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祥: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振兴
点击上方“乡村发现”可以关注哦!
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振兴
我也说一点,刚才听文胜介绍了今天座谈会的主旨,主要是讨论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并且下节我们讨论怎么来贯彻落实中央这些部署。
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这次文件把三农问题改成了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刚才文胜讲的,由农业变成了农村。我们在座的都是搞三农问题研究的,我这些年实际上也是做这个研究了。上大学之前我是77级的,我长期在农村生活,家里本身就是农村的,地地道道当了5年农民,所以实际上对农村的感受很深,也很有感情。我是觉得,我们国家的三农问题,当然从历史来讲,也是个新命题,其他发达国家在它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一定的阶段也出现过,我们国家在国民党时期也有,但是主要的问题还是解放后,就工业化和城镇化,或者说计划经济时期加剧的, 50年代毛主席跟梁漱溟的争论,大家都知道。
改革开放以后,刚开始那几年,情况有所好转,我讲课老是说拿数字说话,就是1978年的时候,当时城乡收入差距还是1:2.57倍,那年农民的收入好像是134块钱,城镇居民是307块,是2.57倍。刚开始那几年家庭承包制,农民收入提高了,城镇居民当时没进行工资改革,所以城乡差距有所缩小,甚至到80年代还出现了农产品过剩这种破天荒的事情。当时的领导人就启动了市场化改革,要让农民面向市场。从1985年以后,我觉得我们城乡关系就掉头直转,又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了,差距在扩大。以至于到2002年开十六大的时候城乡差距达到了1:3左右,1978年改革才开始的时候才2.57倍,到了2002年扩大到3以上达到3.1左右。那么这个时候差不多20年时间,实际上还是剥夺了农民的,还要继续剥夺农民。于是到十六大以后,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以后,五大统筹,其中有城乡统筹,收到了很大成效。十六届三中全会是2003年9月份开的,从2004年开始一直到今年,国家每个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每年都有个主题都是支农惠农政策,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对农民在财政上要多予少取。刚才文胜也提出,把农业税提前取消掉了,还有农业特产税,三提五统,农民的负担提前取消掉了,于是乎农民在这现在过程中间就得到了实惠。当时十六大就提出来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这个背景下,2006年左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目标就是用五句话,这次十九大也是五句话但有变化,到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就提出来城乡一体化这个概念。十六大、十七大这十年期间,我们国家在农村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国家也投入很多,已经见到了成效。十九大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对于我们国家整个发展阶段的判断,虽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我们主要矛盾表述已经发生变化。1987年十三大报告提出来我们的主要矛盾还是老的说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现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可能增加了几百倍,我们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再这样说落后的生产力,好像有点妄自菲薄一样。实事求是地讲,生产力水平那么高,还是那么判断,也不是个好事情。十九大改为生产力发展是不平衡不充分,在发展过程里面,不同方面发展不平衡,有些快,有些慢,我觉得这样改是对的,就这个新的表述也不能太僵化了。在这个情况下,刚才曹老师也讲,这个对三农意味着什么,三农到底面临哪些问题,下一步突破口抓手在哪里?我就是顺着你的命题做文章,我突然想了一下,我们下一步怎么办?我们国家的三农政策不宜做大的调整和改变,而应该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过去十多年来已有的支农和惠农政策,这是我总的看法。对过去十多年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不宜做大的改变和调整,而应该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已有的政策。
在这个大的判断之下,像刚才你提到的几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一个就是土地征用,土地财政,因为昨天万胜发了文胜的文章,我看了一下,那是你在湖南的发言吧?有可能只有谈土地财政才会涉及到。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我在苏州这些年也搞了城乡一体化研究,收集了很多资料,也搞了一些调研。我觉得苏州的城乡一体化的水平,在全国是处于比较高的阶段。有一次我到重庆去开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那个会议的主题也是城乡一体化,我发言介绍了苏州的一些做法,会议主持人的是安徽省政府的经济研究中心的主任,他说,夏教授你们苏州经济发达,财政好,其他地方做不到。苏州城乡一体化是2008~2009年,当时江苏省委、省政府把苏州作为江苏省13个地级市里面唯一一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还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韩俊都作为调研基地。苏州市城乡一体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具体数字,比如像城乡差距,到去年年底,全国的城镇居民和农民的收入好像是1:2.7左右,那么苏州市的话就是1:1.9左右,江苏省好像是2.5左右,说明苏州的城乡差距较小。
现在特别有说服力的一个是什么事情?我最近也了解了一些情况,比如两种户口的含金量,前面我也有过错误的判断,好像一直就是户籍制度改革,就是要放开让农民进城,意思就是农民想进城,户籍制度不让他进,所以要放开。实际上现在苏州,甚至在南通情况是相反的,不是说农民想进来你不让他进,而是你想让他进来,他不想进来了,是两种户口的含金量现在颠倒过来了。原先的农转非是很难的,城市户口含金量高,是农村户口不如城镇户口。现在反过来了,弄个农村户口很难。为什么现在颠倒过来了?苏州的农村户口里面就存在征地拆迁的补偿,这补偿标准现在很高。虽然没说把那钱全部给农民,一下给几套房子,而且按人口给的,你把你户口转走以后就没了,所以就宁可留在农村。还有社保、养老、医疗保险、低保等,苏州的农村几乎百分之百都覆盖了,农民都有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多少,农民标准跟城里面完全是一样的。现在农民觉得挺开心的,从来没想到农民还有养老金,看病还能报销,拆房子一下补偿那么多。如果把那户口丢掉以后,就没这些了。现在有些农村的小孩考上大学以后,户口可以不转,仍然留在村子里面。我们院里面有个老师,老家在苏州农村,村子里要拆迁,他早已离开农村,都快六十岁了,跟村里面干部比较好,为了得到补偿,于是跟村里干部商量,不是要其他待遇,就是要这个补偿就行了,把户口又转回去了,补偿得到了几套房子以后,户口又转走了。由于前几年国家的城乡一体化政策、支农惠农政策已经收到了成效,苏州的水平可能在全国比较高,我能不能认为,苏州的今天就是其他地方的明天呢?朝着这个方向去前进,进一步完善政策,不要轻易改变了。
土地政策我觉得刚才曹老师讲得蛮好的,我对这个问题也有了解。我是2000年左右曾经写过这篇文章,说国家不讲道理,把农民的地你怎么就拿去了,几个法律都规定了,怎么就从农民手里拿去了?结果参加全国的一个会议,就是陈锡文之前那个中央农办主任还批评了我。在海南的一个大会上,虽然没点名批评,但是他的意思就是说,我那说法不对。有一次我在上海市开会,那次陈锡文也来了,他有些讲法跟曹老师的接近。他说他参加国务院的会议,好多的部长都在说,农村的土地应该是国家的,怎么是农民的?所以他感到很奇怪,说你们这些部长,学没学宪法,都认为这个土地是国家的,所以他感到很惊讶。
现在我的主要看法是,土地财政一直改变不了,为什么?征地那个钱干什么去了?确实,我们城市好多公共设施是靠这个钱的。如果没有土地财政收入,是支持不了的。1993年搞那个分税制,财权大量上移,就中央财政拿得多,事权大量的下放,把钱拿到上面去,让地方做事,地方怎么做?土地财政的话就是卖地。像苏州那边,城镇化就是修路,搞三集中,很花钱的。现在表面上看起来财政一年收入要几千亿地方财政,但是实际上好多乡镇都是负债的,而且负债几十亿,如果不卖地,连工资都发不出去,不要再说搞什么农村公共产品,搞什么城乡一体化了。
前几天我看苏州电视台,每过一段时间,就拿出去一块地来卖,全国都是这样子。就是土地储备,把农民的土地先征用了,给你点补偿,然后建立同级储备,过几天再拿出来卖。虽然现在国家有限价,但苏州那边一亩地开卖以后,也是要两万多块钱了。最后的卖价起码三万多,所以这个房价很高,这还是在有现在限制、封顶的情况下。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土地财政一下去掉以后,地方财政是难以维持运转的,就连工资都发不出去。所以,也可能有个过程。土地财富增值,怎么增值的,就是因为政府搞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就升值了,到深山老林去,到中西部去,那个地怎么不增值呢?所以要搞溢出效应,土地财政可能一时还取消不了。
对失地农民补偿标准要提高。江苏省把土地分成几类,比如苏南地区是一类土地,苏中是二类,然后到徐州那边就变成三类,补偿标准苏南当然高,高的补偿标准一亩地最多也就四百多块钱。 2007年前,我们当时就搞了一些调研,在苏州,当时征地有这么个变通办法,好像国家也是认可的。就是说征地之后,征一百亩地,不是全部征走,而是说留15%左右给这个村子留下来,这个村子可以在这个地上搞一些厂房等出租作为收入。我到苏南到盐城也去过,全国都有,国家允许有一种变通的办法,对农民实行补偿。
如何找到乡村振兴突破口,怎么找抓手的问题,我认为是农村社保和公共服务的进一步完善。刚才我就讲苏州这个问题,农民为什么舍不得把户口转成城市户口?主要是一个是拆迁的补充,另外一个就是社保问题。社保已经蛮完善了,就医开票也能报销一些,养老的话,一个月能拿个几百块钱,过去从来没有的事情。所以,十七大提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里面有这些东西,农民是很开心的。我们最近议论十九大,农民对这个政策很满意的,因为得到了实惠。除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还有低保,还有失业保险,还有其他一些公共设施,比如道路修好了,又能上网了,又有自来水等等,环境保护也做好了,农村的生态现在也好了。曹老师讲上海的城里人要搬到乡下去,苏州那边可能环境更好,城里人搬到太湖边上去,到那买一套房子,弄个别墅。江苏省有个大画家,晚年就在太湖边上的东山弄了一个别墅,离苏州有一小时路。现在乡村的农家乐,在那住上一晚上,都蛮开心。
农村的社保,还有公共服务、公共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苏州的水平比较高,其他地方如果没做到的话,可以进一步完善。我老家是陕西咸阳的,有很多年没回去了,但跟家里面有联系,家里说现在农村跟你在的时候已经大变了。
关于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这是另外一块农民。现在有2.6~2.7亿农民工,进城以后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难度比较大。现在测算的话,可能一个农民工要市民化,享受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等等,好像平均起来起码要十几万块钱了。所以就这个事情,2.6亿乘上十几万二十万的话,整个需要多少钱?这些钱哪里来?这个问题也确实蛮头痛,可能一下子拿不出来,也是有个过程。
苏州的农村比上海的农村还好,现在有网络,要买的东西大多在网上买,空间距离也大大缩短了。现在苏州的城乡一体化,据我的了解,主要是面向有苏州户籍的人群,包括苏州的农民,但是外来的人口享受不到。外来人口有农民工也有大学毕业生,实际这部分人是个大事情。苏州的外来人口跟户籍人口几乎是1:1,外来人口前几年统计是150万,这一部分人怎么办?进城以后是新苏州人,但没有享受到苏州的户籍人口的那些待遇。特别是小孩上学问题,现在买房子都是大家一个价格,苏州本地人也是多少钱,他也是多少钱,这个没区别。但小孩就上不了学,这个是个大事情。现在来看,各个城市里面所谓的房价,大家买房子的时候,第一个考虑的因素是学区,好像大家把小孩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后面才是离医院远近,商场远近的。现在所谓的积分入户,标准门槛是蛮高。还有就是社保待遇,要想办法加快落实。
为了做好上面这些工作,国家的财政还仍然要保持,甚至要进一步加大向农村倾斜,或者是向三农倾斜。前面取得了那么大的成绩,就是支农惠农,和财政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财政确实需要支持,功不可没。包括中央财政对农村的教育等等的投入,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因为我上课的时候,也找这些资料,教育经费增加了,但是增加的时候,他至少重点要向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教育倾斜,那么下一步要继续这样搞。刚才讲四化里面有农业现代化,苏州有四个一百万亩,就是一百万亩水稻田,一百万亩生态林,一百万亩什么什么,财政给有补贴的,还特别提供了农业保险。农民还是不太愿意搞,因为这个灾害总是不可避免的。有时候比如说去年6月份的时候,小麦正收获的时候,结果下雨,最后农民的庄稼就烂在地里面,收了粮食的话,人家还不要,所以发霉变质了,农民损失惨重。这次有农业保险以后就好多了。今年六七月份的时候,我们那边都天旱,高温,结果阳澄湖的大闸蟹受影响了,就有一些农业保险解决了这些问题。
还有职业农民的培育,苏州农业职业学校请我当他们的专家,我去开会的时候,苏州发改委、财政局的一个人跟那个校长说,你们这个机会来了,现在中央培育职业农民,你们学校刚好做这个事的,可以抓住这个机遇跟苏州市政府合作,政府有补贴给你去培养农民。我觉得财政对三农支持政策要继续保持,财政的支出结构上应该体现。
昨天我看韩俊在十九大以后回答记者的提问,提出了三个优先战略,其中一个是向农村优先,可见国家现在把农村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从习总书记的经历来看,他在陕北插过六年队,陕北那个时候是最穷的,他深知农民之苦。他后来在清华读博士,博士论文是农村市场化。习总书记对农民是有感情的,这几年的政策也能看出来,特别是总书记讲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现在把振兴乡村作为三个优先战略的话,可见中央对三农确实是很重视的。在这个大的政策环境下,怎么来落实。
作者系苏州大学教授,本文系作者在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与湖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乡村振兴”研讨会上的发言,中国乡村发现网根据录音整理。
相关阅读
★《中国乡村发现》官方网站:http://www.zgxcfx.com
★《中国乡村发现》书刊订阅:25元/期,全年150元
◎支付宝--账户名:陈明飞;账号:hnnyy@vip.163.com
◎银行汇款--户名: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长沙洪山桥支行
账号:18-077 1010 4000 2317
◎邮局汇款--地址:长沙浏河村巷37号
收款人:陈明飞;邮编:410003;电话:0731-84210181
◎汇款后请及时致电确认到账情况及收刊地址
★投稿邮箱:zhgxcfx@163.com
★ 论道三农:hncwsh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省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乡村发现主编陈文胜原创文章发布平台。
★ 湖湘智库:huxiangzhiku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直辖的综合型智库--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官方微信。
★中国湘学:xiangxuecn
湖南省湘学研究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致力于成为湘学知识普及平台、湘学学者交流平台、湘学成果共享平台。
★乡村发现:zgxcfx
乡村品牌读物《中国乡村发现》刊物及中国乡村发现网的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