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笔记4

2016-05-02 闫涛整理 一千零一课

2016.5.2,一千零一课,1001天。

周一,第196天,还剩805天。


接上篇:《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笔记3


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


形象、词语、套话。


民众往往会把自己潜意识中的希望 ,寄托在几个似是而非的词语上 。有的时候 ,那些最不明确的词语 ,引起的反响反而最大 。比如说 ,像民主 、社会主义 、平等 、自由等等 ,它们的含义极为模糊 ,即使一大堆专著也搞不清它们究竟在说什么 。然而 ,正是这区区几个词语 ,却蕴含着神奇的威力 ,它们被看成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 。各种极不相同的潜意识中的抱负及其实现的希望 ,全被它们集于一身 。


尽管理性永远存在 ,但文明的动力仍然是各种感情 ,就像是尊严 、自我牺牲 、宗教信仰 、爱国主义以及对荣誉的爱这些东西 。正因为如此 ,还是让我们把理性留给哲学家 ,不要过于强烈地坚持让它插手对人的统治吧 。


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


那么 ,究竟是什么人最适合成为领袖呢 ?根据我们的经验 ,在那些容易兴奋的 、半癫狂者 、神经有毛病的以及一切处于疯子边缘的人中 ,尤其容易产生这种人物 。他们强烈的信仰使他们的话具有极大的说服力 。芸芸众生总是愿意听从意志坚强的人 ,而他也知道如何迫使他们接受自己的看法 。聚集成群的人会完全丧失自己的意志 ,本能地转向一个具备他们所没有的品质的人 。


在人类所能支配的一切力量中 ,信仰的力量最为惊人 。福音书上说 ,它有移山填海的力量 。这话一点也不假 。使一个人具有信仰 ,就是让他强大了十倍 。


无论信仰是宗教的 ,是政治的 ,还是社会的 。也无论信仰的对象是一本书 ,还是一个人 ,或者是一种观念 。只要想让信仰建立并形成蛊惑人心的狂潮 ,就离不开人群中那位伟大领袖的作用 。正是在这一点上 ,领袖才体现出巨大的影响力 。


领袖的动员手段之一 :断言


每个领袖都有自己独特的动员手段 ,其中有三种手段最为重要 ,也十分明确 ,即断言法 、重复法和传染法 。这些手段的作用或许不如榜样的力量来得更快 ,然而一旦生效 ,却有持久的效果 。


一个断言越是简单明了 ,证据和证明看上去越贫乏 ,它就越有威力 。一切时代的宗教书和各种法典 ,总是以简单断言的文风来写作 。在这一点上 ,无论是号召人们起来捍卫某项政治事业的政客 ,还是利用广告手段推销产品的商人 ,全都深知断言的价值 。


领袖的动员手段之二 :重复


从生理学的原理上讲 ,在人的大脑中存在着一个无意识的深层区域 ,我们的行为动机正是在那里形成 。而那些不断重复的说法最终会进入这个无意识的区域 ,到了一定的时候 ,我们会忘记谁是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作者 ,认为它来自自己的判断 ,最终对它深信不疑 。广告之所以有令人吃惊的威力 ,其原因就在这里 ,


领袖的动员手段之三 :传染比起前两类手段 ,传染拥有更强大的力量 。


各种观念 、感情 、情绪和信念 ,对于群众来说 ,都具有病菌一样强大的传染力 。这其实是一种十分自然的现象 ,因为甚至在聚集成群的动物中 ,也可以看到这种现象 。比如说 ,一个马厩里如果有一匹马踢了它的饲养员 ,那么其他的马也会起而效仿 ,哪怕是最温顺的那匹 ,也不例外 。而当有几只羊对环境感到惊恐时 ,很快也会蔓延到整个羊群 。这种生物性特征覆盖了整个生物界 ,即使是人也不能例外 。在聚集成群的人中间 ,所有的情绪也会迅速传染 ,而这正是恐慌往往会在一瞬间爆发的原因 。


你逃不掉传染由于传染和模仿的存在 ,使得我们的世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这件有趣的事情就是 ,同一个国家的人 ,甚至同一个时代的人都非常相似 。


你逃不掉传染由于传染和模仿的存在 ,使得我们的世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这件有趣的事情就是 ,同一个国家的人 ,甚至同一个时代的人都非常相似 。


天下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名望 ,但是它们却可以被总括起来分成以下两大类 :先天的名望和个人名望 。先天的名望来自称号 、财富和名誉 。它可以独立于个人的名望而存在 。相反 ,个人名望基本上为一个人所特有 ,它可以和名誉 、荣耀 、财富共存 ,或由此得到加强 ,不过就算没有这些东西 ,它也完全能够存在 。比起个人的名望来说 ,先天的名望更为常见 。如果一个人占据着某个位置 ,拥有一定的财富或头衔 ,仅仅这些事实 ,就能使他享有名望 ,不管他本人多么没有价值 。


现在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 ,名望的产生与若干因素有关 ,而成功永远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每个成功者 ,每个得到承认的观念 ,仅仅因为成功这一事实 ,便不会再受到人们的怀疑 。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无论是保持名望也好 ,博取名望也罢 ,都需要不断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来作为支持 。而在这个过程中 ,务必要以种种手段来维护名望 。假如有人对此表示反对 ,则需要强势的舆论 、弹压 ,甚至不惜用最残酷的手段 ,把它扼杀在苗头阶段 。


被称为犯罪群体的群体


我们在前面曾经研究过 ,当个人融入群体之后 ,会产生一段莫名的兴奋期 ,既为自己的归属感感到欣喜 ,也为那种潮水般汹涌的口号 、宏大的仪式与场面所感动 ,对此我们可以在拿破仑时代的阅兵式中找到例子 。


群体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而个人的情绪也会因为这一点而发生变化 。当兴奋期过后 ,群体就会自动进入一种纯粹的无意识状态 。


刑事案件的陪审团


无论是这些人中的哪一种 ,想要做到对陪审团产生影响 ,秘诀就在于打动陪审团的感情 。


想要操控陪审团 ,辩护人并不需要让陪审团里的每一个人都接受他的观点 ,他只需要争取那些左右着普遍观点的灵魂人物就足够了 ,而这就需要用巧妙的暗示 ,来取得那两三个人的信任 。


在了解了身份团体的心理 ,也了解了其他群体的心理之后 ,对于一个受到错误指控的案件 ,我们就知道应该如何处理了 。一条应当遵守的原则是 ,尽量去找陪审团 ,而不应当去和地方官打交道 。从前者那里 ,我们还有些找回清白的机会 ,让后者认错的机会却是微乎其微 。群体的权力固然令人生畏 ,然而有些身份团体的权力 ,则更加让人害怕 。


选民群体


在群体所有的特征中 ,选民群体往往会表现出极少的推理能力 。同样的 ,他们也没有批判精神 ,容易轻信 ,容易发怒 ,而且头脑极度简单 。


当人们聚集成一个群体时 ,一种降低他们智力水平的机制就会发生作用 。


我们知道 ,只要人凑在一起 ,形成了一个群体 ,那么不论它成员多寡 ,不论其成员素质如何 ,都统统患上智力低下症 。只要身处一个群体之中 ,人们总是倾向于变得智力平平 。在一个一般性的问题上 ,四十名科学院院士的投票 ,绝不会比四十个买水人所投的票更高明 ,因为对所有的群体来说 ,它们的智力水平总是一样的低 。


无论情况多么错综复杂 ,种族和我们日常所需这两架枷锁 ,乃是决定着我们命运的神秘主因 。


我们可以看到 ,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 ,从野蛮状态发展到文明状态 ,然后 ,当这个理想失去优点时 ,便走向衰落和死亡 ,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循环过程 。


(完)



欢迎关注,持续更新中...

往期文章:

两种螺旋方向|运用这个方法论,你会越来越好

如何让巧合越来越多?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笔记1

你不用讲,我知道你晚上干了些啥

点、线、面

《运动改造大脑》近2万字笔记

张五常:思考的方法(下)

关于自我提升与店铺优化的类比思考

南京德基广场

从精致的个人主义者到城市、国家的综合实力提升

《品味》姚谦|笔记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1》笔记2

网红网紫是怎样炼成的?

年终奖发什么?|奖励与惩罚

杂货铺与专卖店

时空观与三观

时空观与格局

优劣

标签与筛选

一零零一阅读基金

模糊的目标与明确的目标

一个关键词就是一个世界

从买iPad说开去

那些读书人|3个月总结

拟人拟物

三十年河西

升级

《投资哲学》笔记3|完结

你真的准备好旅行了吗?

《MBA教不了的创富课》笔记1

先后顺序

海绵城市|大脚革命

《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笔记15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笔记1

仰视,平视,俯视

旅行箱

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读书多少

凯文凯利《必然》|笔记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