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的看待癌症
编者按
中医是怎么回事?现代人应该如何从中医获得健康的身心?在追寻生命和生存质量的今天,让我们重新认识中医。
本文由作者“牛翁一安平泰”发布于天涯论坛,我们分享并希望能与大家在思考辩论中对传统经方中医有一个更新的认识~ |
上一篇:论三焦
从纯现象上看,癌症的突出特点是凝聚成块和无限增殖。
热性发散,寒性凝聚,则癌性断非热,或言癌块为正气包围所致,若是,则当如脓肿,故癌性为寒。至于癌症晚期发热,当为邪气扩散,身体由局部战争发展为全面战争,正气起而作殊死一战的表现。
正常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生长壮老死,癌细胞的无限增殖显然是其正常生命过程不能完成,由癌细胞分化水平低可知,其不能走完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一般认为“肿瘤细胞的寿命比正常细胞长,正常细胞都有一定的寿命,寿命终结时细胞会自行死亡而在体内被清除,但肿瘤细胞却发生不死化,不能自行衰老消亡。”此言非是。由于癌细胞分化程度低,故其寿命更短,癌细胞似乎寿命更长是由于其增殖速度超过了其死亡速度。癌细胞无限增殖的本质是其分化发育的程序损坏了,成为了“病毒程序”,这才是癌症的本质。
那么,细胞分化发育程序为什么会损坏至成为病毒程序呢?生命有一套完善的自稳机制,对这套机制最深刻的理论就是中医的五运六气,五行一行不至,六气一气不至就会发生生命程序的中断,断列了的生命程序就成为病毒程序,断裂点越早则细胞分化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肝主生,在生的阶段发生程序中断,断点最早,所以肝癌最难治,且癌症肝转移最多发生,而良性肿瘤由于分化接近完成,细胞分化程序受损程度通常不至于成为病毒程序。
五运六气为什么会发生不至呢?五运之化、六气之行都耐于元气的推动,元气虚则运行易滞,此其一,不过元气虚并不是癌症发生时的主因。癌症通常从身体的某一点隐蔽发生,即此点发生了运气不至,运气不至的原因在于此点为邪所阻,最具阻滞之性的邪气是寒邪,痰湿瘀郁随之发生,故癌症的发生局部元气虚是前导、主因是寒。
寒邪伤人比比皆是,为何不都发生癌症呢?殊不知癌症始于“小邪”,所谓“大邪中表,小邪中里”,“其来也渐,其入也深”,大邪阻滞经气,经气起而抗争,发而为病,小邪离经潜居,久而气不至,程序中断,邪聚成块,变而成癌。
癌瘤即成,瘤毒增殖,正气愈损,邪气愈盛,元气衰微,气血阴阳不相保,其命即危。而治不扶助正气,肆意攻毒,悬命之丝为其所断,而命归黄泉。
心在中医系统里的作用非常重要,怨气在,五脏六腑都受累,心更是没法安。心不安,心的神就不明,所以精神上也会有各种问题。以前,试图寻找过各种方法来改变生活,但是却从来没有仔细想过只要内心的怨气始终在,外界的改变对身体的影响就是微乎其微的。就算把《无毒一身轻》都背熟,就算每日饮食都严格按照“无毒”的标准,那也不见得就能换来健康。因为人的健康并不是基于外界的营养物质,人活着,靠的是体内的气,体内都是浊气,再怎么吃健康食品,身体照样生病。死人在野外躺一天就腐烂了,活人在野外躺一天没事,就是因为活人体内有气,而死人没有。
元气足的人,身体好;元气弱的人,身体差。没有任何的药物或者保健方法可以直接补元气,元气只能靠吃饭和睡觉来补充。如果把通过吃和睡补充回来的元气,消耗在恶劣的情绪上,那真是对元气最大的浪费了。本来是可以集中元气处理身体里的小毛病,但是元气却被恶劣情绪调动了去白白消耗,原先的毛病没有好,新的毛病又产生,恶性循环,周而复始,身体永无安宁之日了。
这么一想,我有些明白了,为什么我那么注重保养自己的身体,却还是毛病不断,我关注了太多的外在方法,从饮食,到睡眠,到保健,等等,却没有意识到这些都不是根本,这些都是基于一个平和的大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的。人体就是一个小世界,里面怨气冲天,如同弹药乱飞,你再怎么种树,再怎么养花,到最后还是一片狼藉。
心不静,五脏六腑俱焚。心是君,君都乱了,国家能好么。
一般的人要想心静很难,毕竟人有各种欲望,那也是他们元气充足的表现。生了大病的人,大多对人生的看法会改变,而内心的欲望也少了许多,同时也会淡然许多,此时元气弱了。但很多人,病养好了,也就忘了,继续去消耗元气了。
听别人讲道,或者看别人的文章,都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还是自己需要思考。想不明白的时候,旁人纵是苦口婆心费劲唇舌也是枉然;想明白的时候,也就是一瞬间的事,不然为何叫顿悟。
有形的内脏,都是五行六气化育而来。正常的五行六气被打断,出现枝杈,就会由枝杈分出的侧路增加新的、有形的邪内脏,这个内脏就是癌症。类似于孙悟空和六耳猕猴,真心、假心,皆出于心窝,观音不能识别,照妖镜不能识别。癌症,为元气,走偏路汇聚营养物质而另生,也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免疫系统对其无法识别,就不会攻击,任其壮大。
(待续)
阅读前文:
来源:天涯论坛,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