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女儿的诗也有多首,其中一首《送女儿参加高考》这样写道:
成龙成凤梦难除,掌上谁非可爱珠?
眷眷目光门外聚,沙沙笔迹案头书。
此时犹舐投怀犊,明日终飞展翅雏。
先父送儿情景在,几回追忆泪模糊。
颔联抓住眼前所见所闻的细节来描写。当前诗词创作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能写大,不能写小;能写粗,不能写细;能写笼统抽象,不能写生动形象。总体说来,还是逻辑思维多,形象思维少。所以我就很注重诗词细节的描写。颈联发感慨和联想。此时此刻,我才忽然明白和理解了当年父亲送我参加考试时的心情,尾联荡开一笔,把小诗推向一个情感的高潮。我想,诗能感人,还是要写平常人的朴素感情,这种原汁原味的感情不做作,富有“人情味”,古人说“诗缘情而绮靡”,一点不假!
我写友情的诗也很多,《接加拿大老同学信》应该是较有代表性的一首:
飞雁传书到小楼,来逢春日去逢秋。
人添白发三千丈,月映沧波两半球。
天上有云堪作纸,世间无砚可磨愁。
童年梦境依然在,一捧瑶笺一漫游。
颔联出句“白发三千丈”是李白现成的句子,对句如不能相称相当,此联的对仗就失败了。以“沧海两半球”对之,应该说比较“现代”,也比较理想。颈联取物,有大(天、云)有小(纸、砚),然而相提并论,合而为一,于是虽大也小,虽小也大。主要是极言“愁”多。尾联回到题中“接信”,首(“传书”)尾(“捧瑶笺”)作了呼应。袁枚说:“诗虽奇伟,而不能揉磨入细,未免粗才。诗虽幽俊,而不能展拓开张,终窘边幅。”我觉得有理,所以写诗很注意修炼“揉磨入细”和“展拓开张”的功夫。孙悟空的金箍棒和铁扇公主的芭蕉扇都是能变大能变小才是宝贝,如果只能变大或只能变小就没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