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国盛 | 天文学——中国独立发展的科技文明

2017-02-21 吴国盛 科学的历程

▲吴国盛


作者 吴国盛 (本号主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责编 许小编 刘小编


导读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包括阴阳历法的制定、天象观测、天文仪器制造和使用,以及构造宇宙理论。大概到了汉代,我国即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天文和历法体系。特别在天象观测记录的丰富性、完整性方面,中国一直走在世界各文明古国的前列。


◆  ◆  ◆  ◆  ◆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包括阴阳历法的制定、天象观测、天文仪器制造和使用,以及构造宇宙理论。大概到了汉代,我国即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天文和历法体系。特别在天象观测记录的丰富性、完整性方面,中国一直走在世界各文明古国的前列。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制定历法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我国人民很早就认识到,要正确的制定历法就需要仔细地观测天象。制历必先测天,这个制历原则在汉初即已确认。中国传统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既考虑月亮运动(阴历)又考虑太阳运动(阳历)。它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日、气、朔。气即二十四节气,按太阳运动编制,是阳历成分;朔是月亮处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以致白天黑夜均不可见的时间,两朔之间称为一个朔望月,所以朔是阴历成分。由于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连续两个朔望月的长度并不相等。经长期观测推算出来的平均长度称为平朔,对平朔进行修正所得到的真实长度称为定朔。将日、朔望月与二十四节气编制到一起是中国历法的主要工作。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出现了以365 天为一年的所谓“四分历”。它以29 天为一朔望月,19年设7个闰月。公元前104年由汉代天文学家邓平、落下闳等创制的“太初历”是现存最早有详细记载的历法,典型的反映了我国历法的特点:除保持上述四分历的基本数据外,还规定以冬至所在的月固定为11月;正月为岁首;以没有中气(24节气中的奇数位为“节”又称“节气”,奇数位为“气”又称“中气”)的月份置闰。这些规定很好的调整了阳历与阴历的关系。以后,在天象观测的基础上,历代天文学家不断修正回归年长度、朔望月长度、置闰规则,使历法不断改进。据统计,我国历代编制的历法近百之多,反映了天文历法事业的发达。中国的天文历法工作一向为皇家所重视。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享有至高无上之地位的观念,使天文学受到了很高的礼遇。天文学家本人即是政府高级官员。他不仅“敬授人时”,而且揭示“天”行之道;不仅为农业生产服务,而且为皇帝“天”子服务。这种特殊的地位可能是中国天文学比较发达的重要原因。

与制定历法工作密切相关联的天象观测工作,构成了中国天文学的主要内容。在恒星、行星、日月和异常天象观测方面,我国都有杰出的成就。特别在日月运行规律的发现以及异常天象的观测与记录方面,尤为突出。在恒星观测方面,我国有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星表“甘石星表”(公元前四世纪)。到了汉代可能已有了星图。从敦煌石窟中发现的一幅唐代绘制的星图,载有1300多颗星。北宋时期于11世纪初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恒星观测,可惜的是当时绘制的星图均已失传。现存苏州市博物馆的南宋石刻天文图(刻于1247年)被认为是按1193年的一幅星图刻制的。石刻上面刻有1434颗星,是世界天文学史上珍贵的文物,因为除中国外14世纪之前世界上所有的星图都未保存下来。

▲敦煌星图卷子。

在日月行星的观测方面,可举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五星占》为例。那里详细记录了公元前246年到177年间金星、木星和土星的位置,记载金星的会合周期为584.4日(今测值583.92日)。对于日月食的观测记录,是我国天文学的另一大特色。《汉书·五行志》对公元前89年的日食的记载非常详细,包括太阳位置、食分、初亏和复圆时刻等。从汉初到公元1785年,我国共记录有日食925次,月食574次,堪称世界之最。

▲苏州石刻天文图碑,南宋淳祐七年(1247)刻制,现存苏州文庙。

在异常天象的观测记录方面,中国人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西方人因为受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响,认为天界纯净无瑕、天际恒常不变,对异常天象有意无意的予以忽视。中国天文学家没有这些思想束缚,这方面的记录格外详尽。《汉书·五行志》中记录了公元前28年3月的太阳黑子现象。《汉书·天文志》记载了公元前32年10月24日的极光现象。马王堆出土的29幅彗星图表明当时对彗星的观测已非常细致,不仅注意到彗头、彗核和彗尾,而且还知道彗头和彗尾有不同的类型。《汉书·天文志》还记载了公元134年的一颗新星。所有这些异常天象记载都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此外,在太阳黑子、新星超新星等方面,我国都留下了世界上最为丰富的观测记录。 

▲马王堆彗星图。

中国天文观测历史悠久,其观测仪器也独具特色。大约在西周时代,中国天文学家已开始使用漏壶记时。浑仪和浑象是我国传统的天文观测仪器,有据可考的最早的制造者是西汉的落下闳。浑指圆球,浑仪是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的一种仪器,往往还加上窥管,以作实际观测用。浑象则是一个球,上面刻上各种特征天象,用以演示实际天象。浑象和浑仪又统称浑天仪。东汉的著名科学家张衡在前人所造浑象的基础上,制成了漏水转浑天仪。它由漏壶和浑天仪共同组成。浑天仪是一个上刻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和黄赤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等的铜球,被固定在一个轴上转动,转动动力由漏壶的流水提供,可以模拟星空的周日视运动。张衡以后,浑天仪朝更加精致和准确方面发展。宋朝苏颂(1020-1101)等人制造了第一台假天仪。它类似现代天文馆中的天象厅,人们可以进入里面仰面观看模拟的天象。

▲浑仪,明朝正统年间制造,现存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吴国盛摄。

象限仪,康熙十二年(1673)制造,现存北京古观象台。吴国盛摄。

浑天仪的制作基于某种宇宙理论。自远古以来,我国人民相信宇宙的基本结构是天盖地承,将这种看法精致化就成了一种盖天说的宇宙理论。它主张天和地是两个同心穹形,之间相距八万里。北极是天穹的中央,日月星辰绕之旋转。盖天说比较符合人们的常识直观,但不能很好的解释精确观测到的天象,因此后来又有浑天说和宣夜说出现。浑天说的代表人物张衡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浑天仪图注》)意思是说,天是一个完整的球;地球处在天球之中,如同蛋黄居鸡蛋内部一样。恒星处在天球之上,而日月五星则游离于天球附近。浑天说可以更好的解释天象,并且可以被用来计算天体的位置,是球面天文学的原始形式。与浑天说对立的是所谓宣夜说。它反对有什么固体天穹,主张宇宙处处充满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在其中漂浮游动。宣夜说的“气”论支持宇宙无限的观念,但与天文观测无法衔接,只是一种思辨的哲学理论。

▲赤道经纬仪,康熙十二年(1673)制造,现存北京古观象台。吴国盛摄。

自秦汉以来,我国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天文学家。他们以精湛的观测技术、高超的计算水平,创造了精确的历法,发现了天体运行的规律,留下了极有价值的天象记录。他们中张衡、祖冲之、一行和郭守敬尤其值得一提。

张衡(78-139)生于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石桥镇),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文学家。他的《东京赋》和《西京赋》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在科学上最为突出的工作是他的浑天理论,以及他所制造的候风地动仪和漏水转浑天仪。张衡的浑天理论见于他的《灵宪》一书。在该书中,他阐明了阴阳辩证的宇宙起源理论,指出虽有天球但宇宙无界。他还用距离的大小解释行星运动的快慢。在《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运浑天仪记》中,张衡讲解了漏水转浑天仪的原理和应用,奠定了我国天文仪器的制造学基础。《后汉书·张衡传》中记载的候风地动仪更是中外驰名。据说,“地动仪以精铜制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中有都柱,外有八道,八道连接八条口含小铜珠的龙,龙头下面有一只蟾蜍张口向上。一旦发生地震,都柱因受震动倒向八道之一,该道龙口张开,铜珠落入蟾蜍口中,观测者即可得知地震的时间和方向。据史载,该仪器确实探测到了公元138年在甘肃发生的一次地震,但可惜的是,该仪器已经失传,后人多方复原均未达到理想效果。

▲1955 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张衡纪念邮票。 

祖冲之(429-500)既是伟大的数学家,也是伟大的天文学家,其数学成就在我国家喻户晓。他出生在一个学术世家,祖上数代人对天文、历法和算学都有很高的造诣。祖冲之本人从小专功数术,技艺日精。他最为世人所知的科学工作是求圆周率。运用前辈伟大的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祖冲之求出了精确到第七位有效数字的圆周率:3.1415926<π<3.1415927。这一数字在世界上远远领先了1000多年,直到15世纪后,才有阿拉伯数学家突破这一精度。为了计算方便,祖冲之还求出了用分数表示的密率 和约率 。在天文学上,祖冲之的主要贡献是制定了《大明历》,改正了前辈天算历法家的不足之处。首先,他把前人发现并测定的“岁差”现象纳入历法编制中;其次,他制定了每391年设144个闰月的更为准确的置闰周期;再次,他推算出回归年长度为365.2428148日,与今日推算值只差46秒。他还明确提出交点月的长度为27.21223日,与今日推算比较只差1秒左右。“大明历”所用的一些基本天文常数普遍达到了相当高的精度,长时间被后世历法制定者延用。祖冲之不仅是一个杰出的天算家,而且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机械发明家。据说他亲手制造了指南车、千里船和水碓磨等。

▲1955 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祖冲之纪念邮票。

在中国历法史上,唐代僧一行(683-727)所主持编制的《大衍历》具有特殊的意义。一行俗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县)人,精通历象、阴阳、五行之学,出家之后仍勤奋钻研数学。公元717年,唐玄宗令一行修改现行历法,制定新历。为此,他组织了一大批朝野天文学家进行系统的天象观测,特别是直接观测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动,以作为改历的基础。首先,一行运用梁令瓒设计的黄道游仪,系统观测记录了日月星辰运动的材料,废除了过时的数据,采用新的更加符合天象的数据。其次,为了使新历法在全国各地均能通行,一行领导了对全国的大地测量。测量的结果,否定了长期以来为人信奉的“南北地隔千里,影长相差一寸”的说法,得出地球子午线一度相隔129.22公里的准确数据(今日测量值是111.2公里)。从725年开始着手编制,直到727年一行死前不久方完成的“大衍历”,是当时最好的历法。它形成了我国成熟的历法体系,为后世所仿效。

▲1955 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僧一行纪念邮票。

我国的天文仪器在元代达到了其发展的高峰,元代科学家郭守敬(1231-1316)正是这些仪器的监制者。在圭表制造上,郭守敬创造性的运用“高表”以及“景符”,使测影精度大大提高。在浑仪制造上,郭守敬发明了简仪。他改变了过去旋环过多,不利于观测的状况,把浑仪分解为两个独立的装置(赤道装置和地平装置),并且在窥孔上加线,提高了观测精度。

▲简仪,明朝正统年间制造,现存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吴国盛摄。

除此之外,郭守敬还设计制造了仰仪(观测太阳)、七宝灯漏(自动报时)、星晷定时仪(以恒星位置定时刻)、水运浑象、日月食仪等天文仪器。郭守敬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仪器制造家,还是著名的天文观测家。他所参与创制的“授时历”是我国中古时期历法的优秀典范。它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与今天世界通用的格里高利历一样),并正确地认识到回归年长度古大今小。授时历所首创的推算日月五星运动的“创法五事”,将天象预测工作推向了高峰。

▲登封古观象台,郭守敬创建于元朝初年。

 

本文原载于《科学的历程》。第一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三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8月。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取授权,并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

开篇词:通过历史走向未来

吴国盛:五千年的历程

吴国盛:哈佛科学仪器历史收藏馆

吴国盛:劳伦斯科学厅采风

吴国盛: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东方四大古老文明之“埃及”篇

吴国盛: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东方四大古老文明之“美索不达米亚”篇

吴国盛:神秘的国度—东方四大古老文明之“印度”篇

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奇迹—东方四大古老文明之“中国”篇

吴国盛:百年科技的历史回顾与哲学反思(上)

吴国盛:百年科技的历史回顾与哲学反思(下)

吴国盛:当代中国的科学主义

吴国盛:希腊奇迹与科学精神的起源(上)

吴国盛:希腊奇迹与科学精神的起源(下)

吴国盛:我们追不上乌龟?——芝诺悖论今昔谈

吴国盛:“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缘何争论不休?

吴国盛:为什么要“言必称希腊”

吴国盛:柏拉图学园——不懂数学者不得入内

吴国盛 | 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

吴国盛 | 再谈科学精神

吴国盛 | 长江水患是生态灾难

吴国盛 | 计算机历史博物馆

吴国盛 | 技术创新博物馆

吴国盛 | 科考的疑虑

吴国盛 | 亨廷顿图书馆

吴国盛 | 格里菲思天文台

吴国盛 | 我的技术哲学

吴国盛 | 文明的差异、契约及自由——科学的起源

吴国盛 | 人文到底是什么意思?(“科学与人文”之一)

吴国盛 | 弘扬科学精神

吴国盛 | 阿基米德的故事

吴国盛 | 为什么还没有一部中国古代科学通史?

吴国盛 | 科学巨星与科学传播

吴国盛 | 绿色中国,敢问路在何方

吴国盛 | 走向科学博物馆

吴国盛 | 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再思考

吴国盛 | 人之象征

吴国盛 | 农学——中国独立发展的科技文明

吴国盛 | 中医药学——中国独立发展的科技文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