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数字化调查与可视化分析在城镇规划中的应用
欢迎点击以上蓝色字体
关注规划师杂志
导语
作者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周茜,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夏清清在《规划师》2017年第4期撰文,2014年,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城市卫星镇规划编制试点。在新繁镇规划试点中,改变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规划视角,运用数字化调查和可视化分析技术,以城乡居民需求和现实问题为导向,制定相应的规划策略,为大城市周边卫星镇的规划编制提供了参考。
[ 关键词 ]数字化调查;可视化分析;城镇规划
[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4-0101-08
[ 中图分类号]TU984
[ 文献标识码]B
[ 引文格式]周茜,夏清清.数字化调查与可视化分析在城镇规划中的应用 [J].规划师,2017(4):101-108.
一 数字化调查
(一)数字化对“自下而上”现状认知的支持
现状调查是城镇规划的基础,是编制合乎实际、具有科学性的规划方案的前提。现状调查的质量是衡量规划编制科学性、影响规划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传统城镇规划的现状调查中,往往依靠地形图、局部走访踏勘等,难以形成完善和详实的基础信息,不能将复杂的经济、社会信息落实到空间,同时无法对现状形成“自下而上”真实、深刻的认知,直接导致规划成果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欠缺。
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用数字化方式来定量描述和研究城镇,充分利用信息处理和加工加强对城镇发展规律的认识,并采用数字化的手段实现对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合理安排,逐渐成为城镇规划的发展方向。城镇规划将逐渐演变成为依赖数字化的信息进行决策的过程。
数字化调查通过3S技术等手段,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现势性强的空间数据,还可以获得规划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和人文等信息,提高了基础资料的完备性;可以对已获取的现状数据进行系统整理,统一进行科学分类,使分散的资料系统化(变独享资料为共享资料)、杂乱的数据标准化(变单要素资料为综合资料),大大提高了基础资料的利用率;可以充分整合大量信息资源,通过数据挖掘,揭示空间信息隐含的知识,发现内在联系,形成反映城市发展规律的“知识仓库”,拓展和深化对空间信息的认识与理解。
(二)数字化现状信息库的建立
数字化调查以GIS为平台,对城镇规划所涉及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因素在空间中的分布信息、时间上的演变信息等进行采集和处理。数字化调查利用各类信息的数字化和大容量的数据存储设备、高速宽带的信息传输系统、高效智能的处理系统等,为城镇规划提供丰富、准确和规范的信息基础。
城镇规划数字化调查的基础信息包括空间基础信息和非空间基础信息两大类。空间基础信息包括地形信息、地籍信息、地下市政设施信息和已有物质空间规划信息。其中,地形信息是一切空间信息的基础,包括建筑物、道路、水系、植被、地貌、地名和地上市政设施等信息;地籍信息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宗地界线和权属等信息;地下市政设施信息包括城市管线(给水、排水、燃气、电力、电信和工业管道等)的位置与埋深等几何信息,以及管材、管径和埋设方式等属性信息。非空间基础信息包括交通、教育、卫生、园林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的具体建设与运行信息,地价、房价和租金等经济信息,防洪、生态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的相关要求信息,以及产业发展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和旅游规划等相关规划信息。
在新繁镇规划试点中,主要依托GIS平台,将现状空间信息的获取拓展到国土、交通、市政和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等部门,对地形图、地籍图和卫星影像等空间信息进行提取,并将人口、教育和卫生等大量非空间事物信息落实到空间信息上,构建出由生态环境、产业园区、居住单元、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等信息库构成的全域现状信息库( 图 1)。
(三)问卷调查的数字化
传统的问卷调查往往存在规划师先入为主、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和调查结果难以空间化等问题,导致对现状的认知停留在规划师的经验和感性上。
问卷调查的数字化不是先入为主的随机走访,也不是无限量、难以空间化的问卷收集,而是基于数字化现状信息库,综合集成多部门、多方面现状信息的空间关联分析,以村为单位,进行全方位调查,完善数字化现状信息库,得出生态、产业、文化、交通和配套设施等的差异化、典型性分布状况及特征,在预判民意需求和问题后,有重点地进行踏勘、入户访谈和调查,并将文本形式的调查结果落实到现状空间中(图2)。
在新繁镇规划试点中,通过数字化现状信息库中的空间关联分析,预判出调查对象为农业区、工业区、城镇建设区、传统场、农村新型社区和林盘六类;调查人群包括散居农户、集中型新型社区居民、场居民、城镇居民、务工人员、镇负责人、村/社区负责人七类(表1)。
二 可视化分析
可视化是指将空间数据、空间背后隐含的非空间事物数据等数字化信息,用表格、图解和图像等直观的形象表达出来,以实现对数字化信息的分析,发现空间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空间所承载的现象,寻找引发现象的问题。在新繁镇规划试点中,可视化分析主要包括空间关联可视化分析与图解可视化分析两大类。
(一)可视化需求分析
针对农户的居住分散性,分别对家庭收入、居住方式、居住满意度与规模化务农开展情况等进行空间关联可视化分析,可以发现,规模化、集约化是农户对生产方式的主要需求;适度集中是农户对生活方式的主要需求 ( 图 3)。
对于务工人员、城镇居民、镇负责人和村/社区负责人,考虑到他们的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采取图解可视化分析,可以发现,“近居融城、配套共享”是务工人员的需求(图4);“创业逸居、社区凝‘心’”是城镇居民的需求(图5);“城乡开放、互动兴业”是镇负责人、村/社区负责人的需求。由此可知,建立“产居一体”城乡基层自治单元是新繁镇最迫切的需求。
当前,村、村组和集中型农村新型社区等大多是“自上而下”确定的乡村基层组织,难以协调农户的愿望,不适应新繁镇规模化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受访镇负责人、村/社区负责人提出,应在农户自愿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乡村自治单元,激发农户进行适度的规模化生产和对生活的自治管理。
受访镇负责人、村/社区负责人认为,如果当前城乡基层自治单元以街道为单元,人口为10万~15万,规模太大,难以形成具有邻里感和归属感的基层自治组织单元;如果城镇基层自治单元人口为2万~3万,容易形成邻里感,并能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水平。
(二)可视化需求空间分析
将数字化问卷调查信息与现状水系、道路、产业园区、城乡聚居区等进行空间关联可视化分析,可以得出新繁镇城乡居民对生产就业空间、日常出行空间、聚居形式、文化休闲空间、交通形式和配套设施等的需求,具体如图6所示。
(三)需求总结
基于可视化需求分析及需求空间分析,可以总结出新繁镇各类人群的八大主要需求和十八项分项需求,具体如表2 所示。
三 以需求为导向的规划对策
(一)产业都市化、多样化:基于产业发展需求的规划对策
规划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十大工具”,在都市农业“四个模式”中选择多样化的应对策略 ( 表 3)。
“十大工具”分为三类:①解决城乡产业关联的问题,包括“三个工具”—城镇产业带动、乡村产业升级和就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结构优化);②解决农业发展的问题,包括“三个工具”—农业种植集群、农业组织引导和农企准入条件;③解决产业发展支撑与保障的问题,包括“四个工具”—规划建设管理、土地使用保障、基础设施支撑和智慧高效发展。
“四个模式”分别为:①传统农业 —居住林盘;②规模农业—集中型新型社区;③特色农业— “一三”联动;④生态农业— 都市组团。
工业都市化是指在与都市农业的联动中,拉长产业链条,以“集群化、高端化”升级工业产业结构。在新繁镇中,泡菜产业园区以建设“西部第一发酵食品基地”为目标,整合生产、种植、批发和物流等产业资源,形成集农业生产、农业观光、食品制造、加工、博览、物流、研发和信息交易于一体的发酵食品产业园。家具产业园区以“中国成都·国际家居文化之都”为定位,拉长家具制造业链条,提升都市服务功能,系统打造“设计研发—会展博览—终端销售—产业商务—都市服务—文化旅游”六大功能(图7)。
(二)环境生态化、田园化基于生活环境需求的规划对策
新繁镇拥有“以水为脉,以田为底”的自然生态环境。规划以都江堰灌区发达的自流灌溉渠系为基本脉络,划分农田,形成阡陌纵横的空间肌理。镇区内的东湖公园遵循农田肌理,巧妙借助水系与周边区域进行“沟通”,打造出“园在田中”的景观。环境生态化、田园化是新繁镇城乡居民对传统“生态、田园”环境的要求。
在镇区外,规划利用新繁镇的“水、田”生态本底,以“开源蓄流”为原则,通过对新繁镇集水区水文过程的模拟,综合考虑水网丰富度、城镇公园建设需求、业态发展可能性和文化资源丰富度等条件,构建由五条自然水系生态带和十大湿地组成的水生态本底,改善水生态环境,丰富乡村景观 ( 图 8)。
在镇区内,规划延续镇区外的“水、田”生态本底,通过“因水成廊”“复原历史”“沿廊成园”“绿野渗透”的手法,营造新繁镇“城在田中、水在城中、园在城中”的生态空间格局。
(三)乡村自治化、单元化:基于生产组织需求的规划对策
乡村自治是满足农民自愿组合需求,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必然结果。在乡村自治中,如果以行政村为单元,虽适应了“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体制,但忽略了农民实际形成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关系;如果以村民小组为单元,村民小组内部的社会关系较为密切,组织成本相对较低,但若跨村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社,相对较为困难。
为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规划基于“互助共赢”的原则,通过乡村自治单元对农民的生产活动进行组织,使乡村自治单元成为乡村规划实施的主体、公众参与的协商平台和接受资源扶持的载体。
依据“自愿互助”的原则,在明确产业或项目后,可以进行乡村自治单元实施规划的编制,内容包括产业项目落实、土地整理、产业空间分区、聚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等 ( 图 9)。
(四)聚落层次化、组团化:基于生活圈组织需求的规划对策
生活圈组织的核心是基于产业发展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建立活跃的商品交换、社会交往平台,易于接受“自上而下”的公共服务设施服务。
新繁镇城乡聚落体系由林盘、场和镇区构成。林盘是成都平原最基本的乡村生活单元,一般由一户或几户人家聚集在一起,每户基本都有单独的院落,周边农田为生产空间。在一定半径内的林盘群中,位于交通要道的林盘(俗称“幺店子”),往往成为林盘群的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用品售卖地。场是乡村周期性集市贸易中心,是乡村商品交换活动、社会交往活动最活跃的地区。镇区逐渐从原有的周期性集市贸易中心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城镇化区域。
相比传统村镇体系规划中简单、行政化的“镇区—中心村—基层村”城乡聚落体系建构,新繁镇规划试点建立了由“镇区—新市集(场)—新型社区”构成的三级城乡生活圈组织(图10)。镇区是工业和服务业的集中载体,也是汇集外来人口、承担区域职能的载体,作为一个产城一体单元,着力推进产城一体发展,促进职住平衡;新市集依托传统场已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场的集市贸易、人口集聚和社会交往功能,并进行提档升级,促进农村产业都市化;新型社区在乡村自治单元的基础上,依据“宜散则散、宜聚则聚、适度集中”的原则,采取“小规模、组团化、生态化”的方式,将林盘整合为乡村自组织生活圈 ( 图 11)。
(五)配套中心化、标准化:基于配套设施需求的规划对策
根据对农民日常出行空间的需求调查可以发现:①场,辐射周边一定范围的周期性集市贸易和传统文化活动,公共服务设施最完善,是农民日常活动主要出行目的地;②村,仅具有行政事务型服务功能,难以成为农民日常活动主要出行目的地;③镇,已进入工业型小城市发展阶段,不具备城乡物资集散功能,已不是农民日常活动主要出行目的地。
在新繁镇由“镇区—新市集(场)—新型社区”构成的三级城乡生活圈组织中,镇区按照小城市规模进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乡村地区以新市集(而非传统的行政村村委会)为中心进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图12);新型社区依据乡村自治单元规模,选取标准化的配置规定。
四 结语
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是城镇规划编制视角转换的必然。在这种转换过程中,规划最需要做的工作是了解民情和民意。通过建立完善的数字化现状信息库,预判居民的需求和问题,进而有重点地进行踏勘、入户访谈和调查,并将文本形式的调查结果落实到现状空间中,将有助于全面、深入了解民情和民意,为规划策略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把握海量、快速的数字化信息,并将其空间化,是编制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城镇规划的前提和基石。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7年4期
《数字化调查与可视化分析在城镇规划中的应用》
征稿函
《规划师》·日照论坛
《规划师》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链接)
【专题研究3】特大城市中心区街道空间品质的测度 ——以北京二三环和上海内环为例
【专题研究2】基于网络照片数据的城市意象研究 ——以中国 24 个主要城市为例
【规划师论坛3】探索科学的空间规划——基于海南省总体规划和“多规合一”实践的思考
【规划师论坛2】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宏观治理与地方发展的对话——来自国家四部委“多规合一”试点的案例启示
【会议】“城围联围棋嘉年华·上海 2017”系列活动之一 “围棋与城市”论坛综述
【PL】2016年12期总览:本期主题: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PL】2016年9期总览:本期主题:众创空间特征及规划应对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