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刻,理解数字化的价值并非易事,兼谈能源效率的数字化

雕刻师老常 石头那些事儿 2021-10-15

来福建接受劳动改造有3个多月了,对有些事情有了新的学习和感悟。

寿山石雕刻作品

就连玩石头的兴趣

也从和田玉、翡翠、战国红

迅速扩展到了赫赫有名的

寿山石

正文...

最近遇到一些事情,想起来过去的几年,写过一些数字化的文章,包括但不仅限于:

  1. 其实,数字化转型最难的不是转别人的型,而是转自己的型

  2. 数字化转型的四个W:认识论和方法论

  3. 数字化转型:企业在什么时候才需要转型?

  4. 数字化转型:转型是核心,数字化是工具,关键要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

  5. 小心:所谓【数字化转型】的路子别走偏了

  6. 华为的数字化转型,对传统制造业是否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7. 制造业的ATO、定制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8. 大数据不是大力丸(新浪博客)


最近几年的观察发现,凡是对数字化有过分期待的,基本上是三种人,一种是不懂的;一种是不懂装懂的;一种是懂一些但世界观有bug的。

例如,昨天晚上我提到的这篇文章的作者,就在认识论上犯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尤其是作为一家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你在世界观上的偏差,会导致你的企业战略、企业的经营早晚一天会遭到严肃的市场惩罚。


过去几年,江湖上还出现过大数据认识论上的一次更加严重的危机,这个危机,据说是从国外传到国内的,一些搞大数据的娃娃们,不动脑子思考、稀里糊涂的跟着瞎起哄,这个错误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大数据只需要分析相关性,不要care相关性背后的动因。简直是可笑至极、幼稚的无与伦比。

今天醒的很早,因为夜里一直在纠缠要不要装一套Tigergraph,亲手搞几下电力数据的知识图谱。一通胡思乱想之后,就在朋友圈看到中国电力报记者访谈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先生的文章,正好前段时间对电网双碳有一点点粗浅的思考,于是就在朋友圈感慨了一下,根据几位好友的评论,我又做了一点补充:

电网本身的能源效率已经很高了,就剩下不到6%的综合线损了,数字化技术(用于调度的和提高电网可靠性、减少停电的除外),基本上对电网能源效率的提高,很难再有什么实质性贡献。

我的朋友圈好友,有相当一部分是能源领域的专家、电网公司的业务骨干、信息化的专家等等,大家对信息化、数字化的真正价值,尚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何况稀里糊涂的芸芸众生呢!


章局长关注的能源效率,的确是一件大事情,因为双碳总目标是碳排放总量的降低(或者被中和)与碳排放强度降低两个目标,提高能源的转化或者利用效率,就是章局长在访谈中所关注的: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能耗水平1.5倍的大问题。

5月份组织让我做一个2020年GDP各省、各产业和用电量的对比,费了不少的功夫找到了一些数据,扔到表格里进行统计。

这些数据很容易生成这样一张表格,202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单位GDP电耗水平,其中帝都由于赶走了大部分的工业企业,而且第一产业用电量少、第三产业的度电GDP增值率又很高,所以,帝都的一元GDP耗电仅有3分钱,全国最低。遗憾的是,我没有完整的能耗数据,只能用电耗了。


关于能源消费端的能耗水平问题,我在前阵子写过一篇文章,叫《一碗,淮南牛肉汤所引发的碳排放思考》。


五月份,捎带手还做了几个行业的能效评估表格,例如医疗机构的、学校的、商业的和火力发电的。能源消费侧的场景,都要考虑非常复杂的人流统计数据,比如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门诊就医、保健康复就医、体检、实习生、住院部病人及床位周转率等数据,才能算出等效的年均医院人数,才能比较客观的估计出医院的人均耗能水平是多少。

还要把能源消费侧这些单位的水、电、气、热、煤等各种能源消耗,换算成标准煤,再由标准煤折算成二氧化碳排放量。

对于电这东西,在进行一系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折算之前,还要把电能中的新能源发电量以省为单位做一个平均的扣除,把其中的煤电发电量抠出来,根据该省的平均发电煤耗,算出一共消耗的标准煤,再参与大家伙的计算。这一坨体系,从拿到任务,到把execl大表做出来,只有一天半不到的时间,算是一个浴火重生的急行军锻炼了,如果平时脑壳里没有一个体系,别说一天半,就是十天半也没辙。


该说说,能源效率和数字化的关系了,其实搞能源工程的各路专家比我们这些做信息化的人,心里清楚多了,我和他们会坚定的认为,能源效率主要是由多能之间的转换效率所决定的,而不是由什么信息化和数字化来决定,根本不是一码事儿。


例如:前几天,一家企业搞的光伏板子,发电效率达到23.03%就牛逼的不得了了,因为绝大部分的光伏板的发电效率还在19%-21%之间漫步呢;火电机组中超超临界100万大机组的发电效率也就能达到46%,这已经是世界领先水平了,水电的发电效率最高,可以轻松达到90%,甚至更高。诸如这些,都不是数字化能决定的,这是物理装置的运动极限所决定的。


浙江有一个30万的火电机组,在2017年貌似达到了268克煤耗的优秀记录,甚至超过了百万大机组,人家是怎么做到的呢,是因为搞热电联产,把供热的煤耗剔除掉,发电煤耗就自然降低了。

搞数字化的,要搞清自己的位置,真想干活儿,就要深入工程现场去认真的学习,不要总是一幅救世主的样子,会笑死人的。

再比如,我们老杜同学搞的那个什么,对,企业低品位余热利用,我前年跟他们一起去钢铁企业,深入包括冲渣水现场在内的各种低温余热场景做调研,一起做项目预算书,就低温余热这东西,冬季进入供暖管网,一块计量表,甚至于用不用计费系统都无所谓的;非冬季用来做余热发电,还是一块计量表,上个计费系统也行。还要搞什么高级的数字化转型?我就是搞信息化的,我太想干这些事了,可问题,真没啥可干的呀,我们可不是有事没事都把数字化说的神乎其神、无事生非编故事害人的那种,人品不允许啊。


前几个月,还真有人把数字化发挥到极致的,例如,风电场搞超短期风向和风速预测,听起来是一个特别美丽的故事,但是如果超出了风机机头转动惯性的超短期预报,你预测的再好,机头惯性大,转不过来,有毛用呢?


再例如,有一家特别著名的企业,为了提高光伏板子的发电效率,号称用了AI技术,使光伏板子跟踪太阳,我看了新闻报道,第一,这根本不是AI技术,这是最最传统的天文学公式就可以算出来的、一个自动化装置就能搞定的(感兴趣的同学,去网上看看“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天文学家是如何帮助考古学家计算周朝的那次“天再旦”的美丽故事),第二,这东西上工程之前,是要算ROI的,还要看可靠性的,并不是技术好,就要死乞白赖、嗷嗷叫要满世界推广的,你以为光伏场子的人都是傻子,就凭你一通口吐莲花,人家就会稀里糊涂的跟你玩吗?


更多阅读....

1. 为“综合智慧能源100问”建言献策

2. 区块链能解决综合能源利用的深层次信任问题吗?

3. 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为啥难落地

4. 小议:综合能源服务之EMC挣钱和省钱两种不同的意境

5. 综合能源之工业余热利用的市场细分

6. 有件事,大概其在电网侧叫能源互联网,在用户侧叫综合能源服务

7. 综合能源:地热、干热岩和李德威教授的“固热能”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