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轻的观看

中青报·中青在线 守候微光 2019-07-12


三天完成一个邂逅的摄影专题,对任何大学生朋友来讲,可能都显得有些仓促。但事实证明,这样的尝试是充满惊喜的。


在微光体验营里参与专业课程分享、摄影交流的同时,来自高校的9名学员以抽签的方式选择《在我站立的地方》、《十年》、《海运仓小区》三组题目,在中国青年报编辑记者的帮助下体验了专题摄影采编的全过程。


9名学员不都来自摄影专业,拍摄风格也有较大差异。不同的专业背景带来了不同的表达方式,也有对摄影不同的认知和期许。


王炳皓 | 文



 对我而言,摄影意味着什么 


在微光体验营的“Photozine——从数码照片到手工书”分享活动上,自由摄影师周娜建议9位摄影师用现场制作的zine回答”摄影对于我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



本科主修商业摄影的翟玥拿着自己用A4纸现场制作的zine,面对纸张不整齐的折痕和毛边陷入焦虑,觉得好玩但又感到不安。和商业摄影相比,纪实摄影的画面也有许多这样那样的“不完美”,但她希望通过摄影了解自己,去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受。


郑凌霄坦言,他本科期间从之前的计算机专业转到新闻与传播,正是因为对报道摄影师的向往。他认为,许多伟大的作品都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也是个人在社会中参与的体现。


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新闻的王浩丞对报道摄影与纪实摄影一直非常向往和关注。应用数学专业的许诺曾多次进入养老院,拍摄那里的生活。在他看来,年轻人需要感受苦难,理解苦难。


并非所有学员都对报道摄影有同样的期待。专业学习摄影6年的何青直言她对摄影失去了原有的热情,虽然曾经从事过与摄影相关的行业,但过于个人化的表达让她有些厌倦。



选自微光体验营《海运仓小区——慢动作》

以北京东二环内的海运仓小区为拍摄对象,排版上刻意拉长了观众的观看视线和时间,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在图像的来去之间,有荒诞,有疑问,有无奈和心酸。“


海运仓小区对面,附近居民排队办理液化石油气过户和转站。

何青/摄




 拍摄一个摄影专题 


课余时间运营着两个公众号的研究生徐刚已经很久没有熬过夜了。在体验营,连续几天早出晚归外出拍摄采访、熬夜编辑视频和版面的经历让他印象深刻。


姚舜禹在体验营的过程中多次提到“我拍别人就是拍我自己。”他带来了自己的画册《SADNESS》,使用便携相机加闪光灯拍摄的风格在体验营学员中多少显得有些特殊。


选自《SADNESS》

姚舜禹/摄


在拍摄《 十 年 》专题的时候,他依旧采用了闪光灯直闪的方式。


选自微光体验营《十年》

以“奥运十年”为切入点,拍摄奥运会后出现的全民健身热潮。

姚舜禹/摄



体验营刚开始时,翟玥提到自己不擅长纪实类的拍摄,也对于报道摄影没有清晰的认识。她抱着挑战自己的心态,发现在学校都是以个人为单位行动,很少有小组,而这次在合作中,她从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视角,也看到了自己的问题。“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意识到,在创作之前首先要和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建立沟通。”


选自《MEMORY》

翟玥/摄



选自微光体验营《十年》

8月14日中午,几位舞蹈爱好者在奥体中心下沉花园的通道里练习交谊舞。他们身后的鸟巢体育场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会后,这个地标性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

 翟玥/摄


学习建筑设计的张鹏喜欢与人聊天,但在体验营中他发现了采访和聊天的区别,“有时候聊着聊着就聊‘飞’了,忘记了需要获取的信息”。中青报《冰点周刊》编辑秦珍子认为,这是一种好的状态,许多细节都藏在聊“飞”的那一部分里,但是“飞”出去需要再拽回来。


对于王浩丞而言,这次体验更像是一场训练。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获取被采访者的信息、如何将脑海里的构想呈现在画面里,都是他曾经学习过,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仍需练习的技能。结束拍摄后,发现采访不充分、信息不足时的懊恼补全了他对这个领域的印象,也颠覆了他之前的想象。



选自微光体验营《我站立的地方》

以在工作中长时间站立的异乡人为拍摄对象,关注他们在北京的生活。

8月14日下午,来自于四川的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鲁晴辉正在学校的实验温室里为玉米授粉。几天前他刚结束在河北两周“如同农民一般”的生活回到北京,长时间戴着草帽站立在田间是农科研究生阶段的必修课。研究生毕业后,他计划申请北大、清华的博士继续学习生命科学,站立在实验室与农田里的生活还将继续。

 王浩丞/摄


8月12日晚,北京工人体育场,来自安徽亳州的李女士和女儿一起卖玫瑰花。接近零点,她们的玫瑰花生意才刚刚开张。暑假即将结束,李女士的三个女儿即将回到家乡继续上学,来到北京已有一年半的她将继续在自己看来远未稳定的生活。

 王浩丞/摄


8月14日上午,来自江苏连云港的孟来会站在北京南站的扶梯旁引导旅客,这是他来到北京的第二周。“连云港是亚欧大陆东段的桥头堡,铁路、海港、航空港、高速公路一应俱全,只可惜没有发展好……”提到家乡连云港,他在能列举许多优势。儿子结婚住进了家里在本地购置的第二套房子后,他和妻子先后来到了在他们看来工作压力更大、机会也更多的北京。

 王浩丞/摄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曾用视频呈现一段持续2年的跟拍的李宸玮,在体验营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报道摄影快节奏带来的压力。如何权衡图片和文字、如何用5W1H详述事情的前因后果都是他没有尝试过的。他说:“以前做的东西含混一点感觉会更好,现在要把事情说清楚,反而不知道怎么办了。”



最初在试图解读“我站立的地方”这个主题时,先从视觉入手,尝试拍摄不同身份女性的鞋,最后引向“在北京立足”的突破点。

李宸玮/摄



选自微光体验营《我站立的地方》

北京三里屯,一名外地来京打工的酒保。

李宸玮/摄



今天,科技的进步带来更加便利的手段;摄影观念从传统转向当代,有了更多的思维逻辑和表达手法;媒介的更迭使得传播观念、传播途径发生变化……


但是,我们同样应该意识到,巨大的变化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商业化对纪实摄影的侵蚀;传统媒体的衰落导致的纪实摄影影响力下降;个体社会经历的缺乏带来的内容空洞;缺少辨识度的影像无法支撑观点……这或许都是当前年轻一代的摄影师所面临的困境。



 👇点击查看 👇

  微光体验营完整作品  


编辑 | 李峥苨


 —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点击以下 关键字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1998九江决口 | 奥运开幕十年

红裙子 | 大江至此 | 人工智能 | 大国末梢

2018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 | 美图秀秀能参赛吗

微光体验营 | 入选名单 | 回顾①

问题遇上摄影书 | 为什么是日本摄影

大四做整版摄影报道 阿尔勒摄影节

漫说:世界杯上的父亲节 | 世界杯

像画家一样摄影 | 改变历史的孩子照片

5·12大地震10周年 | 守着你离开的世界 | 五月轻柔的风吹过

北京租房故事 | 一切为了高考 | 五环外的西二福尼亚  

北大120岁 | 第61届荷赛揭晓

新一届国务院组成部门负责人 | 部长面孔 2018两会

我的家在东北 | 雄安新区的第一个春节 

暗房师退休了 | 中国青年报最老的摄影记者走了告别铁矛

守候微光放映会  微光和朋友们的放映会

马格南镜头里的周恩来纽约时报2017年度摄影书

资源城市 | 动批谢幕 | 高原藏校

党代表朱日和全运会偶像

我是摄影记者年终特别版

我是摄影记者 12345 | 7891011 | 12 | 13 14 | 15 | 17

历史上最有名图片编辑去世

微光专访14位中外女摄影师 |  摄影与留学

再道一声 小平您好| 翻开家庭相册

耀邦百年 中青报老照片

大阅兵探营 | 阅兵细节 

【头版半月图】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国外报纸头版中的APEC

中青报2017年度照片 | 2016年度照片 | 2015年度照片 

历史向东 摄影向西 中国青年报大理影展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