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0年代的时尚——光华路旧事之九

苏丹 四面空间 2024-04-21

↑ 点击关注四面空间


上世纪80年代巨变的是政策、思想、基础设施,而到了90年代则是国际化的动态过程,是一切细节浮现的精彩时刻,是形式追随思想的生动表现。


这些形式的精彩纷呈反映出人性的萌动和欲望的蓬勃,它们涌现在街头,投射在银幕上,然后像一只只高速反弹回来的壁球直击大众的脑瓜子,引发思想观念方面的震动。


『空间篇』


北京的时尚虽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但它的空间载体形态发展变化的轨迹却和同时期的中国当代艺术颇为同构。当代艺术经历了从室内殿堂到星星画会似的集市性展览再到画廊、工作室、当代艺术美术馆,而时尚也是从室内百货到户外摊铺再到品牌精品店、购物中心、品牌旗舰店集群这样的路径。


时尚空间形态的变化具有阶段性特点,是从田野登堂入室再到殿堂的连续晋升,是从变化到异化的质变和变质的神奇反转。





练摊儿

市场经济的萌动期就是练摊儿开始的,从经济学上来说这是最低成本的起步,从都市商业空间的演化来看,这是一个时尚业态的草创时期。这是农耕文化中集市在城市中的延续,它是质朴和开放的,没有因刻意的夸大而增值的企图。它们的边界也是模糊的,一块空地、一条街道都可能是练摊儿之地,这些由一个个露天的棚架组成的条状或矩阵形成的场所,服装、鞋帽、箱包、围巾、太阳镜密密匝匝从上到下挂着摞着、码放着,看上去柔软、随意。


秀水市场商铺赤裸裸地展示各式商品,图片源自网络。


而对于当时的消费者来说,逛这样的场所没有心理压力和愧疚感。混迹在滚滚的人流中,神态自若地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和摊主相互打量、搭讪着着,高低深浅拉锯般地砍价,这是逛服装摊儿最有趣的事情。这种社会交往由于商业作保,一般来说都充满了对彼此的期待。那些练摊儿的主儿多是臭贫的高手,每一句话里都透着假惺惺的友善,但听起来又不足以肉麻。这是他们把握火候的能力,就如同下了诱饵的垂钓者,说白了:急了没用!


那一个个坐姿不正的家伙,扫视着过往的人们,一遍遍大声吆喝着:“站一站、看一看喽,新上货品,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要么会突然对着正在翻弄着、比画着的那些爱不释手的买主说:

“嘿!哥们儿,就这么空着手回去啦?”;

“小姐、感觉这尺寸和样式就是给您量身定制的,不来一套天理难容啊!”;

“这是正宗的日本货,您瞧瞧这款式,这面料儿,咱们从南到北的厂子生产不出来啊!忽悠你是孙子!”


一切都那么自然,就如忽而袭来的风雨,突然绽放的阳光一样。


北京当时有很多这样的由摊儿组成的服装集市,它们是城市最有活力和人情味的地方。这种类型的市场多集中在朝阳区和海淀区,如海淀区的动物园附近的露天市场,三里河新疆村的步行街摊,还有海淀图书城一带的集市。


动物园马路市场,图片源自网络。


相比之下朝阳区的这类露天服装市场档次最高,最主要的面向国际市场批发和零售的都在这里,可谓誉满全球。其中雅宝路、三里屯、秀水街上的露天集市是最诱人的地方,那里是出口转内销的主要卖场和面向东欧、中亚和非洲主要服装批发之地。同时也汇集了很多的世界品牌,先不论品牌的真假,质量倒是没说的,过硬!看上去,摸起来和正牌儿的没什么区别。


1985年,秀水市场设立。因此地位于使馆区,非常吸引国外顾客。图片源自网络。


美院的人们喜欢逛秀水街,一是因为近,直线距离也就一站地;二是因为在这里追时尚的代价比较低,一件同样品牌的产品只是挂在商店里货架上的三分之一。秀水街是改革开放的空间产物,它临近使馆区,南从长安街北至原美国使馆约200多米长。1978年由街道办事处组织开街,1985年正式成立秀水集贸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了90年代它进入了黄金时代。在周围几处高档商业的反衬下,展示了其价格上无可比拟的优势。当时北京有“登长城、游故宫、吃烤鸭、逛秀水”之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美国前国务卿贝克夫人,也曾以普通顾客的身份到秀水街来选购服装,甚至有经济学家称之为“用改革开放的剪刀裁剪出来的21世纪的清明上河图”。


所以陪外地来北京的朋友逛秀水是一个必然选项,而且每一次都会得到高度评价。许多大款表面上看对这种露天市场不屑一顾,但若一旦失足踏入这块领地,眼神里立马会流露出好奇、兴奋、贪婪,那是一股股遮掩不住的情绪在脸上纵横流淌。


人潮拥挤的秀水街,图片源自网络


秀水街上丝绸产品比较多,这也是该种传统面料在现代款式服装上勇敢尝试的一个时期。丝绸制成的衬衣、裤子穿在身上感觉的确和布料不同,它滑顺、柔软,体感舒适。尤其应用丝绸制成的裤子大多比较肥大,在夏季京城和煦的微风下微微抖动着,极符合当时人们躁动的状态。这种丝绸裤子在风中飘摆的形态,很容易让30、40、50、60后几代人联想到《红色娘子军》中的老四,因此开始穿时也的确需要几分勇气。1992年水洗磨砂的真丝服装开始在秀水街出现,这种沧桑感对于真丝留在人们脑海中的不良记忆有所清除,从而以一种全新的气质投入消费者的怀抱。我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这种面料处理对于消费心理的影响,于是果断置办几件试图引领风骚。当那一条裤腿宽大的黑灰色的真丝水洗裤穿上身后,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不仅舒适,还有一种洒脱感油然而生。南海渔民的气息在大都市炙热的风下荡然无存,我想要借着莫名其妙的时尚漂浮起来,乘风破浪挥洒自己的青春。


涂山(左)、仲崇义(中间)和曲延瑞(右),仲崇义身穿在秀水街买的真丝磨砂衬衫。


丝绸,这种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被阶级斗争意识打压的材料,终于扬眉吐气,粉墨登场了。它不仅改头换面,挺身而出在现代性服装服饰的范畴,而且图案的印制也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在我的记忆中对男士花衬衫的印象,最早都是在电影中,朝鲜电影《金姬和银姬的命运》中南韩酒吧里的几个无赖,香港电影《生死搏斗》中的打手陆横都穿着这种服装,他们着装的奇异和行为的邪恶、暴虐交相呼应,给一代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然而新的时代里,观念在剧变,往日的恶汉说不准转眼间就成了时尚的先锋。如今那些男装上的印花比女性服装上的更加灿烂,更加狂野,它们借着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春风大规模登场了。


更离奇的是一些不对称的图案受到了追捧,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是这一时期印花的先锋,它摧枯拉朽一般击败了花卉和水果的传统样板。时代真的变了,未来的形态不可预知,当下一片混沌。在混沌之中我们不是浑浑噩噩,而是在摸索中前行。


我曾经的一名学生和我同一年考到了北京,他当时在一所著名大学攻读硕士。神奇的是三年学业中,他竟然在雅宝路练摊儿两年。每日里拼缝儿、上货、叫卖、收钱、打包、发货,忙得脚打后脑勺。那两年期间他好像在校园里蒸发了一样,不仅同学们见不到,就连导师也百般寻他不着。可见当一名倒爷在当时也是一个不得了的人生目标,除了社会闲散人员,如南城的大流氓旱鸭子、朝阳的“战犯”二黑、生子等,其中也有不少体制内的不愿安分守己者,如机械进出口公司的正处级干部红杏出墙来此淘金。


露天服装市场多属于自发性的街头商业革命,是改革开放政策点燃的野火,一发而不可收。这种形态的商业在全国到处都是,但北京的几处更具典型性、国际化。秀水街、雅宝路、三里屯一些浑身痞气的商贩,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买主,流里流气的英语也是张嘴就来,令很多美院的师生们汗颜。


《北京记忆》,1999年,查博尔德拍摄的秀水街市场。




商业空间地标

城市化既是现代化的结果,更是手段。街头商业的风生水起只是一个权宜之计,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决策者最钟情的,还是那些硬朗结实的城市商业地标。从城市的活力塑造来看,商业的繁花似锦是市民生活和都市经济状态的表征从现代城市美学来看,街道如枝杈,商业如花朵,商业的妖娆和奇异是它逐利和竞争的属性所决定的,万般的争奇斗艳,百般的卖弄风骚。它们撩动着人的欲望,让一座城市性感迷人。


翠微百货室内设计,1992年,汪建松设计。


90年代北京的商业地标星罗棋布,严格地组成了便民网络格局,每一处大型的商业都辐射着辽阔的区域,它们通过自己的形象招徕,尤其到了夜幕降临之后,霓虹灯、楼体广告、夜景照明,俨然一盏又一盏明灯在欲望的尽头炫耀。当时,王府井百货正在老去,但余威尚存;西单商场的改造方案曾在业界掀起轩然大波,一个后现代主义风范的牌楼被装置在入口高高的上方,像一面荣耀历史的旗帜;西单“特别特”是一个临时建筑,业主是华远,设计是中发公司。它是利用现在西单华威大厦临街的广场建的,二层轻钢结构,一个个门脸房,主要经营服装鞋帽等,是西城年轻人喜欢的去处;沿着长安街再向西行,复兴门立交桥头东北角的百盛,公主坟立交桥西北角的城乡贸易中心也都是大体量的商业,它们都冠以琉璃瓦的小屋檐,内部则是明亮通透的现代化商业空间,景观电梯,共享中庭,自动扶梯更是在书写现代商业虚情假意的宣言公告;北京北三环一带的双安商场,当代商城也都是京城数得上的商业,是我经常光顾之处。90年代中期在双安商场买的一件“伦敦雾”风衣,竟一气穿了十几年之久,直到2005年北京雾霾深重。


西单商场的几次改造,图片源自北晚新视觉。


然而京城商业者,依然是朝阳区为大,90年代至今顶级的商业体几乎都在朝阳区。国际一线的时尚品牌都能在此看到,就是那标牌上的价码令人望而却步。从这一点来说,工艺美院的地理位置绝佳,对于设计学科为主的专业学院,环境非常重要,耳濡目染就是一种教育方式,认真地反复闲逛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有效的学习。


如果以地处光华路和东三环交叉口的中央工艺美院为中心画一个圈,我们会骄傲地看到那些声名大噪的尊贵商业一圈一圈围拢上来。关东店的蓝岛、长安街与工体路交汇丁字路口东北角上的贵友商场属于中高档的;国贸中心、凯宾斯基燕莎商场是国际水准的,是准购物中心级别的大卖场。这些地方空间变化丰富,装修档次高,品牌多,逛起来赏心悦目。赛特购物中心开得稍晚一些,大约是1992年年底开张,但它是当时的王者。赛特购物中心是第一个中外合作经营的商业体,根据政策的开放引进了日本八佰伴,轰动一时。赛特购物中心的规模不大但地点显赫,其主立面玻璃幕墙的造型中有一个巨幅的反转过来的弧形,应该是一个假结构的装饰手法,显得轻薄。但是商业体的轻薄却是其精神气质的本质,消费主义嘛,没有必要刨根问底。适当的营造虚幻、缥缈是它必然的选择。和国贸购物中心相比,赛特购物中心的商业是紧凑的,商业手段直接,目标明确;和燕莎相比,它格调明快,品牌的选择更加挑剔,很快就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威望。


赛特购物中心在报纸上刊登的开业广告。图片源自网络。

1992年,赛特购物中心开业当天的火爆场面。图片源自网络。郭富城在赛特出席品牌活动,引发万人围观。图片源自网络。

赛特购物中心外观。图片源自网络。

赛特购物中心不仅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而且也是经常消费的地方。万宝路牛仔系列是美院学生喜欢的,尤其是牛仔裤,完全可以配西装穿。还有罗马世家的西服、衬衣面料和裁剪都很特别,让我充满了对意大利的胡思乱想。一年秋冬之际,同学老涂想买件皮夹克,放着秀水和雅宝路一带海量的皮货置之不理,非得去赛特买。为这个事情还找我参谋了几次,最终买了一件立领的棕色皮夹克,牌子是Nautica,花费6000余元……


赛特购物中心内部。图片源自网络


除了其中的服装服饰以外,位于地下的超市货品丰富,品质优良。它最大的特点是经营一些进口的洋食品,比如洋酒、奶酪、萨拉米等,想必也是为了满足周边国际人口的消费需求吧。过道里的一家意大利冰激凌更是令人难忘,吃了之后大呼过去二十多年的冰棍认知全是发昏。也就是这个冰激凌引发的一件事情令我记忆犹新,一次看到一家东北人逛得累了,就在此点了一份冰激凌想休息一下。当服务员殷勤娴熟地配置好递到孩子手里后,账单交给了男主人,那个粗壮的汉子看后大喊一声:“啥?一个冰激凌要17块!惯的!不要了,走!”说完扔下那只漂亮的冰激凌带着老婆孩子扬长而去……




店中店

京城的顶端消费者更青睐五星级酒店里的商业,因为涉外的五星级酒店几乎就是一块飞地,从供给到服务再到环境都是国际一流的标准。作为首都,北京的涉外酒店是一个空间族群,它针对的客户主要是国际商务人士,也包括京城内呼风唤雨的顽主。


这些酒店里的商品和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没什么关系,它们是海市蜃楼一般的幻境,是对另一个世界的折射。


1989年开业的王府饭店是北京当时最新、最豪华的酒店,拥有北京最早的奢饰品店。它的外立面是一个典型的后现代主义风格,隆重的大屋顶,拼贴式的墙身,体量、色彩和形体总让我想到气势恢宏的故宫午门:在内部,豪华气派的共享大厅是那个时代最流行的空间样式,一座爵士白大理石拱桥耐人寻味,它到底象征着什么?相逢?跨越?还是再重逢?这里要重点提及的是那个专营奢饰品的王府精品廊,它至今是许多专业人士津津乐道的时尚话题。当时北京涉外饭店还没有完全对外开放,能自由出入王府饭店的身份固然不一般,要么有钱,要么有海外的身份,或者要么有权,要么有江湖的名气。当时在王府饭店精品廊消费还需要外汇兑换券或美金,基本上属于和外部世界隔离的一个独立社会圈子。入驻精品廊的国际品牌有Ermenegildo Zegna、LOUIS VUITTON、夏纳尔、Dior、Cartier、GUCCI、Prada、FENDI等,销售以商务型西装、职业装为主,主要是为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新贵服务的。


王府饭店,图片源自网络。


中央工艺美院有服装设计专业,因此王府饭店中的服装服饰精品廊,就成为一些好奇向上的师生觊觎的对象。尤其是当时这些卖场的展陈方式令大家格外好奇,戏剧性的照明,限制性的摆放,被强调的空间感受……这些都大大有别于京城百货商场中商业空间展览展示的理念,令人深受启发。


但国际和中国社会的距离依然遥远,它们只是少数暴富人群急于跻身现代社会的标识。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说,那距离不仅包括走进这些品牌店时的各种障碍和消费差距,还有店员们鄙夷的眼光。这些店员都是当地招聘的,她们最了解自己。




专卖概念的空间品牌

我们品牌意识的形成是个比较晚的事情,是在间或一轮又一轮的刺激下完成了启蒙。然后又在内在的情感涌动和市场环境的里应外合下开始不断生长,生生死死,永不断绝。


从8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就开始陆续上演时尚的神话,包括外来的和内生的。每一轮都是全身心的震撼,被那种陌生感震撼,被无法言说的形式震撼。自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一切都自然而然出现,如春天里逐一绽放的花朵。


1. 『蒙妮莎


如果打开我昔日的相册,会发现在90年代初期至中期的五年时间里,有一件紫红色真丝的休闲夹克常常穿在我的身上。这个线索会导引出我要讲的第一个品牌故事——“蒙妮莎”。


1990年在旧城内东四附近闲逛时,被一个门庭冷峻的店面吸引,于是不由自主地走进了这家独立的服装服饰品牌店。朦朦胧胧记得那是一个一层楼的专卖店,店门朝东,南面大面积玻璃并未做传统式的橱窗设计,而是让路人的视线得以直抵内部货架。


步入这家服装服饰营业厅,感受到一种分外的明快和轻爽,这是色彩和形式的作用。这家店布置货品的方式也比较特别,它们的服装展示并没有用当时大多数服装服饰店的壁柜,而是全部使用轻盈通透的不锈钢衣架,售卖中的服装都是一长串一长串地吊挂在衣架上的。这样的陈列既实用又能凸显空间和货品相互衬托的关系。


再仔细翻看那些挂在吊架上的服装,发现这个品牌格调不一般,其展示出来的服装无论面料、样式还是印花都富有创新性。有一款男装夹克令我爱不释手,真丝磨砂的面料,领口和袖口是针织的,拉链是旧铜颜色。总之这一款看起来并不像新衣衫的服装,在普遍追求着装挺括、簇新的时代显得有那么一点人文气息。袖子肥大是其最显著的造型特点,几乎有一点蝙蝠衫的味道了。这种风格在当时通过阿兰德隆主演的法国电影,已经在中国年轻人心里打下了基础。我被它打动了,下决心买一件。从里面掏出来价签一看——169元,心想“好贵啊!两个月的工资!”但最终还是一狠心甩出两张新版的百元大钞买下了它。服务员递给我装服装的纸袋也非常漂亮,在满街都还是拎着网兜的年代显得极为扎眼。那个漂亮的纸袋上有一个突出的“蒙”字,手写体,帅气、洒脱!


1992年,苏丹身穿红色蒙妮莎外套,陈风新摄。

1992年,太湖,苏丹身穿红色蒙妮莎外套,陈风新摄。
蒙妮莎参选92中国驰名商标。资料由蒙妮莎创始人曹敏女士提供。


从这一天开始,我知道了一个中国服装品牌“蒙妮莎”,后来又在电视看到了它的广告,在报纸上发现了关于其创始人曹敏的报道。北京蒙妮莎时装有限公司创立于1989年3月3日,是北京市132中(曾经号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第二附中)积极响应改革开放的号召,吸引外资共同兴办的一家中港澳三方合资经营企业。在当时的北京,蒙妮莎也是第一家校办合资企业。


蒙妮莎:为了中国职教走向世界。资料由蒙妮莎创始人曹敏女士提供。


创始人曹敏本是一名服装教师,她一手创办了蒙妮莎时装公司,那时候她戴着大墨镜的照片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不重复自己,更不重复别人”,这是曹敏带领200余名员工创业阶段的名言。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相当的难啊。这家公司的许多设计师在当时国内服装界已经颇有名气,他们在那句创业狠话的激励下勇于创新,每日推出一个新款式,十天一次订货会,三天一次市场信息反馈,坚持小批量、多品种,紧紧抓住市场的需求,不断提高产品适销的档次,创办当年就在北京首届服装节上拿了三个第一。


1994年3月,蒙妮莎创始人曹敏专访,《中国妇女报》。资料由蒙妮莎创始人曹敏女士提供。
曹敏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多次提到“不重复自己,不重复别人”。资料由蒙妮莎创始人曹敏女士提供。


蒙妮莎在市场上的异军突起首先在于理念创新,“超前信息、一流设计”是蒙妮莎占领市场的秘诀。因此每一年服装换季时,蒙妮莎时装总是提前20天左右进入市场。当然占领市场也必须要有与理念遥相呼应的硬实力,“快+新”是蒙妮莎公司制胜之道,与之相应的是“一天一款式”的近乎疯狂的设计规定。即要求设计师们每人每周至少要推出6款设计,然后在每周一次的内部评比会上,经过精选再投入生产。这样新品从设计到上市仅用20天,形成了以快打慢的竞争节奏,屡战屡胜。


还有一个特点是通过限量来形成品牌认知,这一点堪称神奇。那时候的中国服装消费心理尚处在一个初级阶段,撞衫的事情不仅不会尴尬还有相互认同的惺惺相惜。而蒙妮莎生产的每一款时装通常不过生产百件,个别的款式甚至只生产一件或几件。这种生产方式会造成设计成本升高,但也锤炼出了擅于创新的能力。


1992年,蒙妮莎为首届中美时装名模交流展演提供服装。资料由蒙妮莎创始人曹敏女士提供。


建立时尚的空间地标是品牌认知的另一条途径,北京蒙妮莎时装公司借鉴国外连锁营销的方法,在京城的王府井、西单、前门、东四等繁华大街上设立了数十家连锁店,实行挂装开架销售。我当年去的那一家店应该是东四的分店。而以蔚蓝色做基调的蒙丽莎中心店坐落在北太平庄大街中段,前几日浏览90年代都市题材电影时,竟然在石岚主演的《青春冲动》中看到了这个店的场景,真乃踏破铁鞋无觅处,蓦然回首却发现它在荧屏深处。这个突然的遭遇让我老泪纵横。


电影《青春冲动》的片段,女主角在蒙妮莎服装专卖店工作。图片源自网络。


大约十年之前,偶然有机会认识了曹敏女士,当我得知她就是昔日里自己崇尚品牌的创始人时,立刻向她表达了对这个后来突然销声匿迹品牌的敬意。


2. 扎伊采夫SLAVA ZAITSEV


皮尔卡丹是80年代到90年代,一位在中国红透了的国际服装设计师,他是第一位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时尚的社会风采和艺术魅力的国际人士。1985年伊夫·圣·洛朗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作品回顾展,虽然观众寥寥无几,但是对中国现当代时尚发展史来说,依然是必须提及的大事。所以时尚本身就是一种不稳定、难以描述的事物,必然更是难以捕捉。在一轮又一轮的捕风捉影中,一些人获得了成功,比如说老皮;而另一些人却与时代失之交臂,比如伊夫·圣·洛朗等。


1985年,伊夫·圣·洛朗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作品回顾展,因太过前卫,观展人数寥寥。图片源自网络。


而这次,我来给大家讲述一下另一位与那个红火的时代擦肩而过的国际级大师——扎伊采夫。


1960年代的扎伊采夫,图片源自网络。


1992年4月,我的宿舍来了两位客人,男士姓王,30多岁模样,自称是扎伊采夫的中国代理人。他一头卷发,身体微胖,衣着米色的西服,打着一条深红色领带,脚蹬一双闪闪发亮的皮鞋,手里拿着那个时期商务人士喜欢的登喜路手包。另一位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小姐,身着灰色的女士套装。此番他们经人介绍到学院找我,希望我为扎伊采夫在北京的专卖店做室内设计。“全球十大服装设计师”是王先生和他漂亮的助理小乔反复强调的概念,他们希望以此吊起我的胃口,从而让我不遗余力地投入设计创作中。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扎伊采夫这个苏联人的名字,之后就再也忘不掉了,都怪这顽固的记忆力。90年代初期落寞的苏联,试图进入中国市场的老扎,这个组合注定了将是一次失败的努力。


维亚切斯拉夫·扎伊采夫(Viacheslav Zaitsev),简称斯拉瓦·扎伊采夫(Slava Zaitsev),是俄罗斯服装设计师,出生于 1938 年。他在以纺织生产而闻名的工业城市伊万诺沃长大。因出身问题,在1952年他无法如愿以偿考入家乡化学与技术学校中的应用艺术学院。但是他四年之后加入享有盛誉的莫斯科纺织学院,并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苏联时装屋”工作了很长时间后,他于 1978 年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几年后,扎伊采夫获得了“改革者”的称号,成为为赖莎·戈尔巴乔夫的服装设计师。


扎伊采夫,图片源自网络。


在60年代和70年代,法国媒体将之称为苏联对 Christian Dior 的响应,或者更确切地说是“Red Dior”。在1988年10月的一篇名为《来自苏联的明信片》的文章中,《Vogue》称扎伊采夫为“苏联时尚的沙皇”。


扎伊采夫与模特合影,图片源自网络。

模特身着扎伊采夫设计的服饰,图片源自网络。

扎伊采夫于1988年离开俄罗斯前往法国,并在巴黎首次亮相,这是他受意大利时尚的粉丝们崇拜的起点。在设计中他使用更粗犷有质感的材料,如棉花、羊毛和毛毡,通过在西装和鞋子的应用上重新创造了一种意大利风格的形式。扎伊采夫在赢得众多国际类别奖项后,因其对时尚界的独特贡献而被授予巴黎市荣誉市民。此外,在1990年代,他还设计了俄罗斯宪法法院法官的长袍以及莫斯科警察的制服……


之后的好几个晚上,王先生都急匆匆地来到我的宿舍里和我沟通方案,看我画图。待方案设计快结束的时候,他突然要求我在专卖店的门头上方的广告牌上写上“麗采富”三个字。原来这是中方代理们想出来的“鬼主意”,“麗采富”是人们为其在中国的落地、推广而起的一个俗气名字,广告牌闪闪发光、Bling Bling,令人产生一种奇怪感觉。为了更好地因地制宜设计好这个项目,我还特意在一个晚上去那个租用的店面看了一次。说实在的,看了之后基本上不抱太大希望,那个立于街角的房子之前的用途貌似是一个日杂商店之类的。选址的周边环境也一般,乱糟糟的,和奢侈、时尚完全无法联想到一起。


在开始设计的时候,倒是看到了老扎写的对空间概念的几点要求,颇受启发。第一句就是:“要有充足的空气感”。之后的好几年时间里,我一直在思量这句话到底是在说什么?这句话如果在专业教育的话语里找对应的词汇的话,可能就是“空间”,今天再琢磨一下会有一个更贴切的词“设计无”。因为唯有空间细节上的“无”,才能突出服装本体的艺术。可惜当时的我对时尚实在缺少认识,对空间美学的认知也比较粗浅。于是只能懵懵懂懂地下手去处理室内空间的基本功能等问题。


扎伊采夫和模特们的合影,图片源自网络。


后来这个专卖店还真开张了,但波澜不惊,很是低调。包括参与方案设计的我也只是有一次乘坐104路无轨电车时,透过车窗打量过它一眼。


和皮尔卡丹在中国推广活动的环环相扣比较起来,世界级大师扎伊采夫在中国的亮相显得格外仓促,基本上一个回合就败下阵来。至今我和时尚界的人士们谈及此事,竟没几个知道此人的存在,此事的发生。他成了北京城的过客,时代夜空中的流星。


3. 布言布语


“布言布语”是纯粹的本土品牌,它扎根于复杂多元的本土文化,聚焦于“布”这种与人类相伴许久的传统材料,通过对各种布文化的巧妙转化形成自己独特的表达。“布言布语”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品牌培育,如今已经拥有了相当的规模和稳定的市场,更为重要的是,其品牌的理念和物料的选择以及文脉的追溯齐头并进,最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非常明显的辨识度。


“布言布语”25年店庆活动复原小店的橱窗,照片由“布言布语”创始人何燕儿女士提供。


“布言布语”品牌创始人何燕儿于1991年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李薇老师的介绍,曾在服装系进修,之后就留在北京创业。几十年来她不言不语地做着“布言布语”这个品牌,慢慢地塑造出一个底蕴深厚的、形态内敛的、长势茁壮的具有人类学视角的品牌。


90年代做的衣服,照片由“布言布语”创始人何燕儿女士提供。


“布言布语”起步于海淀区,浸淫于浓郁的人文艺术氛围的小圈子里,低调的成长着,不知不觉已成大树。1994年,何燕儿在海淀区北大南门附近开设了自己的服装小屋,其实在那一个阶段,她也还并未意识到品牌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但是以艺术家敏锐的直觉,她感觉到了空间的趣味性和文化特质的重要性。这些环境因素对于联结设计者品牌创始人和顾客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媒介作用。可以说在这一点上无心插柳柳成荫,她充分地利用了空间的识别性,以及空间的创意,恰好对于来访者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1995年冬天顾客定制的红棉袄,照片由“布言布语”创始人何燕儿女士提供。

店铺的展示空间,照片由“布言布语”创始人何燕儿女士提供。


当时在靠近北京大学的中关村一带,知识分子云集。这些社会的精英也在寻找和自己内心世界的呐喊、悲鸣相应和的物质颗粒与空间形态。而当时何燕儿的小服装屋似乎做到了这一点,她所设计的服装具有独特的理念,新颖的款型,看起来不拘一格。开创了追求自在,表现从容,满足舒适休闲的着装气质。另一方面就是她卖场中的设计和橱窗的设计,创造性地将这些特质充分地表达了出来。这种举重若轻的方式,让集聚在北大清华一带的知识精英们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归属。


1997年12月,在北大南门小店窗外与两位顾客一起,照片由“布言布语”创始人何燕儿女士提供。


这一时期,一些知名的哲学家、作家、诗人、艺术家、建筑师、音乐人都是这里的常客。何燕儿告诉我,90年代常来北大南门那个小店转悠的顾客有:赵汀阳、舒可文、范学宜、北岛、胡旭东、徐沛丽(棉布),洪晃,非常建筑工作室的张永和夫妇、清华大学建筑系刘久玲,编剧李樯、央视主持人董倩、张泉灵,艺术家庆庆、刘莉蕴,还有民谣歌手小娟、小强以及圆明园画家村的众多北漂艺术家等等。人们在这样的一个看上去小巧、自然,但让人内心感觉到温暖的地方相逢,小服装屋终于变成了一个美学、趣味自由交流的场所。价值观上的共识,也使这些文化人逐渐变成了一个稳定的客户群。对于“布言布语”的创始人来说,和这样的客户群在思想上的互动,能不断地给予这个年轻的品牌各种丰富的滋养。使其能在漫长的岁月中从容不迫地发展,让自己根植于本土文化,再慢慢地向更大一圈的社会延伸。它一圈一圈地长大着,形成了自己的年轮。


从90年代露天的服装市场到本土品牌专卖店的出现,是北京时尚从土壤到形成精神颗粒的全过程,它是社会学文献不可忽略的内容,也是空间形态不断升华的光辉岁月。




             苏丹完稿于2022/5/26 凌晨





感谢:

曹敏女士

何燕儿女士

汪建松先生提供的资料





四面空间艺术中心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建设艺术咨询研究所




特别鸣谢

深圳市为爱设计有限公司




长按关注四面空间
一面自我  |  二面周遭三面历史  |  四面未来






更多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010-62798806

官方邮箱:cicasudan@126.com

微博:苏丹_TsinghuaUniversity

抖音:四面空间(1818422922)




   往期文章精选↓关注四面空间→阅读更多原创


勾魂的军勾践踏下的青春——光华路旧事之八难忘的堂食——光华路旧事之七横竖都是个吃——光华路旧事之六
白话大白楼——光华路旧事之五
呼叫与被呼叫的机———光华路旧事之四
六号楼里尽朝晖——光华路旧事之三●圈内圈外——光华路旧事之二故人如故今有几——光华路旧事之一从画室到规划院——我在5个“单位”染上“批判味”●祖籍——看不见的故乡非遗新国潮,口罩亦摩登——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粤绣项目创新成果先睹为快 断裂:中世纪的抓光装置
抗疫异情——个人认知的集体胜利
大江东去——《我的大学系列》番外篇终结章庙从海上来墨索里尼的下午茶解密《沙丘》视觉语言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策展与艺术史:三类策略
一个小型现代建筑的非正常死亡事件
现当代艺术展览空间模式溯源——20世纪早期艺术家、设计师的贡献死记的道路,硬背的人生——《我的大学系列》番外篇之十四环艺系的传家宝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8只悬臂椅●两只悬臂椅和它们的野种纪念达·洛查,浅见巴西现代主义四面空间展览回顾:肉之沼泽|SOLO NO.6—傅镭个展第六回设计院中的大生产中国古代建筑的规矩方圆之道    ●创业分享丨大学生创业浪潮中的不死鸟断裂丨中式“西方风情”的文艺复兴“为中国而设计”——平遥城里大变戏
都市照明丨景观形态研究课程汇报
课程中的一次作业
城市永在流逝而影像永生
汽车模型和小人国苗苒回归——从扣子到“扣子”如何超越时间沙从哪里来●上下废墟,艺术家在行动●何为盛宴
●苏丹:我的学生拍电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