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鸿《五噫歌》

东汉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梁鸿,字伯鸾,东汉扶风平陵人(今咸阳)。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娶孟光为妻,貌丑而贤,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章帝(公元75年至88年在位)时,出函谷关过京城,作《五噫之歌》,以讥刺时政,帝使人追捕,逃亡齐鲁,后至吴,为人赁舂,妻为具食,举案齐眉。闭户著书,疾困而卒。




五噫歌(汉•梁鸿)


陟彼北芒兮,噫!

顾瞻帝京兮,噫!

宫阙崔巍兮,噫!

民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


创作背景:东汉章帝时,梁鸿因事出函谷关,路过京城,作《五噫歌》讽世,章帝闻知,不悦,下诏搜捕。梁鸿于是改姓运期,名□,南逃至吴,为人作雇工。东家见孟光(梁鸿之妻)进食"举案齐眉",认为其妻对丈夫如此敬重,可见幷非一般佣工,乃礼遇之。梁鸿遂在吴闭门著书,死后葬于要离墓旁。
梁鸿的诗,今仅存3首,俱载《后汉书》本传。《五噫歌》仅五句,每句后有一"噫"字感叹,为楚歌变体,写登北芒山望京城宫殿豪华,感慨"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讽刺章帝劳民伤财,患害不尽,表现出他对国家、人民的深切关心和忧伤。所以魏晋之际的赵至说他"登岳长谣","以嘉□之举,犹怀恋恨"(《与嵇茂齐书》)。
作品鉴赏:前三句如实描写人人皆有的生活经验,登高可以望远。皇宫苑囿百姓无法进去的,其宅地之广大与建筑之豪华难以想见,但登高可以一目了然。诗人登山也一定看到了老百姓破烂、窄小、拥挤的平民窟,也一定看到了熙来攘往的商店街市,但这些同诗人要表达的主题无关,幷且也不是诗人登高所见最突出的印象。因为这些景象不登高也可以看到,故诗人将这些省略不写,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描写登高望远所得的最强烈的印象:帝王最崔嵬的宫阙殿阁,贵族那如连云般的宅第苑囿。这朴实的描写,为下文抒发感叹作铺垫,或者说是诗人发生感叹的物质基础。后两句诗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皇帝、贵族的豪华享乐是建筑在老百姓的血汗之上!为了修建这些宫殿、宅第、苑囿,要花费老百姓多少血汗啊!
《五噫歌》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是:(1)选材上,描写诗人登高所见最强烈的印象,突出主体,删除一切枝叶,非常凝练。(2)结构上,一句紧扣一句,一气呵成。先描写诗人动作:登山,登上高处再回头望(顾瞻),看见「宫阙崔嵬」,感叹「民之劬劳」。如同电影剪辑一样形象、直观、合乎逻辑。(3)语气上,每句结尾都用一个感叹词「兮」,每句终了,又有一个「噫」字停顿,表现出一言难尽、欲言又止、满腹忧愤、无穷悲痛的感情,很有独创性。清代张玉彀在《古诗赏析》中评此诗:「无穷悲痛,全在五个‘噫’字托出,真是创体。」(4)构思上,《五噫歌》即事兴情,幷非拼凑字句作文章。何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五中说写诗词有「流露于不自知,触发于弗克自已」的情况。梁鸿由于出身家贫,亲自耕织,了解人民苦难,所以看到帝王「宫阙崔嵬」时「弗克自已」,想到人民的苦难,深刻揭示了一种社会现象的本质。



思友诗

〖《后汉书》曰:鸿友人京兆主恢。少好《老子》。隐于华阴山。及鸿东游。思恢作诗。二人遂不复相见。恢亦高抗。终身不仕。〗


鸟嘤嘤兮友之期。念高子兮仆怀思。想念恢兮爰集兹①。


按:①○《后汉书》梁鸿传。《诗纪》三。


《思友诗》是梁鸿离开故乡东游前所作。梁鸿同高恢一样,都是不满当时政治黑暗,有进步倾向的文人。高恢少好老子,老子虽然「清虚以自守」,但「戒多言而时有愤辞,尚无为而欲治天下」(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高恢绝意仕途,用隐居来对抗社会的黑暗,而梁鸿还想找机会施展「欲尽人力以救世乱」(鲁迅语)。
《思友诗》首句「鸟嘤嘤兮友之期」是引用《小雅·伐木》中的诗句「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声?」意思是那鸟儿还要求朋友,何况人呢?后人往往用「嘤其鸣矣」比喻需要意气相投、志气相同的朋友。「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有点类似梁鸿离乡东游。梁鸿要到一个陌生的异域去,精神上当然不免有孤寂之感,所以发出期望友声的呼唤是非常自然的。第二句「念高子兮仆怀思」是具体说明梁鸿寻找的不是一般文友,而是像高恢这样不满政治黑暗,有进步倾向的文人。「怀思」包含诗人深深的感慨,在当时高压的氛围中是不大可能听到抗争之声的。
第三句「想念恢兮爰集兹」是重复咏叹诉说。诗人幷不是说要回到华阴山中高恢身边去,或要高恢和他一起离东游。事实上他们也没有再见面,诗人是坚信在陌生异地也会有不满社会黑暗的像高恢这样的人士。所以「爰集兹」——停留在这里,希望结交、会合高抗之士,在沉寂的社会中共同发出抗争之声。
所以《思友诗》展现了东汉时期像梁鸿这样具有反抗性的进步先行者的内心孤寂之感与对未来的热望。初唐诗人陈子昂有一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表达了同一的主题。只要这种社会环境依然存在,这种主题的诗歌就会不断出现。如果说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是继承了梁鸿的《思友诗》,未免武断。但可以说两者在思想情调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不过,陈诗表现得更淋漓尽致、深刻,而梁鸿的《思友诗》却是同类主题思想中最早出。




适吴诗(汉•梁鸿)

〖《后汉书》曰:鸿易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之间。有顷又去适吴。将行作《诗》曰云云。〗


逝旧邦兮遐征,将遥集兮东南。心惙怛兮伤悴,忘菲菲兮升降。

欲乘策兮纵迈,疾吾俗兮作谗。竞举枉兮措直,咸先佞兮唌唌。

固靡惭兮独建,冀异州兮尚贤。聊逍遥兮遨嬉,缵仲尼兮周流。

傥云睹兮我悦,遂舍车兮即浮。过季札兮延陵,求鲁连兮海隅。


虽不察兮光貌,幸神灵兮与休。惟季春兮华阜,麦含英兮方秀。

哀茂时兮逾迈,愍芳香兮日臭。悼吾心兮不获,长委结兮焉究。

口嚣嚣兮余讪,嗟恇恇兮谁留①。


按:①○《后汉书》梁鸿传。《诗纪》三。又《类聚》三引秀一韵。吴棫韵补二引隅、休二韵。


全诗共三段。首段是言诗人欲离开居住多年的旧邦,去遥远的东南吴地的原因及心情。由于这旧邦政治昏暗,邪佞小人得到升迁提拔,而正直之士却得到疏远、放逐。在这种污浊的风气之中,诗人保持自己高洁的品德,特立独行,问心无愧。他想到东南吴地去,希望异州之人贵尚贤德,自己能够得到重用,以便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想到这些,诗人的内心是忧伤愤懑的,情绪是忐忑动荡的。这一段有力地批判了当时丑陋的现实。
第二段是说诗人要逍遥自在地遨游,学孔子周游列国,寻求自己的政治理想,追慕季札、鲁仲连那样的人。这一段写了诗人的理想追求。季札是春秋时期吴王诸樊的弟弟,多次推让君位,不慕富贵。鲁仲连是战国时期的齐国人,善用计谋,常周游列国,排难解纷,义不帝秦,功成不受禄。虽然季札、鲁仲连都是古人,看不到他们的仪容风采了,但自己还是希望与其神灵同美。
第三段写了诗人悲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大自然已届春暮,花树萧森,麦苗含秀,想到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已经消逝,香草衰败,报国无门,报恨无穷。这一段是诉说贤人志士被压抑的苦闷。
从《适吴诗》这三部分的构成来看,梁鸿是继承了《离骚》的「忠怨之辞」与「比兴之义」。全诗鲜明地体现了批判丑陋现实的抗争精神,坚守自己的美政理想。
鲁迅指出:屈原以后有不少人「虽学屈原之文辞,终莫敢直谏,盖缀其哀愁、猎其华艶,而‘九死而未悔’之慨失矣。」(《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而梁鸿却不是这样,有抨击昏暗政治的切激之辞,有被谗遭逐的牢愁之思,有景慕先贤的理想追求,这就是《适吴诗》高出其它辞赋的地方。
诗人在五言诗「上三下二」结构的句子中加一个「兮」字,变成「一、三、二」的节拍,造成舒缓整齐的韵律,使每一句诗中的词语奇偶相配、节奏鲜明。有的就是对偶句:「过季札兮延陵,求鲁连兮海隅」、「哀茂时兮逾迈,愍芳香兮日臭」和「口嚣嚣兮余讪,嗟恇恇兮谁留」,韵律很美。《适吴诗》是介于辞赋和五言诗之间的过渡性作品。刘勰认为「赋萌于骚」(《文心雕龙·诠赋》: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字于楚辞也)。大赋善铺陈事物,拙于抒情。由大赋又蜕化出善于抒情的小赋。《适吴诗》在描写浓愁莫解、积恨难遣方面很像离骚,很多词汇就直接来自离骚。但在句式方面不像《离骚》那样长短错杂,而是每句整齐的五言加一个「兮」字,典型地反映了文人五言诗正逐步走向成熟,尚未完全摆脱辞赋影响的痕迹。



推荐阅读:

沈其光:瓶粟斋诗话⑴

沈其光:瓶粟斋诗话⑵

贺裳《皱水轩词筌》

黄庭坚:山谷词⑴

黄庭坚:山谷词⑵

沈德潜:古诗源⑴

沈德潜:古诗源⑵

沈德潜:古诗源⑶

连横:台湾诗乘⑴

连横:台湾诗乘⑵

连横:台湾诗乘⑶

虞世南:全唐词⑴

虞世南:全唐词⑵

虞世南:全唐词⑶

刘体仁《七颂堂词绎》

王世懋《艺圃撷余》

髙正臣《髙氏三宴诗集》

周密《浩然斋词话》

由云龙:定庵诗话⑴

由云龙:定庵诗话⑵

元诗别裁集⑴

元诗别裁集⑵

赵熙:香宋词⑴

赵熙:香宋词⑵

李白《将进酒》

杜甫《兵车行》

杜甫《望岳》

白居易《长恨歌》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少年行》(其一)

李商隐《夜雨寄北》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清照《如梦令》

苏轼《沁园春》

辛弃疾《念奴娇》

王安石《元日》

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声声慢·滁州旅次登楼作和李清宇韵》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辛弃疾《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

辛弃疾《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

李贺《将进酒》

徐凝《忆扬州》

温庭筠《商山早行》

李商隐《锦瑟》

马戴《灞上秋居》

骆宾王《咏蝉》

虞世南《蝉》

王绩《野望》

王梵志《吾富有钱时》

寒山《杳杳寒山道》

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张镃《竹轩诗兴》

纳兰性德《蝶恋花·准拟春来消寂寞》


曲沼香消莲脸红 芭蕉绿瘦小庭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