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问题孩子”,而是孩子遇到了问题——如何看待中美教育的差异?

2017-11-07 顾明远 Susan 守望新教育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聆听窗外声音]


没有“问题孩子”,

而是孩子遇到了问题

——顾明远对话美国教育部前副部长

作者|顾明远|Susan Sclafani

来源|锦连环|搜狐教育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下,中美教育的合作也日趋紧密。畅想中美教育新未来,如何搭建中美教育桥梁,对接优质的资源,让更多学生得以自由探索,成为独立思考、全面发展的人才,也成为中美教育工作者所共同探讨的话题。


如何看待中美教育的差异?

如何兼收并蓄吸纳和发挥中美教育优势?

如何推动中美教育交流合作的深入发展?

如何构建中美教育新未来?


中美教育合作不是单纯的两国课程体系拼接,引进前沿的教育理念并融入每日课堂中才是可行之计。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对话美国教育部前副部长Susan博士,深度探讨中美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探索中美教育的交流共融,深化中美教育合作新途!


2017年10月26日,一场中美教育的“跨海交流”在海嘉国际双语学校进行,教育大家提出了中美教育值得借鉴的新观点。这次交流由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由海嘉国际双语学校承办,会上教育大家们畅谈中美教育差异,探讨国际教育的未来发展。



大家观点——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中美教育各有所长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中国教育比较保守,老师过多讲解和循规蹈矩地传授,导致学生创造力不足;其次中国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十分勤奋刻苦, 2013年12月,经合组织公布了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2012年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结果,中国学生在三个科目中均排名第一。然而中国教育只有高原,没有高峰,缺乏领军人物和领袖。


而美国的小学阶段很轻松,高中、大学十分严格。美国公立学校的老师平均每天要上5节课,自由时间特别少。美国教育内部差异也非常大,教育标准和评价体系由各州委员会制定,州政府决定各州教育发展,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中美教育各有所长,我们应学习双方优势,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的思维。

 

大家观点——

中国在践行“No Child Left Behind”这方面更成功


美国有两种论调“生长论”和“宿命论”,前者相信人是可培养可开发的,后者认为人的命运是天生的、注定的。或许中国在践行“No Child Left Behind”这方面更成功。美国通过构建项目学习和核心课程,培养孩子的探究性、研究性和合作性。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美国优秀女教师的流失,一个“为美国而教”的项目应运而生,将全美优秀毕业生输送到美国欠发达地区,进行为期两年的教学工作。在中国也有类似的“美丽中国”支教项目。

 


大家观点——

2-3岁是孩子情绪发展的关键期


最近有本书提到,荷兰教育已超过英美教育。荷兰教育理念是重视学生个性、寓教于玩、鼓励尝试,注重亲子关系的培养。而中国的教育逼得孩子没有情绪。脑科学理论认为,人脑中关于记忆的的海马体发育是没有关键期的。而人的情绪发展关键期在2-3岁。中国孩子从小就报各种学习班,把脑子都学坏了,情绪也搞坏了,不懂得和人如何相处,夫妻关系都搞不好。

 

大家观点——

没有“问题孩子”,而是孩子遇到了问题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提出,不仅要关心学生课堂表现,还要关心课外表现,需要整体了解孩子的社会性、情感发展情况。家庭及社会情况会很大程度影响到个人情绪与身心的发展。没有“问题孩子”,而是孩子遇到了问题。

 

大家观点——

人工智能和互联网都是手段,人不能靠机器培养


时代变化很快,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那么什么是未来教育?最基本的是让每个人都能快乐生活,发挥人的潜能。教育的本质在于提高生命的质量和价值,能够幸福而尊严的生活;对社会、人类具有价值。如今技术手段在不断改变,但替代不了人,人只能靠人培养,不能靠机器培养。

 

大家观点——

培养具有国际责任的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教育的关键是育人。在1350年之后,没有人能够掌握世界上全部的知识,所有人的知识之和也未必涵盖了世界上所有知识。这就要求每一个人都成为终身学习者,不仅仅只考虑自己,而应面向社会,面向国际,面向未来,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成为世界的一员。育心怀世界的人,育具有社会责任的人。


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呼吁国际社会携起手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和平。这就要求每个人要把自己放在主人的位置上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人。


大家观点——

我们已经拥有了毁灭世界的能力,但我们需要的是幸福而不是毁灭


教育一直是充满争论的。海嘉国际双语学校的校董会主席王伟先生认为,教育是多维度的。蔡元培先生认为通过美育可以有效地实施世界观教育;重视体育教育的南开学校校长推崇“用体育根治民族社会之病”;而歌德认为音乐和诗歌最接近灵魂和上帝。而教育的意义就是对生命的干预和设计,通过教学特色和校园文化的创建实现生命多维度地发展,让每一个生命获得幸福和尊严。我们已经拥有了毁灭世界的能力,但在构建未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幸福而不是毁灭。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教育领导力}


    校长如何修炼价值领导力    

    校长的价值领导力

    让生命影响生命

    领导的本质

    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

    一位好校长如何成就一所好学校?

    愿力人生——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领导力从哪里来?

   一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校长的第一使命

    做有良心的校长,办有温度的教育

    改变一点点,一点点改变

    对一个校长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拿出一点历史担当的精神,让教育发生一点点改变......

    校长的角色

    用整个的心做整个的校长

    6年时间,我们能给孩子一生打下哪些烙印? 这所学校的答案给了我们四点启示

    一流学校建设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

    相信是一种力量

    “表扬”与“鼓励”的差别有多大

     .....

[特别推荐]: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教育,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真教育}


只有走进,才会发现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

榜样的力量——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行动的力量——新教育十大行动的理论与实践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阅读,从儿童开始——2017领读者大会通知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