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治小儿咳嗽的中医古籍记载

2017-12-14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幼科切要曰:“小儿之咳,谓有声无痰者,肺伤也。嗽则有痰无声者,肺湿也。咳嗽则有虚实、风寒、湿食、停痰、阴虚等症。但因痰而嗽者,痰为重,主治在脾;因咳而动痰者,咳为重,主治在肺。……”


  《保婴撮要曰:“一小儿咳嗽恶心,塞鼻流涕,右腮青白,此脾肺气虚,而外邪所乘也,先用惺惺散,咳嗽顿愈。但饮食不思,手足指冷,此外邪虽去,而元气尚虚也,当调补脾土,而生肺金,遂用六君、升麻,治之而愈。”

  《保幼大全》曰:“杏仁煎,治小儿咳嗽上气.……款冬花丸,治小儿咳嗽,日瘥夜甚,初不得息,不能复啼。”

  《活幼心书曰:“若嗽日久,津液枯耗,肺经虚矣。肺为诸脏华盖,卧开而坐合,所以卧则气促,坐则稍宽,乃因攻肺下痰之过,名为虚嗽。声连不断,喉中痰鸣,气息欲绝,嗽罢则吐白沫或干呕,此肺虚而气不顺也。面唇皆白而惨,嗽过额上多汗,哽气长出,乳食减少,致脾虚而胃亦虚,宜其有吐,投茯苓浓朴汤及藿香饮,次温脾润肺,理中汤加杏仁、北五味,水煎服。”


  《幼幼新书·咳嗽》曰:“《圣惠》治小儿咳逆上气,痰壅,不欲乳食。紫菀散方……《圣惠》治小儿咳逆上气,大小便滞涩。射干散方”《幼幼新书·久嗽》:“《圣惠》治小儿嗽久不止,心神烦闷,栝蒌煎方。”

  《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咳嗽》曰:“若久者,不可下也。十一月、十二月嗽者,乃伤风嗽也,风从背脊第三椎肺俞穴入也,当以麻黄汤汗之。有热证,面赤、饮水、涎热、咽喉不利者,宜兼甘桔汤治之。若五七日间,其证身热,痰盛,唾粘者,以褊银丸下之。有肺盛者,咳而后喘,面肿,欲饮水,有不饮水者,其身即热,以泻白散泻之。若伤风咳嗽五七日,无热证而但嗽者,亦葶苈丸下之,后用化痰药。有肺虚者,咳而哽气,时时长出气,喉中有声,此久病也,以阿胶散补之。痰盛者,先实脾,后以褊银丸微下之,涎退即补肺,补肺如上法。有嗽而吐水,或青绿水者,以百祥丸下之。有嗽而吐痰涎、乳食者,以白饼子下之,有嗽而咯脓血者,乃肺热,食后服甘桔汤。久嗽者,肺亡津液,阿胶散补之。咳而痰实,不甚喘,而面赤,时饮水者,可褊银丸下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