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地尼亚尔:放弃读研,我回到新疆当起了“电力医生”

职业发展中心 清华职业辅导
2024-10-17

编者按

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兵团精神的熏陶

我叫地尼亚尔,出生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线上的县级城市——博乐市,这里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所在地。第五师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一兵团六军十六师,这支部队曾参加过南昌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和延安大生产运动,是名副其实的英雄之师。


后来,为巩固边防、加快发展、减轻新疆当地政府和各族人民的经济负担,秉持建成下一个南泥湾的精神,十六师将主要力量投入生产建设之中,融入当地各族人民一起建设新疆。有趣的是,我和兵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上的幼儿园是第五师幼儿园,小学也是第五师小学,初中还是第五师中学,甚至高中(乌鲁木齐八一中学)也是由率部队解放新疆的王震将军建立的,我从小深受兵团精神的熏陶,把建设新疆作为自己的使命。


 兵团第五师正门


国家能源的需要

高考结束后,我开始思考未来该从事什么行业,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需要结合在一起。新疆是能源大省,传统能源储藏丰富,是西电东送工程的起点,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是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新疆的太阳能、风能等新兴能源发展潜力大,例如我的家乡——博乐市的阿拉山口是全国著名风口。小时候我在阿拉山口生活过一个月,第一次见识到能把树苗连根拔起的大风,八级大风在当地算小风,常有十二级大风,人不能出户,冬天时雪堆被风吹得比石头还硬,在上面跳跃甚至不能产生凹陷。我认为,在新疆从事能源行业的发展潜力大,于是选择了能源大类中的电机系。


电机系的课程安排丰富,大一时同其他工科院系没太大差别,主要是数学课、物理课、程序设计课等,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专业必修课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小至研究晶体管放大电流的特性,大至研究雷电如何形成,都十分有趣。选修课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两门,为认识远距离输电技术,我选修了《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为了解配电网,我选修了《现代配电系统分析》,这两门课让我对实际电力系统的模型有了进一步认识,我也认识到让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环保的运行是我们电机人的目标和使命。

地尼亚尔(右一)在和田检查隔离开关


爱国主义的热情

大学四年中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参与国庆七十周年专项活动,我和同中队的队员们一起训练了三个月,在训练间隙我们会拉歌,一起喝酸奶、吃冰沙,结识了许多小伙伴。队内不只有同学,还有老师,偶尔我会因为训练苦而不把动作做到位,但看到一旁的老师认真、到位地训练,我又会打起精神,再多坚持一会儿。


为了避开车流,凌晨我们才在长安街演练,训练艰苦且演练时间相隔较长,许多同学包括我都在长安街街头睡过,但不管何时睁开眼睛,一旁的军人总是以军姿威武地站着,这种纪律性让我深感佩服,有人在身边守护也让我更安心地继续倒头睡。等到九月三十日,没有人再继续睡了,大家都很兴奋,因为原先彩排时盖上布的武器装备全都亮相,让人震撼,种类应接不暇,同学们都热情地讨论眼前的庞然大物。


等我们走上长安街,两边是满脸笑容、拼命挥手的人群,我们也挥手致意,大家更加卖力地喊着口号到达表演地点,整齐划一地动作,圆满完成方阵表演,跑步离开,坐上地铁,回到清华园,乐队在校门口演奏,志愿者们在校门两侧欢迎大家归校。到了食堂,食堂师傅们热情欢迎,已经准备好一桌饭菜,享用完早餐,回到宿舍倒头就睡着了。这次专项活动让我的爱国主义感情得到一次彻底地释放,对清华、国家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加深。我祝愿在党的领导下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授课教师以身作则

大一时,我曾选修《能源科学研究中的失败案例讨论》,这是一门16周1学分的新生研讨课,授课老师是姚强老师。我印象最深的是,姚强老师说清华大学的一位退休老教授每周工作80个小时以上,而同学们每周学习多久呢?这句话让我对自强不息的精神有了初步的认识。2019年,姚强老师参与援疆,现任新疆大学校长。


大三时,我有一门3学分的必修课《高电压工程》,后八周由周远翔老师线上授课,2017年,周远翔老师参与援疆3年,开始担任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并荣获2019年最美支边人物。


两位授课老师以身作则,支援边疆,行胜于言,让我倍受激励和感染,作为新疆本地人,大三时我决定,本科毕业后如果不继续深造,就回到新疆工作。


在校四年,我学习了许多基础理论知识,做过基本的电路实验,假期实践参观过电力行业相关企业,但未接触过实际的工程项目,对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了解甚少。电气工程是工科,要和社会、国家和行业的需求紧密结合,否则就等于闭门造车。我想去工程现场锻炼自我,而电力科学研究院能为我提供平台,它是新疆电力系统的技术监督、服务、开发和信息中心,以服务现场、服务基层为使命,保证了新疆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工作人员有大量的出差机会。于是我放弃通过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深造的机会,于去年12月参加国网统一招聘考试,成功签约电力科学研究院。


地尼亚尔(左一)在巴州变电站操作红外检测仪


小时候我二叔常说我的性格适合当医生,现在,我成为了一名电力医生。离开学校先进的科研环境和充裕的相关资源,接手实际的工程项目,难免有落差,我要谦虚地向有经验的工程师学习,认真对待每个环节,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落实到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心怀梦想,就此启航,为家乡电力事业的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地尼亚尔,维吾尔族,新疆博州人,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2021届本科毕业生。现就职于国网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从事开关类设备带电检测工作。


更多精彩

卓玛:做青藏高原上的一束烛光

许泽曦:一位消防战士的蜕变与坚持

李天枭:追寻"双碳",我选择了孤注一掷地争取和等待

曹丰泽:你为什么选择非洲

王德斌:从西南边陲的放牛娃,到振兴乡村的返乡人

徐佳倩:从麦肯锡到bilibili,一个非典型理科生的文娱业之路

傅麒宁:做一名有温度的医生

范煜群:戏剧是一场未完待续的历险记

姚国友:做喷遍祖国混凝土的姚阿甘

袁晓辉:放弃教职去创业

孙昊德:枣刺和苹果

左   婉:我在盖茨基金会做公益

王晓亚:从校园学生记者到江苏卫视主持人

蔡达理:而见过了这一切之后,我还是想当一名工程师

范梓腾:在社工与科研的平衡中思索前行

石添硕:从对冲基金到哈佛读博,疫情之下坚守学术初心

马积良:从程序员到中学老师,只要你敢,路总能走出来

蔡泽州:留美两年,回到清华读博士

陈一麟:我在一线报道中成长

徐梦周:园子里普通人的考研那点事

税晓霖:离京六年后,我在魔都开了家儿童游戏治疗室

邓   诚:在在线教育行业的这八年

蔡   崴:我在纺织制造业的第十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华职业辅导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