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不再想当摄影记者了| 微光体验营回顾

中青报·中青在线 守候微光 2019-07-12

2018年8月13日,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小区某地下室,一位租户在狭窄的房间里休息。

 许诺/摄



8月11日至15日,第一届微光体验营在中国青年报社举行。来自高校的9名学员们一同体验了包括专业课程分享、专题摄影采编、摄影交流在内的活动,并以抽签的方式选择《在我站立的地方》、《十年》、《海运仓小区》三组专题摄影题目。



  王浩丞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政治专业学生

认识到自己的很多不足,做好摄影这件事,还需要潜心打磨。  

8月12日晚,三里屯,来自河南的三轮车司机冯女士脱下雨衣站在路边等待乘客。排队站立在三里屯的路口等待乘客,是她几年来的工作常态。夏夜一两百元的收入是她的旺季。三轮车被没收、“在派出所里住上十天八天”则意味着一个月白干。

 

  李宸玮 北京电影学院 图片摄影专业硕士研究生

报纸确实不好办,记者确实不好干,经常碰一鼻子灰。

8月14日,北京工人体育场外,距离北京国安与大连一方的中超比赛转播还有不到4个小时,一名操着山东口音的程序员在场外调试设备。

 

  徐  刚 陕西师范大学 摄影方向硕士研究生

大家一起做一件事情,即使熬夜也是很难得的。我会把体验营推荐给身边对报道摄影感兴趣的小伙伴。

8月14日早晨,京旺菜市场一位年轻的鲜花摊主。

 

  翟  玥 中央美术学院 摄影专业硕士研究生

在创作之前和世界沟通,是我吸收到的最有用的一点。

8月14日中午,几位舞蹈爱好者在奥体中心下沉花园的通道里练习交谊舞。他们身后的鸟巢体育场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会后,这个地标性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

 

  姚舜禹 广州美术学院 摄影专业学生

达到了最初交流的目的,大家风格各异但都很亲切,会是很好的回忆。

8月13日,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的一处巷子里,破旧的烟囱上还保留着奥运的标志。

 

  张  鹏 北京建筑大学 建筑学专业学生

很愿意跟别人打交道,但是不太适合采访,总是聊飞了。

8月13日早,一位80岁的老人在天坛公园健身器材上练习倒立,他自从退休后就一直在这里锻炼健身。该园区空地常年有人打太极拳、跳舞。一旁的健身区,不少老年人在使用健身器材锻炼。

 

  何  青 华东师范大学 艺术品鉴定与艺术市场专业硕士研究生

和大家的相处中,(摄影)专业与非专业的碰撞产生了不一样的东西,挺值得的。

8月14日,平凡生活里的平常一日,海运仓小区里有不满,有愤怒,有惊奇,生活放慢节奏,电影低调上演。

  

  许  诺 北京林业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

以前喜欢单打独斗,现在发现团队的力量很重要。

2018年8月14日,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小区门口,一位放暑假的孩子躺在石凳上玩平板电脑。该小区为学区房,房屋均价已达每平方米11万元,隔壁即是史家小学分校。

 

  郑凌霄 北京师范大学 传播学专业学生

之前一直想做摄影记者,现在觉得自己还欠火候。

8月14日,小区消防演练结束后,保安公司的领导在训话。

 


 在我站立的地方 

导师:李峥苨   成员:王浩丞、李宸玮、徐刚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7584nlg45&width=500&height=375&auto=0

《我站立的地方》小组以在工作中长时间站立的异乡人为拍摄对象,用环境人像的方式关注他们在北京的生活。

“站在这里很简单,站立在这里却很艰难,为了找到自己在这座城市的价值,坚持站下去成为一种倔强、一种希望,或是一种逃避。”

整组照片主题性强,在主题的解读上将地理概念与文化概念融合,接地气,有情怀。以视频的形式,配以音乐和一定的编辑手法,使专题作品流畅生动地呈现。但是,整组作品缺少一些能带给人惊喜的画面。



 十年 

导师:李隽辉   成员:姚舜禹、翟玥、张鹏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758l6orhh&width=500&height=375&auto=0

《十年》选题组的学员以“奥运十年”为切入点,拍摄了奥运会后出现的全民健身热潮。在两天的时间内,学员从老年人的晨练、轮滑、乒乓球等运动项目,到年轻人的足球、篮球、电竞比赛,通过对奥运符号和运动场景的再现,比较清晰地表明了二者之间的互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奥运会的举办对市民健康观念的影响。同时,学员们拍摄到了许多富有趣味、视觉冲击力的照片,最终以摄影版结合视频、音频的方式呈现出来。但“十年”与“健身热潮”之间是否具有足够强的相关性有待商榷,或者说,在阐释“健身热潮”与“十年”的关系上,是否有更好的角度进行报道。



 海运仓小区 

导师:陈剑   成员:许诺、何青、郑凌霄

<<  滑动查看更多作品  >>

这组作品以海运仓小区为拍摄对象,从个人生活到集体生活、地下故事与地上故事等多个维度展现了学员们个人眼中的海运仓,编辑思路十分独特。在呈现时保留了三位学员各自的个性色彩与棱角,记录了许多精彩的画面,具有较强的风格差异。但是由于拍摄时间较短,未能对小区及其居民有更深入的了解,在主题立意上缺少更加深刻与广泛的思考。此外,就小组呈现这一角度来说,其整体性略有欠缺。


各组尝试用版面呈现自己的作品。


<<  滑动查看各组版面  >>


在微光体验营,我们听什么


秦珍子  中青报《冰点》编辑

 看图还需要说话吗? 

和图片在一起,文字既要在字数与情绪上保持克制,又要有画面之外的增量。

 


赵  青  中青报视觉中心主任

— 今天是否还需要专题摄影 —

科技工具的进步、政治社会变革、艺术观念的更迭、媒介变迁导致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都会对专题摄影带来影响。

 


刘占坤  中青报资深摄影记者

— 从世界杯记忆说开去 —

“鸡贼才能拍到不一样的照片”,要拍到不一样的照片,眼睛要尖、腿脚要快、脑袋要灵。

 

 

李峥苨  中青报图片编辑

 了解中青报摄影版 —

1995年中国青年报在国内率先将画刊改为每周一次的“报道类专题摄影版”,现在我们依旧关心当代人的集体情感和社会痛点,希望将摄影从远方拉回身旁。



周  娜  自由摄影师、马格南奖学金获得者

— photozine—从数码照片到手工书 —

“有没有可能闻到照片的气味,尝到照片的味道?”

 


张  左  中青报高级暗房师

— 黑白暗房体验 —

“传统的东西最考验前期拍照的技术,年轻人有机会还是应该体验一下胶片拍摄。”

 

 


开营第一天,摄影记者陈剑带领大家参观摄影长廊。

王炳皓/摄


开营第一天,学员们观看视觉中心制作的视频短片。

赵青/摄


 

12日,秦珍子老师用《中国青年报》做案例。

王炳皓/摄


12日,体验营学员们来到798映画廊观看杨文彬的展览《大学社会》。 

王炳皓/摄


13日,每位学员都体验了暗房黑白照片冲洗的过程,并制作了属于自己的一张照片。

程希文/摄


小组学员讨论。

王炳皓/摄


14日,导师和组员们在抽到的题目牌和名牌上签字留念。

程希文/摄


 

韩其臻/摄  张左制作



编辑 | 王炳皓、程希文、杨茂坤



 —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点击以下 关键字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1998九江决口 | 大江至此 

人工智能 | 大国末梢 | 北京大雨 

2018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 | 美图秀秀能参赛吗

微光体验营 | 大四做整版摄影报道 入选名单

问题遇上摄影书 | 为什么是日本摄影

阿尔勒摄影节

漫说:世界杯上的父亲节 | 世界杯

像画家一样摄影 | 改变历史的孩子照片

5·12大地震10周年 | 守着你离开的世界 | 五月轻柔的风吹过

北京租房故事 | 一切为了高考 | 五环外的西二福尼亚  

北大120岁 | 第61届荷赛揭晓

新一届国务院组成部门负责人 | 部长面孔 2018两会

我的家在东北 | 雄安新区的第一个春节 

暗房师退休了 | 中国青年报最老的摄影记者走了告别铁矛

守候微光放映会  微光和朋友们的放映会

马格南镜头里的周恩来纽约时报2017年度摄影书

资源城市 | 动批谢幕 | 高原藏校

党代表朱日和全运会偶像

我是摄影记者年终特别版

我是摄影记者 12345 | 7891011 | 12 | 13 14 | 15 | 17

历史上最有名图片编辑去世

微光专访14位中外女摄影师 |  摄影与留学

再道一声 小平您好| 翻开家庭相册

耀邦百年 中青报老照片

大阅兵探营 | 阅兵细节 

【头版半月图】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国外报纸头版中的APEC

中青报2017年度照片 | 2016年度照片 | 2015年度照片 

历史向东 摄影向西 中国青年报大理影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