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材访】辛向阳:价值观正确了,才能走得更远

材料馆 材料馆 2019-06-20


做任何一项设计,都要先判断这件事情对个体以及对社会整体的影响。

——辛向阳


设计师介绍

INTRODUCTION DESIGNER


辛向阳教授

摄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设计馆


辛向阳,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哲学博士,拥有跨多个学科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包括机械、建筑、平面设计、油画、交互设计以及艺术史等。他曾于香港理工大学创立大中华区首个交互设计专业,被誉为中国交互设计的带头人。曾提出“交互设计五要素”、“行为逻辑”和“从UX到EX(从用户体验到体验设计)”等理论,深刻影响了学术界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产业界。并于2015年获得世界交互设计协会年度最高荣誉奖,是该奖项第一个获奖个人,也是亚洲目前唯一一位获奖人。


2005-2011年,在香港理工大学负责交互设计专业期间,他成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交互设计毕业生,活跃于全球的金融、互联网等行业。


2012-2016年,他通过江南大学的全球招聘,并担任设计学院院长一职。任期内,他连续5年策划了【设计教育再设计】国际会议,推动了影响深远的设计教育的改革,并于2015年底使学院成功获批设计学一级博士点。


 除了教育教学,他积极参与各类高水平的社会活动,推动中国的设计进步和国际化,他曾担任G-Mark、IXDA、红星奖等多个国际设计竞赛的评委;另外还策划、组织、参与了交互设计国际大会、中国交互设计体验周等,推动交互设计在中国发展的重要国际会议。



12

手记✎  采编  黄小芳

一如名字,辛向阳教授本人儒雅知性、温暖干净。与他交流几句,可以快速窥见“设计”的深度和广度,感受到他作为一名设计学者对社会、对环境乃至地球的大爱。但很多时候文字和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惟愿这里所记载,能还原他所想之万一。


采访内容

INTERVIEW CONTENT


年轻时的辛向阳教授

因单纯喜欢画画,学了机械

后来加上各种被动和主动的学习

拥有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包括建筑、交互设计等

 

在他身上

我们可以感受到大爱

当年为回到内地

他放弃了香港理工大学优厚的薪资

一同放弃的还有美国绿卡和唾手可得的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他一直致力于

推动设计教育改革以及设计在更多领域的价值创造

辞任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一职后

他加入了内蒙古阿拉善沙漠的公益治沙项目

想从设计学角度出发

寻求公益治沙项目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以及公益传播的社会影响力最大化

希望相关利益者可以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 1 -

师者的大爱

 

辛向阳教授

曾与行业内人士共同提出过一个口号:

培养有责任感的、受尊重的设计师

 

 

 Q:请聊聊设计教育与设计师的创新能力。

 

辛:现在的设计师其实不缺创新能力。在创新方面,全世界的科研成果有很多,设计顾问公司的成果也不少,设计师的手段和方法更是日渐丰富。

 

我过去曾做过一个报告,主题是“忘本的设计教育”。忘本,是指忘记了设计教育本来的一些责任,忘记了它本来的宗旨。在创新方面,我们缺乏的并不是实现手段,而是对创新目标和创新目的价值观的判断。这恰恰就是整个设计教育体系里面所缺乏的,设计师平常对此的关注也不多。

 

改变往往是创新的开端,但从状态A过渡到状态B,状态B就一定比状态A好吗?在我们看到一件具体产品形成的影响时,很容易判断它的好坏。但是在最初做设计时,从寻找产品机会到找到合适的实现这个机会的手段的过程中,设计师很难想象到它未来带来的结果,在这方面的判断能力十分不足。这种设计初始的动机与最后结果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的例子,并不少见。

 

某一件很小的、微观的事情是如何慢慢演变发展成为一个很宏观的社会趋势的?这是很值得研究的事情。总的来说,做任何一项设计,都要学会去判断这件事情对个体以及社会整体的影响。社会整体包括人,也包括其它所有和可持续相关的生物,包括地球本身。

 

 Q:材料在设计中对创新的作用。

 

辛:材料在创新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之前的塑料、玻璃、钢材、有机金属,到现在的纳米材料等新兴材料的发现和发明,工业发展离不开材料领域的突破。

 

从更大的角度讲,材料对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的推进作用是毫无疑问的,不少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材料的选择。造纸就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之一。而现在的技术能够合成甚至发明出很多新材料,应用在健康、医疗等各大领域。对设计师而言,当新的材料出现了,就能发掘出更多设计新产品的机会。

 

东华大学的王教授在去年就分享了他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成果。他设计的时候发现,我们可以利用他的高分子材料,做出很多新兴的产品,原来不可以做的,现在能够做了。或者原来已经有的,现在可以因为这个材料做到更好,比如说减轻重量、降低成本、提升性能等。这就是材料之于创新的作用。

 

- 2 -

设计创造价值

 

辛向阳教授说

他和他的设计研究团队

希望能通过实践将设计介入各个新兴领域

并期待更大的价值创造

 

 Q:请谈一下您对国内制造业转型的看法。

 

辛:目前来说,大家聊得更多的制造业转型,往往是从OEM到ODM。原本是制造企业接其它国际企业的生产定单,提供生产服务。到了ODM则是在制造企业有生产线和制造能力的前提下,妥善运用设计思维,从而能够生产、制造属于自己的产品。除了刚才提到的从OEM到ODM,像企业的多元化转型,还有比如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商业模式变革带来的转型等等。

 

谈及设计与制造业转型,设计师如果想发展得更好,需要有自己的品牌。这要参与的不只是产品研发,涉及LOGO、品牌的定位,还需要在寻找产品设计机会的过程中,做一些商业决策。当他意识到某一个消费群体需要这类产品时,实际就是为之后的商业市场板块定位作前期的研究。当然之后还有OSM,叫企业整体架构的系统创新,这时就要求设计思维本身要有所进步。

 

辛向阳教授在2017TTF(转型趋势论坛)致辞


要达到转型,我们必须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设计对象,去实实在在地理解其自身发展的规律,社会各个不同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性,包括社会作为设计对象,有哪些地方可以去改变(个体行为的改变,社会组织的改变等)?有哪些地方可以被引导(社会理念和信仰等)?这些都是OSM这个层面的。

 

刚才描述的,国际上真正有能力做相关研究的人并不多。国外一些前沿的学校如卡内基梅隆、米兰理工等在提出了相关的理念之后,中国的学校可以快速学习是件好事。但是我希望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要快速地专注于前沿的动态,同时还要扎扎实实地理解到,这种设计对象有自己非物质的属性,这是它可以被设计者改变的维度的部分。

 

 Q:国内的设计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有什么差距?

 

辛:如果是从设计服务方面来讲的话,企业内部的设计团队包括外边的设计咨询公司,这些年跟国外的差距正在缩小,而且缩小了很多。国内设计师或设计咨询服务行业的自身学习能力在不断提高,包括自己在给社会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方法。

 

但是还有一些地方,不能叫差距吧,就是发展的阶段不一样。就像刚才讲到的,包括国外的某些组织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我们学习和了解之后会跟进得很快,但是目前我们提出来新的理念就发现,关注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提升。

 

- 3 -

设计与未来

 

辛向阳教授曾表示

设计是人类了不起的能力

这个能力能够塑造和影响人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Q: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大概是怎样的?

 

辛:之前家具、家电企业都有自己的小设计团队,但真正让设计成为一个重要部门,大概是从2004年开始。联想、长虹、海尔的创新设计部门基本上都在2003年、2004年开始建立的,大概2007年之后,互联网行业也有了自己的创新设计部门了。

 

从这方面来看,可以发现我们设计行业的趋势发展,跟中国整个经济的形势发展是直接关联的。而中国经济形势的发展是和整个社会的广大需求、国家政策是相关的。设计顾问公司也一样,之前的顾问公司关注传统的实体产品研发的比较多。现在则出现了一些新的设计顾问公司,提供服务行业、用户体验行业设计咨询。

 

但是,下一个趋势我认为还是大家都讲的“为转型而设计”。前面也说到,“为转型而设计”是说,设计不仅仅是为企业的研发服务,不管是实体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今后都将会有更多企业的、产业的宏观决策,包括企业多元化决策的选择、多元化路线的选择,企业的mission和vision的制定。在社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对设计而言,是被动的适应社会转型?还是主动的推动社会转型?这是需要被好好思考的。

 

一个企业的理念和宗旨是非常重要的。围绕宗旨,我们才能更清楚每一个重要决策都是有依可据的。它是信仰层面的东西,让一个企业具备凝聚力、让企业文化能够沉淀。很多好企业都有相应的口号、理念和愿景的设计,但是当有的企业不能很好地理解“使命愿景”对企业的文化建设、对企业研发和生产的作用时,它可能只沦为一个口号。但也有很多企业,能深深理解愿景、使命和理念对企业生产实实在在的作用,这些是未来设计肯定会关注到的。

 

设计战略和设计管理都不是新鲜的概念,但是真的想让设计、设计战略参与到更高层的企业战略决策的话,一定要了解这些东西,这些是趋势。现在我们还没有能力做好这些事情,因为我们参与这方面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不够多,做这方面设计实践的人也不够多。比如美国的麦肯锡,就已经从传统的咨询公司到现在开始关注设计思维对企业高层决策的作用。少数的设计公司也在开始关注设计对企业宏观的战略布局的影响,这是在未来是很重要的。

 

 Q:对设计行业和服务设计的人群有何寄语?

 

辛:第一,对设计行业包括新兴的服务设计行业,我想设计师首先要能够充分地意识到自身、自身的工作以及设计行业对社会的潜在贡献,比传统的设计教育里所理解的要更大。我们提升的不仅仅是某一个产品的功能价值和美学价值,更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社会大众的生活品质,促进社会组织的转型。所以第一是要更充分地意识到自身和行业的价值

 

第二,三观要正确。只有拥有正确的三观,我们在从事的事业中,在各个大小项目的实践过程中,才能找到相对稳定的方向。有时候你能做好一个设计项目,但是五年、十年下来,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和理念来引导,你是很难让自己在某一个方向上成长起来的。事实上,这样的情况还蛮多的。在朋友圈里,不少设计师分享一些高大上的学术观点,但真正让他分享某案例时,会发现先前分享的学术观点与他本人的理念是不太统一的。而这个设计师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说,只有价值观正确了,我们才能走得越远

- END -



点击下方关键字,看往期《材访》


佳简几何 | 王党威 | 杨文庆 | 李博 | 石晓曦 刘烨 | 高雷 | 周兰 | 崔重阳 | 郭胜荣 | 李晓磊 杨锐 单峰 | 王颖嘉 | 白明辉 | 黄晓靖 | 于文庆 | 李振威 | 张立 | 李守强 | 陈兴博 | 宋侃 |孙凯 |张健鹏 | 姚洁磊 | 张帆 | 杜宝南 | 戴妍鑫 | 宋文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