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治感冒的中医古籍记载

2017-12-14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早在《内经》已经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素问·骨空论》说:“风从外人,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汉《伤寒论》已经论述了寒邪所致感冒的证治,所列桂枝汤、麻黄汤为感冒风寒轻重两类证候的治疗作了示范。“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


  隋《诸病源候论·风热候》指出;“风热之气,先从皮毛人于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有青黄脓涕”,已经认识到风热病邪可引起感冒并较准确地描述其临床证候。《诸病源候论》所指的“时气病”之类,应包含有“时行感冒”。

  至于感冒之病名,则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兹后历代医家沿用此名,并将感冒与伤风互称。“治感冒寒邪,头疼身痛,项强拘急,恶寒呕吐,或有腹痛。又治伤寒发热,头疼,恶风,无问内伤生冷,外感风寒,及寒湿客于经络,腰脚酸疼,及妇人经泄腹痛,并皆治之。”

  元《丹溪心法·伤风》明确指出本病病位在肺,治疗宜辛温或辛凉,“伤风属肺者多,宜辛温 或辛凉之剂散之。”


  明《万病回春·伤寒附伤风》曰:“四时感冒风寒者宜解表也”。


  清代不少医家已认识到本病与感受时行病毒有关,《类证治裁·伤风》就有“时行感冒”之名。“时行感冒,寒热往来,伤风无汗,参苏饮、人参败毒散、神术散。”


  《证治汇补·伤风》等对虚人感冒有了进一步认识,提出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有汗当实表,无汗当疏邪,内热当清火,实表不可大补,疏邪不可太峻,清火不可太凉。若肺虚伤风者,先与祛邪,遂即养正,先后缓急,不可偏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