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节丨钟明:我和作曲家谷建芬的一段交往

2017-09-08 钟明 新三届

        老编的话:教师节快到了,本号推出“教师节”专题,刊发新三届同年朋友和其他读者缅怀师长的文章,欢迎投稿,敬请关注。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钟明,中国人民大学78级贸易经济系食品商品学专业,王小波同班同学,移居北美29年。现在是美国东部地区从事留学申请、教育监护、升学指导的资深顾问。


        顾问公司创立于美国康州纽黑文耶鲁大学附近。专注于低龄留学的个性化申请以及精细的后续服务,担任小留学生的监护、督学与顾问。像孩子们的美国代妈妈与个人导师,全程呵护与陪伴小留学生的健康成长。

 

        上大学时才十八九岁。那年代,台湾校园歌曲风靡一时,比如,刘文正演唱的《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湖湾》,及其他人唱的《童年》,《橄榄树》《蜗牛与黄郦鸟》《兰花草》等歌曲,以它特有的调,旋律清新、富有校园味道,歌词纯朴自然,容易上口的特色,如一股清爽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

        我总觉得不够过瘾,于是给崭露头角的女作曲家谷建芬写了一封信,因为喜欢她谱写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那首歌,希望她能为我们新一代大学生谱曲。我, 一个学生,仅仅喜欢文艺,可是谁也不认识,只好把信寄给了《歌曲》月刊编辑部,请求他们转寄。



        出乎意料的是,过了不久,我收到了一个大信封,里面是谷建芬老师的亲笔回信及当月的《歌曲》杂志,上面刊登了我的呼吁书,请作曲家们为我们写适合于我们的校园歌曲。可想而知,我当时心里有多么激动和感动!


        哇,这下子,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接连几个月里,我收到了许多作曲者及有同感的读者来信……

        谷建芬老师来信邀请我去她家作客,交流想法。这样,我就利用周末,去看谷老师。那是在鼓楼大街附近地区的一个宿舍大院,离中央歌舞团不远。谷老师是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中年知识分子,中等个头儿,中等身材,很秀气,儒雅,而且很富有激情,激情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因为她和我父母是同龄人,所以,一见面,我就不由自主地称她为“谷阿姨”,后来才改叫谷老师。谷老师的爱人邢波高高的个儿,长得挺帅的,是中央歌舞团的舞蹈编导。


        谷建芬,祖籍山东,1935年出生于日本大阪,七岁那一年随父母回到了祖国。1955年从东北音乐专科学校(现为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谷建芬被分配到中央歌舞团。然而在她参加工作的第三年,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她被下放到江苏一个农村参加劳动改造。


        尽管谷建芬离开了她心爱的钢琴、曲谱,整天与庄稼、水田打交道,但她的心里从未泯灭对音乐创作的渴望,她不断地汲取著民间歌曲丰富的营养。1976年,中国从历史的低谷中走出,谷建芬才重新获得了创作的自由和权利。

谷建芬老师指导本文作者练唱


        获得新生的谷建芬对创作简直到了着迷的程度,每天坐在钢琴旁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那时候的她每年都要创作近百首歌曲。压抑已久的巨大能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谷建芬到了完全忘我的境地。


        1980年,张枚同在《词刊》第三期发表了他的新作《八十年代新一辈》。这首词主题新颖、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动人、结构比较严谨、音乐性强,它一下子吸引了谷建芬的注意,诱发了她的乐思。她在这样一种兴奋激动的心情中,一挥而就,写下了她的成名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这首歌的成功给谷建芬带来了广泛的声誉。歌曲曲调优美、旋律流畅,一下子在广大群众中流传开来。1983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然而,正当谷建芬沉浸在巨大的创作喜悦之中的时候,她的流行歌曲的创作引起了艺术界广泛的争议。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不同的欣赏风格和艺术见解,谷建芬默默思考著。她始终认定她的选择是对的,她继续耕耘著属于她自己的那一片土地,她要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她要用格调高雅、旋律优美的音乐陶冶青年们的心灵。(以上部分内容参考了网络资料。)

        当我了解到谷老师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地坚持自己的信仰,艰难地奋战时,"那崇敬之情如滔滔江水",不能自已……我,一个普通大学生,能做什么呢?由于从小锻炼出来的组织能力,使得我充满自信地邀请谷建芬老师到我所在大学去举办作品介绍会。


        于是,我得到了校学生会的大力支持,谷建芬作品介绍演唱会吸引了好几百名意气风发的学生, 谷老师带着任雁、吴国松,还有另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歌手为我们演唱, 深受欢迎。

同学们在谷建芬老师家。左一谷建芬,坐着的钟明、陈科文,站立者袁强,右边那个小伙子名字是什么?       


        自此之后,我校专门组织了“林园之声”校园歌词征集筹委会,我们连续几个月在全校大张旗鼓地利用校刊及广播站,刊登与播放校园歌词。歌词经选择后来还打印成册,出版了天蓝色封皮儿的“林园之声”校园歌词精选。(我的那份没带出国,早已丢失了,如果读者中有当事人,还有保存下来的原本,请为我复印一份,在此深表谢意!) 


        我记得校园歌词筹委会里陈晨任主编,孙平也是个头头儿,好像还有李黎,这都是陈科文前几天在电话里谈起《林园之声》校园歌词征集时提起来的。记得我们好几个学生文艺骨干带着打印好的《林园之声》校园歌词集子去谷建芬老师家送集子,那天还有袁强,谷老师还请来男高音吴国松,另位年轻漂亮的女歌手(想不起她的名字啦,看那天的照片吧)一起彩排一个更大规模的“谷建芬校园歌曲作品演唱会”。我们大学生合唱团好像也参与演出啦。(不知当时校刊摄影记者萧燕、许群有没有拍照?)


        演唱会那天,八百人大教室坐得满满当当的,连过道儿里都坐满了,气氛相当热烈,中央歌舞团的许多演员来表演,《兰花与蝴蝶》《清晨我们踏上小道》《留下一片阴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等歌曲,激发着年轻人的热情,记得谷老师特意为我伴奏,让我独唱了一首她的歌曲《留下一片阴凉》,那是多大的荣幸啊,也记载着我们这一段不平凡的友谊。歌中唱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你栽一棵留下一片阴凉,我栽一棵留下一片阴凉……”


谷建芬老师和女歌手(想不起她的名字啦)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
花儿香鸟儿鸣
春光惹人醉
欢声笑语绕著彩云飞

啊年轻的朋友们
美妙的春光属于谁
属于我属于你
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再过二十看我们重相会
伟大 的祖国该有多么美
天也新地也新
春光更明媚
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

啊亲爱的朋友们
生活的奇迹要靠谁
要靠你要靠我
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
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
为祖国为四化流过多少汗?
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

啊亲爱的朋友们
让我们自豪地举起杯
挺胸膛,笑扬眉
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我们唱着这首歌走过在大学的四年,我们唱着这首歌走遍了祖国大地,在各行各业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那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男高音吴国松


        在这熟悉的歌声中,流淌过我们这一代人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深藏在记忆中的年代又一次重新涌现在眼前……当时同学分别时, 也相约二十年后再相会,我们都会是啥样子呢? 


        现在回想起来, 虽然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没有辉煌, 也没有显赫,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在踏踏实实地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我真的很怀念那个充满单纯, 热情和希望的年代!是啊,怀旧是多么的温馨,我们都曾经历过,拼搏过,现在仍然奋斗着……重温往事,感叹时光的飞逝,也会让我们更加感恩!重温往事,也会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

        我最后一次去谷老师家告别是在我1988年出国前夕。谁知,这一别就是20多年啊!

        二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谷建芬,这位作曲家已经写了一千多首歌曲,《妈妈的吻》《我多想唱》《思念》《绿叶对根的情意》《歌声与微笑》《烛光里的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歌声与微笑》《世界需要热心肠》,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与插曲,《青青世界》《巫山神女》《滚滚长江东逝水》《二十年后再相会》等。


        同时,谷老师也培养了毛阿敏,那英,孙楠那样一流的歌星,而她的名字也和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密不可分。


        前几年,在电视上看到央视和Channel V联袂评奖,在北京世纪剧院举行的华语歌曲榜中榜大奖颁奖晚会上,谷建芬荣获终身成就奖,以表彰她对中国音乐事业的特殊贡献!她的四大弟子除了毛阿敏之外,那英,孙楠,解晓东都在场为她祝贺,谷老师手捧著奖杯感慨万千,回顾了这二十年的艰难历程,及每一首旋律诞生之时作曲家所经历的磨难和艰辛,还提到了当年去大学宣传她的通俗歌曲的事情……


        谷建芬最后的一席话令在场的很多人动容,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向她表达敬意。此时此刻,我已是泪流满面……

照片从左至右:袁强,钟明,聂莉莉,谷建芬,陈志军,彭坚,李黎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啊!但愿有朝一日,我能再见到谷建芬老师,如果有可能,谷老师携弟子们到美国巡回演出时,能请她们到美东来演出,我至少可以在当地帮忙联系音乐厅,做一些组织工作,比如联系赞助啦,宣传售票啦,舞台总监啦,制定灯光音响技术控制要求啦……


        如果,再进一步的话,我可以也唱一首《那就是我》,代表着远离故乡,但仍然心系中华的千千万万海外同胞们……那将是个歌如海情如火的盛会,台上台下几代人都熟悉的旋律,几代人都曾经历的激情与共鸣……

        哎,又有了一个新的梦想……我想,人生苦短, 风云变幻,倘若有梦陪伴,那就拥有了鸟语花香、彩霞飞满天的五彩缤纷的世界……


        写于2006年11月17日


本号获许可推送,图片由作者提供



师道:教师节专题

赵荣构:千里跋涉只为给您梳一梳头

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班级”的老师们

杜丽燕:张宗炳先生说“我不知道”

范玮丽:老留学生巫宁坤的传奇人生

陈原:我与冯其庸先生的半世纪交往

管士光:冯其庸先生三幅墨宝的回忆

汪瀰:先生风范永存我心

蒋国辉:我的导师李锡胤先生

中南海讲课第一人孙国华先生

贺越明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贺越明:“另册”里的三六九等

杨劲桦:悼恩师彭明

斯雄丨 永远温暖的笑:

怀念我的老师画家朱维民先生

追忆朱维民先生:

他牵着我们步入艺术圣殿

童兵忆甘惜分:百岁人生只为真

喻国明忆甘惜分先生:

书生报国无他物,惟有手中笔如刀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