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刺猬”不一样 | 小而美100+
参与请加微信:mayimimg
2016年5月,“刺猬实习”在广州和武汉举办“刺猬实习高校双选会”,报名参加的大学生超过1万人。
▲ “刺猬实习”创始人亚平。
创立一年的“刺猬实习”要搭建闭环,实现“多方共赢”——在解决企业与大学生的需求中发展自我。
那么,“刺猬实习”的闭环如何搭建?它的特色在哪里?又凭什么做到“多方共赢”?
2016年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国新办举行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发布会上表示,2016年我国就业形势依旧严峻。
“刺猬实习”创始人亚平对就业难、找人难可谓深有体会——创业前,她曾任世界500强企业大中华区的人力资源总监,招聘和就业正是她每天要思考的工作。
“很多大学生都存在就业初衷和职业现实差距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会使大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适应时间过长,这样的时间消耗对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亚平认为,国内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最主要原因是毕业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无法充分满足企业的岗位需要,其次才是当前招聘市场存在信息冗余、杂乱等问题。
为此,她特别强调,“刺猬实习”不仅仅是企业招聘信息的“搬运工”,更要做一个专注于大学生职场锻炼、体验和青年成长的价值平台。
“刺猬实习”不只是一个网站,它本质是一个大社群。
2015年,亚平创立的“刺猬实习”启动,至今其运营已经趋向成熟化。在此基础上,春秋两季刺猬实习推出了针对优质成长型企业的校园招聘专场。
据介绍,2016年5月,“刺猬实习高校双选会”在广州和武汉举行,超过1万名高校大学生报名参会;而2016年“刺猬校招”规模也将继续扩大,服务企业从去年的10家增加到30~50家。
此外,“刺猬实习”还针对青年人兴趣探索推出了“刺猬体验”项目,至今该项目已经完成“试睡体验官”、“大厨体验官”、“打工换宿er”、“名画鉴赏体验官”等10多个特色项目;正在进行、已完成报名筛选的“东南亚志愿者”项目更吸引了14万人次报名,其中还包含3万名在职人员和5000余名高中生。
然而,这些数据不过是“冰山一角”。截止至2016年6月,“刺猬实习”的注册用户数量已近100万,其中活跃用户超过10万。
在核心地区,通过举办线下活动,刺猬实习建立了自己的高校俱乐部和粉丝社群,覆盖国内200多所高校。
专业人士预测,2016年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规模将达到60亿元。
看似规模巨大,但要“玩好”互联网招聘其实也不简单——51job、智联招聘等传统巨头挤压,拉勾、boss直聘等新贵乘胜追击。再加上互联网招聘平台同质化的问题愈演愈烈,刺猬实习在这样的竞争中有何独到之处呢?
“刺猬实习”的独到之处正在于其在前后端形成了闭环:
“刺猬实习”更注重社群化经营,公众号、网站等渠道只作为招聘信息发布前端解决信息不对称,而在后端给青年用户提供了一系列职业成长解决方案,包括体验、培训、实习、校招等,一直到进入企业,还可以满足企业内青年员工的培训需求。
此外,亚平觉得这一平台上用户的内容自产生和未来的社交需求也都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大学生实习招聘是招聘市场上开辟出来的新市场,只靠一家公司垄断明显不可能。与其说和其他同类型创业公司是竞争关系,不如说是共同经营市场、志同道合的伙伴关系。”亚平说。
招聘只是“刺猬实习”商业闭环中的一环,而涉及职业培训教育才是刺猬实习商业闭环中的“核心阵地”。
据统计,2015年我国职业教育占互联网教育29.8%的市场份额,教育部预测,到2020年我国职业教育市场将达到1.24万亿元,规模仅次于高等教育。
“刺猬实习”的职业教育布局已经开始: 2016年6月,“刺猬学院”已完成其首个付费活动——刺猬PM训练营;2016年下半年,“刺猬实习”将重点发展针对大学生职业教育的线上付费课程“刺猬学院”。
从刺猬团队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实习和职业培训教育的接受程度上,国内呈现出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的趋势。
因此,“刺猬实习”未来将逐渐在地域上延伸到内陆地区,提高该地区大学生对实习、职业培训教育的认知,增加企业对该地区实习开放的机会,帮助更多地区的大学生开阔视野,适应时代的变化。
“我们相信,年轻人就像小刺猬一样,既有青春的锋芒又不失温柔善良,期待年轻人都行动起来,实力让情怀落地;刺猬实习也一样,它的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精彩。”亚平如此描述未来。
据悉,“刺猬实习”已启动融资,具体信息将在融资完成后发布。
更多小而美案例
| “资本家”贾樟柯 | “网红”Papi酱 | 壹心理 |
| 女王驾到 | 纽诺教育 | 男人的“燕窝经” |
本文由无冕财经原创,版权归无冕财经所有。本文已加原创标识,无需联系我们即可转载。如需开通转载白名单,或有其它需求,请联系客服小冕(微信号:xiaomian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