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O2O主题私塾 | 将传媒课堂搬入工作场景

2015-11-08 传媒科技·宗鑫 梅子匠




1997年参加工作的王甲佳,曾是一名成功的CIO(信息主管),到2010年6月他辞去秘书长岗位,转战O2O领域。为什么要转型,选择创业?又为何一头扎进了O2O领域呢?


王甲佳解释道,“创业,无谓于‘转型’,实际上,创业是基于一个小理想。”王甲佳选择O2O是因为他认为,在现阶段,O2O无论是在形态上,还是在市场策动方面,都是有价值的。



O2O主题私塾:“干中之学”

今年五月份,王甲佳创办了O2O主题私塾,这个私塾的基本机制,是类似大学的导师制。它是只从实践出发进行的O2O私塾课程设计,均以传统企业的生存环境向移动互联网转型为背景进行架构。


课程主要包括:企业市场环境的未来侦测、买单人是谁?O2O产品设计原则,设计O2O产品,如何表达产品?通过什么路径可以轻盈快速地到达目标消费群体?O2O需要什么技术?O2O物流路径设计?消费行为图谱。


除了由王甲佳主授之外,还会邀请实战专家面授。


以上只是课程的10%的部分,另外的90%是一线实战,在具体项目中轮岗:营销策划与自媒体传播、运营、物流、招商、财务等岗位。


在对于私塾课程的设定以及一线实战占90%的安排中,我们隐约可以察觉到王甲佳心中对于业界传媒领域学习模式的认知。


创办私塾是王甲佳临时的想法,是出于满足客户希望掌握具体怎么操作轻店运营系统的技巧,了解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商业逻辑,尤其是结合实际业务如何切入与策划的这一需求,并且在产品说明书和一两次沙龙都无法处理的情况下,因而采取的私塾教学模式。


通俗来讲,其实就是三五个人,自己带着项目,一起进行多次有计划的封闭研讨。


言及此处,王甲佳又补充道:“我的角色其实就是一个主持人。业界也好,传媒也好。课堂式的学习肯定是已经落后了。需要‘干中学‘学中干’才行。这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王甲佳提到了一个问题——对于促销活动,除了买赠、打折、免费试用这些玩法之外,你觉得还有哪些玩法?哪些线上和线下结合的玩法?


自问自答,他随即明确回答道,光进行经验交流是没有用的。在私塾中,他会和学员们对活动进行抽象建模,分别从时间、空间、数量、地域、积分、客群、产品特性、消费场景等维度进行充分的结构化,参数化。这样大家就能掌握一套方法论,再通过技术手段进行适当的调节,就可以构造出一个响应度比较高的销售活动。


这部分关于业界传媒学习模式的阐述,归根结底就是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光停留在口头上是没有用的,实践出真知,亦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在当代,在020这个新领域,好的用户响应度,好的用户体验,才是最终的目标和最高的真理。


学习就像是改革,改革是什么,从概念上来讲,改革就是对既定制度的调整。延伸到学习上,是由内而外,悄无声息的改变,借助的是内力而不是外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反省自己,不断地充实自身,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学习是伴随人一生的事业。


王甲佳虽已从业多年,却一直在学习,在用自己学到的东西帮助别人,并进行文学上的创作。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的《轻店掘金》,作为中国第一本O2O主题小说,也被王甲佳用在了私塾的授课中。


不仅是在私塾中,王甲佳最近几年也在诸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可口可乐、九阳等院校与机构讲学与内训过很多次。


对于做导师教学生,和做上司带员工之间的不同,他坦言,与学员交流主要是互相启发。对于员工则会有具体的任务要求,区别还是有的。


而且公司不比学校,公司里没有教育。但是会给大家提供一个自我进化的阶梯支持方案,也就是根据岗位的素质模型来做能力提升计划。但是那依然是员工个人的事情,不是公司的事情。


公司只是购买或者说租用合适的人力资源,并不负责对这些能力进行涵养。当然公司会持续的创造条件,但是更多的是给予工作机会与项目机会。


这大概就是工作模式下学习的残酷性,上司和领导不再具备教授知识技能的义务,所有的一切都要靠员工自己,摸索总结,不断尝试,才能作出好的业绩。


远程+面授:给更多人一线的分享

而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王甲佳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他说,与其培养人才,不如挖掘欲望。


这里的欲望不是指自私的私欲,而是基于职业生涯的一个可以“看得见”的成长路线图。


所谓“看得见”,其实就是明确的方向。王甲佳直言他曾经十分在乎人才在公司和工作中的再培养,后来却发现这是个伪命题。


因为员工是公司的某种能力的供应商,基于契约,谈要求就可以了。是一个买卖关系。将来组织也越来越微型化,一个个体可能同时为多个企业服务,所以再培养其实是不存在的。


青年人一直是新事物的主要实践者,但是王甲佳却认为激情只和欲望有关,和年龄没有强相关。他承认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在开拓新领域的过程中,年龄,绝不足以作为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


王甲佳在对于私塾授课方式的思考中,提到了“远程+面授”这一方式。


对于选择这种方式的原因,他言道,这主要是考虑将我们的一些发现让更多人得到一线的分享。事实上,我们暂时还不能将这样的培训产品化,因为一线的工作实在太忙碌了,但是会通过一些文章来做表达。


而对于传媒院校是否应该将这种远程授课普及到日常学习中,王甲佳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说,其实不仅是传媒院校,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应该将课堂搬到未来的工作场景中去,而不是在局限在校园里,不是等到大四的时候才去社会。这里唯一的挑战来自于大学教师,这个群体我感觉不是非常愿意改变,至少他们所用的许多教材离当下都很远。


从载体来看,远程授课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这样至少在校园里面,可以让大学生与外部同呼吸。


让大学生与外部同呼吸,这是一个值得赞叹的观点。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挖掘自己内心的“欲望”,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勇于实践,敢于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总结出经验。这才是实现自身价值,并创造更多价值的最良好途径。



黄志敏丨数据新闻制作的七个必要步骤



-完-



▌小匠 清晨

▌梅子匠公号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点击人名,获取更多传媒人精彩文章
业界学界
于威叶伟民陈刚陈少志
闻进唐兴通杨溟魏武挥
黄磊刘炳路喻国明韦路
徐峰李小鸣范以锦彭兰【上】
周星张博张洪忠彭兰【下】
周智琛陈彤胡泳王君超
弗格斯·皮特马昌博盛瑨沈浩
李申申马利

娄池黄志杰

黄志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