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00后”,为什么每天发相同的照片
文 / 曲俊燕
15岁的乔伊每天都在图片社交平台上发同一张卡通牛的照片,现在已经有三万多个粉丝,每头牛都能得到数千个赞和上百条评论。虽然很多发布没有任何图片说明。
“最开始几个星期,基本只有我朋友会关注这个账号,后来就出现了许多陌生粉丝。”乔伊说。
他并不是一个人。如今在这个著名的平台上,出现了几千个这样的账号,已然形成一股风潮。而且运营者基本上都是青少年,甚至还有小学生。
许多成年人对这股风潮感到费解,但青少年却特别热衷于这种荒诞的幽默。除了重复的图片荒诞搞怪之外,博主本人投入大量精力去运营一个无厘头的账号,也是幽默的一部分。“他们太认真了……这种投入挺搞笑的。”一个19岁的博主说。
催眠般的无聊和无厘头的重复,大概就是这类账号的“魔性”所在。
刷屏的图片素材,可以是任何主题:卡通牛、闺蜜的囧照、明星的照片、一颗布光讲究的鸡蛋、烤面包机、猕猴桃……如果你能坚持每天发布,任何图片都能产生这种“有毒”的效果。
不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账号?
一个每天发烤面包机照片的账号,已经有5万多粉丝。
每天的图片说明都不一样
也许每个人青春期时都在追求更多的外部认同。吸引注意力、好玩,是这一系列账号博主最初的想法。有的孩子坦言,想通过这样的账号成为网红;还有的博主不在意什么网红体质,但每天看着粉丝增长,心情就很愉快——毕竟既能满足虚荣心,又不会伤害任何人。一位每天发演员史蒂夫·布西密照片的女孩说,虽然每天看不同照片比较新鲜,但同一张照片反复出现更搞笑。这大概也是很多粉丝的心理。
如果仅靠模式化的照片重复,其实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观察那些粉丝量多的账号,你会发现,他们每天的图片说明都不一样。有些博主把账号当做个人日记或匿名博客来用,表面上是无聊重复的图片,实则在文字中记录每天的生活,还有那些青春期的碎碎念。
有个女孩专门发韩国男团NCT成员Kun的一张照片,但图片说明都是“今天八年级毕业了”“暑期学校第一天我迟到了”之类的真实日常——一个看起来没有个性的重复图片账号,背后也许是一个喜欢追星、思绪繁多的个性少女。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另一种交流方式
14岁的米兰达和两个朋友一起运营账号,每天发一只金橘的照片。她们开号的初衷是为了舒缓压力、排解情绪。“我可以发很个人化的文字,却不用配上个人照片”。发真人照片总让人觉得有压力,而这样一个账号,既不用顾虑美颜瘦腿,还能随心所欲地道出日常生活中奇怪的想法。重要的是,有些古怪念头很能引起粉丝的共鸣。
另一位每天发香蕉照片的博主,14岁的里奥妮说,很多“每日同图”账号都是博主用来讲故事的场所。虽然她的照片流里只有一根根香蕉,但她会在文字部分给粉丝出谜语、透露个人小秘密,甚至充当粉丝的情感诊所。在很多关注者看来,这种千篇一律中的不同、模式化背后的个性,才是真正有趣的部分。
在“每日香蕉”账号中,里奥妮每天都会说一个小段子,给粉丝出一个问题,再讲一个跟香蕉有关的小知识,可谓非常用心经营。
16岁的博主艾拉觉得,这只不过是另一种交流的方式罢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自己的私人账号,每天互动的对象都是亲朋好友。而在她的“每日金橘”账号上,她可以和世界各地的人对话,暂时逃离熟人圈子,去探听陌生人的想法。
新玩法
在同样的重复套路中,也有博主探索出的新的玩法。14岁的杰克每天发同一个人的肖像,第二天将上传后压缩过的照片再次上传,长此以往,照片像素日渐降低。第一次发帖的照片是一张像素不高的彩色肖像,经过100多天的更新,最新一次发布已经成了“高糊画质”,基本只剩下黑白两色的网格状图案。粉丝们乐于观察照片像素逐渐消减的变化过程,觉得最终的呈现简直像件艺术品。
事实上确实有艺术家这样尝试过:英国视觉艺术家皮特·阿什顿(Pete Ashton)曾做过一个实验,在社交平台上将同一张照片连续上传90次,从前后图片质量的变化探讨数字技术对我们日常视觉的干预。
杰克上传的第一张照片(左)和最新一张照片(右),这中间经过了一百多次上传压缩,像素下降很明显。
英国艺术家皮特·阿什顿的视觉实验。
潜藏的商机
比起真真切切的个人照片,这些视觉重复的账号想要涨粉是更容易的,而且潜藏着很多商业机会。15岁的伊万每天发一张烤面包机的照片,他建立账号的初衷只是为了和朋友比赛,看谁先达到1000粉丝。如今他已经坐拥五万粉丝,某个品牌甚至还赞助了他3台烤面包机,让他在照片中进行品牌露出。现在他每天花一个小时来运营账号,回复粉丝的评论,并且已经开始考虑正式的商务合作了。
这些发布重复照片的“00后”博主们,已经相当有商业和新媒体头脑。他们最初是如何完成粉丝的“原始积累”的呢?办法如出一辙——到各路大V的账号下留言,比如粉丝过亿的碧昂斯、泰勒·斯威夫特。运气好的时候,大V会回粉他们,顺便也给他们带了一波粉丝。
他们还组成了小社群,相互支持,在主页上互推彼此的账号。每次帮忙“安利”要价10—25美金不等。收费倒并不是纯粹为了钱,更多地是想让自己的账号活得更久——如果有一天变成了网红大号,就可以考虑出售,或者做点其他更有价值的事情。毕竟,这是一个看重流量的“注意力经济”的时代。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自我表达的社交实验
视觉重复是吸引注意力成本最低的方式之一,这些“00后”博主们成功get到了这一点。他们深谙社交媒体时代的种种规则,并且十分懂得利用社交媒体的功能来实现需求。
这股风潮其实也是“00后”们探索自我、表达情绪和意见的一种手段。在社交媒体上,那些网友无限转发、魔性洗脑的模式被称作“米姆”(Meme)。它可能是一个表情包、一段视频、一首神曲,在转发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许多衍生版本。这样想来,“每日同图”类的账号,其实就是博主们在创造自己的米姆,一种更主动的表达自我、碰撞外部世界的社交实验。
但如果你说,每天发一张图有什么难的,那就错了。
或许只有最符合“互联网原住民”特质的人群,才能成功经营这样的账号。一些不善于探索社交媒体功能和用户属性的模仿者,只发了寥寥几张图,不见成效,便消失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了……
“对不起大家,我只发了一天,实在做不来。”
编辑 | 孔斯琪
—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点击以下 关键字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2018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 | 美图参赛 | 获奖名单
我是摄影记者 1|2|3|4|5 | 6 | 7|8|9|10|11 | 12 | 13 | 14 | 15 | 17
【头版半月图】 1 | 2 | 3 | 4 | 5 | 6 | 7 | 8
中青报2017年度照片 | 2016年度照片 | 2015年度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