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西忆旧 | 1968年,在晋源割稻子的那些中学生们

2016-12-25 范大喜 太原道

1968年秋天,也不知什么原因,也许是闲的太无聊了,还是有人组织号召,在校无事可做的中学生们开始自发到郊区社队参加农业劳动了。劳动没有报酬,可以挣顿饭吃。我得知班里同学丁龙要去乡下劳动的消息后,决定与他一起去晋源割稻子。

1015日早7点,我带着行李、脸盆去了丁龙家,在这里见到了与丁龙同行的师范附中的梅小刚,十七中的梅小强,三中的大海、刘定文,还有两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我们8个人一起去了省文化局附近等车,才知道要去的一共有31人,其中18位男生,还有其他学校的学生如十四中的刘援朝、十六中的赵晋喜等。坐上晋源南街大队的卡车,途经五一广场时发现这里正开着什么大会呢,那年头这个广场的大会特别多,什么庆祝会、批斗会、演唱会、誓师会等等,有时不同派别的群众组织还会在开会现场大打出手。

走了不到一小时,已经来到晋源城,汽车从西门进,至十字街口再向南行,在南街大队红专四队下车。我们先把行李放在了四队队部,几个人相跟上在晋源城内转了一圈。晋源历史悠久,据说建城有两千多年了,还残存有城墙和城门洞。回来后我们几个人被安排到了南街长巷3号一间闲置的房间里。这间屋子不大,一进门就上炕。我们七八个人要挤住在这个房间里。中午时分,同学们被分别安排到老乡家吃派饭。我与丁龙到了一个老大娘家,午饭就只有汤面。饭后看看还有些时间,就与丁龙去了据此有四五里地的小站营(旭东大队),五中初77班的何建生、何武郎、庹贵山、李建民、李晋彬等几位同学前些天也组织来此参加劳动了。从小站营回来后劳动已开始了,我们每人都领到了一把镰刀,任务是收割水稻。在老乡的示范下,我们掌握了要领,很快进入了角色。当火红的太阳落山时,我们才带着第一天劳动的喜悦收工返回住处。

晚上睡觉时发现房门关不严实,有一道宽宽的缝。一位有经验的同学说土炕正对着门,中间对着门的人睡觉时一定要头朝里,以免受了夜风。有些同学是初次相识,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聊了起来。后来知道,梅小刚的父亲是歌曲《解放区的天》的作者,刘定文的父亲是老文物工作者……这一夜睡得很香,梦中都想着明天新的战斗。

第二天,在鸡叫声中我们起床了。洗漱完毕,拿上工具,我们一行十多个人一起出南门下地了,有人还唱着《红灯记》的段子。太阳刚刚露出地平线,霞光万道,看西面是重叠的山脉,东边透过一片平川,有连绵的苇子地。社员们也早早出工了,我们听候了队里的任务分配就紧张地干了起来。毕竟是没有经历过紧张的劳动锻炼,虽然在学校也曾去北固碾、大马村等地参加过农业劳动,但像这样有任务有指标的高强度劳动还没有经历过。干着干着就感觉腰也酸了,腿也困了。真想坐下来好好休息一下。可任务压在那里,而且社员们都起劲的干着,只好咬着牙继续不停地挥舞着镰刀。中午时早已是满头大汗了。也记不清这天是怎么熬下来的。不过晚上睡到被窝里,听着小胖教唱《红灯记》选段,一夜睡得还挺甜美。



█ 晋源的水稻


我们的派饭在三天期满后又换了一家,早上是煮窝窝。稻田里,在我们的辛勤劳作下已被割倒了好大一片。看着自己用汗水换来的成果,心里也有一种成就感。可在第五天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人感到意外的事。听说一起来的有个叫二小的吃了一个社员的山药蛋,这个社员是队长的什么亲戚。队长硬说这个社员丢了有十斤山药蛋,因此断定这些山药蛋是被同学们偷吃了。这在同学们中间造成一种很不好的气氛,有的同学感到很沮丧,有的同学表示很愤慨。下午时,这位队长又说有同学不爱护粮食,吃饭时不把菜放在窗台上,差点让鸡吃了等等,反正充满了不信任和不满意。当天晚上我们18位男生被集中到一起,搬到四队的仓库里去睡觉。仓库里的住宿条件就更差了,偏偏当晚刘定文在他的床铺上又发现了一只乱串的蝎子,同学们的情绪更不好了。这时梅小刚出面才把大家劝住了。

第七天上午,我们把四队的稻子全部割完了。从第八天开始要到一队去劳动了。住宿被安排在一小队的骡马店里。午饭后,我与刘援朝、刘定文、赵晋喜步行去游了晋祠。返回时太阳已开始落山了。路上听到了从北大寺传出的高音喇叭声,一开始还听着像是“北师大”广播站呢,那抑扬顿挫的普通话告诉我们,这里也住有学生了。我们绕行了南城角村回到了晋源镇,看到一队已为我们起了灶,饭也做好了,晚饭是稀饭窝头。吃饭时才知道今天有4位同学退出劳动返回市里了。当晚我们14个人住进了新的“宿舍”。

在红专一队仍然是三出工,早上是6点半到9点半,中午是10点半到1点半,下午是3点到太阳落山。年轻的队长给我们布置了任务,一天要完成7分地的收割任务。接着又说能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吧。上午我一鼓作气完成了4分地的任务。下午正在积极收割时,天忽然阴沉了下来,接着就下起了雨。附近也没个避雨处,我们五个人是挤在一根放在路旁的水泥下水管里,才免遭了落汤鸡的命运。大雨过后,呼呼的刮起了风。我们五个人又争分夺秒地干了起来。后来,过来几位农民反复劝说我们,现在风大,你们快回去吧!于是我们才顶着大风向镇子里走去。这时才注意到,没有收割的水稻田被大风吹得就像大海的波涛,苇子地更是被吹得如翻江倒海一般。



1027日,是我们在晋源劳动的最后一天,水稻收割任务已胜利结束,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当时认为我们在这里参加劳动,就是在执行毛主席发出的关于知识分子和教育革命的一系列最高指示,现在想起来实在可笑,自己算哪门子知识分子,连个中学门还没有迈出呢。不过对于我们这帮学生来说,到农村参加体力劳动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是一种有益的锤炼。想到明天就要返回城里了,心中还真有些依依不舍。人与人之间的理解需要沟通,需要一种相互的信任。我们感受到了村里老乡的朴实善良,一队队长的开明和善解人意。当天夜里,同学们都显得有些兴奋,有些激动。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山西忆旧系列:

山西忆旧 | 太原的苇

山西忆旧 | 我遥远的晋祠大米

山西忆旧 | 太原县里看大戏

山西忆旧 | “拉锯、扯据”,温暖的儿时回忆

山西忆旧 | “票证时代”的记忆

山西忆旧 | 介子平:当年赶集

山西忆旧 | 在省委工作队下乡吃派饭的回忆

山西忆旧 | 珍惜与留恋:那个年代看电影的记忆

山西忆旧 | 1982年在东台顶上观云海日岀

山西忆旧 | 温馨的红薯,温情的记忆

山西忆旧 | 晋源秋收时的掐谷儿活计

山西忆旧 | 上安村知青遗事

山西忆旧 | “大跃进”时期晋源古城营放开肚子吃食堂的记忆

山西忆旧 | 太谷乡下看秧歌的悠悠岁月

山西忆旧:42年前在五台生活的那些日子

山西忆旧:难忘当年打煤糕

山西忆旧:难忘乡村冬日暖,当年严寒中的种种记忆

山西忆旧:腊月二十三,家家忙祭灶

山西忆旧:五十多年前我在大同历经的春运

山西忆旧:通往故乡芮城的路,三代人跋山涉水的记忆

山西忆旧:上过背棍的女孩一定能找到好人家

山西忆旧:知青岁月,管涔山爱情故事

山西忆旧:63年前太原拆二代团购豪车的壮举

山西忆旧:记忆中的国庆

山西忆旧:一个老太原的1964年国庆

山西忆旧:1970年韩石山在昔阳惊心动魄的那一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