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人找你帮忙,就是给你机会去培福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在法华经及楞严经里都说到一尊菩萨,叫做持地菩萨。普门品中无尽意菩萨供养完观音菩萨后,持地菩萨就起来赞叹观音菩萨。那持地菩萨是怎么修行的呢。楞严经里说这尊菩萨在因地修行时,看到地上有不平坦的,就用锄头弄平坦,方便行车走马。看到行人行走艰难,就帮人背行李,给人减少负担。就这样修了好久,后来一尊佛出世,这尊佛就跟他讲“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他听了之后即心开,就开悟证得圆通。这就是这尊菩萨的因缘。

  佛弟子要像这持地菩萨学习,学习服务的意识。有人找我们做事,不要说,太麻烦了。应该觉得,又有了培养福报的机会了。找你帮忙,就是给你机会去培福。要有这个心态。华严经说,众生好比如意宝珠,好比根,想要福报,福报来自奉献给众生,有众生给我们服务,我们才能培到福报。有众生才有佛,没有众生就无所谓佛了。

  比如去寺院做义工,不要觉得太麻烦了,应该心怀感激,又有了培养福报的机会了。想要在三宝门中培养福报,也需要大福报。有些地方没有佛法,你就培不到三宝的福报。对不对?所以不要说,我来帮三宝做事,而是说三宝成全了我们培养福报的机会。  观音寺有个老人家,每天来帮忙看灯,持续了一两年了,风雨无阻,现在身体也好了,精神也开朗了。还有个,很有钱的师兄,但得了癌症,得癌症后就来观音寺做义工,就这么持续着,病就好了。能到三宝门中做事,是不是需要大福报?

  所以说,三宝是众生的福田。别人让我们帮忙时,我们要生欢喜心,人就是奉献出去,才有价值。比如世间的服务行业,比如饭店业,乃至旅游业,这些人服务意识很高,面相都很好。在服务别人过程中,可以降伏傲慢心,把自己位置放低。那别人不理解,还辱骂时,就能培养忍辱心,面对各种奇怪习气的人,都要平等对待,这也是一种平等心。有服务意识的人,法相也会慢慢庄严。

  在家庭中,也是如此。家是不讲道理的。妻子要服务丈夫,丈夫为妻子着想,这也是服务意识,这也是修行方法。不要觉得,对方应该怎么样,然后自己高高在上,这样对修行不利。有句话,女人颧骨高,杀夫不用刀。人要是傲慢的话,这个颧骨就会高起来,谁都不服从,这样是很苦的。也就是没有服务意识。

   地藏经讲,贡高我慢者,卑使下贱报。学佛人,要放下架子,觉得我学佛了,我懂得很多。其实这是很障碍道。越是学佛的人,越应谦卑,谦卑者才能入道。谦卑者才能培到福报。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寿康宝鉴》原名《不可录》白话版 全

太上感应篇目录01--52(完)

提倡文昌法门的阴骘教育

不要做一个无聊的聪明人,管好自己嘴巴

如果一昧地多闻不修定没有用处,自己保自己都保不了

日常生活的发心与行道

每个人都有资格比我拥有的多

理上大彻大悟的人在娑婆世界照样轮转,往生极乐世界就一生成佛

世间感情之苦是因为过去以同样方式伤害过对方

要治病先要忏悔,忏悔也是治病最好的良方

冤家宜解不宜结

常常不开心,又多病,是有业障拉扯

有句话叫做“你烧成灰都认得你”

婚姻、感情,乃至一个朝代的变更,都是怎么来就怎么去

作恶的人家会“恶鬼屯门”

大家多念法华经,能加持你不贪世俗世乐

每天留出一个时间段来念经,就能防止放逸

要健康最好做减法,饮食上要减法

不管多恶的人,只要能信佛了,都不能小看他

讲价还价的时候要给对方留下一些利润空间,这样对自己只有好处

近代四位高僧的惜福事迹

助印经书者不要在经书后加上自己的名字

为什么说财为五家共有?

修行要识路头

淫欲心很重,这会不会影响往生净土?

三重境界的天人合一

看这个也不如法,看那个也不如法,你这就是为他人忙

你所爱的、所贪的、所想的便是红尘,把这一切放下算是看破红尘

修行是在这烦恼、无明、灾难之中用功

做功夫一定要耐得烦、吃得苦、受得委屈

男女的事情忘不了,这就是生死

话头就是你还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妄想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