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移动新闻船票已被平台巨头买光了!谷歌、苹果、脸书、推特开启混战模式 | 全媒观

2015-09-17 腾讯传媒 全媒派

移动端新闻要被平台和科技巨头承包了!几大战队包含搜索与社交平台,还有终端设备制造,“圈地运动”开始!而提供内容的媒体公司,只能沦为他们的“打工仔”?




本文由腾讯旗下产品“全媒派”独家编辑。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授权合作请联系quanmeipai0321@qq.com。


近,平台和科技巨头进军新闻业的举动引人注目。


Google 和 Twitter 宣布将联合推出移动即时新闻 “Instant Articles”,上周苹果发布会同步问世新版Apple News App,而Facebook也早就先人一步,自家的Instant Articles已经开始“供货”。同时,以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为代表的“社交新闻战略”也铺开局面。


仿佛一夜之间,平台和科技巨头都开始“围剿收割”新闻业。


围剿新闻业之战开始!

平台及科技巨头争抢“新闻分发”


Instant Articles并不是科技公司进军新闻界的第一次尝试,在此之前,各家科技巨头早已爱用各种方式试水新闻业。


如此激烈的新闻分发大战中,移动新闻的蛋糕都被瓜分完了吗?围剿地图如何展开?


抱团合作型


Google和Twitter并不是第一次合作了,而此次合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回应Facebook、苹果和Snapchat等公司进军新闻的类似举措。




两家公司合作推出的新功能“即时新闻”Instant Articles预计于今年秋天发布,旨在帮助新闻发行机构更快捷方便地发布内容。不同于其它公司推出的各项手机应用,Google和 Twitter计划将其打造为一个移动网页。


用户在手机上点击链接后,能立刻在弹出窗口查看文章,而不必花时间等待。不过,Google与twitter并不会保存发行商的内容,用户在弹出窗口中看到的只是缓存网页,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网页快照形式。


自家产品组合型


为了在新闻领域顺利谋得更多福利,科技巨头们往往会采取产品组合的方式,双保险助攻新闻市场争夺战。


Facebook :Instant Articles+Mentions


视频:The Verge介绍Facebook的Instant Articles,时长4:48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165m4qr5x&width=500&height=375&auto=0


除了Google和Twitter,Facebook在早前就已经推出了即时新闻服务,其允许新闻出版社直接把文章发布到Facebook上。相比在新闻移动端上打开内容需要8秒的时长,这个功能使得用户在手机端上可以更快速地阅读新闻。


Facebook首席产品官Chris Cox表示:“Instant Articles是让新闻出版社向读者提供更好体验的工具。可以让他们发布加载迅速、具有互动性的文章,同时加强对网站内容和商业模型的控制。”




该服务成功吸引了多家新闻机构入驻该功能,其中包括《纽约时报》、《卫报》、BuzzFeed等。Facebook希望借此功能帮助媒体接触到更多受众,同时助推自家产品进军新闻业。


除此之外,Facebook在今年9月还向记者开放了视频直播功能。通过Facebook Mentions这一应用,记者可以进行视频直播、问答互动、发布新闻报道,同时还可以了解当前社交网络上的热门话题以及讨论人群。




其计划通过此功能吸引更多记者在Facebook上发布内容,并借此从Twitter手中抢夺新闻业用户。


Google:Instant Articles+Google News+News Lab


视频:Google新闻实验室功能介绍,时长2:03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165e3eat1&width=500&height=375&auto=0


除了与Twitter合作推出即时新闻,Google还有一款“历久弥新”的新闻聚合服务Google News。这是一款新闻聚合器,网页根据用户订阅数据结合机器算法,不使用记者或人工编辑,每天收集并展示来自全球数千个新闻来源的头条新闻。


用户可根据时间和发行机构来筛选新闻进行阅读。同一新闻事件,读者可迅速阅读到不同机构对之做出的不同报道,用户还可自行设置阅读版块以及文章显示数。




与此同时,Google还推出的“新闻实验室”(News Lab),将Google多款工具集结为新闻业专业工具库,充分调用自身技术及产品资源,以打造新闻生产者的专业化生产平台。


Twitter :Instant Articles+project lightning


统计显示,Twitter上四分之一的认证用户是记者或媒体机构,2014年的一份报告表明,超过一半的美国记者都使用Twitter作为他们主要的社交媒体报道工具。Twitter也从来没停止过在新闻业上的野心,除了联合Google推出即时新闻服务,还计划推出了一个叫做“项目闪电”(Project Lightning)的现场事件实时报道应用。




Twitter利用其平台上的海量推文,使用自己的编辑团队对其进行整合,内容涵盖时下热点,爆炸新闻,奖项,综艺,体育,文化,本地新闻等等。利用Project Lightning来阅读和观看新闻时,用户不必再专门关注Twitter上的某个内容发布者就可看到其发布内容。而且无论是已登录用户还是游客,均可通过这种方式消费新闻。此外,Project Lightning可为用户提供沉浸式视频内容,海量图片,迅速加载,自动播放。


一招制胜型


除了合作或产品组合的方式,有些科技巨头则选择专注于一款产品,以期在激烈的新闻业竞争中突围成功。


靠卖硬件起家的苹果公司便依靠其新闻应用Apple News正式进军新闻媒体领域,其目的很直接,就是要与Facebook、Twitter等已经踏足聚合新闻服务的公司竞争,并利用终端设备优势,将对手“一招毙命”。




Apple News聚合全球多家主流媒体和资讯,如纽约时报,路透社、彭博,CNN等,支持自主学习功能,通过记录用户搜索过的选项,为其推荐相同主题的内容,力求借此机会赢得受众,在新闻发行圈子里分到一杯羹。


如果你手头有一件苹果产品,那么Apple News里的文章就都可以免费阅读,该应用还会在即将面世的新版iOS中自动推送新闻。这意味着数以亿计的用户一夜之间就拥有一款便捷的手机新闻阅读器。


通讯服务公司“阅后即焚”Snapchat也以类似方式推出了其新闻服务Discover。但比起Facebook等公司,Snapchat在挑选合作媒体时明显更挑剔。


除了严格控制进驻媒体的数量和质量,所有媒体在Snapchat上发布的内容都是专门为这个平台量身定做。此外,与Facebook和twitter这些发布最新最热门话题的社交平台不同,Snapchat要“依靠编辑和艺术家而非点击量和分享来判断哪些是重点内容”。




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则选择在社交新闻方向突围。Linkedin曾推Linkedin today,这款应用整合不同行业的新闻,依据用户所属和关注的行业,通过算法推送每日业界新闻。用户除了能读到自己行业内部的文章,还能看到业内其他人士在读什么,可谓充分利用了自身平台的职场社交属性。


为什么是平台和科技巨头?玩转新闻业,哪种姿势最嗨


平台和科技巨头“收割”起媒体公司毫不手软,不管是组合出击,还是单枪匹马,流量纷纷到碗里来了。不过,移动端新闻“先到先得”的混战已经过去,要瞄准靶心,必须根据自身平台特点做出最优方案。


聚合应用升级不停歇


无论是Facebook的Instant Articles,还是苹果公司推出的Apple News,或Snapchat的Discover,都是以聚合再分发媒体内容为基础的。




简而言之,他们不生产内容,他们只是内容的搬运工。但这些搬运工,却决定着内容生产商的命运。在分发程序上,他们姿态各异,例如Facebook的Instant Articles允许发布者自由发布任何内容,而Snapchat则严格挑选合作媒体,并要求对方为Snpachat Discover平台本身量身定做内容。


视频:Apple News app功能介绍,时长2:00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1652y28p0&width=500&height=375&auto=0


Twitter则充分利用了自身平台的强大内容资源及实时优势,其产品Project Lightning计划利用平台内部的推文来做新闻,并招募一批经验丰富的新闻编辑为用户编辑、整合及发送新闻事件的实时推文报道。


H5页面争夺战一触即发


不同于大多数手机应用程序,Google和Twitter合作推出的Instant Article另有特色。这款服务首先是开源的H5页面工具,允许任何机构使用。


其次,它关注更多的是阅读方式的提升和速度的改进,使用者只要点击链接就能立刻在弹出窗口中阅读已缓存的全文,无需多花时间进入媒体机构的官网去阅读。


Google和Twitter利用其强大的用户资源和搜索功能,势要挖掘各个渠道的潜在市场。


全平台在线工具库,形成使用依赖


Google除了关注新闻内容,还把目光投向了新闻生产者。依托自己的强大产品、数据功能,它推出的“新闻实验室”(News Lab)旨在将新闻工作者与各种数据资源联系起来,让记者及编辑们“用了就离不开”。




News Lab推出一系列新闻编辑工具,并附带说明和指导,让新闻工作者学习如何使用Google的产品来报道新闻,还向广大新闻人开放Google Trends服务,告诉他们某一搜索关键词各个时期下在Google被搜索的频率和相关统计数据。


不想当工具库的平台不是好聚合器!Google的目标是让新闻从业者在使用过程中形成“路径依赖”,以此与苹果和其他巨头竞争。


结语媒体公司醒醒,必须要主动出击了!


平台和科技巨头已经将移动端新闻的船票迅速囊括。面对平台巨头自带“流量收割机”属性,媒体公司如何挺住?


举个栗子,Facebook的用户数量高达14亿,其中超过12亿来自移动用户。平台的巨大流量无疑为它进军新闻业增加了极大砝码,而如此庞大的用户基础则让媒体公司望其项背。


那么,面对科技公司的围剿,媒体只能沦为平台和终端设备“打工仔”?


我们或许可以给出一个乐观点的答案。不少媒体公司正在夹缝中挣扎,但至少看得到希望。


风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的驻企高管和BuzzFeed前首席营收官Andy Wiedlin表示,媒体公司必须要在科技巨头的平台上生存,否则他们会被果断抛弃。


出版《时尚》、《GQ》等等一系列杂志的康泰纳仕(Condé Nast)出版公司总裁Bob Sauerberg说,他的公司一直都在努力探索最适宜媒体公司发展的环境,已经与Snapchat,Roku和Apple News都达成了合作协议。


前不久,老牌媒体《华盛顿邮报》也宣布其新视频战略,意在取代此前的电视报道风格,利用短小精悍的视频外加一系列诸如视频垂直播放器、虚拟实境等的高科技,来报道新闻,以此扩大受众。BBC总裁Tony Hall在公布未来新举措时则表示,BBC要拥抱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端业务完全有可能成为其主要业务。


科技巨头的新动作无疑给传统新闻业带了极大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科技公司和各家媒体究竟是你死我活,还是抱团共赢,仍有待观察。


其实,流量是平台的优势,但也可能是压垮平台的稻草,比如,Twitter已逐渐放弃社交属性,专攻新闻属性。平台借力新闻增强用户黏性,是否为长久之计?聪明的媒体人或许从中看到了改变自身的可能。


...

点击图片阅读我们的推荐


Buzzfeed移动端主编:要在更小的屏幕上做更核心的内容!



点击关键词查看对应内容:

长期加班 | GoPro转型 | 社交媒体 | 记者薪水 | 大神公关稿 | TED演讲 | 高温天 | VOX | 二战电影 | 美食剧 | FT易主 | 电竞主播 | 媒体团灭 | 秘密花园 | 卫报 | 华尔街日报 | 本土港媒 | 创业公司死法 | 新视野号 | Vice纪录片 |

点击阅读原文或点击头像查看历史消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