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故丨成曾樾:陪溥杰先生品尝宫廷御宴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成曾樾,笔名老成,1954年8月生于北京,1982年2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做过机关干部、报社编辑、副刊部主任、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出版有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散文集、长篇纪实文学、文学评论集等。曾担任鲁迅文学奖小说奖评委。
原题
下 馆 子
过去的人把去饭馆吃饭叫“下馆子”,如今,这个词已很少有人用了。以前的人生活大都艰苦,手头拮据,极少有机会下一次馆子。所以,下一次馆子会在记忆中保存很久。
记得我小的时候,只有两次下馆子的经历:一次是和外祖母(北方人叫姥姥)去王府井东安市场内的翠花楼饭庄吃饭。那次是人家请客,我们坐着三轮车赶去,沿着窄窄的木楼梯上到二楼,坐在高靠背的皮椅上。饭馆里的一切都令我感到很新奇,饭菜很丰盛,大饱了一次口福。
白魁老号
另外一次是和父母去隆福寺的白魁老号。我记得那次我非要吃滑溜里脊,好像是七角多钱一盘,父母都有些舍不得,但我偏要,迟疑了半天,只好依我。以后几天,父亲还一直在叹息说,如果不吃那盘菜,可以买一本很厚的书。这都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事情。
后来我参加了工作,有了收入,下馆子的次数便开始渐渐多了起来。这倒不是我挣的钱多,而是饭馆对我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宁肯平时省着点,也要去下一次馆子。加上我又有两位同样嗜好的朋友,三个人说定要凑钱把京城里所有的名馆子吃个遍。
实施这项“工程”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好在当时的名饭馆也是有数的,故而差不多吃了个遍。印象里记得的有:丰泽园、全聚德、鸿宾楼、东来顺、东兴楼、泰丰楼、峨嵋酒家、四川饭店、力力餐厅、晋阳饭庄、江苏餐厅、上海餐厅、青海餐厅、曲园酒楼、来今雨轩、玉华台、松鹤楼、同和居、沙锅居、莫斯科餐厅、新侨餐厅、和平餐厅……
北京的部分老字号
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事情。如今,我的这两位朋友一位做了老板,一位成了饭店的经理,终于可以整天泡在饭馆里了,这个“福分”是不是由当年的“下馆子”招致的,不得而知。
我依然如故,囊中羞涩但却吃兴不减。天性所致,就连看书也往往对其中有关吃喝的情节情有独钟。就说四部古典名著吧,我最偏爱的是《水浒》,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书中有许多关于吃的场面。每当读到“烫几壶好酒,切几斤上好的牛肉”,或“肥鸡嫩鹅,各色菜疏、时鲜果子”的描写时,便禁不住垂涎。
其实《红楼梦》中有关吃的描写更精细、也更讲究,但由于大观园中的小姐们吃得过于文雅,不如《水浒》中的好汉们吃得痛快,故一直对我的吸引力不大。
爱吃是人的天性,但要想成为美食家绝非易事 36 32661 36 11865 0 0 1260 0 0:00:25 0:00:09 0:00:16 2821 36 32661 36 11865 0 0 1139 0 0:00:28 0:00:10 0:00:18 2821前不久读了陆文夫的《美食家》,更觉出此中道数极深,但对美食颇有研究的作家不乏其人,其中一位就是已经作古的汪曾祺先生。汪老对美食的研究与实践不光是下馆子,还包括亲自操厨,此外,他还能将文学创作与烹调艺术融汇贯通在一起,实在堪称一绝。
汪曾祺先生下厨
我就曾听他讲过这样一件事:一次,几位外国作家去汪老家拜访,汪老热情款待,亲自下厨做了几样拿手菜,其中有一盘清炒豆芽令外国朋友赞不绝口,都说吃在嘴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香味。汪老笑着说:“其实我就是在油里放了几粒花椒,炸出香味后捞出,再下豆芽。他们怎么会知道呢?其实,写小说也是这个道理,要有花椒味而又不见花椒,这就是作家的本事。”
已故作家中,要说下饭馆次数最多的,著名诗人郭小川也许要算一位。一次,偶翻《新文学史料》,上有新整理发表的《郭小川日记》,粗略一数,当中提到下馆子的文字竟有几十处之多,且时间跨度极近,现摘抄几则如下:“9月3日,在东安市场五芳斋吃饭;9月10日,到森隆吃了烤鸭;9月11日,与光年、白羽、默涵一起到前门外丰泽园吃饭……”日记中还多次提到一家名叫“菜根香”的馆子,这引出了我的回忆,因为我上小学时的学校就在这家饭馆附近,即今天的景山东街,那时我常从这家饭馆门前过,故对“菜根香”印象极深。而当时中国作协离那里不远,所以郭小川常去光顾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但要说起下馆子资格最老也最有趣的,恐怕还要数启功先生了。启功先生是我读大学时的老师,教授我们古典文学,业余时间还传授书法。我看过他写的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他与老字号同和居的交往,读来颇有意思。
启功先生
启功先生是清朝皇族之后,家长们与常往宫中送膳的同和居渊源自然极深。启功先生小的时候,常约几个皇族兄弟去同和居下馆子,大快朵颐之后,常常是一溜了之。同和居也拿这群孩子没办法,只好记上账,去向他们父母讨要。若干年后,启功先生去同和居吃饭,与同和居的老人聊起小时候的事,还有点不好意思呢。
提到同和居,便让人联想到京城的宫廷菜。北京的馆子多,来京落脚的各路菜系也多,但宫廷菜一直是北京的一块金字招牌。如北海公园的仿膳饭庄,据说直到今天还能烹制出全套的满汉全席,让外国吃客大饱眼福、口福。
如今,北京成了国际化的旅游城市,打着发掘皇家菜系的旗号,挂着宫廷御膳牌子的饭馆也就越来越多。但是否都属正宗,就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倒是有幸品尝了一次正宗的宫廷菜。
溥杰与嵯峨浩
事情是这样的,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曾娶一日本女子为妻,叫嵯峨浩。嫁给溥杰后,嵯峨浩便入宫生活,这位日本女子天性聪颖,又对烹饪极感兴趣,经过长年的体验、观察和向御膳房厨师的请教,她将这些宫廷菜一一记录下来,编辑成书,出版了一本《宫廷菜谱》。
北京的一家旅游饭店便根据这本书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摸索、实践,烹制出了全套的宫廷御宴,以作为招徕外国游客的特色项目。那天,这家旅游饭店专门请溥杰先生前去品尝鉴定。我有一位当记者的朋友恰巧被邀主持报道此事,他知道我爱吃,便给我打了电话。
当我急匆匆地赶到饭店的时候,溥杰先生早已到了,正和几位老先生在喝茶聊天,我和溥杰先生握手寒喧几句之后,就开始品尝宫廷御宴了。菜极多,一道一道地上,且每上一道必要换盘换碗,餐具也都是清一色仿照宫廷制式,明黄色、蟠着龙。吃了哪些菜已记不清,只记得有一道能叫上名字的水晶肘子是味道极棒的,托在碧绿清香的荷叶中,晶莹剔透,看着就诱人。还有两三种羹,虽味道各异,但无不鲜美异常。
饭后,饭店经理小心翼翼地询问意见,溥杰先生连声夸奖说:“做得好,做得好!”经理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您千万别客气,哪儿做得不好或味不对您就说。”溥杰先生忙说:“不是客气,确实是做得好,比嵯峨浩做得还要好。”说得几位跟在后边的厨师既兴高采烈又有点不好意思。其时,嵯峨浩已离世多年。
这是我第一次领略宫廷宴的排场与美味,同时也领略了宫廷宴的奢侈与烦琐。如今,溥杰先生也已作古多年。一切皆成往事。
这是一九八八年六月的事情。
本号获作者许可推送,图片选自网络
相关阅读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