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不是中医生,却发明了戒烟方

柴中元 中医宝典 2018-08-05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说到林则徐,想必很多人是知道滴,让大家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虎门销烟,让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伟大壮举。

其实,林则徐对中医颇感兴趣,工作之余,对中医典籍亦常涉及,久而久之,林则徐的中医药知识日进。

说到林则徐与中医药,不能不提及他与两个名医的交往。一个是福建名医陈修园(1753~1823年)。修园,名念祖,福建长乐人。林则徐约小陈修园32岁,曾以“侄”自称。林则徐对陈修园的学识和医术十分敬佩,认为陈修园比苏东坡、沈括等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就是“近世业医者”,也“无能出其右”。

另一个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名医何其伟(1774~1837年)。其伟,字韦人,号书田,江苏青浦(今上海市)人。林则徐与何其伟的交往,始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当时,林则徐在江苏巡抚的任上,衙门署所在姑苏城(今苏州市)。

道光十三年(1833年)三月,林则徐患了软脚病,不能自由行动。何其伟得知后来到署所,亲手为林则徐煎药、针熨,使林则徐很快得以康复。何其伟年长林则徐十余岁,林则徐既钦佩其医术,又敬重其人格,曾书一联相赠:“菊井活人真寿客,簳山编集老诗豪。”

林则徐在与何其伟的交往中,于世、于民最大的贡献是共同发明了中药戒除鸦片制剂——林文忠公戒烟方。

忌酸丸方

不曰戒烟丸而曰忌酸丸者,盖以既用烟灰,吞服之后,若与味酸之物同食,则令人肠断而死。故以忌酸名方,欲服之者顾名知忌耳。

生洋参五钱 白术三钱 当归二钱 黄柏四钱 川连四钱,炙 黄芪三钱半 炙甘草三钱半 陈皮二钱半 柴胡二钱半 沉香二钱,忌火 木香二钱,忌火 天麻三钱 升麻一钱半

共为细末,入生附子七钱,米泔浸透,石臼中捣如泥,再入烟灰一两,搅匀,入面糊同药为丸,如小桐子大。丸成后共秤重若干,约计平时有瘾一分者,每日所服之丸须有烟灰一厘二毫为度。必于饭前吞下,否则不验。起初一二日或多吞些,令其微有醉意,则有烟亦不思食矣。吞定三五日后,每日减忌酸丸一丸,用补正丸二丸顶换吞下。

补正丸方(各药分两俱照前方)

生洋参 白术 当归 黄柏 

川连 炙甘草 陈皮 柴胡 

沉香 天麻 升麻

共为细末,用蜜和丸,如桐子大,以之顶换忌酸丸。如初一减忌酸丸一丸,则用补正丸二丸吞下;至初二则减忌酸丸二丸,又用补正丸四丸吞下,余可类推。至忌酸丸减尽,再服补正丸,十日或半月后,连补正丸亦不用服矣。如瘾重者,一剂不能尽除,即多服两剂,瘾亦必断。

忌酸丸加减法

红白痢,加黄芩、白芍。梦遗,加龙骨、牡蛎。诸痛,加重木香、玄胡索。咳嗽,加紫菀、炙冬花、炙枇杷叶去毛。咳甚者,加杏仁、阿胶。热痰,加川贝母、瓜蒌霜。寒痰,加半夏、南星。若觉下焦有火,加黄柏、知母。

眼晕,加丹皮、白菊。小便短,加猪苓、泽泻。水泻,加白茯苓、车前。身体不虚者,去洋参,换沙参,炙芪不必用。如无头晕者,不用天麻。气短不足者,加蛤蚧尾。气喘者,加故纸,并加蛤蚧尾。

以上,或入药,或煎汤送下。


关于忌酸丸、补正丸的配伍机理,林则徐也有详细的解释:

人之喉管有二:食管以主饮食,下达二肠;气管以主呼吸,周通五脏。气管本属清虚,不受一粒半滴之物,若物误入其中,即时咳逆,必出之而后快。而烟乃有气无形之物,故可吸入呼出,往来于五脏,虽其气已去而其味仍留。

但人之所以得生者,胥借胃间所纳谷气,循环于经络,以培养其精神。今食烟之人,其脏肺惯得烟气以克谷气,故常人一日不食五谷则饥而惫,食鸦片烟者视五谷犹可缓,但对时不吸烟则瘾而惫。无他,正气为邪气所制也。《本草》所载生烟,即今之旱烟,其气辛,故止于入肺。

若鸦片,则其性毒而淫,其味涩而滞,其色黑,而入肝肾。故一吸而能透于肉筋骨髓之中,一呼又能达于肢体皮毛之杪,遍身内外上下,无处不到。是以食才下咽,自顶至踵均觉舒畅,遂溺其中。始则由渐而常,继则由常而熟。至于熟矣,内而脏腑经络,外而耳目手足,皆必得此烟气而后即安。

一旦无之,肾先告乏,故呵欠频作;肝因而困,故涕泪交流。肺病则痰涎并生,心病则痿软自汗,必至是时而起者,脾主信故也。彼溺乎其中者,至是而适受其困矣。然溺而知戒,不过困于一时;溺而不戒,则直徇以身命。以烟气克谷气,引邪夺正,其能久乎?果其戒之,并非难事。瘾之轻者与体之壮者,即无药方,亦可断绝。兹专为受瘾深而气体弱者,立前后两方:一曰忌酸丸,一曰补正丸。

忌酸丸,即以烟灰和药为之。缘初戒时不能遽绝,故以灰代烟矣。顾吸烟之人,中气无不伤者。中气伤则气不能化精而血衰,故用参、芪以补肺气,白术以补脾气,陈皮、木香以利诸气,皆所以安其中也。中气既固,再有当归、连、柏以凉血而生血,且连、柏能杀附子之毒,以生一源之水,且制二相之火也。

气血两虚之人,保无昏晕,非天麻不能止,故加以天麻。其用甘草者,不但可以补中,兼可益血,并和诸药也。此方气血两补而药味不杂,寒热并用而于理不悖。炼以为丸,吞入于胃,行气于五脏,输精于经络,不俄顷亦即彻顶踵,遍内外,无处不到。是以烟瘾不起,诸病不作。且有沉、木二香,气息芬芳,借附子以行之,熏蒸于五脏之中,吞至数日后,若再取过火之烟吸之,不独脏气与之扞格,即鼻孔闻之,已嫌其臭矣。

补正丸,即以忌酸丸之方减去黄芪、木香二味,不用附子,且不用烟灰,其余药味分两,均与忌酸丸方同。

在林则徐的“戒烟断瘾方”中,“忌酸丸”是主方,“补正丸”则是其辅佐方。具体服用方法是:先单独服用忌酸丸三五天后,每日减忌酸丸一粒,加服补正丸两粒,如此每日递减忌酸丸递增补正丸,即每减1粒忌酸丸,换加2粒补正丸,逐渐减至不服忌酸丸,只服补正丸十日或半月后,就可停药。

后来,林则徐鉴于“忌酸丸”、“补正丸”“虽极灵验,而配合两剂需钱数千文,彼惮于断烟者尚有所借口。或谓一时乏此整项,或谓配合费事,有需时日。即劝人断烟者,亦未必均肯捐资多制药丸,随人施给”,于是又“再定两种简便戒烟药方,皆费钱极少,而收效甚捷。一曰四物饮,一曰瓜汁饮”。

四物饮

赤砂糖一斤 生甘草一斤 川贝母八钱,去心,研细 鸦片灰三钱,瘾重者四钱

上,四物,以清水十余大碗,入铜锅煎两三时,约存三四碗,愈浓愈妙。将渣漉出,取汁贮瓷瓮内,置静室无人行处。每日早起及夜卧之前各取汁一杯,以开水温服,瘾即可断。如瘾极重者,取已煎之汁而重煎之,十杯煎成一杯,照前再服,必效。

瓜汁饮

南瓜正在开花时,连其叶与根、藤一并取下,用水涤净,于石臼中合而捣之,取汁常服,不数日宿瘾尽去。甫经结瓜者,连瓜捣之,亦可用。

谨按:《本草》载:南瓜甘温无毒,补中益气,截其藤,有汁极清,如误吞生鸦片者,以此治之即不死。是其解毒如神,故除瘾亦极著效。此物最易蔓生,虽荒僻村野无处无之。惟至冬则藤叶皆枯,无汁可取。其在夏秋则取之不穷,并可不费钱而得。凡劝人戒烟者,皆宜多取此汁,广贮坛瓮,留以济人,可谓不费之惠。

林则徐在给大儿子的家信中,嘱其“速照方抄录,刊印三万纸,遣人散发乡里,庶使穷乡僻壤之地,舆台奴隶之微,苟一念知悔,无论有钱无钱,皆可立刻配合,则恶癖易除,而显戮可免矣”。厥后,又在湖广地区大力推广,结果大获成效,使得“湖广之人,有积瘾三十年,日吸一两,而居然断去者,断后则颜面发胖,筋力复强,屡试屡验”。此法后来风行各地,收效甚著。林则徐逝世后出现的一种戒烟成药,是在忌酸丸原方15味药中加上杜仲、甘杞子、炒枣仁,即世称“林十八方”。

○ 本文摘自《名人与中医》,作者:张效霞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药房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