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师论坛5】广州传统风貌型社区包容性发展的环境微改造
主题:包容性城市与规划关怀
【编者按】
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内部的社会阶层分化开始显现,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并具有明显的空间属性。在此背景下,基于社会公平正义理念的包容性城市规划与建设逐渐受到各界关注。围绕包容发展,在理论、方法和实践等领域探讨城乡规划如何维护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体现规划的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期“规划师论坛”栏目以“包容性城市与规划关怀”为主题,在分析包容性规划逻辑起点、价值取向与编制模式的基础上,从城市绿地规划、城市街道规划、集宿区公共空间营造及社区环境微改造等方面探讨包容性城市视角下的规划思路与方法,以期为读者们提供有益参考。
【规划师论坛5】
广州传统风貌型社区包容性发展的环境微改造
作者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规划师乔硕,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师张擎在《规划师》2017年第9期撰文,认为城市的包容性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系统,不仅应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融合问题,更应解决城市建设发展的不均衡现状,保证规划关怀的实现与资源的合理共享。文章在定义传统风貌型社区、明确其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广州传统风貌型社区包容性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从社区包容性发展的微改造需求、目标和内容要素等方面展开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同时结合逢源街西关大屋社区的环境微改造来说明社区包容性发展的必要性与实施意义。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规划关怀;传统风貌型社区;环境微改造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9-0029-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文格式]乔硕,张擎.广州传统风貌型社区包容性发展的环境微改造[J].规划师,2017(9):29-34.
一
城市包容性发展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了近 40 年的时间完成了接近60%的城市化率进程,这一成就赶上了西方发达国家200年左右的城市化发展。但是,高速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也暴露出诸多城市问题,尤其是在大城市中,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张,有限的资源被分配到更有价值、更能实现经济增长的地区。其次是大量的移民问题,他们进入城市并融入当地社区生活,参与城市建设与发展,他们是城市财富的创造者,又往往是城市资源共享的被忽略者。面对大量的外来移民和有限的城市资源,应如何合理分配与利用,如何平衡城市发展的利益群体,是当前城市规划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包容性发展”的城市规划概念应运而生。
城市的包容性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系统,大多数城市中存在的社会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其根源在于社会资源和财富的不公平分配;在城市建设方面过分强调物质层面的发展,却忽略了城市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建设;不能很好地统筹新城建设与老城发展,不能兼顾弱势群体对城市资源的共享,导致社会分化日益明显。而城市的包容性发展不仅应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融合问题,更应解决城市建设发展的不均衡现状,保证规划关怀的实现与资源的合理共享。
此外,一座包容发展的城市应是一座有文化特色的城市,一座没有地方化的国际化城市是没有根基的,同样一座缺失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城市也并非是一座包容发展的城市。对于城市中现存的传统风貌型社区而言,其承载的不仅是历史文化,更是城市的未来发展。
因此,只有让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传统风貌交织共融、共同发展,才能打造出一张标志性的城市名片。
二
广州传统风貌型社区包容性发展概况
(一)传统风貌型社区的定义及要素
传统风貌型社区是指位于或比邻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历史风貌片区及其周边协调区,或是其他尚未划入历史保护区范围,但保留了较为突出的传统风貌或地域特色的城市社区。
广州的传统风貌型社区大多为清末至民国期间所建,这些社区的规划布局大多特色鲜明、建筑风格明显、建筑质量参差不齐,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类型有骑楼街、西关大屋和中西合璧式洋房等。总体来看,传统特色西关大屋与中西合璧式洋房的重新利用及活化价值较高,特别是在传统风貌型社区内具备进行环境微改造的良好条件。
总而言之,此类社区的构成要素涵盖与社区居民日常密切相关的各种物质性因素和条件,具体包括道路交通、公共空间、社区市政与公共设施及房屋建筑四大类要素。
(二)广州传统风貌型社区包容性发展的现状
广州历来是一座开放城市,自南越国至今以文化的包容发展著称,从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族群的繁衍生息中可见一斑。然而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座包容的城市却未体现出对传统风貌型社区的包容发展。
1.城市空间资源的差异化发展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资源的空间规划,因此城市包容发展归根结底是城市空间资源的包容发展。但由于大部分民众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认识尚有欠缺,在城市的价值取向与观念、环境治理及经济投入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自 20世纪 80 年代以来,城市空间资源的分配呈现两极化发展态势,广州的城市发展重心开始不断东拓,致使政府和社会群体过多地把目光聚焦于高楼拔地而起的新城区,而忽略了人口密集、设施老旧的传统风貌型社区,使其空间资源得不到保障,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的步伐,处于一种自由无序的发展状态。
由于居住环境的恶化和建筑物的年久失修,大部分传统风貌型社区只能以低廉的租金吸引外来移民来此工作、居住。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广州老城区中主要的外来移民为从事小商品贸易的人群,多集中在荔湾区多条骑楼商业街区及附近的居住社区。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促使没有足够用地的传统风貌型社区居民只能通过违建、插建及自行拉扯管线等无序建设行为来维护自身的空间资源权利。
2.改造的多方主体难以协调
对于传统风貌型社区而言,也曾有过几次更新改造的契机,但因历史沉积的问题过多,以及作为改造主体的政府、开发商、原住居民和外来租户的立场不同,矛盾重重,改造难度大。例如,政府对传统风貌型社区的资金投入和关注力度不足,导致城市规划对这些区域缺乏足够的关注;开发商关注的是有开发价值的土地,而对于环境整治根本无心顾及;对于外来居民而言,由于环境恶化,对居住家园缺乏归属感,加上自身社会经济条件的局限,其对于社区改造也显得有心无力,没有主导权。
3.经验不足,改造模式粗略
由于传统风貌型社区的改造还处在政府不积极、资金不到位及群众不关心的层面,往往多依赖于大事件的推动,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地进行整治,通常整治的重点也集中在外立面的修整和装饰上,与居民生活相关的配套设施被忽略,并没有真正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这种停留于表层的改造活动缺乏真正有效的实际效果。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将针对广州城市中的传统风貌型社区所涵盖的包容发展问题,研究如何通过微改造的手段解决以下问题:①传统风貌型社区中的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的融合问题;②传统风貌型社区中的空间资源再利用;③传统风貌型社区公共资源的配置。
三
社区包容性发展的微改造目标
(一)社区微改造的定义
2015 年广州市政府发布了《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其中“微改造”是国内首次在城市更新的地方性政府规章中提出的概念。不同于全面改造“以拆除重建为主的更新方式”,这里的微改造是指“在维持现状建设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建筑局部拆建、建筑物功能置换、保留修缮,以及整治改善、保护、活化,完善基础设施等办法实施的更新方式,主要适用于建成区对城市整体格局影响不大,但现状用地功能与周边发展存在矛盾、用地效率低、人居环境差的地块”。
(二)社区微改造的目标
城市社区的微改造不同于以往的城市改造及更新活动,它对于社区融合和遗产保护具有同样积极的作用。因此,包容性城市视角下的社区环境微改造目标主要包括修缮、整治和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完善功能配套及服务设施,保护历史人文要素,修复社区生态环境。这不仅要实现社区环境在客观物质层面上的更新与改造,还要兼顾体现社会、文化、经济和人文等综合效益,促进城市社区环境的整体提升和资源的公平分配。
1.兼顾不同利益主体的公平发展
过去采用的大拆大建的社区改造方式,不可避免地会侵害到部分社区群体的利益,导致社会冲突。因此,包容发展的社区微改造需要考虑居民的日常生活配套需求及其对环境的主观感受,强调社会公平发展,兼顾原住民和外来人口的资源分配,合理配置设施功能;注重城市发展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平衡,利用公众参与等机制正视传统风貌型社区内不同居民群体的心声,尊重、维护其享有城市空间与社会资源的权利。
2.完善功能配套,打造和谐绿色社区
城市的基础配套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是维持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包容发展的社区微改造活动应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居民对交通出行、文化娱乐、休闲健身和安全减灾等方面的更高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更新空间。同时,要贯彻落实国家的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广节能减排、海绵城市等绿色、环保技术措施,为创建绿色和谐社区提供良好条件。
3.改善建成环境,建设包容共享社区
优良的建成环境对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居民自豪感和归属感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社区物质环境的更新消除安全隐患,可以采取提高卫生水平、制定垃圾分类收集等措施塑造良好的社区形象,同时通过环境改善来吸引社区商业的聚集,建立包容共享的社区模式,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公平分配,为居民创造一定的就业与经济福利。
4.尊重特色差异,提高社区依恋度
包容的城市社区不仅体现在空间与物质层面的包容上,还体现在不同文化的差异共存上。实际上,环境特色、布局形态、建筑风格及景观风貌等因素是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在社区环境上的投影,因此传统风貌型社区的环境既存在宏观层面的一致性,又存在微观层面的差异性。而尊重每个社区的文化个性和特色差异是包容性城市的基本义务,应通过塑造具有个性和特色的传统风貌型社区,提高社区居民对家园的依恋度。
四
社区包容性发展的微改造内容
经历了时间的漫长洗礼,传统风貌型社区的环境要素日趋复杂,本文通过对社区的道路交通、公共空间、市政与公共设施及房屋建筑四大类内容进行微改造研究,解决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的融合问题,实现城市对传统风貌型社区的包容性发展。
(一)社区道路交通
社区道路是指承担社区内部交通联系和居民交往的功能性道路。对于传统风貌型社区而言,街道承载了居民的生活记忆与历史变迁,是社区内空间资源重新整合的重点。总的来看,广州现存的大部分传统风貌型社区因建设年代相对久远、建设技术标准偏低和历史加建等原因,普遍存在路面老化破损、道路系统不完善、断头路和口袋路多、消防通道不畅通、缺少停车设施和交通混乱等问题,通常被城市交通系统排斥在外,自成体系。
针对传统风貌型社区道路交通的现状,本文通过道路系统优化、路面翻修及道路附属设施精细化建设等微改造措施,达到完善道路系统、疏通消防通道、消除安全隐患、改善步行环境、提升服务设施和统一路面风貌的目的。此外,在满足内部道路系统负荷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停车设施,更新交通指示系统等,让传统风貌型社区的交通系统与城市道路交通相衔接,形成共同的交通体系,实现城市交通包容、一体化发展( 图 1)。
在传统风貌型社区微改造中除了注重物质层面的维护与改造,还应注重对社区生活氛围与商业环境的维护,在方便居民日常生活的同时,尽可能地保留原汁原味的街道氛围,加强对社区街道的活化利用。
(二)社区公共空间营造
随着广州城市发展重心的东移,城市重点发展地区明显 “贵族化”,多在公共空间营造出高端的城市环境氛围。而大部分传统风貌型社区因得不到足够重视,加上居住人口高度密集,导致生活环境较为局促,这些问题都加剧了城市中的空间隔离。因此,对社区中的公共空间进行营造显得尤为重要,这有利于社区风貌与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可以为密集的居住人群提供新鲜空气和户外活动的场所,对居民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整合社区内可利用的场地时,特别要注重对街角一些零散空间的重新利用,创造社区公共开敞空间,供邻里交往互动、娱乐休闲。可见,传统风貌型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可以有效增加社区内的公共属性,为居民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和场所,推动不同群体的理解与包容,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为城市公平、包容发展提供可靠的环境保障。
(三)社区市政与公共设施
社区市政与公共设施是维持社区正常运转和保障居民生活质量的支撑系统,包括给排水、电力通信、照明与环卫设施及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公共设施(图2)。传统风貌型社区的基础设施设计标准和建设水平普遍偏低,市政管网老化、维护管理不力及设施配套不足的问题较为普遍,与城市中心区在占用公共资源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体现城市包容发展方面,政府应允许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社会资本参与到传统风貌型社区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一方面降低市政建设投资,另一方面加快社区的环境微改造步伐。
通过多方参与合作的微改造行动,更换、加强老化的市政与公共设施,提高市政设施的整体支撑能力,为社区居民创造更加安全、清洁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此外,重点加强对外部环境和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的更新改造,提高社区环境的宜居性,一方面留住原住民,另一方面吸引新居民加入,从根本上改变社区衰败的现状。
(四)社区房屋建筑
一座城市中最具人气、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地方绝不是空旷的城市广场、矗立的高楼大厦,也不是人们常说的标志性建筑,而是城市的传统风貌与历史文化社区。社区内的房屋建筑不仅是居民生活居住的载体,更是构成社区环境界面、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最重要的空间要素,因此传统风貌型社区环境微改造应重点关注房屋建筑,并结合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调整部分建筑的使用功能,实现功能置换和更新,适应当代生活需要。此外,在对社区建筑环境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准确地掌握社区内的物质环境特征及社会、经济问题,并根据建筑分类制定详细的改造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传统风貌型社区环境,应采取差异化的微改造措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社区内部的突出矛盾(图3)。
五
包容性城市视角下的逢源街西关大屋社区微改造实践
逢源街西关大屋社区位于广州荔湾区,紧邻荔枝湾河涌,社区内约有住户1400户,常住人口5500多人,大部分住户为原有屋主,也包括部分外来租客和小商贩。随着岁月的侵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污染的持续加重,内部社会、经济资源长期得不到公平保障,社区逐渐失去昔日风采,历史文化、传统风貌也随之破败,在此背景下,逢源街西关大屋社区的环境微改造工作被提上日程。
(一)体现空间增量的街道整合
体现城市传统风貌型社区包容、公正发展的核心机制是空间增量,在有限的空间中想要体现空间增量,必须进行空间的重新整合,其重点在于对街道系统空间的疏通与整理。逢源街西关大屋社区拥有大量的历史保护建筑和独具特色的街道肌理,但受用地资源紧张的限制,许多街道被生活杂物占满,难以满足交通、消防及停车需求,也流失了许多游客资源。
1.优化道路系统,完善附属设施
根据社区道路微改造的具体内容要求,优化社区道路系统是恢复社区肌理结构的关键。规划保留社区周边的几条主要交通线并将其纳入外部城市道路网,形成统一系统;打通荔枝湾两侧沿河涌的步行交通,禁止车辆进入,将客流引入社区内部;在社区周边增设多处集中停车场,形成安全舒适的人车交通分流体系(图4)。通过一系列的空间整合与微改造后,逢源街西关大屋社区实现了内部空间增量化,保障了社区居民的空间使用权利。
2.道路路面翻修
对社区内的道路、街巷路面进行材质上的修复更新,有条件的路段更换了麻石、鹅卵石、木栈道等和传统风貌特色相协调的路面材质(图5)。
(二)多样性融合的公共空间组织
逢源街西关大屋社区长期存在建筑拥挤、开敞空间缺乏的问题,因此在微改造中应重视对公共场所的营造。规划在社区内进行场地整合,在重要的文物建筑周边增建小广场和开敞空间,以满足居民的日常交流与互动需求,达到防灾疏散等目的;加强多用途、多层次的公共开敞空间建设,既要重视市场公共活动空间的营造 ( 如商业街道环境 ),又要重视具有一定自发组织性的社区空间 ( 如粤语表演场所、文化活动展览场所等 ) 的营造,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年龄和不同爱好的居民与游客的需求(图6)。
城市的包容发展包括公共服务与文化服务功能的均衡发展,强调公众参与的感受。只有社区内的大部分人都参与到公共生活中,才能推动不同群体的理解与包容,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为城市包容发展提供可靠的环境保障。因此,应同时依靠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推动社区环境微改造,充分发挥本地居民与外来移民的创新力量,高效地利用社会资源,有效增加社区环境的公共属性,提升社区环境品质,为居民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与场所,并通过吸引更多新的客流,为商业街两旁营业主体增加经济收入。
(三)改善配套服务设施,凸显民生关怀
社区公共资源分配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民生,传统风貌型社区作为社会民生问题突出的地区,其微改造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民生改善工程。逢源街西关大屋社区是广州城市发展过程中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其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社区内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严重短缺、标准落后,社区内大部分高收入“精英”人群迁出,而继续居住在此的人群难以公平地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福利,社区日渐衰败。为改变这一现状,规划从民生关怀的角度出发,对逢源街西关大屋社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微改造,提高并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标准。
1.市政基础设施
微改造活动对社区内的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照明与环卫设施等维持社区正常运转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具体包括:完善给水设施,解决水压不足、跑冒滴漏的问题;改造排水系统,解决污水外溢、下雨“水浸街”、化粪池破损等问题,改造后基本达到逢雨不涝,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实施雨污分流;治理架空线路,改善社区净空和建筑外观杂乱的面貌;提升社区照明,塑造社区夜间舒适的光环境,消除街道和公共场所的盲点;完善环卫设施,加强管理与维护,提高公共环境的卫生水平。
2.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重新配置社区内的公共服务设施,选择与西关风貌协调的材质 ( 如原木、石材等)对社区内的指示牌与路灯、座椅等街道小品进行特色化改造,既丰富了基础设施建设,又点缀了街道环境;增补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在住所附近开展游乐健身、社会交往等日常活动提供方便,努力破解社区基础设施与城市配套的差异,实现基本服务供给共享,从根本上改善社区内基础服务设施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困境。
(四)活化利用,引导城市资源再配置
目前我国已进入旅游消费爆发性增长的高峰时期,居民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也成为旅游消费的重点。如何推动传统风貌型社区的经济发展,活化利用特色建筑,是从根本上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在微改造之前,逢源街西关大屋社区内已有不少居民将自家的住宅改为商业、餐饮等服务性建筑,这种“居改非”的做法表达了社区居民改善自身经济现状的渴望。因此,社区环境微改造工作应更加关注建筑物内部功能的开发与置换,通过转变历史文化保护观念,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休闲度假、文化商贸旅游线路,提升传统风貌型社区的旅游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全方位的综合效益,改善居民生活状态。例如,对于社区内保有的大量历史建筑及与西关民俗风情相关的文物遗迹 ( 如荔湾博物馆、蒋光鼎故居、文塔和小画舫斋等 ),微改造的重点是清拆其周边影响视觉观感的违章建筑,改善周边环境;对于部分建筑采取活化利用的方式赋予其新的使用价值,如将建筑内部改造为小型博物馆或展览馆。
这些改造体现了城市规划对社区空间资源的重新配置及活化利用,公正地保障社区居民的经济利益,推动城市资源再配置,确保社区具有城市生命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向包容增长。
(五)延续并激发城市文化生命活力
一座富于包容精神的城市,其生命源泉在于历史文化的活力与延续,一旦这种活力消失,城市的生命力就会枯竭。因此,只有让传统的广州风情社区文化在与外来人群的异质文化在交流、融合中频繁互动,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文化形式纷繁多样,才能让这个代表着广州历史、代表着岭南文化脉络的传统风貌型社区焕发新的活力。
逢源街西关大屋社区有屹立百年的西关大屋、代代相传的西关故事及独具魅力的西关生活,更有沿街叫卖的传统小吃与粤剧文化,对其进行环境微改造,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社区内的历史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存,使西关大屋建筑群及特色文化活动恢复昔日风采,焕发勃勃生机。
1.传统民居建筑要素的更新
普通的西关大屋民居建筑,大部分以居住为主,也有部分为底层商铺的混合式建筑。这些大屋多为一至两层的木梁坡屋顶建筑,面宽在8m左右,具有十分鲜明的岭南特色。对于此类大屋建筑的微改造主要为清理周边的违章建筑,对私自拉扯的线路进行规划整改,保证建筑立面的整洁。同时,选取风格协调一致的墙面砖,修复破损的外墙面和装饰构件,并统一门窗、山墙和檐口等建筑细部装饰元素。
部分底层商铺的商住混合式竹筒屋集中分布在荔枝湾河涌两侧,此类建筑受西方建筑影响,多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在微改造中应重点清洗外立面,修缮老旧的外墙材料,并对细节和内部空间进行还原。
2.现代住宅外立面整治
除了风貌较为统一协调的传统建筑外,社区内还有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多层居民楼房。对于此类住宅楼,微改造的重点是对其外立面进行风貌协调处理,加贴青砖贴面,对门窗等构件进行翻新,并在细节上尽量处理得与传统建筑风貌一致。同时,对空调室外机架、防盗网等构件进行统一装饰,尽量做到整体风格和谐统一。
六
结语
本文对包容视角下的广州传统风貌型社区微改造的概念及具体措施进行了分类阐述,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说明传统风貌型社区微改造对于实现城市包容发展的重要性,得出了可以指导实施的模式体系及发展方向。未来在实施层面,传统风貌型社区的微改造需要通过资金筹措和有效运作来实现。
一方面,应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传统风貌型社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改变原有社区改造中以政府财政支持为主导的现状,拓展融资渠道,实行市场化运作,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传统风貌型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行基础设施建设代建制,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建设水平,吸引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注入。另一方面,应完善传统风貌型社区环境微改造的运作模式,协调好相关利益群体的关系,通过公示、征求建议等方式让社区居民切实地参与到微改造过程中,减少实施阶段的阻力,最终通过微改造保证社区公平正义的落实,实现城市包容发展。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7年9期
《广州传统风貌型社区包容性发展的环境微改造》
转载须知
请在后台回复“转载”二字查看转载要求,
如需开白名单进行转载请在后台留下公众号ID,
感谢您的支持!
《规划师》杂志近期好文推荐(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
日本韧性社区营造经验及启示——以神户六甲道车站北地区灾后重建为例
【规划师论坛4】包容性发展理念下的苏州新移民集宿区 公共空间营造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规划师杂志公众号ID
guihuashiza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