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 | 11本新书,我选的,以及波兰人的三驾马车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公众号☝ “云也退”
看
书
♢云也退
11本新书,我选的,以及波兰人的三驾马车
No.11
《桑给巴尔或最后一个理由》
(德)
阿尔弗雷德·安德施
安德施的字相当俭省,仿佛知道别人最讨厌德语小说的哪种习性,他就都给砍了或绕开去。
安德施确实深受存在主义影响,少心理活动,多关切一个人的处境,尤其是比如一个拥有个人意志的人领受硬性任务这一类处境。这样一本书并不能完全令人满足,但是作者是在用心前提下的志不在此,没有理由要求他做到更多。
No.10
《我家姑娘回家时》
(英)
V.S.普里切特
普里切特是个求乐的人,他从不想用小说来扰乱别人的生活,如果一篇故事不是步调轻松的,他不会去写。可是他一旦开始写,就很注意措辞的因人性格而异,注意每个人在一篇故事里的位置感。
他不是那种能用几句话勾勒出一个令人难忘的印象的作家,人物活在对话中。得赔上耐心,相信自己不会白读,而他确实也没有辜负读者。
No.9
《我牙齿的故事》
(墨西哥)
瓦莱丽娅·路易塞利
No.8
《大象》
(波兰)
斯沃瓦米尔·姆罗热克
这个波兰人强大,对寓言体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他特别懂得在意义不明和意义太明之间找到准确的end point。类似的写短章的人,很容易分出高下来,在我看来,托马斯·伯恩哈德或者库尔特·冯内古特就不如他。
No.7
《太古和其他时间》
(波兰)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上乘”,是对托卡尔丘克作品最合适的评价。这两个字表明她是不太在乎一般读者的。她有明晰的风格追求,而且能把这种追求控制在艺术的基准线上,就像跳水选手,自创新动作但确保压住水花。
No.6
《柏林记忆:1940-1945》
(俄)
玛丽·瓦西里奇科夫
日记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把一切死的活的紧的松的都化为日常。“2月18日,星期日。空袭。”“2月20日,星期二。空袭。”“2月21日,星期三,今天空袭特别严重。”
No.5
《另一种美》
(波兰)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有味道。波兰散文双杰扎加耶夫斯基和赫贝特,像一个办公室里面对面的两个干部,同样的气息,不同的味道。扎加耶夫斯基就是叙述一个普通的事实,比如说在大学学哲学,比如一个亲戚来看他,完全不带感情,但就是有味道。
平静之中有高潮涌现,写到诗歌,写到音乐,随即恢复平静。为什么看不得中国名家写的散文呢?像汪曾祺之类,仅仅活在Life Level上,仿佛一满桌子菜就够他凑半篇文章的了。他们永远不知道什么叫Spirit Level,
No.4
《时间的噪音》
(英)
朱利安·巴恩斯
No.3
《希尼三十年文选》
(爱尔兰)
谢默斯·希尼
No.2
《事实改变之后》
(美)
托尼·朱特
No.1
《人生拼图版》
(法)
乔治·佩雷克
典型的长篇败作都会体现出一种由短篇抻长的感觉,到处是相似的意象和可说可不说的话,而典型的长篇杰作,则表现为为了经营它,作者把写其他较短的作品的材料和精力都省出来了。
一代奇才佩雷克,也有精力分配上的明显考虑。不想说什么“一本书看透人生”,不如这么讲好了:自以为看透了人生?让《人生拼图版》来给你加层滤镜。
往期回顾
福克纳120周年记:今天,你必须像个健身者一样走进约克纳帕塔法
看书 | 虽不比雨果风华绝代,但这个沉闷阴郁的胖子却是法国真正的国宝
看书 | 上半年的这些书,让我觉得出版依然是一门很伟大的事业
看书 | 巴格达大学高考政治主观题:萨达姆和美国人,哪一个更可恨?
新书发售
《自由与爱之地:入以色列记》
作者: 云也退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
购书指南
亚马逊、当当网等各大网络平台
同步发售,Kindle电子书亦有售
豆瓣首发购买方式亦可继续尝试
长按以下二维码,跳转发售页面
受访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543sgkxxi&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本文系原创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