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书店,和有趣的灵魂不期而遇|草地·专栏

郭慕清 新华每日电讯 2020-10-26

书店要活下来,除了“输血”,还需“造血”。增加支撑书店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全社会引领“手不释卷”的风气,让全民阅读成为时尚,也是重中之重

只有一个充满书香的中国,才能让一个个书香飘溢的书店长久活下去

首发:“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ID:xhmrdxwx)

作者:郭慕清

 

每每推开一间书店的门,总会看到,有人坐在那里静静翻书,或是三两喁喁私语,轻声聊书。那一刹,红尘喧嚣顿时静了下来,一颗被俗事牵绊的心又能闲散下来,精神有了出口。此时,只需一杯淡茶,足以度过一个下午。



书店是一方精神领地,也是一座城市的精神维度和价值坐标。闻得见的墨香、纸张摩挲的质感、充满美的阅读空间……书店常常让人流连忘返。遗憾的是,受疫情冲击,这两个多月,很多书店的门扉久未有人推开,不只是单向空间,很多书店都抱着写“临终遗言”的心情,发出“求救”:收入大幅下滑、现金流危机,几近关闭。

 

怎么办?很多书店积极开展自救。钟书阁2月4日开启首场淘宝直播,连播多场,最多一场万人观看评论。志达书店发起“云游出版社”系列活动,整合出版社、实体书店、网络渠道等资源,探索线上阅读传播和新的图书营销模式。

 

3月18日,在北京市海淀区钟书阁北京融科店,工作人员用手机直播推荐书籍。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除了书店自救外,政府也在积极为书店纾困,同渡难关。比如,北京市急书店之所急,紧急发布了扶持书店的16项措施,首批扶持资金3月底之前到位,预计全年扶持资金为1亿元;上海市也在保持和加大原有扶持书店发展政策和专项资金,鼓励推动相关方,减免疫情期间书店的场租费用。

 

然而,书店要活下来,除了“输血”,还需“造血”。增加支撑书店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全社会引领“手不释卷”的风气,让全民阅读成为时尚,也是重中之重。只有一个充满书香的中国,才能让一个个书香飘溢的书店长久活下去。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营造书香中国,鼓励市民多去书店,邂逅有趣的灵魂,多购书,多读书,只打“情怀牌”恐怕不够,得让人了解读书的“好处”。对很多人而言,读书要“有用”,开卷有益,益在何处?

 

奔波滚滚红尘中,不同的职业与分工,人们很难全面了解历史、甚至自己所生活的时代,广泛阅读与思考,是变得清醒甚至“高贵”最便捷也最“廉价”的方式。在书店里,可以发现更多的自我。


3月21日,在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一家书店,市民在选购书籍。新华社发(尚宇杰 摄)

 

不仅如此,买好书,读好书,还可以成就人生。这个道理,曾国藩也懂,他曾举债买书,最终成为一代中兴名臣。

 

道光十六年,26岁的曾国藩寓居京师读书,参加“恩科”殿试,再次名落孙山。心情略有失意的他,无意逗留,立即收拾行囊,决定搭乘粮船南归。

 

虽然落榜,但是京城一年的读书备考生活,让曾国藩这个成长于深山的学子眼界大开,他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游一次江南,先绕道扬州、金陵,再回湖南老家,以实现自己“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宏愿。


曾国藩


穷书生,身上盘缠所剩无几。在经过江苏睢宁县时,了解到知县是同乡易作梅,便前去拜访求援。易作梅与曾国藩是旧识,和他的祖父、父亲都十分相熟。他乡遇故知,易作梅非常高兴。当曾国藩讲出自己的难处,想借钱回家时,易作梅欣然为其解困,借银百两,并赠送了几两散银给他。

 

船过金陵时,曾国藩慕名上岸,游览六朝古都。这时,他吃惊地发现,金陵的书肆业非常发达,丰富的书籍令他痴迷驻足。一日,他在书肆闲逛,发现一套精刻《二十三史》,油墨芬芳,印刷精美。他太喜欢了,爱不释手,当即就要买下,可一问价格,惊得瞠目结舌,这套书需要白银整整一百两,这对当时的曾国藩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买了书,就没了盘缠,好几次他想忍心离去,却又恋恋不舍,走而复还。他心想,好的书籍要看缘分的,这次不买,以后可能再也买不到了,于是狠狠心买下这部心爱的《二十三史》。当时已是初夏,他索性当掉了随身所带的一些皮袍冬衣,典当所得,添作盘缠。

 

整套书搬进船舱,鼻翼萦绕着阵阵油墨清香,他看着自己斥“巨资”所购书籍,倍感幸福,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回家后,父亲曾麟书看到儿子典当了衣服,而且还借了一屁股债买这么一套书,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非常高兴,替儿子把债还了!

 

举债也要买书,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志向、兴趣和爱好。曾国藩一生都在追求做“天地完人”,他给自己立下12条自律的功课,名曰“日课十二条”。这十二条铁规戒律成了曾国藩每日修身、终生精进的不二法门。其中有一条就是: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曾国藩的一生,不爱钱,不聚财,但是却爱去书肆,爱买书,爱读书,爱聚书。他的故居“富厚堂”内的藏书多达30多万卷,令人惊叹。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与书、与书肆的不解缘分,成就了曾国藩一生的事业,奠定了他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湘军统帅、一代大儒的精神根基。

 

书店:对蹭书者和豪购者,都是天堂


钩沉历史,翻阅书店的故事,还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不过他比曾国藩还穷,这就是东汉的思想家王充,他把书店当成了自己的“图书馆”。

 

据记载,王充少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后来在京城太学学习,师承当时著名的学者班彪。他喜欢读书,几乎过目不忘,很多书只要读上一遍,就能记住主要内容,还能背诵某些精彩章节,不仅如此,他理解力也很强,进步飞快。

 

他求书若渴,但是家里贫穷,买不起很多书。当时,洛阳街上有很多书铺,王充便想出一个好办法,把书铺当成“图书馆”,每天吃过早饭,就背上干粮到书铺阅读,不分春夏秋冬,不论刮风下雨,跑了一家又一家书铺,读了一册又一册好书。就这样,他读遍了诸子百家的主要著作,掌握了书中的精神要义。

 

几度春秋,几经寒霜酷暑,王充写成了充满批判精神、闪耀唯物主义光辉的《论衡》。他出身草根,在书铺立志,终成为一代杰出的思想家。


爱读书,买不起书的人有很多,但书店的门依然为其敞开,知识不分阶层,只要亲近阅读,就有收获。爱读书,爱逛书摊,“豪买”书的人也有很多,他们读书爱书,有的甚至嗜书如命,恨不得踏烂书店门槛,搬空书店藏书。

 

当代作家孙犁就极爱书店,他的观点是:进大书店,不如进小书铺;进小书铺,不如逛书摊;逛书摊,不如偶然遇上。而陈寅恪不同,他主张逛书店要“豪买”,对于书籍,他喜欢大购、多购、全购。他在哈佛大学留学时,每个月有100美元生活费,除了30美元左右用来生活开支外,剩余全部用来买书。

 

陈寅恪的好友,也是“哈佛三杰”之一的吴宓曾说:“哈佛中国学生,读书最多者,当推陈君寅恪及其表弟俞君大维,两君读书多,而购书亦多。”


陈寅恪

 

回国后,陈寅恪在清华大学任教,依然不改“心头好”,每每有闲暇,必去书店淘书,有时碰到了好书,价格再高也不惜购买。他的书房里,到处都是书,甚至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不过,身处书城,他不愿让人帮忙整理,就怕别人整理,搞乱了位置,不方便自己阅读。

 

陈寅恪一生热爱书店,醉心买书读书,即使在双目失明后,依然让助手帮忙读书买书。正是靠着这样的毅力,晚年他完成了八十万字的皇皇巨著《柳如是别传》。诚如陈寅恪在中山大学的助教黄萱所言:“寅师以失明的晚年,不惮辛苦,经之营之,钩稽沉隐,以成此稿。其坚毅之精神,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

 

读书,是很多人的战“疫”姿势


这两个多月,很多人居家战“疫”。闲暇无事,除了“醉心厨艺”,也想起以前在书店淘书、买书、读书的美好时光,在家中一隅,翻阅起那些蒙尘、久未翻开的书,静静阅读,体会文字的魅力。

 

读书,是很多人的战“疫”姿势。

 

就像那位武汉方舱医院里读书的年轻人,他手捧着一本《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这一画面被媒体镜头记录下来,迅速走红网络,就连该书作者、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都在推特上转发了这条新闻。


 

据说,这位年轻人目前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书,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平时就喜欢读书,所读的书是回武汉后在书店购买的。短暂的回国探亲,依然不忘逛书店买书,身染疫病,仍然不忘阅读和思考,他的回答,让人感慨不已。他戴着口罩,倚靠病床一头,静静阅读的样子,所传递的强大精神力量,也给了战“疫”中的人们很多勇气和宽慰。

 

如今,很多书店困难重重。

 

上海的1984书店,位于韵味独特的湖南路,被称为“魔都最漂亮的书店”。3月12日,店主发出求救,说从来没想到有一天要惨兮兮地向顾客诉苦。他在求助信中说,书店内藏书及物品悉数打折出售,以筹措资金,“我们只想要保住1984的魂”。

 

3月14日,姚晨转发了这条求助微博,一夜之间阅读量暴涨,第二天很多人戴着口罩,涌进书店,消费买书,表达对店主的支持,甚至还有人找到他,希望直接捐钱给他,但都被谢绝了,因为他不想接受无以为报的好意。


微博发出后,1984书店里里外外都是爱书人。


被关注是幸事,也是坏事。一夕之间,花费无数时间挑选的好书被挑走,书店好像失去了灵魂。这不是店主想要的结果,目前书店叫停了藏书销售,正在积极策划活动筹措房租等资金。

 

这只是一家在疫情冲击下摇摇欲坠的书店自救景象,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对于这些让人垂泪的书店求助信,我们能做什么?对这次疫情,我们还有哪些反思?

 

加缪在1947年出版的《鼠疫》中写道:“人类能在这场鼠疫和生活的赌博中赢得的全部东西,就是知识和记忆。”

 

作为储存知识和记忆、充满精神感召力的书店,日久天长地传递着阅读带来的向上力量,锤炼着人们的精神韧度,积蓄着对抗风险时的底气和信心。


3月18日,读者在钟书阁北京融科店挑选书籍。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就像方舱医院里读书的年轻人,他热爱书店,喜欢阅读,困境来时,能自我舒压,精神不垮,这便是书店和阅读带来的慰藉,也应该成为对疫情的反思之一。

 

如今,疫情得到控制,很多人摘下口罩,走进了春天的街巷,热情拥抱生活,去久未去的网红小吃店“打卡”,去郊野赏花,去看春和景明。还有一件事不能忘记,那就是去推开书店的门。点一杯摩卡,捧起一本书,使劲儿阅读。

 

疫后重聚,会三五知己,不妨选在书店见面。让逛书店成为美好的生活方式之一,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分割,不可切断,就如同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的血液一般


草地副刊|110年前,他扑灭东北三省肆虐的瘟疫,还推动了分餐制

草地·专栏|传诵数千年,为何“与子同袍”依旧让人心潮澎湃?

草地·专栏|在“方舱读书哥”身上,我们看到中国社会信任的力量

草地·专栏|宅在家的日子该做些什么?不如学一学苏东坡

草地·专栏|“黑死病”与欧洲的至暗时刻

草地·专栏|天花覆灭启示录

草地·专栏|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有哪些属于你的记忆?

草地·专栏|李白因何难忘“江山第一楼”?

草地·专栏丨韩松:杞人忧天非坏事,别让科幻成真

草地·专栏|关山远:人,如何才能控制炫耀的冲动?

草地·专栏|你了解口罩的历史吗?

草地·专栏|在历史上肆虐过的病毒,人们是如何应对的?

草地·专栏|6部病毒题材影视剧,讲述人性之战

草地·疫线|重症定点收治医院仍未“清零”,“白衣天使”还在坚守!

草地·疫线|珞珈无所有,“云”赠一枝樱 

草地·疫线|武汉战“疫“记

草地·疫线|“辨证施治”让新冠患者对中医竖起大拇指

草地·疫线|四川医生“泪目”日记,讲述援汉40多个日夜

草地·疫线|他带队进驻距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二甲医院

草地·疫线|仝小林院士:应进一步树立中医自信

草地·疫线|这些普通人,撑起首都的天空

草地·疫线|50多天没下火线的ICU主任:疫后拍张全家福

草地·疫线|戛然而止的归途:滞留武汉的外地人咋样了?

草地·疫线|这家知名医院赴鄂支援有何绝招?

草地·访谈|作家叶倾城,倾情写“围城”

草地·访谈|学者韩晗谈“风月同天”:我们一定要有母语自信

草地·访谈|作家贾平凹为“疫”线战士加油,做了一件事……

草地·访谈|作家毕淑敏:《花冠病毒》“成真”,她“痛不欲生”

草地·访谈|5000普通人合拍疫中无名者的“余生一日”

草地·访谈|有人怀疑感染反复量体温,打热线时大哭不止

草地·访谈|没想到这么多人读我的“武汉日记”

全球战“疫“|淡然的巴西人,终于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

全球战“疫”|日记来了!援意中国专家组成员都做了哪些努力?

全球战“疫“|“群体免疫”,英国这步险棋的真正考量是什么?

全球战“疫“|澳大利亚:橄榄球赛无人喝彩,卫生纸买够一年用量……

共同战“疫“|细数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灾难抗争史

共同战“疫”|迟子建:作家们的文章是一声声爆竹,迎来防疫的春天

共同战“疫”|作家陈彦:在面对他人时,先焐热自己的手心

草地·手记|被“封”黄冈的记者,直播老区农民战“疫”

草地·手记|湘鄂边界小城寂静的春天


监制:姜锦铭 | 责编:李牧鸣、刘小草 | 校对:饶小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