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 卓玛:做青藏高原上的一束烛光
编者按
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起于周末支教
突然有个机会让我回忆总结大学生活与支教经历,不知如何下笔,当万千思绪迎上心头时,只化为两个词——感恩与坚持!
作为从高原走出来的我,面对大城市的好奇与不适已经在入学一年后得到稀释,并通过园子里的各种校园活动与社工重塑我在学习方面被打击得体无完肤的自信,从中不仅收获服务同学的成就感,也锻炼了组织沟通、公文写作等能力,并逐渐成长为一位可以在社工方面独当一面的辅导员。
在学习与社工之余,我出于想要结识新朋友并且出校散散心的想法,于大二学期中报名了一次周末支教活动,没想到那次支教经历会改变我的大学时光乃至影响我的就业选择。
在前往河南安阳滑县支教的火车上,我不仅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热爱支教公益事业的同学,还听他们说起支教做公益的经历,让我明白原来除了捐钱捐物以外还有很多途径做公益活动可以回报社会。后来为期两天在滑县一所小学的支教时,虽然我只为四个班上了四节历史课,但是一群对清华的大姐姐大哥哥异常好奇的小朋友,对我天然的崇拜与毫无顾忌的信任让我发现原来自己对于某些人来说是那么的重要,所以我觉得不能辜负这一双双可爱无邪的大眼睛们流露出对自己的珍视。
在返校的火车上,带着同来时完全不同的心态思考着我终于找到一个可以在校期间实现一点点价值的事情了——支教。
于石家庄一所乡镇小学周末支教
坚持的感恩之心
自此,我始终怀着感恩的心去坚持做支教这件事,虽然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是意义重大。
从小生活在西藏,自上小学起,在西藏特殊教育政策“三包”即包学、包吃、包住的受惠下顺利如期上学,不至于成为“大龄小学生”。另外高中时期,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家庭情况不太好,所以受到学校多方面的照顾,每月的伙食费补贴与三包费按时发放让我能安心学习,高三课外辅导让我不用像其他同学一样支付高昂的家教费,地理老师将她分到的牛奶福利拿给我,让我在高强度学习下注意身体,这种种对我的帮助一直深埋在我的心中,并一直找机会可以将这份助人之心传递下去。
自此,我开始经常在周末参加支教、前往残障学校陪孩子们学习等公益活动,并逐渐喜欢上支教这一项目,也喜欢上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光。所以当得知园子里支教团这一团体存在时,就很是心动。
因此,在大四推研时期,我就毅然决然的申请加入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并为了能回到西藏支教,在加入支教团后努力参加各项培训课程以获得可以回到西藏支教的机会,最后也如愿加入西藏分队毕业后前往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支教。
起初家里人根本不同意我继续读研,更何况拿一年的时间去支教,在家乡同龄的女生早已结婚生子,甚至都已生了好几个孩子了。我父母觉得作为女孩子能有机会来首都北京读大学就已经很好了,大可在本科毕业后回西藏考公务员稳定下来结婚生子。所以当我表明坚持支教的想法是由于想要感恩多年来党和政府以及亲朋师长对我的帮助后,父母表示理解并赞同我用一年的时间去支教的想法,之后我就顺利踏上为期一年的支教之路。
在去支教之前,我所在的支教团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各项教学与行政工作技能,但真正站上讲台,面对一群跟自己年龄差不多甚至比我大的学生时,还是比较忐忑。不同的教师都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与学生相处的状态,有人会比较严厉,有人会比较和蔼,而我则经常被学生们称为“温柔的卓玛老师”。或许正是由于我课上严肃认真、课下温和待人,经常与学生们打成一片,一起在学生宿舍聊天说地,一起在操场跳锅庄舞,才让我有了这一称号,并且支教一年后我的锅庄舞技也突飞猛进。
唤醒学生的思考
但是任何一项工作都不会一帆风顺,不时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难题。我所任教的是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藏职院)建筑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建工学院)建筑工程技术3班和建筑工程技术4班(以下简称3班和4班),两班的学生都曾让我不省心过。
4班的学生在我看来上课认真,整体学习氛围比较好,但是一次大学语文课上,4班的同学竟然“罢课”了,这让一进教室,看到空荡荡的课堂的我很是不解与困惑,平时我并没有做过和说过伤害学生的事与话啊!过了大约二十分钟,4班的学生陆陆续续进入教室,我也并没有多问什么,当人到齐后,正常上课,对此次“罢课事件”不置一词。
事后我才了解到是由于大一下学期专业分流的事,他们作为一个团结集体不想分开,哪怕分到能够实现较好就业,毕业后可分配至国企的“测绘专业班”也不愿意。这让我觉得他们既可爱也可悲,可爱的是他们将友谊置于一切之上,这打了如今浮躁又薄情的社会一巴掌,可悲的是他们眼界的狭窄,只居于眼前而忽视未来的人生。
我无法对他们的“罢课”做出评价,所以我在大学语文课上安排了一场关于“是现在重要还是未来重要”的辩论赛,是现在的友情团结重要还是未来的事业人生重要。我不知道赛后学生们是否反思过“罢课事件”,是否反思过他们的选择对他们的人生有怎样的影响?我只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形式让他们能够去思考,能够唤醒一点点他们对于未来人生的思考。
与4班表面乖顺认真学习实则内里强硬具有些微反抗精神不同,3班则是表面顽皮实则温暖。短短一年教学生涯的“滑铁卢”就是来自3班的几个“顽皮份子”,课上玩手机睡觉课下活蹦乱跳,让我实实在在的反思了一番我的教学课堂难道很是无聊枯燥?在我通过学生宿舍走访中总结出“卓玛老师的课很是有趣,不枯燥乏味”的结论后,我改变了策略,经常课上点名那几位“顽皮份子”回答问题,不给他们任何打瞌睡的机会,并且课下找他们谈心,找出症结所在,并一一解开,最后实现课堂气氛轻松中不乏严肃,认真中不缺活气。
西藏支教经历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左一为卓玛)
在嬉笑怒骂的支教生活中,也时常能够接收到来自学生和同事的温暖与感动,这也是让我能坚持完成教学与行政工作的动力之一。
我指导过建工学院的辩论队,并带领辩论队的四名学生队员参加藏职院的辩论大赛并最终取得冠军队伍的好成绩,虽然是临危受命半路指导辩论队,作为同样是辩论小白的我,带着队员每晚研究辩论技巧、讨论辩论议题、制定辩论路径,不管讨论到多晚,我也会请队员吃夜宵后送他们回到宿舍。
辩论队中有位平时腼腆内敛的回族同学小艺,但是一旦辩论起来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逻辑缜密。刚开始小艺由于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和发表意见,我就时常引导他说出他的想法,也出于习惯在吃夜宵等饭桌上给他夹菜等,没想到小艺将我对他们点点滴滴的好记在心中。直到比赛结束好几个月后的一天,小艺来到我的办公室,将手上的一瓶眼药水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喃喃的说到:“我看卓玛老师您经常用电脑、看教材备课,眼睛肯定很疲劳,这款眼药水很好用送给老师您,您要注意身体,不要经常熬夜,我看您办公室的灯经常亮到晚上九、十点”。这一句句来自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有了想要毕业后立马回到西藏工作的想法。
指导参加辩论赛学生(左二为卓玛)
与同事的友好相处,更加让我认识到原来建设家乡的是这么一帮善良可爱的人。我刚到建工学院,建工学院的老师们就对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带我熟悉环境、一起去食堂吃饭,将校情与学情告知我方便我备课教学。
其中白姆老师与我发展出一段珍贵的友谊;德央老师经常请我去家里吃饭,看到我由于晚睡备课而晚起没吃早饭就来上班后,特地买来藏面让我赶快吃完上班;由于我作为志愿者,就是一支钉子,哪里需要哪里钉,所以我经常帮助其他科室完成一些工作,比如协助就创办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正是由于我的“钉子精神”,就创办的谢老师为表达感谢之情也会时常邀请我去家里吃饭。这让我深深感受到家乡人民的温暖与热情。
想要回馈社会的心由支教这一途径得到实现并持续坚持去做,当怀着感恩的心开展一年长期西藏支教后,学生眼界的狭窄以及他们的对我的感恩关心、同事的热情温暖、家乡建设的大有可为让我慢慢放弃了先在内地工作几年后再回藏的想法,让我慢慢激起赶快毕业回到家乡、服务人民的想法。在回到学校学习的两年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支教一年的经历与感受,最终我决定硕士毕业后回到西藏工作,这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却是最应该的选择。
西藏支教结束后学生欢送(左一为卓玛)
建设西藏的理想
西藏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它的淳朴自然神圣是人们向往的,而它的贫穷落后狭隘是我幼时的深刻体会。在国家、政府和学校的帮助下,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走出高原来到首都北京求学深造,这是西藏绝大数多学生无法想象的。因此这也是我坚持想要在本科毕业回去支教的原因之一,想要用一年不长的时间以支教志愿者的身份来回报家乡、回馈社会,同时也是这不长的一年支教经历让我原先想先在内地工作几年后再回藏发展的念头消除殆尽,并且也下了建设家乡、建设西藏的决心。
因为这一年的支教过程中深刻感受到西藏青少年的眼界是多么匮乏,教育相对内地是多么的落后。我所任教的班级有个年龄比我大的男生,这位男生无法完成我布置的“制作PPT在课堂上展示”的作业,因为他没见过电脑,更不会用电脑,这让我很是感慨。我便利用课余时间,用我的笔记本电脑一步步教他怎么开机关机,怎么打字,怎么做PPT,直到他自己独立制作出一份PPT。
或许一支微弱的蜡烛只能照亮一点点空间,但是千千万万支蜡烛或许就能照亮整个西藏,所以我愿意用我的绵薄之力来建设西藏,虽然不足为道,但千千万万像我一样的人一起前赴后继地建设西藏,我相信家乡西藏会变得更好。它不仅会有淳朴民风、自然风光、神圣宗教让人心向往之,也会让我们的后代人觉得西藏是富强的、是先进的、是宽广的。
我将在6月份毕业后前往西藏工作,我希望能结合我所学的专业知识为西藏的建设规划出一份力,同时也希望能有能力帮助服务更多家乡人民,就像曾经毕业回到西藏基层工作的仁增顿珠师弟说的那样“走出青藏高原,是为了更好的回去”。我也希望我能用我所学到的知识为建设家乡、服务人民贡献一份力量。
卓玛,西藏昌都人,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保送至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期间曾赴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2021年毕业,赴西藏基层工作。
更多精彩
徐佳倩:从麦肯锡到bilibili,一个非典型理科生的文娱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