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此身、此时、此地——给“孩儿们”10句心里话

郑英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因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疫情当前,特级教师郑英给学生们写了一封信,说了10句心里话。危机也是契机,生活就是功课。希望通过这场疫情,孩子们能有更多的思考和成长,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2020年拥有勇气和力量。

她最后借用朱光潜先生那句恪守一生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说:

但凡此身应该且能做的,决不推诿给别人;但凡此时应该且能做的,决不拖延到明天;但凡此地应该且能做的,决不幻想着彼地。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开学第一课:生命教育——疫情当下、人生未来,你的责任和担当是什么?》《危机也是契机,一位特级教师写给家长们的一封信!》)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面对疫情,教育大有可为》《生命的三个重要特点——新生命教育:寻找尺码相同的人》)


一位特级教师写给“孩儿们”10句心里话

作者|郑英 
来源|中国教师报


面对疫情,给孩儿们的几点小叮咛

孩儿们,万万没想到吧,过了个加长版的假期。这带来了两个麻烦,一是你们无法9号见到为师;二是宅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是不是觉得憋得慌,很单调很无聊有没有?

无聊是最折磨人的,爆棚的精力没有出口,就会生出问题,所谓无事生非是也。对抗无聊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一点有意义有质地的事。
忙着有趣,也就没空无聊了。为此,为师给孩儿们几点小叮咛,一是帮助尔等对抗无聊,二是见字如面,真是一举两得。
1多读点书,知道“光”在哪里
一本书,不过两三寸见方,却可以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虽囿于一室却可以领略外面的景致,也为心灵提供一片栖息之地。
有道是“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书籍是活着的声音,有质地的书读得多了,能滋养出精神上的万千气象。读书,让自己知道“光”在哪里,离开了读书,精神就会贫乏,思想也容易走入迷途。(《疫情当前,“加长版”假期怎么过?如何做到停课不停学?——新教育,新阅读,让你看见更大更精彩的世界》)
读书不但医愚,还能医俗,让人由内而外让言行举止间都有别样的神韵。所以,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始终伴随着阅读。
需要提醒的是,书读后要有自己的思考,思考得多了,更能培养自己的独立精神。这次的疫情,各种信息扑面而来,纷繁复杂,拥有独立精神就不会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而是会去冷静分析,对比甄别,做出自己的判断,表现出理性的力量和负责的态度。(《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者》)
2多看几部有质地的电影
宅家,简直就是看电影的黄金时光,切莫错过,而且尽量看有精神质地的电影。

电影既是艺术,也是生活,好的电影是对人的生命行为的一种体验、叙述和反思。看电影,也是一种经历不同人生的过程,既可以作为一个局外人去观看他人的生活,也可以站在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生活,从而活得清醒、深刻。(《22部经典高分儿童电影——与孩子共赏共读共成长》)
至于找电影,有一个简便的寻找方法,上豆瓣,根据评分从高到低筛选。当然,也可以参见为师给你们的《值得用一生去完成的作业》里推荐的一批电影。
观看了电影,可以试着写写影评,并学习一下他人的优秀影评,这可以增加自己的理解力和思考深度。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为一些经典片段配配音,这也是有趣的事。
3善待万物,心怀悲悯

我们知道,这次疫情可能是因为吃野生动物而引发。为师这里提倡善待万物,不是因为吃了野生动物会危及健康,而是基于对生命的敬畏和源于悲悯心的不忍,这两者之间,有着令人沉吟的高度差。
深广的悲悯心,是对包含人类生命在内的万物的普遍同情、包容和关怀,这才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该有的可贵和高贵。(《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一个悲悯的人,即便处在一个寒凉的环境里,也不容易被冻伤,因为他自带温度。
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因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所以对受病的人,我们也应怀真诚的悲悯和同情,如果有可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鲁迅先生那一句“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值得孩儿们铭记。
4学做几道菜
趁着这段时间,不妨向爸爸妈妈学习做几道菜吧,既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和成就感,又增进了自己的生活技能,真是两全其美的事。
烧制过程中,让爸爸妈妈拍下照片或视频,既可以作为作品进行嘚瑟,也可以用于回放观照以提升技艺。
当你烧制出一道道舌尖上的美味时,你会发现,柴米油盐中,不只有生活的烟火味,更有人世间的情味。(《幸福的内在含义和外在指标——关于幸福的思考与箴言》)
也不用担心烧不好,一般情况下,再难吃,自己都会觉得好吃。而且爸爸妈妈一般都特别“善良”,都会用行动来证明你的劳动质量或是守护你的尊严。
当然,如果没有足够的自信,为保险起见,每样少烧一点。
5多与家人互动珍惜与亲人共处的时光
外部关系固然重要,可以帮你拓宽视野,但决定你幸福指数的,终究还是你身边最亲近的人及其关系质量。宅在家里,正是制造温馨画面的大好时机。

可以陪父母聊聊天,近期新闻非常多,这些都是聊天素材;
可以帮忙做做家务,搞搞卫生,洗洗衣服,理理房间,让妈妈做回“自由女神”;
可以为家人拍些照片和视频,或是一起拍张全家福,留下光影里的温馨和记忆。
如果还在老家,不妨向家人学说家乡话,无形中增加了一点家乡情怀,也有一种慎终追远的意味;(《中国父母基础阅读书目100本——与孩子一起成长》)
如果有一片空旷无人的野外,可以与家人一起去采点马兰头等野菜,或是去挖挖笋,都是一些平时在城市里体会不到的田野里的快乐。
你会发现,有“我”参与的时光,家的味道才会更醇,亲情的味道才会更浓。
你会发现,因为付出,所以爱;因为爱,所以更愿付出,对事,对物,对人,都一样。
6学习经营家庭生活
生活本身是中性的,色调和味道要靠自己调。假如能用审美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哪怕是寻常之事,都会变得与众不同。(《让生命幸福完整——人生最值得拥有的奢侈品。)
可以装点一下家庭,比如打理好家里的绿植,为这个家点缀出一片生机和绿意;
可以用小小的贴心为家人制造一点小惊喜,比如准备早餐时在煮鸡蛋上画个笑脸,就是给美好的一天写了个欢快的序言。
要知道,幸福多不是源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的完成,而是生活中一些微小愿望的实现,或是意外小惊喜的到来。
生活本庸常,需要手动添加一点儿色彩,从而将寻常的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无论什么条件下,都尽力把生活过得生动有趣,掌握生活的主动权。把生活过得生动有趣,是一种用心,也是一种信心,能唤醒我们内在的创造力。(《免疫力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用9个简单的方法激活它!》)
7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关于这次疫情,我们知道,新型冠状病毒存在粪口传播的风险,所以注重佩戴口罩的同时,要注意勤洗手。可以说,对抗眼下的疫情,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自我保护,同时也是对别人的保护。(《扩散!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你应该知道的100条科学信息》)
不只双手要洁净,还要保持身体的洁净。干净,永远是排列第一的品质要素,也是最唾手可得的个人修养。
自己的家,也要打理得纤尘不染。这样的家就不是一个房子,而是一个温暖又悦目的生活场所。
家里的器物,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因为见器如见人,能看出主人的精致程度。真正的生活富足,不是物质上的丰富,而是要懂得惜物,懂得照料每一样物件。
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可以让我们离灾病远一些。
从更广的意义来说:人,应当一切干净,双手,面容,居所,心灵。
7坚持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对抗疾病最好的办法,是长期锻炼,增强免疫力,须知免疫力是人体最好的护卫和医生。所以,每天要坚持锻炼。
我们的《做博雅学子》第十二条便是“爱上图书馆和运动场”,前者帮你提升精神颜值,后者帮你提升精气神,质于内而精于外,内外皆修,才是真正的雅。
许多回报,是长期潜在的修炼在某一时刻的成果显现。我们平时说的“功在平时”“功不唐捐”,在体育锻炼方面依然适用。只是这需要意志力,因为世间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强调体育锻炼,不是为了体育中考,也不是为了特长生保送,而是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你收获一个更强健的自己。(《如何激活孩子大脑?——发展孩子大脑最好的三个方法是运动、游戏、阅读》)
9学会与自己相处
不善与人相处,固然是一种缺憾;不善与自己相处,其实是更大的缺憾。
善于独处的人,能在孤独中寻找方向,享受着孤独并使之具有生产力;
善于独处的人,能在内心宇宙里与自己对话,找到一种内在的自足;
善于独处的人,会真诚地自省,并能思考与他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活得深刻。(《梁晓声:书籍,最好的启蒙老师——阅读可以抵抗寂寞》)
这次疫情,让众多生命凋零,我们不妨思考一下生命的意义。海德格尔说的“向死而生”,由死亡反观生命,是一种由“死”出发而执着于“生”的逆向思考方式,从终点思考而又立足当下,可以让步履更从容。
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你想成为怎样的自己?此刻的你是怎样的?你希望拥有怎样的人生?这些问题越早思考,想得越明白,你的行动就会越坚定。
我们也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才是他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参数,有健康的兴趣爱好,便能自成一个世界,永远不觉得孤独,哪怕只身一人。
10重新制定时间表同时为后续的线上学习做好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因为开学时间的延长,且目前尚未得到确切的日期,眼下首要的是先制定一份阶段性的计划表。有目标,也有路径,就有了一个“可视”的标准,不但有一种节奏感,还能带给自己安全感。待到开学,你会显得从容笃定,而不是慌乱和悔不当初,徒留叹息和遗憾。
每天看一下日历,当你开始注意这一天时,这一天就会显得清晰而且印象深刻。小小提醒,昨天已经立春了哦,是不是觉得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虽然是长时间宅家,但依然要过一种劳逸、张弛、起伏和舒缓的有节奏感的日子。当你回头看,会感叹没有辜负,也没有虚度,除了丰富那些当下,更能带给自己温暖而充实的回忆。(《面对疫情,教育大有可为——“停課不停學”,是時候討論未來學校的模樣了》)___
最后,借用朱光潜先生那句恪守一生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
但凡此身应该且能做的,决不推诿给别人;但凡此时应该且能做的,决不拖延到明天;但凡此地应该且能做的,决不幻想着彼地。
延伸阅读之一:

教育,可以如此生动、有趣

——《教育,向美而生》自序

作者|郑

来源|教师博览 1、


常听老师们叹息:教育无趣,每天备课批阅,日复一日,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好烦好累好无味!也常听老师们抱怨:教育好难,要和学生斗智斗勇,还轻伤不能下火线,心力交瘁,疲惫不堪,如何开颜?



如此种种,说的都是老师们的真实心声。只是如果沦陷于这种情绪,只怕会使教育越来越艰难。
其实,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的魅力总是与它的难度成正比。水流,正因为越高山、过低洼、遇悬崖,才增添了自身的绵长与壮阔,于是我们看到了九曲十八弯,弯弯如练。珠穆朗玛峰,正是它的高度和由此带来的难度,才吸引了众多勇敢者的目光,也才使它显得如此魅力非凡。而各行各业的翘楚,也都发着类似的感叹——
诗人说:“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 / 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荷尔德林)
画家说:“我越来越相信,创造美好的代价是努力、失望以及毅力,首先是疼痛,然后才是快乐。”(凡·高)
任何职业都有着它独特的愁苦和乐趣,教育也不例外。教育是难的,面对千差万别的孩子,教育充满了各种变化与可能,充满了对智慧与人格的考验。也正因为如此,它激发着教师不断挑战、不断突破、不断建设,在渐进中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于是,教育家说:“教育是像诗一样美好的科学,尤其是教育新人的过程更如同诗歌创作一样,其间充满着艰难困苦的探索,同时也极富浪漫传奇的色彩。”( 马卡连柯 ) 2、


回看自己,曾遇见过太多让我喟叹的“巨石”和“险滩”。但当我静静回顾其间的惊涛与骇浪时,却真切地感受到,那些困难让我挫而弥坚,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若是没有期间的种种,也就构不成我此刻的教育理念和信念。原来困难真的是教师成长的最好教科书,教育也并非想象的那般艰难,甚至还带有点儿回甘。带着这样的认识和体验,我重新定义教育。
许多教育问题,一旦落实下来,便不过是寻常问题。面对寻常问题,若是能用诗心去构想,用匠心去实现,也能创造出一番胜境。
每次接手新班,我都会用全班孩子的名字串编成一篇妙趣横生的短文,在报到当天作为见面礼送给他们。同时我让每一个孩子隆重地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如此一来,不但我熟记了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孩子们也能感觉原来上学是一件有趣的事。
每天,我都会认真回复每一本家校联系本,并在孩子们“就算你是一根烂草,只要跟大闸蟹绑在一起,你就是大闸蟹的身价。烂草是我,大闸蟹是九班”的留言中笑得前仰后合。
在每天面对的办公桌和教室讲台上,我会每周更换一束鲜花,既点缀一片空间,也点亮众人的眼眸。于是每一个早晨,当学生诵读时,我也顾自读书,在花香和着书香的氛围里,让灵魂也浸染上香气。
每个节气,我都会带着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感受生命的节奏和成长的时序。春天,看花浪滔滔,明媚地装点世界;夏天,看星光点点,闪烁于清朗的夜空;秋天,听虫儿声声,歌唱着金色的岁月;冬天,看雪花片片,积蓄着季节的思念。
每个节日,我和孩子们都会带着仪式感去过,让它们成为日历上清晰的一天。端午节,我就精心挑选香袋和五色线,送给每个孩子,让那抹香气与颜色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记忆;元旦,我就购置一棵“心愿树”,让孩子们在大红的枫叶形心愿卡上写下自己的愿望,给新年的自己一个美丽的期许;“六一”成长仪式上,我也穿上班服,孩子们很应景地打趣道:“哇,郑老师,今天你十八!”我不假思索地接上一句“怎么说话的,为师十四,好吗”,然后师生一起笑得前仰后合。…………
许多人问,这样岂不太费时、费心、费力?事实上,所有的幸福、快乐和美好,都需要费时、费心、费力才能换来,就像米兰·昆德拉说的,“麻烦的事情里头,隐藏着真正的乐趣”。 3、


教育的乐趣其实无处不在,只是它们喜欢“躲猫猫”,需要我们去寻找和创造。回看自己的教育历程,我发现自己确是怀了一点儿诗心和匠心在行走,其间与各不相同的孩子相遇,彼此碰撞出很多的乐趣和神奇。
一次,看到一位女孩犹犹豫豫、欲言又止,我就问她是不是有话想跟我说。女孩鼓足勇气说“是的,是一个秘密”,但希望我保密。我马上伸出小拇指与她拉钩,逗得她扑哧而笑,然后趴在我耳边眉飞色舞地诉说,我则用神情配合着。
一次下大雪,厚度达十多厘米。我一早就带领学生去操场,在新鲜的雪地上,留脚印、打雪仗、堆雪人……欢笑声飘荡在操场之上。我们还不忘划定一大块区域,为的是留给别的班去尽兴。
一次,有学生感叹“不知多少年没有玩过纸飞机了”,马上有许多声音附和。于是,我索性决定开展一次飞纸飞机比赛,并角逐出前三名,还现场采访获奖者,小鬼们大呼过瘾。
我的一篇文章被一家公众号推送后,收到了一千多元稿费。我用它给我所教的一百多个孩子每人买了一杯奶茶,孩子们欢呼雀跃。
一次去香港学习,我特意去香港大学买了一大沓明信片,并一字一句地写下了祝福语,寄给我正在教的每一个孩子。恰逢“十一”和中秋,我还特意在每一张明信片上画了月饼。这些卡片被孩子们赞为最浪漫的礼物。
春分、秋分时节,我组织孩子们玩竖蛋游戏。午饭后,大家理清桌面,排开场面。有屡屡失败而叹息的,有成功后尖叫嘚瑟的,还有一位男孩,炫耀自己高超的竖蛋技艺,却被一位眼尖的同学发现他的鸡蛋底下沾了一颗饭粒,全班瞬间爆笑。本是平淡无奇的午间,此刻却传出欢声笑语。
校园生活如果生动非凡,孩子们便会对它心生眷恋。无怪乎毕业后,他们会说“好想再过一次初中生活”。校园,成了他们内心深处留恋和惦念的地方。 4、


教师用内心的生动有趣做“本钱”,必定会在孩子们的心间留下温暖动人的“利息”,于是教育中处处有惊喜和甜蜜——
一位男孩漏做了几道题,被科任教师“请”了去。他担心我会对他失望,特意留下一句话:“老师,我是稀客(第一次漏做),以后再也不会去做客。”让人忍俊不禁。
一位男孩不小心弄坏了我的椅子,便于当晚买了一把,并留言:“郑老师,由于您的椅子已被这个时代淘汰了,所以我送您一把新的。我保证这把椅子效果显著,让您一坐,腰不酸、腿不痛,心情舒畅。如感不适,请和我联系,7 天包退,15 天包换,直到您满意为止。”看得我捧腹。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毕业后,折了 1096 朵百合花送给我,说是祝愿我永远如花儿那般灿烂。我的心花确实在那瞬间绽放了。
一位已经毕业的女孩,在我生日当天发来一条短信,除了用一大段文字回顾我对她的种种好之外,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那句“我一定是第一个给您送祝福的人”。我一看时间,是零点整。我不知道为了这一刻,她守候了多久。
一位叫雪青的女孩为我写下了这样一份颁奖词:“她,自比教育农人,春耕秋收,守望教育的一方农田。一路彷徨,一路风采,采撷细节,不疏点滴。两个班级,年复一年的班主任,她始终坚持像第一天那样工作,从容打理好每一株麦苗。她乐于与学生促膝长谈,善于在学生困惑时以寥寥数语指点迷津。她身上蕴含着诗人的浪漫,话语间透露着智者的清明。她以教育的艺术、个性的魅力,濡染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感化一颗又一颗冥顽不灵的心。她留给我们的,是一抹执着的背影,和一份挥之不去的坚定。”女孩说,为了写这段话,她特意翻看了不少古文,因为她想用诗意和浪漫的语言来描绘她的老师,不辜负老师的气质。
一位学生家长在她的孩子毕业后,依然在我生日那天送来早点——用玉米面和紫薯面做成的玫瑰花朵。于是那一天便在浪漫动人的早晨中开启。
甚至一位我从未教过的男孩,在教师节那天也送了我一张贺卡,上面写道:“尊敬的郑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我就是上学期在敬业楼内,因见到您本人而激动地叫您全名的那个学生。今天,祝您节日快乐!
师生之间的情意若能循环往复互动,那么情趣就会源源不断,乐趣也会生生不息。 5、


教育,可以如此生动、有趣,这要自己去领略、去创造。别人的感触是别人的,于你,必须从自己开始,亲自尝试,亲自体味。
教育,可以如此生动、有趣,这并非无视或淡化它的困难,而是在遇见时,依然能保持从容、优雅。
电影《无问西东》中有一幕特别令人动容:大雨滂沱,雨声淹没了老师的讲课声。只见老师从容地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静坐听雨”。这四个字,寂静无声,却比落在铁皮屋顶上的巨大雨声还要振聋发聩。当时,沈光耀推开窗户,只见一位老师带着学生在雨中锻炼,口号声响彻云霄;另有一位悠闲之士披着蓑衣,悠然垂钓。生逢乱世,身处陋室,但他们的内心天空,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直不喜欢“红烛”“春蚕”之类的比拟,也不喜欢“坚守”“奉献”这样的字眼。这些看似震撼感人实则带有悲辛色彩的词汇,在一定程度上把教育描绘成了一项苦役,减损了它的美好本义。须知真正的美好是让人心生向往,而不是敬而远之。
在我的脑海里,最生动有趣的画面莫过于——
师者“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师者“弦歌鼓琴”。
或是暮春时节,师者与弟子一行,着春服,“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即便大雨滂沱,也能静坐听雨,宁静从容。 内容简介:本书为著名班主任郑英老师继《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之后的又一力作。书中除了继续提供班级管理的典型案例之外,还自始至终贯穿了“教育向美”的育人理念。作者认为,教育是一项向美而生的事业,我们应当成就教育的美,同时成就于教育的美。通过“让教师美好”和“让教育美好”这两个层面的叙述,本书着意探寻教育中美的源泉,让教育之美在师生交往以及人与自然的交互中诗意地实现。作者那深邃的思考以及一如既往的优雅、睿智的文笔,将使本书成为一线班主任和青年教师提升教育修养的难得的读物。 
作者简介:郑英,正高级教师,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连续7年同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班主任之友》《班主任》《教师博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杂志封面人物,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并在《班主任之友》杂志上开设个人专栏,著有《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
延伸阅读之二:

师者物语丨郑英:教育向美而生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应全


杭州天杭教育集团教师郑英。

美,也是一种生产力。
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美好的人。
教育即生长,对于学生的生长,教师的使命就是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美好的老师自身。
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一种无形的气质,教师概莫能外,但教师的特殊在于对学生有种长久而不着痕迹的熏陶和感染。而学生,是教师的精神后裔,教师精神世界的丰富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要想学生朝着美善的方向成长,教师自身的模板也需是美善的。
所以,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成为美好的人。“你若想观照神与美,先要你自己似神而美。”美,始于形象——打造知性、优雅、灵气的教师形象。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杰米是个退伍军人,退役后陷入了贫困、酗酒、流浪的窘境,精神失所,灵魂漂泊。
一家社会救助机构邀请来造型师,为杰米精心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形象。造型师为杰米理了一个绅士发型,并染出优雅的深棕色,然后刮掉胡子,换上衬衫,打上领带,穿上西装,还不忘在西服口袋处别上一方洁白的手帕。顿时,整个人都被提亮了。
最后,一面大大的镜子推到杰米的前面。杰米看着镜中那个焕然一新的自己,错愕不已。良久,他才回过神来,用最大的诚意说了声“谢谢”,并表示会努力戒酒,然后找一份工作,用自己的双手打造自己的明天,重塑自己的形象。
美,唤醒了一颗麻木的心,让他的灵魂有了栖息之地,不再流离无依。 


6年前,因同时上3家杂志的封面,为着有一个美好的形象,我精心挑选了适合自己的衣服,并选择杭城一家高档摄影馆,拍了一套个人写真。
拿到杂志,看着封面上那个美好的人物形象,很难相信那个人就是自己。自此,我开始关注生活过程中的修饰和审美,努力以知性、优雅、灵气的教师形象,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每一件衣服我都慎重挑选,符合自己气质又是内心喜欢的;
走到哪儿,都神采飞扬,如同参加一个聚会,尤其课堂之上;
无论待人接物还是言谈举止,注意细节,希望对方觉得如沐春风;
为着让语言更有美感和质感,潜心阅读,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颜值……
美,能唤起一个人更大的自信,透射出积极、阳光的质感,同时也往往是积极、阳光、自信心态的一种投射,让人觉得悦目又赏心。
教育生活中,我从不掩饰一个教师对美的理解和追求。一次课间,几个女生咿咿呀呀地围着我,其中一个女孩看着我,问:“老师,中学生守则说不许化妆,那您化妆吗?”瞬间,所有的眼睛都看着我。
我认真地回答:“女性呢,三十以前尽量少化妆,因为化妆品对皮肤多少有点损伤。三十以后,皮肤早已走下坡,而且此时多半有了家庭,有家务琐事的操劳,肤色可能会黯哑,所以需要稍微化点妆,提亮肤色,改善气色。简言之,三十以前尽量少化妆,否则对不起自己;三十以后尽量化点妆,否则对不起别人。”
孩子们哈哈大笑,旋即,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我顺便告诉她们,一个人的仪表就是她的名片,传递出的是自己的品味、修养、审美。任何时候,干净、整洁、端庄的仪表,不只展示了自己的素养和品味,更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或许我们觉得人是不需要靠外在来定义,但事实上,当我们将自己打理得得体而富有品味时,不只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就连自己也会更爱自己。 
美,终于内在的光华——提升精神颜值才是根上着力。
人的颜值,有3个层次:始境,形胜。又境,气胜。终境,格胜。
美从来都不是一种纯粹的物理属性,人的长相更是如此。人之长相,分体貌和精神。前者的美称美貌,后者的美称美丽。前者是新鲜的果汁,后者是香醇的美酒。前者不断被岁月剥夺,后者可以随时被赋予。前者只是暂存,后者却可以成永恒。
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人的外相便是她内心的透射,这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人的长相是可以改变的,提升长相之美的最好方法,不是停留在皮相上下功夫,而是从内里进行改造。
教育,从来都不只是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而是关乎精神和心灵的格局。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有自己人格的介入,有一种无痕的濡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却有种有力的内在力量。所以,提升自己的精神颜值,才是根上着力。
一个教师的内在光华,首先由其教育智慧透射出来。教育是难的,教育的难度,在于对天性、对生命、对心智的完善责任,这呼唤教师的智慧。哲学家安·兰德说:“有智慧的人的最高道义责任,便是保持其健全的大脑和完整的自尊。”有智慧的教育者,何尝不是?如果教师自身智慧丰盈,他的学生多半智慧丰富;反之,如果教师的思想孱弱,他的学生多半思想羸弱。
阅读是提升教师智慧的不二法门。书籍是活着的声音,读书可以养气,有质地的书读多了,在表面上我们看不出痕迹,但是一举一动之中都潜寓它们的神韵和气魄。阅读让人遇见了一个更好的自己,从而让自己的精神气象万千。阅读,是一个教师应有的优雅姿势,一切有意义的阅读都是教育的有力支撑,为师者,书香致远。 
教师的内在华彩,还通过她的良善来滋养。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需要师者处处涵养起情性和品质,蕴涵起良善与悲悯。把美好的种子播撒进心灵,让这块土地生机绵延,绽放出五颜六色的诗篇。良善是河水深层的潜流,它有力量,但表面不起波浪,静水流深。
若要走向这高格,她的良善就不能是因为他人的期待、集体的压制、舆论的袭卷而催生,而是经由内心的省察、理性的思考而拥有,这样的良善才是真实的,笃定的,由内而外的,有种经久的旖旎。
倘若教师拥有智慧而良善的心,便更能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爱、良知和尊严,播下健康的种子,让他们如作物般向上向光地生长,这样的美显得格外丰盈悦目。
教育,就是与孩子一起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彼此都做一个立体的、丰富的、完整的人,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
教育,就是与美相遇,让自己变得更美,也成全孩子的美,这是教育的可贵之处,也是教育的高贵所在。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应全 约稿)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9版)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内附视频)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