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穿汉服跪拜是笨拙的表演——中国传统文化的“传”与“承”

葛剑雄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置顶关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把“传”和“承”区分开来,一方面坚持无条件、有意识地“传”,另一方面有选择、有条件地“承”。如果我们这样做了,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在我们国家发挥作用,也可以为世界提供有益的经验。——葛剑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与“承”——穿汉服跪拜、念儒家经典就是传承传统文化?那绝对是走偏了!》(文章附后)(《以人弘道,活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穿汉服跪拜是笨拙的表演

作者|佚名

来源|搜狐教育


广东惠州一中学举行学生成人礼仪式,让学生穿着汉服,行跪拜礼。近来年,就是有人喜欢进行这样笨拙的表演,来吸引公众的眼球。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宏伟目标。中国传统文化,也确实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是,偏偏就有这样一些弱智的人,一说起民族伟大复兴,就想到“复古”;一谈起传统文化,就要顽固地“食古不化”。



穿汉服行跪拜礼,就是“食古不化”的现现,就是“复古”的笨拙表演。而一些学校,一些老师,偏偏喜欢带领学生进行这样的笨拙的表演,他们丑人多作怪,还自认为是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还觉得是在向学生传送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如此“诲人不倦”,极有可能变成“毁人不倦”。


当前,在中小学确实出现了所谓的“国学热”,但这样的“国学热”,仅仅是显得很“热闹”,甚至可以说是一场“闹剧”。“国学热”难道就是中小学生伊伊呀呀读《三字经》吗?就是把某先生编写的《弟子规》追捧为“经典”让学生背吗?



当下中小学“国学热”中,言必称“三弟”,成为一道蔚为壮观但感觉可笑的风景线,实在是让人不胜感慨。


即使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纵观先秦诸子,从孔子、墨子到老子,虽然当时和后世皆尊之为圣贤,但其倡导的眼光向后转寻找文化血脉的“救世良方”,既不能医治当时的“世风日下”,也不被后世贤达接受。倒是商鞅的变法图强之举,成就了强大的秦帝国,最终成就了统一六国的霸业。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商汤王铭刻的箴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还前我们现在提倡的“与时俱时”,都昭示了一个真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不是向后转,而是向前看。


而穿汉服行跪拜礼,虽然有“热爱”传统,继承传统的思想元素,但不能不指出,一味推行“长袖宽服”的复古“汉服”,其中难掩“远追尧舜 近慕汉唐”式的思想,这种想法其实是缺乏创造性的危险冲动,也是自我封闭思想顽固的陈腐之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不是向后转,而是向前看。就今日中国的现实而言,革新图强,充分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依旧是一个重要而且是无法回避的议题。我们在弘扬传统文化之时,更应该考虑充分吸引各种文化的先进成份,熔铸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崭新民族文化。


而一些中小学,一些老师,不在引领学生胸怀祖放眼世界上做文章,却偏偏热衷于搞一些“复古”的“闹剧”,如此笨拙的表演,虽然也可以吸引公众的眼球,但对学生形成正确思想文化观念,实在有百害而无一益。


([守望新教育]公号小编说明:本期微信选编于网络[搜狐教育。版权归属原作者。向作者编辑致谢!)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与“承”

——穿汉服跪拜、念儒家经典就是

传承传统文化?那绝对是走偏了!

作者|葛剑雄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传统文化的“传”和“承”。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把“传”和“承”区分开来,一方面坚持无条件、有意识地“传”,另一方面有选择、有条件地“承”。如果我们这样做了,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在我们国家发挥作用,也可以为世界提供有益的经验。(《以人弘道,活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传统文化不是一阵“风”


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今天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定义。既然我们今天要一起讨论问题,首先就要有共同的定义。(《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人文底蕴是文明人的基标示,科学精神是现代人的基本品格》)


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文化就是人类群体在长期生活、生产、生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思想意识、艺术、政治、宗教,等等。文化的产生和当时的地理环境、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它包括某一特定群体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生存的方式、行为规范、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相应的规则制度,还有与此相适应的物质和精神产物。比如说饮食文化,食物是物质的,但是有些群体的饮食禁忌就是精神因素。


那么,什么是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之前,我先讲两个概念。


中国一般把流传下来的一些方式行为称为风俗,其实“风”和“俗”是有所不同的。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著作《史记》中,就曾经引用当时已经存在的谚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意思是如果从一个地方走出去一百里,你会发现这个“风”已经不同了;如果你再走一千里,会发现“俗”也变了。可见“风”和“俗”不一样,“风”影响的范围比较小,大概有一百里;而“俗”存在的范围比较大,可以扩大到一千里。当然这个一百、一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数字,而是一种象征性表示。简单地说,“风”的范围只是“俗”这个范围的十分之一。


什么叫“风”,我认为“风”是流行、时尚,它的变化比较快,传播的速度也比较快,但是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影响的范围也比较小。新的“风”来了,往往就会取代旧的“风”。今天也是这样,互联网上新出现的词我们可能还没有弄明白,过两天就不见了,因为新的词又取代了它。


“俗”可以理解为习惯、方式。少数的“风”因为影响大,大家需要它,就会延续下来,延续下来的就称之为“俗”,是一种方式,而不再随时变化,这样它存在的时间长,影响的范围广,所以比较稳定。这些“俗”再延长下来更加稳定就成为传统了。


所以我们今天讲到传统文化,它不是一阵“风”,不是一时的流行,而是已经长期存在或者可以起长期作用,而且它的范围也会比较大。如果再进一步,就可以形成一种观念、一种制度、一种理论,甚至有可能成为一种信仰。当然,并不是说过去所有的文化都可以成为传统文化,有的文化昙花一现就过去了,还有一些文化虽然长期存在,但得不到主流的承认,甚至经常要被主流千方百计消灭,这个也不能称之为传统文化。我们现在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指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已经形成的、长期的、稳定的、占主流的文化。(《什么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有何意义?——我所亲历的人文教育》)


传统文化为何遭遇存续危机


为什么今天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社会基础的变化给传统文化的存续带来了危机。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任何一种文化有它存在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长期存在的农业社会、中央集权专制的政治制度和中国封建专制的价值观。这个基础如果变了,这种文化当然就很难继续存在下去。比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在农业社会一点问题都没有。那时候家族世代种田,没有社会保障,而且通信和交通不方便,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父母在,不远游”是对的,而且也是当时的需要。到了今天的工业社会、信息社会,通讯技术发达、交通便利,“父母在”为什么不能远游?完全可以。远游不影响你跟父母的感情,也不影响父母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得到医疗和其他的物质保障。而且从今天来说,为了寻求知识、寻找工作的机会,很多人必须要远游。世易时移,当社会出现一系列变化后,在原来特定时空条件下产生的文化,到今天就会不适用了。(《中国人文精神的艰难和不屈——用人文精神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二,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宗教。比如,有的学者认为儒家是宗教,我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儒家不具备宗教的特点。任何宗教都有神,儒家谁是神?孔子是神吗?孔子自己都不信神。宗教要有一套宗教仪式,儒家有什么仪式?祭孔仪式是后来慢慢加上去的,当时没有。宗教是不需要怀疑的,它总是对的,而孔子是接受学生提出疑问的。儒家不是宗教,但是正因为不是宗教,现在就遇到了挑战。宗教的信仰是不需要问为什么,只要宗教本身不发生变化,它还能够起作用。但是儒家的学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宗教,所以是可以被质疑,可以讨论为什么,可以改变的。现在基础变了,当然威胁到它本身的存在。


第三,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和新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历史上,中国从来没有受到过强有力的外来文化的影响,没有一个强大到足以和中国文明对抗的文化、文明能够传播到中国大陆来,原因就在于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唯一曾经对中国文化构成威胁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但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比较落后,人数比较少,虽然有几次在军事上控制了中国,也建立了政权,但是文化上却始终做不到“征服”。比如说,蒙古人曾经建立元朝,满族曾经建立清朝,但是到最后由于它们原来的文化基础薄弱,人数也少,所以军事上的征服者最终转化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毫无例外。这个情况一直维系到近代,到了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的挑战。从明朝中期开始,传教士们把当时西方更先进的文化、科学传播过来,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工业的发达,逐步有了报纸、电报、电话、新式出版物,有了西式学校,西方文化从中国的沿海逐步传播到内地,马克思主义也是在这个时期传到中国的。外来文化和新文化的全面冲击,动摇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赖以存在的基础。


第四,中国原来的文化传播观念和传播手段都是相当落后的。中国人自己从来不愿意主动传播自己的文化。即便是我们认为最开放的唐朝,也只是相对其他朝代的封闭而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当西方已经通过大量的出版物传播的时候,中国还长期没有报纸,没有杂志,没有很好的发行手段;当西方的文化已经通过电影、广播在传播的时候,中国大量的地方还没有这些手段,所以等到外来新文化来的时候,传统的文化越来越衰弱。到了近代,中国的传统文化用原来的方式已经没有办法传播,很多都处于断绝的状态。


无条件、有意识地“传”


接下来,我想谈一下传统文化的“传”和“承”。


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首先要坚持“传”,“传”就是记录、保护、保存、延长、延续。很多物质或者非物质的传统文化现在已经岌岌可危,有的实际上已经没有“传”的人,或者有些物质已经只剩下一些残余、遗迹、遗址,所以我们很急迫的问题就是要赶快记录、赶快保护保存,尽量延长它的寿命,使它能够继续存在。如果它的实物已经不能存在,那么就尽可能详细地记录,包括录像、录音、照片、档案等。


在我看来,中国当前最重要的首先是“传”,“传”是无条件、无差别的,同时要尽量把不自觉、无意识变成有自觉和有意识的。


为什么要重视“传”?我认为有以下四个理由。


首先,中国物质文化存在先天不足。比如说中国大量的古建筑是砖木结构,即使没有被破坏,它存在的时间也比较短,而且很难修复。西方国家大量古建筑用的材料都是石材,如希腊、罗马大量古建筑用的都是花岗岩和大理石,石结构保存时间要久一点,而且即便有缺损,不太会影响下面的基础。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部分的社会基础已经减弱或者消减。中国原来的伦理道德制度叫做长幼有序、尊卑有序,就是年长和年幼的人之间、地位高和地位低的人之间是有次序的。到了提倡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大家认为原来的一套礼仪没有必要,要讲平等,甚至直呼其名。于是,原有观念和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就消失了。这部分文化再不记录下来的话,后面的人就不知道了。


第三,传统文化并不都是好的,其中不少是恶的、是腐朽的,要不要传?也要传。因为这一部分也是传统历史的一部分,如果不把这部分记录下来,我们的后人怎么会相信和理解这段历史?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是人类恶的集中表现,但是它现在是世界文化遗产。为什么?因为要保存下来时刻给后代一个警醒。中国历史上从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绝大多数妇女要缠小脚,这是一种很丑陋、灭绝人性的风俗。但是,有关缠脚的史料、文物也要留下来,否则我们的后代怎么相信中国的妇女曾经有过那样一段经历呢?这是整个民族历史记忆的一部分,没有这部分,我们就没有办法理解当时的社会,特别是中国的妇女曾经走过的这一段历史。


第四,我们的物质条件一般来说总是不断在进步,但是人类的精神未必一直进步。我们今天能够达到的精神境界不一定超过古人,我们遗留下来的文化中也许隐藏着今天还不能理解的智慧。比如一些古建筑,全部是木结构,就靠榫卯连接起来,即便经过强烈的地震,也一直没有倒。如果你认为这些建筑物不是现代结构,就不注意保存,那么这里面的智慧和秘密也许就永远消失了。又比如中国传统的阴阳合历曾经被认为是落后的,24个节气曾经也被认为没有什么用,但是最近这些年国内外的研究发现,这是非常合理的促进农业生产的时间体系。所以,我们对传统文化中的精神部分,包括我们今天不理解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先不要忙着清除它,先把它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也许这中间所蕴含的智慧是今后可以发挥作用的。


“传”是无条件、无差别的。如果现在马上要考虑这种文化是不是好,是不是可以发扬,往往还没有讨论完,它就不存在了,这个很紧迫。比如某一种艺术、某一种风俗,我们说要保护,有人说不,你还没有讨论完,传承这个艺术的人已经死了,以后就没有传人了。所以我认为,在中国当前最重要的首先是“传”。


另外,要尽量把我们不自觉、无意识的保护变成自觉和有意识的。今天好多被称为传统文化的东西,无论是物质的还是某种精神的,很多是无意识、不自觉地被保存下来的。比如中国的传统建筑,有些为什么能够保存下来?是因为它们在穷乡僻壤,当地的老百姓太穷,造不起新房子,一直住旧房子,这样才把一部分古建筑保存下来了。但现在穷乡僻壤通了高速公路,有人就跑到那里去把传统建筑买下来,有些建筑材料被商人收购甚至卖到国外,而农民有钱了就会拆掉以前的房子盖新建筑,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建筑就很难被保存下来。所以我们要改变,要成为自觉和有意识的保护。


现在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存在一些误区。比如,有些地方的舞蹈、山歌、艺术品,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马上就开发旅游,从而就可能破坏传统文化的原貌。但是如果不这样做,政府给的补贴很少,他们靠什么养活自己?在这方面,不妨借鉴一下日本的做法。日本一旦确定某个项目为文化遗产,就把传承这个文化遗产的人确定为“国宝”,成为“国宝”以后,由政府或者基金会供养他的生活,而“国宝”的任务就是继续自己的工艺,带好徒弟,把技艺传授下去,保证它延续。所以,日本很多的工艺能够长期、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而在我们往往过多地考虑能不能利用,过多地考虑把它市场化,这是错误的。


有选择、有条件地“承”


接下来讲讲什么是“承”。我认为“承”就是继承、发扬、延续,还包括转化和创新。把传统的文化和物质精神都保留下来了,之后怎么办?是不是都要学习和弘扬?不行,要区别和选择。对于精华的部分,我们不仅要保留,而且还要使它发挥作用;对于糟粕的部分,要留下来让后人知道,但是不要复制,也不需要扩大。(《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不读经典会怎么样?读经典有可能怎么样?》)


中国以前有各种礼仪,尊重别人,自己保持谦虚、谦卑的姿态,恪守正常的次序、礼节是对的,但过分的甚至不讲人性的那种谦卑,是要不得的。再比如,中国古建筑有好的地方,但是也有缺点。一般来说,古建筑都是讲究表面,讲究公共活动,但是不讲究生活,采光不好,通风不好,没有采暖。如果今天我们形式上要造一个古建筑,那么这些都要改变。当年美国建筑师设计燕京大学的时候,表面用的是中国宫殿的形式,但是里面都用上了暖气和现代设备。所以,对待传统文化,不是照单全收,要取之精华,把糟粕的以及不合时宜的东西都去掉。


在“承”的过程中,既要兼收并蓄,也要本土优先。在一般情况下,中国的本土文化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是因为比较适合本土的环境。所以,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比较的过程中,要注意优先采用更加符合本地条件的内容,也就是本土优先。(《经典咏流传:晨诵诗赋,午读典章,含英咀华,如品如尝——新教育实验的儿童生活方式》)


另外,因为要“承”的东西太多,所以我们应该分轻重缓急。比如同样是精华,中国现在某个地方最紧缺、最需要继承的是什么,我们这一段时间就应该优先做这方面的工作。有些传统文化今天起的作用更大,可以优先。有些起的作用并不大,那么可以晚一点。所以“承”不像“传”,“传”是无条件,什么都先“传”下来再说,“承”的时候要有所选择。


传统文化在用的时候要注重效果,因为古代的、传统的再好,往往不是马上就能应用于今天,这就要实行创造性转化。比如现在有些地方讲传统文化,就要让小孩子穿上汉服跪拜,整天念的就是儒家的经典,见了父母要磕头,叫大家坐在一起给父母洗脚,有效吗?没有什么效果,那绝对是走偏了。今天我们讲孝道,今天我们讲仁义,要根据今天社会的需要采用一种适当的方式,有的则要加上新的内容。如果不是根据今天的需要完成创造性转化,那么传统文化的精华就很难得到延续,更难得到弘扬。


以孝道为例。中国的孝是什么?我认为中国孝的本质就是保证家庭、家族的延续,也就是生孩子,这就是中国孝的本质。孟子曾经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及时结婚生子,把孩子抚养成人,家族的门风和血缘才能延续。我曾经研究过中国人口史。中国的人口从公元初大概六千多万,到宋朝的时候突破一亿,到清朝突破两亿,到清朝后期突破四亿,到现在中国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靠什么?当然靠物质条件,但是另一方面就是靠精神,也就是中国长期讲的孝道。


这个观念到了今天有什么用?今天全世界都碰到了人口老龄化的难题。越是发达国家、越是现代社会,人口越在下降。很多国家通过物质奖励生育,最后都没有成功。那么靠什么?只有靠理念、靠信仰,在中国可以通过对传统孝道作新的转化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样转化?就是要对孝道作出新的解释,孝道不仅仅是尊老爱幼,还包括每一个人都要承担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其中就包括及时地成家生子。当然,解决老龄化问题不能光靠孝道,它需要相关社会制度加以配套,而且也要尊重现代人多元的生活方式。


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实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够真正起到“承”的作用,这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当然,文化离不开所处的环境,中国证明行之有效的,不一定能在其他国家生效。所以,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一方面要自信,但是另一方面也要采取包容和多元的态度,在文化交流和对话中实现彼此借鉴和相互交融。(《新教育,新家风:仁、义、勤、朴、和——新时代呼唤新人才,新人才呼唤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说明:本文转载自上观新闻,在2018青年汉学家研究计划(上海班)上,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就传统文化的“传”和“承”作了专题演讲。演讲原标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与“承”》,刊发时有删节。)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2018最新版)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8版)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

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田野草根的实践,生命在场的叙事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学习培训参考资料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新教育,在海门大地上穿行——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我变了,我没变”——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