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应阳:我不赞同初学者先读古医书
没有师承家传,我们可以依赖的唯有书本。书本总是无私的,书本不仅是知识、也是创造知识的无尽源泉。所以,没有明医不爱书,没有明医不爱读书。
朱炳琳先生在《到处逢人说凤梧》一文中回忆道:“遥想专栏初辟当年,莘莘学子,奔走相告,《学报》一到,先睹为快,笔录手抄,不分昼夜。”
对于书籍里面自己所爱的字句,甚至爱到痴迷,方药中先生回忆道:“我用小纸片把要背的东西写上一小段带在身上,反复默念,走到哪里念到哪里,一天能背熟几个小段。”
然而,很多学中医的人都觉得中医书很难读,入门很难。我觉得读书难,难在未读对书。
1、读书难,难在未读对书
有些老师主张读书要从难到易,从四大经典开始,这样才不偏离原旨。
就像王文鼎先生回忆自己的学医经历时说道:“郑先生第一次讲课,就反复申言:欲为良医,当从《内》、《难》学起,方有根底。否则专恃一二方书,即使为医,亦走方郎中而已……浅近之书只可敷于应用,未可深入堂奥。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海鳖,理固然也”。
但是我觉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些古籍都太难了,不仅是由于我们的古文水平,更是我们的国学内涵都已经低层到一个前人未预料的地步。
更悲惨的是,在现代数理化的教育下,仅形成了的逻辑思维,思维模式单调,致使我们连“阴阳”这个最基本的对立统一的哲学概念都一无所知。怎么读古书?
我认为从难到易的这个做法不适合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的初学者,只适合具有深厚国学或文学功力或有师承、家传的学生,因为去探索未知,正面迷茫,甚至让自己相信自己原本不相信的东西,是一个艰涩而需要勇气的过程。
所以不要先看古书,看不懂反而会消磨掉自己的意志,第一口力气与意志应该帮助自己建立对中医的概念。
现代一些简单易懂的深入浅出的中医书籍可能更适合初学者入门,比如《神医这样看病》、《本草春秋》、《小说中医》、《走近中医》、《思考中医》、《开启中医之门》、《名老中医之路》等等。
这些书籍让我们知道到一个中医的医术可以达到什么层度,一个中医的追求应该是什么,一个中医要说什么样的话,一个中医要经历怎样的跌宕。
这些书舍弃了严肃晦涩而使用了亲切的文学性的表达方式,可以让初学者在迷茫而艰涩的黑暗中看见光。
当我们以这些书为阶梯,开启中医之门的时候,就会发现中医的一切都如此神奇,似乎让自己的心有了一个值得穷尽一生去追求与探索的海洋。
读对了书也不要独对书,养成一个“无笔不读书的习惯”,其实就是善于总结与思考。
读了的书要能复述书里的内容与思想,与旁人交流的时候能背出关键的句子和讲出自己的感受,这本书才算读完。
有些好的书值得反复地读,像我自己每一年都翻读一次《开启中医之门》,尽管随经验的积累有了不同于作者的看法,但里面的语句建立了我的初衷,一次次给予我动力与创造力。希望各位都有这样一本与初心共鸣的书。
2、不仅要读对书,还要读对人
明白了什么是中医、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中医,才算迈进了门。进了门之后才是最关键的,这时心里要明白庄子的一句话:“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以有崖求无崖则殆哉矣。”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不要强求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所以读书不在多而在精,求道不在广而在专。
中医各家各派的特点十分鲜明,选一家而精专之,就足够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医生,所谓旁涉百家,必须是在精专一家之后的事。否则像无头苍蝇乱撞,思维杂乱,最后只能吹吹牛皮而无实在技术。
对于医学门派的选择,其实就像玩RPG游戏一样,没有最强最弱,只有合不合适。伤寒家就像少林武当一样的名门正宗,用药遣方中规中矩、不偏不倚,那些伤寒论的注解不胜枚举,而且还络绎不绝。
而温病一派继承了伤寒的方法也开拓了新的思路,在南方不懂温病用药对湿热杂病简直无从下手,此外,像叶天士这样的医痴,虽然被某些医家归入温病派,但实则是极少的可堪称全才的医家。
再者是金元四大家,他们的书都不厚,当时运气学说盛行,有些话比较难懂,但并不影响对书主旨的把握。
还有,如《千金方》《局方》《医宗金鉴》等,就像绝世武功秘籍,精读一本就足以闯荡江湖,但这些书是诸家经验的集合,想用得好就要反复读反复背,临床中自己反复领悟。
《景岳全书》作为温补的代表,诊病处方的层次很高,而且有方有医案,有思想有深度,有法有阵,不愧为侠医。
然而,如果是开始就读像《扁鹊心书》《医林改错》这样的书,就可能喜欢剑走偏锋了。近代与现代的名医书籍都有很多可读之处,而且接近白话文,更易阅读。
但由于近代受现代医学的影响,很多书不是太偏就是太附言于西医,所以最好选择名老中医的书籍,并首选当地名老中医的书籍。
专精了门派,接着就是要读对人,这是我在临床过程中逐渐体会到的。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虽然继承了师父的医术,但在性格上与在医道的领悟上,人与人之间还是有所差异。
这种差异直接异致了对疾病思辨的敏感度、用药习惯与处方方式的不同。
比如有些医家记忆力超群对原文精熟,经方用起来无往不利,但弟子却不一定有这种记忆能力。
有些医家用药“豪放”,姜附桂动则三十克五十克,但弟子为人谨慎却不一定有这种胆魄;有些医家执万变于不变之中,处方守中,但弟子的思维善辨,处方更喜灵动。
所以,当你已经专精一家,就要进一步寻找与自己性格相似的明医来拓宽自己的思路。
如何寻找?就是要多看古今明家的医案。
医家的医案常常透露医家的思维方式,寻找一位与自己思维模式相近的医家来继续学习,会有极佳的体验。
比如《景岳全书》的方子很多,但把张景岳的医案综合起来看,就很明显感觉到他那种温补的思维、阴阳双补的用药技巧与他手上常用的几张方子,发现原他是一个善“守”的医家,万法不变其宗。
相反,同样被归于温补派的李东垣,却在医案中体现出喻守于走的用药特点,把风药用得淋漓尽致。
许叔微、曹颖甫、胡希恕等经方家的医案中,把经方用得出神入化,一方之用变化无穷,每读至方证对应时,则不禁拍手称绝,留意公众号:大象医友会里提供的《每日一案》就会学到妙用经方的方法。
与之相对的,就是善变善辨的,法无定法,方无成方的医家,像施今墨、朱进忠等医家的医案,他们对病机的全新理解、脉症的追求、用药的灵动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故而,基于记忆力不佳但喜辨喜变的特点,我就特别喜欢读朱进忠先生的《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其医案记述得简洁明了,句句都说在关键处,常常感觉似乎能接近朱先生的思路,能触觉到他用药遣方的思绪,从而不断在一个个医案中拓宽自身的思维,如同朱先生在旁叮嘱订正,那种学习的感觉十分奇妙。
本文为大象医友会原创文章,作者:叶应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