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失眠案例)

牛翁一安平泰 中医宝典 2018-08-05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编者按

中医是怎么回事?现代人应该如何从中医获得健康的身心?在追寻生命和生存质量的今天,让我们重新认识中医。

 

本文由作者“牛翁一安平泰”发布于天涯论坛,我们分享并希望能与大家在思考辩论中对传统经方中医有一个更新的认识~

 上一篇:更深的看待癌症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关于太阴阳明病“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是清代医学家柯韵伯提出的理论,言简意赅,高度地概括了阳明、太阴的病变规律。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主要是依赖于脾胃气机升降出入的功能实现。

 

现实中,一个中医能见到的太阴阳明病,要么就是缠绵经年的慢性太阴经病,要么就是阳明胃经病。慢性太阴经病这样的病人很常见,只要表现在太阴脾经湿被困的症状很多。而阳明胃经病,更多见到是大量的胃寒呃逆、胃气上犯的病人,并且现实中因个体程度的不同而显得更多,有的人从小到大一直都有胃气上逆的表现。因此在人的一生之中,怎么样对待后天脾胃,成为一个人的身体能否长治久安的主要决定性的因素。

 

脾胃气机升降失司是很多慢性病的最原始的出发点。内经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因为人体后天之本是一部发动机,正所谓“肺从胃降,肝随脾升”。中焦脾胃的运转是带动人体功能实现的主要动力,所以人体的脾胃很强大、很抗造、很耐用,因为其不强大就不足以承担这么重的任务。

 

在伤寒阳明病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规律,就是“阳明病法多汗”,而阳明病的多汗明显不是桂枝汤的表虚漏汗,表虚漏汗一般伴随着轻微的畏寒怕风,而阳明病的外证多汗往往都是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多汗,甚至是“但头汗出”,“手足沮然汗出”这一类汗出。

 

大家发现没有?这些汗出都是集中人体的末梢部位,都是脾胃所主的四肢末梢的部位。造成这些汗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脾胃“阴阳绝离,精气乃绝”,胃气不能潜降,胃气上壅一定会造成肺气的不能清降,这些汗明显是被逼出来的汗。

 

阳明病属二阳,所以阴盛之人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汗出的。而太阴经病多下利,大家看是不是很有意思,脾胃气机升降出入一失司,那人体就是两头受罪了。上面是胃气主导的末梢汗出,下面是脾气不升造成的肝脾气机下陷的下利,一上一下阴阳绝离的否卦态势形成,这个人就受不了了。所以说保持人体脾胃功能的正常运作,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阳盛之人病邪就会入阳明,阳虚之人病邪就会传太阴,正是这个道理。

 

现实中脾胃更多的是和人的饮食睡眠有相关,很多人会说:“老牛啊,你说脾胃和吃饭有关系我们都信,脾胃怎么又和睡眠扯上关系了啊?”其实这个问题很重要呀,大部分的时方派中医认为人的睡眠是心血亏虚的表现,所以就喜欢用酸枣仁汤来治疗睡眠障碍,但是经方中医不这样认为,老牛在这里再给大家讲一个现实的病例,就在我们青岛。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有一个中年妇女来求治顽固性失眠。她多次跳海被救,还曾经因此上过电视报纸。她说自己实在活不下去了,大部分人认为她可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历了非常巨大的打击了之后,才萌生了弃世的念头。但是当你问她为什么不想活了的时候,她却出人意料的说:“睡不着觉啊,真不想活了。”

 

有过严重失眠经历的朋友也许能体会,那种彻夜难眠的感受,那种脑子里面全是各种奇思怪想而无法控制的无奈,那种配合着万千思绪而翻来覆去烙饼的经历,那种每天夜晚必然熬到东方发白之后才能泛起一丝睡意的痛苦,这真是难以形容的痛苦经历啊,于是乎悲观厌世的心理最容易在这些人身上体现。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不就是睡觉吗,最平常不过了,失眠真有那么吓人吗?”说这话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啊,不信你去问问崔永元就知道了。虽说这是玩笑话,但是这个妇女就是这样一夜一夜的熬,直到熬不住了就去跳海,被人救上来之后接受了一些好心市民的帮助之后好些,但过一段时间又会重复出现跳海轻生的念头,这种恶性循环何时是个头啊?老牛当时能明显的感受到病人的心情简直是低落到极点了。

 

这个中年妇女42岁,体型胖大,有些微肿,甚至可以说,感觉人像是被吹起来似的。身体衣着脏破,浑身气味很大。在老牛给她把脉的时候就能感觉她在喘粗气,一直在喘粗气,是吸气用力,呼气有声的那种,并且口气极大,你靠近她都能感受到扑面的气息。病人自己也许没感受到有什么,因为她习惯了,但是作用为一个中医医生来看,这是典型的肝气不舒,肺胃气机上塞的横逆憋闷。

 

她整个人看起来圆鼓鼓的,特别是四肢头面有轻度的浮肿,中医有句俗语叫做“男怕穿鞋,女怕带帽”,就是说的这种情况。面色带黑紫色,嘴唇尤为明显,说话声音高亮而急促,两脉皆浮大弦硬且直,上下直达寸尺,但是尺脉却重按无力,脉搏偏数。舌体大而胖,有齿痕,舌苔厚腻微黄。问诊,小便偏数,大便不畅,不规律,时干时稀,月经稀少,周期偏短不准。食纳不香,很多年都一直有较严重的呃逆现象,呃逆有所吃食物的味道,典型的干嗳食嗅。

 

在老牛脉诊的时候,病人一直在说没法活了,每次叙述完一个症状都必言及没法活了。病人更多的是在抱怨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如意,家庭离异,以前一个人靠打零工生活,现在只能靠要饭维持生计。说完把皮包打开,给老牛看她要来的零钱,其实老牛已经明白她的意思是“大夫,我付不起诊费,你看着办吧”。其实老牛根本没考虑这些,能碰到这样严重的失眠抑郁的典型病人,也算是给了自己一次施展经方成就的机会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正好是老牛那时一刻在头脑中显现出来的想法。

 

面对这样的病人老牛已经可以确诊了,这是属于比较严重的胃气上逆证,属于非常复杂的阳明少阳腑证少阴经病。内经云“阳入阴则寐,阳出阴则寤”,肺胃气机拥滞在上,阳入阴的气机通路已经严重被阻,一定会造成严重的失眠。再加上肝气不舒克伐脾胃,造成恶性循环,更加重了脾胃气机不通的状况。呼吸喘促乃肺胃气机不降,吸气用力,呼气有声是肝气不舒的横逆叹息。四肢头面微肿是由于长期心肾不交,造成的水气凌心,严重的心肾不交证,更加重了病人的失眠的状况。脉大而弦硬是一种水饮加气郁的典型脉象。总之病情很复杂,既有阳明胃府的气机上逆,又有胆经的少阳胆经的经气不舒,还有少阴病的心肾不交证,但是急症很迫切,中医的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必须要首先解决病人严重的失眠症。老牛首先要给其潜降胃气,清胃虚热,同时调理情致,疏肝解郁。

牛处方:法半夏四两,茯苓三两,枳实二两,陈皮二两,柴胡二两,生姜二两,砂仁二两(后下),黄连一两,高粱米半斤,五剂。一天一剂,水煎服,大火烧开中火熬煮至米熟汤成,去渣温服,日三服。

 

药方开完了,还没等病人开口,老牛就说这是免费治疗,今天正好搞活动,老牛义诊不收费的。因为老牛深感这样的人,之所以有今天这种严重的身体状况,其实是和这个人的要强好胜的心理个性有关的,这样的人不走到绝路,绝对不会低三下四的去求人的,老牛想她本就是肝气瘀滞而内心自卑之极的人,如果再逼着她乞求医生免费,岂不是更伤病人的心,与其这样不如送她一个好心情,让她重新审视这个令她失望之至的世界,让她感受到这个世界还有善人,还有一丝美好,还值得留恋,这也算是老牛送给她的药引子吧。

 

一个礼拜之后,这个妇女果然来复诊了,效果自是不必多说,感觉这个人的气色明显正常多了,没有了憋气和叹气,叙述第一剂药下去就睡了一个好觉,这是她万万没有想到过的,又叙述自己以前的想法真的不可思议,怎么会想到自杀哪?很奇怪。这次来还希望能继续巩固一下,老牛就又在原方的基础上去了枳实和砂仁,加了白术和附子、炙甘草,主要是给她去一下严重湿邪困脾的现状。

 

总之这病人的治疗是最圆满的,老牛通着过个病例总结出来,阳明少阳病是很多情志病的基础,再加上这些人都有三阴经病的基础,人整天病体累累,痛苦不堪。中国有句俗话叫作“好死不如赖活着”,连赖活着都不愿意了,可见这个阳明少阳病的防治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待续)


阅读前文:

更深的看待癌症

论三焦


中医外科为何没落了?

当今社会的一个典型现象

谈谈性病和精神病

尿毒症的误区


经络和经方中医的关系

再谈阴阳辨证的价值

谈谈献血的弊害

肝炎的治疗


纯中医怎么看待糖尿病

纯中医如何看待普通人的养生

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半夏

论癌症


老牛眼中的中医经典

太阴阳明证

苓桂剂的价值

少阴多死症


太阳表虚桂枝汤.

麻黄医案二则

经方要药:麻黄

从西医怕感冒说起……


御医和现代人

人类的健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医学

续谈中医发展历史

临床医生体悟升级手册


伤寒大义

中医的道家属性

传统中医文化的兴衰

什么是真正的中医?(序言)


来源:天涯论坛,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药房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