | 北京科技大学陈红薇教授:改写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

KT讲坛精华 | 武汉大学邓鹂鸣教授:体裁素养与二语写作

KT讲坛精华 | 北京外国语大学陈亚平教授:儿童二语的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

KT讲坛精华 |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胡亚敏教授:“战争”的命名与美国战争文学研究的几个维度

KT讲坛精华 | 北京外国语大学赵国新教授: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的思想源流

KT讲坛精华 | 江西财经大学肖琳老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风格研究

KT讲坛精华 | 上海财经大学蔡金亭教授:外语学习中语言与思维的变化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国外翻译理论发展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