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上历史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知识点精讲+同步习题+教案课件

全套视频+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2-04-10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课本目录

1.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太平天国运动

4.洋务运动

5.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6. 戊戌变法

7.抗击八国联军

8.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9.辛亥革命

10.中华民国的创建

11.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2.新文化运动

13.五四运动

14.中国共产党诞生

15.北伐战争

16.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17.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8.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19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20.正面战场的抗战

21.敌后战场的抗战

22.抗日战争的胜利

23.内战爆发

2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25.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26.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27活动:考察近代历史遗迹

全册识要点归纳

期末复习试卷汇编下载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视频教学

知识点整理

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混乱的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是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以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时间:1915年

标志: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警告青年》一文。

新文化运动发展:由上海发展到北京。

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蔡元培


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口号:民主、科学。

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针对北洋政府的尊孔复古,《新青年》发表大量文章,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代表作品: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提倡民主和科学。(德先生、赛先生)

3、提倡文学改革。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等,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是一次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不足之处: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同步练习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民报》的创刊

B.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C.《中外纪闻》的创办

D.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2、读图:与右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清末新政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近代中国,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在右图所示刊物上提出的著名口号是 ( ) 

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民主和科学”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4.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5.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维新变法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②④ 

6、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想,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材料中所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想”指的是(   )

A.马克思主义

B.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7、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查找有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资料,应选的刊物是(   )

A.《新青年》

B.《申报》

C.《中外纪闻》

D.《民报》

8、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是指(   )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9、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样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下列关于该书及这段文字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

A.描绘了一个精神不健康的狂人

B.作者喜欢看历史书,并且看书比较仔细

C.估计成书于五四运动以后

D.作者借狂人之口,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

10、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种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写作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参考答案:

1-5 BDCAA

6-10AACDD


导学案
   内容要点:       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意义


    知识结构:




知识要点: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3、代表: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4、主要阵地:

  

     《新青年》和 北京大学





新文化运动的

           内容与意义



1、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2)提倡民主和科学


(3)新文化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2、意义: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

导学提纲

【学习目标】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

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课文解读】

知识点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

(2)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还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背景延伸:

①政治: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

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③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径势不两立。

2.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开始时间及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口号:民主和科学

知识点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针对尊孔复古的逆流,《新青年》强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代表作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2)提倡民主与科学

它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来的。

(3)抨击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代表作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延伸理解: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就是要提倡新的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来反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是属于思想革命。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即文学革命。就是要通过简单、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去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从而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力。

2、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积极的: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民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存在对中西方文化绝对的肯定或否定。


“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作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中接受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说明: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这样,才是全面、客观的结果,这才是学习历史的价值所在。学习历史要努力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辩证地看问题。

【线索梳理】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反封建的一次激烈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延续。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使中国出现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知识小结】

【人物简介】

蔡元培(1868-1940年),浙江绍兴人。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1917年,蔡元培聘请《新青年》主编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并聘请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新派”人物在北大任教,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行“教授治校”的制度,提倡学术民主,支持新文化运动。

【练一练】

1、新文化运动拉开序幕的标志是
A.《新青年》在上海创刊             

B.《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C.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D.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

2、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有
①“自强”②“民主”③“求富” ④“科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
A. 蔡元培      

B.陈独秀      

C.李大钊      

D.鲁迅
4、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章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该文应发表于
A.维新变法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6、有学者认为,晚清的儒学第二次危机就其发生而言,仍然是产生于中国文化内部的危机。它“表现出一种激烈的反传统倾向。”这次危机是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7、新文化运动以儒家传统道德作为矛头所向,主要是因为   (      )
  A.儒家思想落后与资产阶级文化
  B.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C.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D.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参考答案:DDBDBCC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去了解吧!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本目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是在什么的背景下兴起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省略

    教师归纳总结:

①政治: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

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③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径势不两立。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展示图片:

 提问:请同学们从教材中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阵地等基本要素?

  学生回答:①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是1915年;②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新青年》的创办;③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目标导学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2.教师总结强调: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就是要提倡新的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来反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是属于思想革命。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即文学革命。就是要通过简单、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去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从而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力。

3.教师展示材料: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

教师总结: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是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民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存在对中西方文化绝对的肯定或否定。

4.教师展示材料:

“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作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中接受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

教师总结: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这样,才是全面、客观的结果,这才是学习历史的价值所在。学习历史要努力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辩证地看问题。

  三、课堂总结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反封建的一次激烈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延续。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使中国出现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分析、对比,使每个学生都经历了一个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学生能根据材料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讨论法分组合作,课堂气氛活跃,且能对新文化运动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图文导学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