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当下认取,你就立地成佛,谁也障碍不了你

净空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摘自空法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之五 显见无还

楞严是圆顿大法,前面讲这些理论,讲这些方法,到后面《二十五圆通章》里面就是举实证,举这些菩萨他们怎么证得的。这二十五菩萨都是修的楞严大定,都是修的舍识用根。所以每一位成就都是第一,没有看到第二的。为什么是第一呢?只要明心见性,他这个办法就是第一,唯有第一法才能明心见性呢。

而在二十五圆通里面,文殊菩萨拣选,特别推崇耳根圆通。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六根上来说,耳根最利。当然讲耳根最利是讲大多数的人,也有少数例外的。有少数眼根利的,看东西看得清楚,听东西听不清楚,那是少数。绝大多数是耳根利的,你叫他看经,看了多少遍他不懂;你叫他听经,听一两遍他明了了。这就证明是耳根最利。

那么观世音菩萨就是从耳根闻性、闻声性而证得了圆通,就是证得了明心见性。换一句话说,观音菩萨根性与我们娑婆世界的根性相同。那么我们娑婆世界采取观音菩萨的方法,很容易成就,道理是在此地啊。因此楞严经全经的精华,也正是在观音耳根这一章,全经精华之所在。

那个二十五圆通,就像华严经里面五十三参,是一鼻孔出气,一个味道啊,这是经典的好处。华严经份量大,楞严经份量少。楞严讲理论,讲方法,又有实际的例子,那么华严亦复如是。可是华严毕竟是份量大,说得详细,说得周详啊。楞严文字少,没有方法像华严说得那么详细。一个细说,一个略说。这两部经合起来看,这个意思非常的圆满。那么我们道场,这几部经啊,都在这里合起来看。合起来看好处很多,古大德解经,以经注经,以经解经。我们现在这几部经合起来在此地讲,确确实实能收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这一段我们就介绍到此地,下面这几句就不必细说了。【暗还黑月】黑月是暗之体性,是暗的来源,暗可以还原的。【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这个缘就是见缘。【顽虚还空,郁孛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这一句话是总结一切万象,前面是举出这八个例子来说啊。一切万象都是这样的境界,各有所还。那么在这一段文里面,我们能够很清楚的看出来,佛举出眼根所对的这八种境界相。这些境界全是缘生法,既然从缘来,还从缘灭啊。有去有来,就不是真正的境界。所以前面比喻作客,比喻作尘。

那么这都是说所见的境界。所见的境界如是,所闻的境界,所嗅的境界,所尝的境界,所触的境界,乃至所知的境界——意根所知的境界,无不如是啊,全是生灭法。

下面经文说:【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八种是指前面的相、境界相,这还是叫着阿难说的。你见八种境界相的那个「见精明性」,这就是讲的见性,「当欲谁还?」,还给谁呢?

【何以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我们能见的这个见性,就在这八个境界里面还给谁呢?如果说我的见性还给明了,明要是灭了,见性也就没有了。没有见性,这个暗现前,谁见到它呢?哪一个见暗呢?

【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这就是说明境界有生灭,各有所还,我们能见的见性还给谁呢?没有地方还!由此可知,境界相有种种差别,能见的见性没有差别。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凡是能还的当然不是自己。不能还的,没有地方可还的,那不是自己是谁呢?!这个意思非常明显。我们妄心有还,不是自己。见性无还,见性才是自己。我们这个身体、色身,诸位都晓得,它这个细胞新陈代谢啊,各有所还呀,这个色身不是自己。妄心不是自己,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所想的,也各有所还,正像前面所举的例子一样,这妄心不是自己。

在我们这个身心里面去找,找到什么呢?哦,找到六根的根性是自己。为什么呢?它不生不灭,它不随境界而有所差别。那么换句话说,六根根性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是不生不灭的,是不垢不净的。这不是自己,谁是自己呢?!禅家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指的六根根性啦,所谓「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啊;所谓「迥脱根尘,灵光独耀」啊,就是指的六根根性脱根、脱尘。根是讲我们的根身,这是色法。尘是指外面的一切境界,六尘境界。它是独立的啊。根与尘都是境界相,通是生灭法,缘生之法,这是我们的工具呀,不是自己,是工具。诸位要记住,自己,是讲真性,不生不灭的真性,是自己。

那么佛是在此地是一语道破。佛这个八种比喻,后面呢,样样都合在法上说。换句话说,它这个大讲堂也是表法的,表法的义趣,我们留在下一次再讲。这个经文呢,越来越要紧,也越来越有趣味。希望诸位同修细心地领会这个经的义趣,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都有很大的帮助。

请掀开经本,第三十一页第七行:【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这是十番显见第五番显见无还最后一段的结论。这一段经文,我们讲了好多次,可以讲也说得很详细了,这对于我们修学的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在修学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事情,无过于辨别真妄。佛菩萨无量无边的方便门,都是教我们辨别真妄的方法。凡是真实法,我们应当要取法;凡是不真实的法,我们就要舍弃。那么有舍弃还有要用的,这要看时节因缘。当用的时候,我们要用它,用过之后要能放下。

那么像这些事实的例子,在《大智度论》里面就看得不少。这个底下一段,《大智度论》里面讲十八不共法,里面又有许多的例子,我们必须要明了。同时,有些地方呢,是值得效法的;有些地方呢,是我们目前做不到的。做不到的要知道,做得到要取法。这个「八还辨见」,也是楞严经里面很著名的一段,这就是在实际事相里面教我们辨别哪是真哪是妄。懂得这一个原则了,我们在日用平常当中,就可以运用这一个法则来辨别真妄。凡是虚妄的,我们就不应当计较,不应当执著;凡是真实的,那我们一定要取法。重要性就在这个地方。

那么在这段结论里面,【则知汝心,本妙明净】,这个心就是指的见性,通指六根根性。但是在这段经文里面,是就见性做例子来讲的,所以我们把它看作单指见性,就可以了。「本」这一个字是贯下面三个字的,本妙、本明、本净,这个妙、明、净呢,是见性本来具足的。那么换句话说,妙净明心呢,是我们本有的,并不是修了以后才有的。本来有的,不必修。佛有,菩萨有,我们也有。何为本妙呢?本来具足用不着修的,这是本妙的意思。从来没有为诸尘所染,一尘不染,这就叫本明;我们所讲六尘缘影,也碍不了它的事,这就叫本净。这是见性的形象。在什么地方呢?就在我们眼前。

那么见性是本妙、本明、本净,那么闻性、觉性、知性、尝性无不如是啊。这就是禅家所谓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啊,这是自己真正的主人公。但我们怎么样呢?现在是迷而不知。虽然迷而不知,我们这个妙净明心,还天天在用它。并没有说哪一天你不用它,天天还是用它。天天用它,用而不觉啊。

所以佛底下这是责备的话啦:【汝自迷闷,】由于我们自己昏迷,不能够觉悟,所以不认识宾中之主啊。什么是宾呢?眼根是宾,是客啊;眼根里面的见性是主人。这个才叫作「迷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这个是世尊在前面责备阿难尊者的话。实际上有没有失掉呢?并没有失掉。佛所讲的「性心失真,遗失真性」,是说我们不认识,不认识真性。

今天早晨,我们在八十华严里面读到普贤菩萨的方便,普贤菩萨无量的方便呢。大原则上教我们六个字,这六个字非常的重要。一个是妄想,一定要离开的;一个是妄念;一个是邪见,这三种都必须离开。那么我们想想,这个想、心—心就是指的念呐、跟见解,只要有了都叫虚妄。我特别引唯识的道理,因为想,心、见,全是属于有为法,没有一样是真实的。大乘佛法里面,了义经论里面,无不是叫我们去这三样东西啊。宗门提倡的,离心意识参,跟华严经里面讲的这个三句,没有两样啊。想是属于意,心是属于识,八个识都叫作心啊。我们可以单指为心是阿赖耶,想是第六跟第七识,见解包括了六识以及相应的心所。可见得,华严里面,唯识里面,以及宗门所提出的,是一桩事情,说得虽然不相同啊,事实是一桩事情。楞严里面讲的,是详细说明其所以然的道理。

那么这个十番显见这么长的经文,如果我们对这个道理再不明了,那真是无可奈何了。明白了之后,我们信不信呢?相不相信六根根性是我们的真心,六根根性是我们本来人,六根根性具足无量功德,决定真实不虚啊?诸位果然要相信了、认取了,我们试问问还有没有生死?你找生死就找不到啦。再问问有没有烦恼?「妙、净、明」里面,这三个字诸位找找,哪一个字里头有生死?哪一个字里头有烦恼?

可见得生死烦恼正如「洪炉点雪,立见消融」。这是古人的比喻,宗门的比喻,像那个炉子,里面烧得红红的,温度很高,你拿那个雪花,滴到那个炉子边上,立刻就化掉了。生死烦恼就像雪花一样,六根根性就跟洪炉一样。那么从这里可以勘验自己,如果我们还有生死,我们还有烦恼,听了这么多,读了这么多,有的时候也点头啊,虽点头不相信啊。或者有那么一点点信,半信半疑,决定不敢认取。那好吧,还是生死凡夫,还要干六道轮回。

什么时候,你认识了、认取了,这个时候你就成佛了。你当下认取,你就立地成佛,你现在就成佛;你明天认取,则你明天成佛;你明年认取,那你明年成佛;你这一生都不认取,来辈子再认取,那好,这一生你不能成就,要来生你再成佛。这成佛之道真是讲绝啦!那么换句话说,要不要成佛,在几时成佛,这个事情操之在自己。只要你肯舍妄证真,谁也障碍不了你啊。

如果我们还是认物为己,就像经里面比喻,不肯认真月—真月是比的见性,而去认水中的月影,那就是佛在此地讲的了,「汝自迷闷」呢,于哪一个都没有干涉。你要是起心动念怪别人,错了,那真是错到底了。

【丧本受轮,】「本」就是前面讲的本妙、本明、本净。而凡夫对于本妙、本明、本净不相信,不肯承当啊,而妄认缘影之心,就是第六意识,以为这个是自己的真心,这大错而特错啊。不但第六意识不是,第七识不是,第八识也不是。第八识的见性,这个见分呢,我给诸位讲了,是第二月啊,还不是真月啊。我们今天讲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这是带妄之真啊,阿赖耶的见分啦。

阿赖耶的见分,你要直接用这个见分,直接用见性,还不能带阿赖耶的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通通要离开。这个时候,才是见性见法性,这是到了百尺竿头了。把这一分虚妄再离开,就是纯真无妄了。我们这个经文讲到最后,就是「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这是纯真无妄。第九以前所讲的都是带妄之真,最后一番是讲纯真无妄啊。明心见性的道理、方法,十番显见就讲完啦。

那么诸位说佛法难,实在讲佛法不难。说不难,你又放不下。你放下就不难,不放下那是难极了。放下什么呢?放下妄想心啦,华严里面教给我们的——放下妄念;放下妄心;放下邪见。记住金刚经里面所说的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放下是正确的,不放下是错误的。不放下,误认第六识为真心,这才于生死中,长时期的攀缘妄想,漂流沉溺,永无出期。「轮」就是轮回呀,六道里面轮回,这都是自己取得的,并不是有人主宰的。佛菩萨不能给你做主宰,上帝、阎王也不能给你做主宰。

六道轮回是你自己造成的。这个造成的第一个因素,就是你错认了心,你把妄心当做真心,这是根本上的错误。会修行的从根本上修,不要从枝叶上,枝叶上太琐碎,太麻烦,永远也搞不清楚。根本上修什么呢?只要认定,啊,这个能够思维想象是妄心,六根根性是真心。那我现在见色,我用见性见,我也不要用眼识,我也不要用第六识。我闻声,我用闻性闻,用闻性闻跟观世音菩萨一样,「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未完)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  历史链接集合

真正破了无明,晚上走黑路不要用灯

成败关键决定在增上缘,就是古人所讲的师承

有一个窍门:就是训练一个不分别,一部书从头念到尾不起一念,字字分明

真正学佛人一定要在二六时中求心地清净,这个就是修定

自己还没有建立、没有成就、没有基础之前,只跟一个老师学

自己见性了,不能拿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一切众生

整个百法只解释佛的一句话「一切法无我」

学佛可以多读、可以多听、可以多看,决不要研究

凡是随语生解的,都是死在言下

法为见性而说,见了性了,法也不要了

佛法所在之处,是我们大家有福,尤其是讲大经

学佛的人若不修清净心做善事,绝大多数是到那个神道里头去

四大之色跟受想行识一和合变现出身相,这是人生的本源

心动了才有十方三世,心要真正静下来就超越时间空间

是、非都没有了,是、不是两边都离开就对了

受持的妙诀:离言说相持,离文字相持,离心缘相持

史文章选读集一(新关注师兄点击进入

历史文章选读集二链接(新关注师兄点击进入)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80 链接集合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  历史链接集合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01--45目录链接

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