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佛后不是没有烦恼的

福安古观音阁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佛法不要离开世间,不要去深山里面找。有人学佛后,工作、家庭都不要了,觉得上班没意义,烦恼多,不如学佛,悠游自在。这个心态来学佛,就不对了。如果连世俗的事业都无法圆满,世俗的福报都缺少,想要成就出世俗的成就,成就佛果,是很难的。

  福报也是一样。没有学佛时,福报小,人缘也不好。那学佛后,如果不从福报和人缘上去改善,哪怕出家了,也是很苦的。不管在家出家,没有福报都很苦。以前人出家,师父会观察他的福报多少,然后让他去做事情。出家后,第一个培养的还是福报,从最底下的做起,负责行堂、扫地、厨房烧火等苦活,哪里有累活去那里做。虚云老和尚刚出家也是如此,老和尚还是憨山大师再来,他一出家,都要干苦力活,而且干了三年。开悟后,建庙宇,挑水挑土,都是自己亲自动手。

 在家人,勤劳实在的做任何事情,都是培养福报。好好上班是培养福报,孝养父母爱护妻子,是培养福报。不要觉得上班没有意义啊,上班就是奉献,为社会做贡献,养家糊口,让家庭安顿。这也是值得尊敬的事情。 不要觉得,好像拿起经书来,才算修行,其他时候都没意义。祖师修行,哪有天天拿着经书呢。他们要煮饭,要扫地,要种菜,要接待客人,要盖庙,要处理各种事情。每天就抽出很少时间,做早晚课,或者晚上打坐。像云门寺,云居山上的僧人还要种田,自己种茶。自己养活自己。那在家人,首先要自己养活自己,好好上班,孝养父母,爱护妻子,这个事本分。

  法华经说的,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做儿女的,孝养父母,是表示住他的位。在家人,赚钱养家,表示住他的位。出家人,弘法利生,表示住他的位。当员工的,为老板创造价值,表示住他的位。这就是世间的相。佛没有让人破这个世间相啊。也不要说,儿女都是冤亲债主,佛没有这么讲呢。佛出家后,把儿子罗睺罗都度去出家。他父亲净饭王往生,他也回来抬棺材,表示做儿女的份。母亲去世了,就到忉利天讲法,报母恩。这个就是世间的相,佛都没有破。

  修行不好修,一不小心就着魔。像五台山,终南山都有,不小心就落入邪见。佛法不离开世间。以前有首诗,琴棋诗画书酒花,当年样样不离他,如今世道都变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修行不是像电视里演的,不用吃饭,不用睡觉,不要大小便,一出手就是神通。不是的。生活是很现实的,去体验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体验人情冷暖,体验生活艰苦,然后运用佛法的大悲心,来度众生。这样子才好。

 菩萨为什么要现妓女相来度众生呢。你想看,妓女只有妓女才能度她。她懂得她的生活,懂得她的苦,才会有悲心。人要经历了婚姻,家庭,慢慢会对婚姻和家庭表示尊重。观音菩萨现三十二身,也是这样子来的。佛法要很应机,很又生活的,才叫做佛法。

 有人说,我烦恼多,想要学佛出家。是人都会有烦恼,有烦恼才有菩提啊。木头才没有烦恼。要度众生,要面临的是各种的烦恼呢。包括别人不理解,诽谤等。像老一辈的,虚云老和尚,一辈子为了佛教,也是烦恼重重。只是他为众生而烦恼,凡夫为自己而烦恼罢了。

文章为福安古观音阁原创,转载请注明转自“福安古观音阁”

布施出去少的是财富,多的是无形福报,可以带给下辈子

要悲悯鬼道众生的苦

顺境犹如刀锋的蜜糖,吃着好吃却伤法身

大家要增加对诵经的信心

真感应和假感应

色身庄严是修道的第一步

道是要你用生命、精力去付出得来

生活的苦来自自己的恶业

把钱存在阴德的银行是最好的,福荫后代

就是用慈悲心、用德行才能役使鬼神

学会多为他人想 是修道者的原则

清凉国师是公认的华严菩萨再来,他的表法福报、智慧已经达到极致

要以地藏菩萨的愿力来入华严性海

弘一大师的华严行者身份

十六岁之前的慢性病一定是业障病

谁也害不了你,从别人身上找原因那永远在地府里了

要惜福尽量减少虚耗

做传媒媒体的要注意的一些业

医生做的好积累阴德快,做不好恶报也非常严重

祖师有三类

终南山是迦叶古佛道场

也说万恶淫为首

文殊菩萨说不入三界,也不出三界

阴德决定了一个法脉的长久

你没有使用福报就都留在那里,钱会贬值可福报不会贬值

不必排斥圣诞节

人的性格和菩萨的性德的关系

灾难是因为人心变坏了而来的

很少人能意识到香水带来的恶业

人体内的三尸虫太多了,身上就有臭味

看相知道自己命不长,要怎么延长寿命?

念金刚经和法华经来还阴债是最好的

也说医和巫

福报的转化显现和隐藏

元旦的话:不舍弃任何众生

当城隍神、土地神的都是生前积累了阴德的

随喜做和教他做恶事,业是很可怕的

得理还要让人三分

有福报但有愚痴的业,无法阻挡堕入恶道

当你觉得人生乏味无聊时去念念地藏经

劝人惜福是大的阴德

对抽签的看法

教人心断恶修善还是低层次的善,较高层次要教人能恬淡虚无

初学者四经一体的共修模式 (金刚经,地藏经,普门品,普贤行愿品)

任何法、任何派别都有优点和不足

要成道,首先老天爷要同意

知识分子需要谨慎的业

这三部经能治一些极端的病

浪费会导致灾难

人神,人心和人欲

知识重要,但知"道"更重要

先有阴德了再来谈修行

邪淫和不坦荡的关系

要多念经,把基础的经先念好,越多越好

要感恩城隍、土地神、天神这些维系人间秩序的神的功德


史文章阅选读一(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魔王波旬(第六天魔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